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股票定价机制
『壹』 年底寻求好股票
很简单啊,中国石化就是你要找的票嘛。
推荐中国石化,理由如下:
1:中国石化最近半年净利润下滑严重,上半年年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为-237亿,国家财政补贴333亿,才得以盈利93亿元。中国石化在上半年亏损的原因很简单,因上半年CPI指数居高不下,发 改委没有根据原油价格来调整成品油价,只6月20日有一次调价,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在7月原油价格在147美圆/桶见顶后,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圆/桶的区间内,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已经能正常盈利。
2:中国石化上半年承担的是国家责任,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也是中国石化需要考虑的,因此国家不可能一直让中国石化赔本卖油,然后财政补贴,保持不亏损略有盈利的状态。发 改委目前控制成品油价格可以说是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因此在原油价格猛涨而国内成品油不提价之际,国人经常会看到闹 油荒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因为炼油企业的炼油成本高于其销售价,所以以检修的名义停产,来对政府施压,从2006年开始,哪一次发 改委上调成品油价之前,没有闹过油荒?我相信时代是进步的,发 改委不可能长时间控制成品油价格,成品油市场价格迟早会市场化,这样中国石化的炼油垄断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垄断利润。
3:费改税,燃油税的推出已经拖了数年,涉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导致一直难产。但2008年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燃油税不推出,这个口号基本是空喊。燃油税推出的前提是,国内油价和国外油价接轨,怎么接轨?这是一个摆在决策部门面前的难题,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圆/桶的时候,决策部门犹豫了,错过一个接轨的最好时机,结果原油一路高涨,最高涨到147美圆/桶,决策部门已经没有接轨的大环境了,因为高油价的时候接轨,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将急剧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圆/桶,国内已经有声音在呼吁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推出燃油税了!一旦决策部门拿出燃油税的时间表,那么成品油价格体系必然有所松动,可能以后每月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做一个调整,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话,中国石化就不会出现亏本卖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国石化作为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之首,当年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但其净利润才549亿元,比中国石油差了1345亿元净利润少了一半还多,而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为1万亿元人民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中国石油偏重于上游业务,也就是开采原油,在成品油价格受到发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国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国石化强很多。但中国石化有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基数,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营业利润就能增加很多,相应的每股收益也会增厚,再传导至其股票价格。
5:个人预计中国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会有0.7元以上,如果发 改委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那中国石化的每股收益还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会成几何级数增长。相对应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国石化的股价从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3.8元会是它的一个强力支撑,但2008年马上结束了,2009年的业绩将恢复增长,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极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7元会是一个弱支撑。如果把目光再放远一点,2010年以后,中国石化在弱市的环境下,A股价格不会低于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盘一旦走好,市场就会给出更高的市盈率,股价也会上涨,因此我建议目前可以逢低建仓,在3.8元-7元这个区间内战略建仓,持有至2010年以后。
写于11月6日
『贰』 我想买中国石化的股票,这支股还会跌吗
石化是大盘股,大盘没有企稳,该股的走势就不会很确定,但是现在油价的下跌,对石化是利好
『叁』 石油涨价和中国石化的股票有关吗
中国石化(600028):机构投资者交流会议纪要
邓勇 巨灵信息 2007-07-03
未来原油产量稳步增长。近几年公司原油产量在4000 万吨左右,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趋势。未来几年,在没有大型油田发现的情况下,公司原油产量将保持100 万吨以上的年增长,原油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新疆塔河油田。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降低原油进口成本。在中国石化每年的原油加工量中,有70%以上需要靠进口满足,2006 年公司原油进口量达到10147 万吨,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公司的原油进口成本将逐年下降。假定国际原油价格为55 美元/桶,公司每年进口11000 万吨原油,那么在人民币升值2%的情况下,公司每年将节约原油进口成本70 亿元。
庞大而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目前中国石化在全国有28000 多座加油站,且布局合理。通过加强加油站的管理,其单站加油量逐年提升,另外公司的加油站有相当一部分实现了管道运输,从而节省了运输成本。在单站加油量逐年提升,及物流成本下降的情况下,公司成品油销售业务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中石油、中海油回归A 股市场对中国石化的影响。中石油和中海油在今年均提出了回归A 股的计划,我们认为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回归A 股市场,一方面将有助于提升整个石化行业板块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中石油和中海油在A 股市场上市,也有助于提升中国石化的估值水平。
继续维持“买入”投资评级。支持我们给予该评级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上半年业绩预计大幅增长。今年前5 个月公司炼油业务实现盈利,这将为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的大幅增长奠定坚实基础。(2)天然气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几年发展的新亮点。普光气田预计在2008 年底形成1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能,2009 年底形成150 亿立方米的产能。我们预计天然气业务有望在公司利润占有10%左右的比重。(3)油气价格改革将提升公司炼油业务盈利能力。在国际炼油毛利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由于国内特殊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目前国内炼油行业的盈利处于很低的水平,甚至亏损。我们预计随着油价的回落,成品油价格改革将会出台。一旦成品油价格改革实施,公司炼油业务盈利能力将大为改善,这将有助于公司未来业绩的稳步增长。(4)我们预计公司2007-2008 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81 元和0.97 元。根据PE 和DCF 估值结果,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为16.20-18.61 元,目前股价距估值上限还有40%的上涨空间,因而我们继续维持对公司的“买入”投资评级。
(海通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肆』 如果长期持有 买中石油好还是中石化好
中国石油(601857)投资圈点:
投资亮点:
1、公司作为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的最大油气产销商,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中具有关键地位。公司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我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前景较好。
2、公司将坚持把资源勘探放在首位,不断巩固上游业务国内主导地位。坚持油气并举,立足八大盆地,持续推进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努力发现更多的规模储量和优质储量,保持原油、天然气储量的增长态势。
3、公司将抓住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和集约经营的优势,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装置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强化生产受控管理,保持平稳高效生产。
4、公司将继续加快推进国际能源互利合作,努力实现海外油气作业产量较快增长,前景较好。
负面因素分析:
1、与我国其他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经营活动一样,公司的经营活动受到我国政府许多方面的监管。
2、随着国内部分石油石化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已成为本集团的竞争对手,将给公司带来一定压力。
3、油气勘探、开采和储运以及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储运等涉及若干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及作业中断等不可预料或者危险的情况发生。
港澳资讯综合评价:
公司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公司拥有大庆、辽河、新疆、长庆、塔里木、四川等多个大型油气区;同时,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已形成了多个大规模的炼厂;公司还具有覆盖全国的成品油终端销售网络,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可关注。
中国石化(600028)
投资亮点:
1.公司在中国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中的主导地位,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
2.公司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拥有战略性的市场地位,一体化的业务结构拥有较强的抗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
3.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公司炼油能力排名世界第三位;乙烯产能排名世界第五位;成品油销售网络不断完善,自营加油站数量达到2.8万座,排名世界第三位。
负面因素:
1.宏观政策及政府监管风险。虽然中国政府正逐步放宽石油及石化行业的准入监管,但仍继续对国内石油及石化行业实施一定程度的准入控制,可能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
2.环保法规要求的变更导致的风险。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相关政府机构可能颁布和实施更加严格的有关环保的法律及法规,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公司可能会在环保事宜上增加相应支出。
3.原油外购风险 目前公司所需的原油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外购。存在国际原油价格巨幅波动以及原油供应突然中断所产生的风险。
4.获取新增油气资源存在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持续发现或收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公司在获取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时需承担与勘探和开发有关的风险,和(或)与购买油气资源有关的风险,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存在不确定性。
综合评价: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贸易、石油产品的炼制与销售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上、下游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公司的主要有形资产集中于中国的东部和南部。这一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商,是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化工品的生产商和分销商,拥有中国最成熟的成品油销售网络。
『伍』 股票中石化后期会怎样
推荐中国石化,理由如下:
1:中国石化最近半年净利润下滑严重,上半年年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为-237亿,国家财政补贴333亿,才得以盈利93亿元。中国石化在上半年亏损的原因很简单,因上半年CPI指数居高不下,发 改委没有根据原油价格来调整成品油价,只6月20日有一次调价,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在7月原油价格在147美圆/桶见顶后,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圆/桶的区间内,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已经能正常盈利。
2:中国石化上半年承担的是国家责任,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也是中国石化需要考虑的,因此国家不可能一直让中国石化赔本卖油,然后财政补贴,保持不亏损略有盈利的状态。发 改委目前控制成品油价格可以说是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因此在原油价格猛涨而国内成品油不提价之际,国人经常会看到闹 油荒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因为炼油企业的炼油成本高于其销售价,所以以检修的名义停产,来对政府施压,从2006年开始,哪一次发 改委上调成品油价之前,没有闹过油荒?我相信时代是进步的,发 改委不可能长时间控制成品油价格,成品油市场价格迟早会市场化,这样中国石化的炼油垄断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垄断利润。
3:费改税,燃油税的推出已经拖了数年,涉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导致一直难产。但2008年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燃油税不推出,这个口号基本是空喊。燃油税推出的前提是,国内油价和国外油价接轨,怎么接轨?这是一个摆在决策部门面前的难题,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圆/桶的时候,决策部门犹豫了,错过一个接轨的最好时机,结果原油一路高涨,最高涨到147美圆/桶,决策部门已经没有接轨的大环境了,因为高油价的时候接轨,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将急剧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圆/桶,国内已经有声音在呼吁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推出燃油税了!一旦决策部门拿出燃油税的时间表,那么成品油价格体系必然有所松动,可能以后每月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做一个调整,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话,中国石化就不会出现亏本卖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国石化作为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之首,当年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但其净利润才549亿元,比中国石油差了1345亿元净利润少了一半还多,而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为1万亿元人民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中国石油偏重于上游业务,也就是开采原油,在成品油价格受到发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国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国石化强很多。但中国石化有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基数,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营业利润就能增加很多,相应的每股收益也会增厚,再传导至其股票价格。
5:个人预计中国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会有0.7元以上,如果发 改委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那中国石化的每股收益还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会成几何级数增长。相对应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国石化的股价从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3.8元会是它的一个强力支撑,但2008年马上结束了,2009年的业绩将恢复增长,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极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7元会是一个弱支撑。如果把目光再放远一点,2010年以后,中国石化在弱市的环境下,A股价格不会低于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盘一旦走好,市场就会给出更高的市盈率,股价也会上涨,因此我建议目前可以逢低建仓,在3.8元-7元这个区间内战略建仓,持有至2010年以后。
写于11月6日
强烈建议持有!
『陆』 最近中国石化怎么了怎么一路下跌啊请专家点评这支股票!!谢谢!!
中国石化05年实现收入7991亿元,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22.6%,每股收益0.456元(香港会计准则0.472元),符合预期。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反而同比下降2.8%,主要是炼油业务受制于政策亏损较大。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长期可以谨慎乐观,但短期甚难体现。作为A股市场旗帜性企业,公司股改日益迫近,可能支付的对价构成安全边际,维持推荐评级。
勘探开发一枝独秀。受益于原油价格高涨,2005年勘探开发业务实现经营收益469亿元,同比大增213亿元。原油产量基本稳定,平均实现销售价格2,665元/吨(约45.9美元/桶),同比增长36.2%;天然气产量提高14%,平均实现销售价格673元/千立方米,同比提高9.3%。上游经营收益占全部经营收益的比例达到70%。
炼油亏损大,营销和分销业务量增利减。2005年中国石化汽柴煤油产量增4.58%,但受制于成品油调价不到位,炼油事业部亏损较大,计入94亿元的补贴后仍有35亿元的经营亏损,较04年经营收益减少94亿元。炼油毛利1.32美元/桶,较2004年的3.86美元/桶下降2.54美元/桶,或65.8%。营销和分销业务量同比增10.5%,达到1.05亿吨,批发比例下降而零售比例提高,垄断优势显现。但全年经营收益下降43亿元,至104亿元,可视作系统内不同部门之间的补贴和转移。
化工业务规模继续扩张,但景气度下降。05年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0.6%、22.3%、11.6%、11.7%,但石油价格暴涨对下游需求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多数石化产品毛利空间受到挤压,全年化工经营收益同比减少44亿元,四季度单季已经出现小幅亏损,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9%降到四季度的7%,景气度下降的特征比较明显。
股改迫近,维持推荐评级。长期估值受矿产资源税制、成本项目变化、上游发现、汇率、行业竞争格局演变影响远大于短期的炼油毛利变动。公司06年受益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程度较为有限。原油价格上升的收益增长与化工毛利的下降构成对冲,06、07年EPS0.47、0.50元,以10倍市盈率计,价格中枢5元附近,考虑对价预期,维持推荐-A评级。
一、上游业务地位突出
2005年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业务实现经营收益468亿,占全部经营收益的70%,地位较2004年更加突出。成品油价格管制使中国石化更像一只原油股。
二、炼油补贴后仍亏损35亿
中国石化2005年汽柴煤油产量同比增4.58%,但受制于成品油调价不到位,炼油事业部计入94亿元的补贴后仍有35亿元的经营亏损,较04年经营收益减少94亿元。炼油毛利1.32美元/桶,较2004年的3.86美元/桶下降2.54美元/桶,或65.8%。
三、营销板块通过内部价格调整补贴炼油导致部门收益下降,化工景气逐季下滑
营销和分销业务量同比增10.5%,达到1.05亿吨,批发比例下降而零售比例提高,垄断优势显现。但全年经营收益下降43亿元,至104亿元,可视作系统内不同部门之间的补贴和转移。
化工业务规模继续扩张,但景气度下降。05年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0.6%、22.3%、11.6%、11.7%,但石油价格暴涨对下游需求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多数石化产品毛利空间受到挤压,全年化工经营收益同比减少44亿元,四季度单季已经出现小幅亏损,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9%降到四季度的7%,景气度下降趋势已成。
四、发现特大型整装海相天然气田
中国石化在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探明储量2,510.71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1,883.04亿立方米,具备商业开发条件。规划到二零零八年实现商业气量40亿立方米/年以上,二零一零年实现商业气量80亿立方米/年,并配套建设川东北至山东济南的天然气管线。该气田的发现扩大了中国石化的天然气勘探领域,为未来增储上产创造了条件。
五、增加资本支出
2005年公司资本支出587亿元,其中勘探及开采板块230.95亿元,炼油板块141.27亿元,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已全面建成投用;营销及分销板块109.54亿元,西南成品油管道全线建成投用,通过新建、收购和改造加油站、油库进一步完善成品油销售网络,全年净增自营加油站786座,巩固了市场主导地位;化工板块资本支出93.86亿元,分别用于茂名乙烯扩建、上海石化和扬子石化的PTA改造、化肥原料煤代油改造;总部及其他资本支出人民币11.64亿元用于信息系统建设。另外,上海赛科和扬巴乙烯两大合资项目顺利投入商业运营,计入资本支出26.02亿元。
2006年计划资本支出人民币700亿元。其中:勘探及开采板块298亿元,炼油板块146亿元,化工板块125亿元,营销及分销板块110亿元,总部及其它21亿元。
六、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启动
公司盈利受益于新机制的远景可以谨慎乐观,但短期存在相当不确定性。05年炼油业务亏损130亿元,与我们估计的120~150亿元相符,如果原油价格变动不大,3月26日的成品油价调整大致可令中石化的炼油业务盈亏平衡。但05年的WTI均价为56美元/桶,06年一季度已经较05年平均数上涨了12.9%,达到63.64美元/桶,米纳斯现货价较05年均价上涨的幅度更大,为22.9%,达到63.28美元/桶。按照油品定价机制配套改革方案的设计,这样的原油价格水平下中石化的炼油业务应处于盈亏平衡状态,如果原油价格不从目前位置回落,成品油出厂价未来仍需继续上调。
七、注意长期因素
目前市场对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提升炼油利润从而带来炼油、炼化尤其是一体化公司估值上升的关注度高,而对一些从更根本、更长远角度影响公司估值的因素注意不足。实际上,炼油业务作为整个石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其地位和重要性不仅低于上游的勘探开发,甚至也低于下游的渠道价值,05年三季度罕见的全球炼油高毛利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常态。和加工制造环节所能提供的有限附加价值相比,矿产税制的显著调整、汇率的明显变动以及未来石化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化,更有可能从长远影响公司的估值,这些因素基本为负面。只有勘探开发的重大发现,才是能够从根本上显著提升公司价值的事件。
八、股改对价提供中短期安全边际
06年原油价格上升的收益扣除特别受益金后与化工毛利的下降构成对冲,预计06、07年EPS0.47、0.50元,以10倍市盈率计,价格中枢5元附近。作为旗帜性公司,股改日渐迫近,可能支付的对价提供了投资的安全边际,维持推荐-A评级。
『柒』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再上调,油价上涨会造成哪些影响
按他奶奶的什么机制?
『捌』 谁能分析下成品油定价改革对石油类股票,特别是加油站类股票的实质利好是什么
成品油定价改革,趋势是“短平快”,时间短,门槛平,速度快。增加透明度,增加价格预期难度,增加“两桶油”囤油待涨的难度,供应市场化程度加深。对成品油民企是利好。
『玖』 宏观经济角度来说中石化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中国石化(600028)投资亮点:1.公司在中国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中的主导地位,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2.公司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拥有战略性的市场地位,一体化的业务结构拥有较强的抗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3.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公司炼油能力排名世界第三位;乙烯产能排名世界第五位;成品油销售网络不断完善,自营加油站数量达到2.8万座,排名世界第三位。负面因素:1.宏观政策及政府监管风险。虽然中国政府正逐步放宽石油及石化行业的准入监管,但仍继续对国内石油及石化行业实施一定程度的准入控制,可能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2.环保法规要求的变更导致的风险。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相关政府机构可能颁布和实施更加严格的有关环保的法律及法规,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公司可能会在环保事宜上增加相应支出。3.原油外购风险目前公司所需的原油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外购。存在国际原油价格巨幅波动以及原油供应突然中断所产生的风险。4.获取新增油气资源存在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持续发现或收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公司在获取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时需承担与勘探和开发有关的风险,和(或)与购买油气资源有关的风险,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存在不确定性。综合评价: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贸易、石油产品的炼制与销售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上、下游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公司的主要有形资产集中于中国的东部和南部。这一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商,是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化工品的生产商和分销商,拥有中国最成熟的成品油销售网络。中国石油(601857)投资圈点:投资亮点:1、公司作为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的最大油气产销商,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中具有关键地位。公司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我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前景较好。2、公司将坚持把资源勘探放在首位,不断巩固上游业务国内主导地位。坚持油气并举,立足八大盆地,持续推进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努力发现的规模储量和优质储量,保持原油、天然气储量的增长态势。3、公司将抓住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和集约经营的优势,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装置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强化生产受控管理,保持平稳高效生产。4、公司将继续加快推进国际能源互利合作,努力实现海外油气作业产量较快增长,前景较好。负面因素分析:1、与我国其他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经营活动一样,公司的经营活动受到我国政府许多方面的监管。2、随着国内部分石油石化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已成为本集团的竞争对手,将给公司带来一定压力。3、油气勘探、开采和储运以及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储运等涉及若干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及作业中断等不可预料或者危险的情况发生。港澳资讯综合评价:公司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公司拥有大庆、辽河、新疆、长庆、塔里木、四川等多个大型油气区;同时,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已形成了多个大规模的炼厂;公司还具有覆盖全国的成品油终端销售网络,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