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邵宇谈中国股票

邵宇谈中国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6-06 22:27:35

『壹』 今天股票为何大跌,未来行情会怎样

银行股拉升反而加重市场抛压,午后两市双双跳水,除金融板块外,题材股出现快速回调,两市近百股跌停。截至发稿,沪指跌3.01%报3322.09点,成交3511亿元;深成指跌4.87%报11032.48点,成交4618亿元。
盘面上,仅银行、保险板块上涨;体育、信息安全、软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自国庆长假后,在资金面的配合下,A股反弹强劲,并连续收复多个整数关口。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有望出现一轮快速冲高,第一目标位在60日均线附近3440点,另一个关键位置将是上方3490点附近的缺口。
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市场人气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中登数据显示,上周(10月12日至10月16日),新增投资者数量29.55万,结束连续下降趋势,相较于9月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9月21日至9月25日)上涨2.71万,涨幅10.1%,相较 于9月28日至10月9日上涨5.31万,涨幅21.90%,新增投资者数量与沪深两市同步企稳回升。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指出,目前两市日均成交额大体在1万亿元左右,且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这就反映出本轮股市上涨行情还没有结束。另外,如果分市场看,深市成交金额要大于沪市,这又提示了现在的热点所在,表明在大盘整体向好的情况下,结构性行情的特征正逐渐突出,由此也提示当前大盘具有比较大的可操作性。
资金面的宽松是本轮反弹的重要推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至3%的水平,投资者风险偏好得到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两市融资余额已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再次逼近万亿元。两市单日融资买入规模从300亿元低谷恢复到逾千亿元水平。
国海证券认为,市场反弹已经确立,各类利多不断累积,目前看来,行情还将持续,主要原因有流动性宽松,在经济企稳之前,这条逻辑很难被破坏。当前,各类政策预期较多,既有稳增长的短期刺激政策,又有十三五规划的中长期产业规划,这两方面在近期还会持续释放利好。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等也指出,场外配资清理结束后,政策继续宽松,市场行情有望继续反弹,虽然宏观经济不理想,但政策可能进入蜜月期,短期不必过于悲观,这段时期还是强调机会大于风险。
在操作上,中原证券指出,四季度市场乐观的情况可能是箱体震荡,但比9月份的箱体要宽,箱体的上沿在3500点-3600点附近,箱体的下沿在3000点上方。四季度市场的主要看点是“十三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企改革。
中金公司建议,在市场情绪恢复阶段优质成长股将有相对收益机会,可关注传媒及互联网、医药、军工、环保与新能源等行业中的质量个股;十三五规划将是近期热点,继续关注相关的国企改革、人口政策调整、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深化对外开放等主题及三季报业绩可能超预期的公司。攻防兼备,配置绩优蓝筹,但决胜于精选优质成长股。

『贰』 中信证券两融折算率为零的股票是哪658只的最新相关信息

4月28日,中信证券官网挂出两融业务可抵充保证金证券进行调整的名单,其中上调了1698家,下调了1032家,其中,有658只股票两融折算率调整为零,包含有着“中国神车”之称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以及前期涨幅较大的招商地产(000024.SZ)、长安汽车(000625.SZ)、中国铁建(601186.SH)、西部证券(002673.SZ)等蓝筹股。

此外,4月28日,广发证券也调整了3只证券的折算率,只有上海梅林(600732.SH)折算率调整为0;华泰证券也公布了20只标的券的折算率调整名单,其中只有新民科技(002127.SZ)折算率调整为0;海通证券公布了两融担保券调整的通知,因常林股份(600710.SH)、皇台酒业(000995.SZ)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自2015年4月28日起将上述证券调出公司融资融券担保证券范围。“中信证券将658只股票两融担保折算率调整为零,实属首次。”市场人士称。

中信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对财新记者表示,本次对两融担保证券折算率的调整是按照公司的工作程序进行的正常调整。从整体来看,上调折算率的证券数量略多于下调折算率的证券数量。

“由于近期上市公司陆续公布财务报告,对于一些基本面不佳、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我公司依据风险管理模型的计算结果适度下调了折算率。”上述人士称。

市场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中国北车(601299.SH)两融折算率调整为零的主要原因是,上交所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两融标的证券调整的公告称,中国北车进入终止上市程序,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上交所于2015年4月29日起将中国北车证券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

业内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中信证券在股票市场烈火烹油的时刻,将658只股票的折算率调整为零,调整力度可谓空前,很可能是监管层授意,旨在挤压两融杠杆,再加上前期证监会对两融业务的检查和规范,希望券商能够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实现两融业务的增长。

上述人士认为,中信证券内部也应该有一套内部量化标准,近期涨幅达到一定程度的股票两融折算率调整为零,对于标的券既有上调又有下调,算是业务上的折衷。“两融业务对于券商是一项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3月初还将两融业务的利率由年化8.6%下调到了8.35%,若没有监管层授意,应该不会主动去缩减规模。”上述人士称。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则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必要继续追高。”一方面,融资融券余额超过 1.7万亿,如果券商不弥补资本金,两融余额逼近上限;另一方面,管理层的态度变化预示着增量资金将放缓。目前,新股上市节奏加快,而当融资规模逼近上限,券商要进一步增加融资规模可选择与银行合作,通过银行的授信,不走券商资产负债表提高融资规模,但只要政府加紧管制,未来的融资规模必然放缓。“券商是牛鼻子,牛一疯证监会就勒牛鼻子,查两融查杠杆。”

券商的融资业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增量资金入市,证监会除了对两融业务合规性进行例行现场检查,通报并惩罚两融违规的券商外,4月16日,证券业协会还组织券商召开了两融业务情况通报会。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会上指出,两融业务开展五年来,规模发展迅速,运行良好,风险总体可测可控。“当前券商两融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全行业都要高度中社融资融券业务的合规与风险管理,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张育军称。

张育军对券商开展两融业务提出了强化两融业务合规、谨慎确定融资业务规模、加强两融业务风险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防范和化解客户风险、加强客户管理、促进融券业务发展共七项要求。

而对于券商经营杠杆和客户融资杠杆,张育军只是提醒券商要严格按照自身净资本水平和客户担保水平进行审慎科学的管理,并没有就具体杠杆比例做出调整。■

『叁』 邵宇的简介

邵宇(1919——1992年6月),著名的速写、水彩画家,原辽宁省东沟县(今东港市)孤山镇人。1934年曾在沈阳美专、北平美专学习。1936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发表《会议》等素描作品,并在《力报》、《申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批以控诉日本侵略者罪行为内容的木刻《无妻之夫》、《无母之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歌舞团团长,苏中《江海报》社总编辑,苏中新华社社长,先后在《抗敌报》、《战士报》上发表《反动派的滔天罪行》等木刻作品。皖南事变被囚于上饶集中营,后越狱回到革命根据地,在《苏中报》社工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邵宇在沈阳《东北日报》社任记者和通讯采访部长。1946年冬,赴黑龙江省东安地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他创作的强烈欲望,所创连环画受到徐悲鸿先生的称赞,认为其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可称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全国解放后,邵宇任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美术创作室主任。1950年,参与主持筹建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51年冬,他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创作了一系列战地素描。《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等优秀作品是这个时期完成的。自1955年起邵宇先后任《人民画报》总编辑,《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1984年兼任《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主持《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出版工作,1988年,任《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辑。1990年起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曾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委员会主任、教授。

『肆』 邵宇:自贸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2013年夏天,中国政府在东海边又画了一个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的三大背景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有着以下三大时代背景:第一个背景是全球贸易竞争。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诸(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对于新一轮的游戏规则,如果整个国家要进去可能有困难,可以先让自贸区主动门户洞开,所有国家都可以来自由投资和贸易,做一个对接的小窗口,并可以适当将其中的某些高商业标准映射到整个中国制造和服务业。如果试验失败了,由于限定范围,影响也有限,而一旦成功,就可以进一步扩大推广并全面对接整个中国经济。第二个背景是中国自身的改革需求。不能说发达国家制定的所有游戏规则都是错误的,因不少规则符合市场发展和经济升级的内在规律要求。所以中国须用积极态度对待,其中一些合理的规则同中国自身的改革方向是兼容的。因此还是得采用最小公约数原理,找到交集并推进自身的转型发展,同时借此规则消解掉大部分既得利益和利益集团,最终建立国际通行的规则以尽量避免更多不合理的利益固化和路径依赖。类似当年加入WTO,也就是所谓的用“开放促改革”。如果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改不动,那就不妨开放多些、大点。因此,设立上海自贸区是本届政府力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第三个背景是人民币国际化。从2009年起步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貌似规模已经不小,香港现在官方口径8000亿,实际可能有1万亿,台湾也有4000亿,但这些因为贸易需求释放的人民币,在全球货币总量中比例依然很小,中国确实是想这些人民币在海外多一点、飞久一点。但客观地说,如果不满足这些资本的回流获利的动机,人民币货币的海外总量还是无法做大,而构建回流闭环就需要巨大的、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基础和衍生)来容纳和吞吐。目前上海最大的优势是有全国最全的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和要素市场,因此上海一定会成为人民币回流最大的目的地和集散地。过去没有自贸区,资金进来的龙头要直接接到内地的资产市场,需要通过QFII管道或者借道贸易途径才能获取人民币资产。有了自贸区之后,就可以先建立一个庞大的金融资产缓冲区和蓄水池,完善人民币的全球循环路径,并且最终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打通资本账户,进行双向投资、相互渗透,实现金融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自贸区的四项使命简而言之,上海自贸区肩负四项重大使命。一、贸易的自由化:即没有海关监管、查禁、关税干预下的货物自由进口、制造和再出口。上海的目的不是做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而是做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这里面最核心部件有两个,一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另一个就是构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离岸贸易的最核心是解决跨国公司的资金管制问题,自贸区内企业允许搞一个国际资金池和国内资金池,当中设计有互联互通的管道。这样的贸易就是订单和资金环节是在上海完成的,货物未必经过上海的港口。自贸区不会做成集装箱的堆场,并探索同大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错位竞争和协同合作。更重要的是,推进与自由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配套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航运金融交易平台,允许境内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和航运远期交易。在自贸区内将允许境外期货交易所指定或设立商品期货的交割仓库,一旦建成,将替代韩国釜山和新加坡LME仓库的部分作用。这些设计不仅会促进相关的服务贸易、服务外包行业(包括融资租赁、检测维修、审计会计等)的发展,还降低了跨国企业进行全球资源调配和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的门槛和成本,将助力于自由贸易港的繁荣。二、投资的自由化: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非禁即入,除了负面清单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这特别针对的是服务业: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六大领域全部开放。实践证明,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凡是对外开放比较彻底、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竞合的领域,都会发展较好、竞争力变强。因此自贸区内投资会大部分实行备案制,取消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等诸多限制。预期率先在试验区范围内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这三个环节。而船舶运输、资信调查、融资租赁、检测维修、演出经纪、娱乐文化、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众多现代生产型和生活型服务性行业,都将对内外资实施公平的准入标准,欢迎国内民营资本和海外直接投资。其实这应该也是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的预演,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实质性磋商。对外资的“国民待遇”将首次延伸至“准入前”,并不再依赖当前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来进行行政控制,用以交换美国对等的更透明的外资准入审核流程。这一点对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来说也是意味深长,目的是消解既有政府部门的审批权以及相应的设租、寻租能力。此外,投资也是双向的,鼓励中国资本从自贸区向海外直接投资。可能未来在自贸区,对外投资只需要备案。鼓励成立对外股权投资基金,并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让自贸区同时成为中国资本走向世界的平台,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三、金融的国际化:其终极目的就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过的一关是放开资本项目管制。预期在自贸区内,投资和贸易相关的资金可以自由兑换,利率、汇率都是市场决定的,积极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以及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可能具有有限牌照)。鼓励其建立综合交易平台,全面放开产品创新。也允许自贸区的金融机构去海外发债,拿钱回来之后可以贷款给自贸区里面的企业,并突破现有存贷比的限制。同时变革自贸区内企业外债管理方式,力图实现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以便建立跨国企业的全球资金管理中心。未来自贸区金融方面的发展愿景是很大的,首先是初步实现香港、新加坡、澳门、瑞士、开曼、维京群岛等具备的自由贸易和离岸金融等功能,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同时考虑借助类似纽约的国际银行便利设施(IBF)、东京的JOM等的设计,培育在岸离岸分离型的金融中心(国际板),再通过建立适当的通道和管道(可以是额度、地域、账户类型、交易类别等),部分打通离岸和在岸市场,实现有限的互联互通,允许资金在一定的范围或者限额内相互渗透,建立分离渗透型(先单向再双向)金融市场。在风险可控和效率提升的前提下,最终形成类似伦敦的,全面渗透型和内外一体化的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四、行政的精简化:自贸区将实施“一线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一线”指国境线,“彻底”被不断强调。因此自贸区建设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在现有的开放试点里,化繁为简,减少行政成本,提供一条整合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有效路径。可以预见,未来在自贸区内,质检工商等所有的市场行政管理职能都会汇总到一个机构,而分散在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也可能都并在一起只有一个金管局,所以真正意义的大部制改革完全可以在试验区里实现。其最终目的是──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透明度,并进行地方立法试验和履行投资者权益保护功能,这即是实践“小政府”的全新的执政理念,也是理清市场和政府最优边界的最新尝试。自贸区的可扩展性和未来前景那么自贸区的可扩展性和复制性又如何呢?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自贸区自身区域是否有扩展空间,28平方公里很小,现在做的很多文章其实是在28平方公里以外的。因此未来扩张是留有空间的,主要要看试点的效果,不排除未来自贸区会推广到浦东甚至是上海全境。二是其他地方自贸区会不会跟上,管理层是有可能会放出其他赛马来进行平衡和竞争,也有传言几个地区已经在上报方案,但短期内可能还有一些难度,主要是这一次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的力度、尺度之大,难度之高,对于现有行政机构来说都有一个消化和适应的过程,如果短期内多次复制,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工作过度负荷,无法有效响应。作为七大改革顶层设计,至上而下拉动新三驾马车的核心抓手,以及自下而上的全面积极试验和回应,上海的自贸区试验意义比肩甚至超越第一轮以开放促改革时建立的深圳经济特区。这是当下中国全力推进改革的一个缩影,它不是一两项税收优惠,也不是招商一两家骨干企业,而是机制和体制的真正全面创新和升级。这是一个完整的从经济体制到监管体制再到行政体制改革的综合试验区,它将创造出一个符合国际惯例、自由开放,鼓励创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本文作者邵宇是金融学博士,牛津大学John SWIRE学者,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现任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分析师和固定收益负责人,著有《危机三部曲: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地缘政治大图景》。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热点内容
芯片领头羊市值多少钱 发布:2025-07-15 12:10:26 浏览:945
智慧能源股票历史 发布:2025-07-15 11:59:56 浏览:809
600939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7-15 11:54:52 浏览:869
容百科技股票吧 发布:2025-07-15 11:33:39 浏览:790
京东理财哪个收益好 发布:2025-07-15 11:32:23 浏览:946
股票转债涨跌对股票有影响吗 发布:2025-07-15 11:15:28 浏览:559
什么是新媒体社交货币 发布:2025-07-15 11:08:09 浏览:189
中字开头的基金都有哪些 发布:2025-07-15 10:39:57 浏览:849
苏宁金融省薪借任性贷哪个好 发布:2025-07-15 10:25:44 浏览:214
企业股权证书如何变更 发布:2025-07-15 10:22:53 浏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