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前雅虎中国的股票价值
㈠ 微软并购雅虎给中国政治的影响
多情微软无穷贱!中了暗算的中国有多痛?
1998年,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有人不花钱买软件,喜欢偷(steal),但只要他们想偷,我们希望他们偷我们的。因为他们会上瘾,我们将研究在未来十年如何向他们收钱。”
2003年,微软开始对网吧发难。如镇江市版权部门陆续接到微软对镇江百家网吧安装使用盗版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的投诉,接到微软投诉的地方版权局要求当地网吧必须立即使用正版微软软件,否则面临巨额处罚。2005年,全国仅正规网吧就拥有350万台以上的电脑,家庭用户个人电脑4950万台以上,而根据调查,这些电脑基本上都使用着盗版的Windows-XP软件。
而一套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需要8200元,可涵盖10台电脑,另外90台电脑每台软件授权费用为230元。也就是说,一个有100台电脑规模的网吧,购买正版软件需要28900元。
受到消费者使用习惯以及此类软件兼容性等问题的制约,网吧基本上不可能选择采用Linux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几乎无法避免。
从2005年2月开始,微软宣布在中国市场大规模实施“正版增值计划”,WindowsXP操作系统全面降价,家庭版为786元,专业版为1270元,而此前市场上的价格分别为1400元和2200元以上。同时对普通盗版用户实施的技术拦截,捷克、挪威、中国版本的Windows从2月开始不能使用微软的下载网站,盗版用户在对系统进行升级后出现了“只能使用30天”的对话框,限期一过系统将自动锁死。
微软出了一种特别便宜的“简装版”操作系统,微软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有推出,几乎是绕着中国走,但就是没进到中国来。
【竹卿点评】中国电脑盗版是微软故意放纵的!这一点IT界的人在2000年左右已经非常清楚了。IT界多位名人也证实放纵盗版过程根本就是微软蓄意所为---是微软的公司策略,甚至有微软内部的电子邮件作证。而它的故意放纵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98年甚至更早,那时,正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艰难起步的阶段。
转眼就近10年了。谁是盗版Windows-XP软件的最大输家呢?是以微软为代表的美国的高科技软件产业吗?还是中国的高科技民族软件产业?
在过去10年中,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默许甚至鼓励中国人使用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而且盗版windows在功能上和正版windows基本相同(微软也默许盗版通过网络升级,不要以为那是盗版者能力高强,其实不过是微软故意这样做而已)。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中国有两个价格,一个是1400元左右的正版,一个是5元钱的盗版。从这个意义上说,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最大制造商正是微软自己,而不是别人。
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它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产生的严重后果已经清晰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Windows成熟的生态环境下,在微软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下,通过大量的盗版软件——>冲击中国的软件产业——>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垄断中国国内软件市场(正版+盗版)。Windows就像毒品一样,使大多中国电脑用户除了使用Windows外,不习惯使用其它操作系统。大量盗版和Windows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沉重打击了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除了微软下游的厂商没有受到打击)。
在只有5元钱的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价格下,中国还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吗?国内的正版软件要研制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先期投入的研发资金,没有几十亿或者更多的成本投入,没有巨大的投资风险吗?一定能出成果吗?有哪个操作系统能够卖出5元钱的价格?那个中国软件企业有这样的资金与实力敢冒这样的风险?还有哪个傻瓜软件企业敢去研发这样的操作系统?
在萌芽状态并艰难起步的中国软件企业,在微软的强大竞争压力和冲击下,早已经是溃不成军,不得不转向受盗版影响较小的专用软件、系统集成或技术服务领域,国产的通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产品不断萎缩,其日渐没落的趋势几乎不可挽回。国内软件企业与1999年相比,数量减少了近一半,中国软件市场上的通用软件产品除了几个杀毒软件外,几乎难觅踪迹。
国内生产办公软件WPS的金山公司曾经被认为是中国软件企业中最有实力与微软对抗的企业,然而面对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盗版的强大竞争压力和冲击下,市场缝隙空间越来越小,尽管金山公司采取了降价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最终还是一败如山倒,不得不把未来发展重点转向了网络游戏软件。
微软垄断国内软件市场,早已经预示了金山WPS等民族软件的没落。中国的整个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再也没有能够与微软相抗衡的公司或软件诞生。这对中国,对于我们的民族软件企业,对于我们的高端软件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是有利吗?还是有害的?
微软代表着美国,也代表着美国的国家意志,它本身的发展就是美国全球经济利益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构成了美国核心利益——经济的命门——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威力最强大的部分。美国清楚知道———保持领先和超越他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性,意识到这才是美国全球经济霸权的根基所在,它更是关系到美国国家生死存亡和未来世纪命运前途的关键因素,因此,它也绝不允许在任何一个国家出现摇动其全球经济霸权根基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为了保护它的核心利益经济命门,一直在全球的范围内实施有针对性的蓄意打击他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那些有实力挑战和动摇美国全球经济霸权的国家,无论这个国家是它的盟友———欧盟、日本,还是它的全球战略对手———中国和俄罗斯,只要有这样的可能性,都会面临美国对其蓄意的打击。而这种蓄意打击的方式,对中国而言,暗算大飞机是一种、风险投机基金是一种、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也是其中的一种。
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与当年的麦道“帮助”中国的大飞机一样,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成为美国无情的扼杀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又一利器——沉重打击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企图把艰难起步的中国民族软件产业扼杀在萌芽之中,无法与之竞争,目的是从根本上支撑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并维持美国的全球利益,削弱中国的全球经济实力。微软的这种策略,其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政府及民间的高度的重视和足够的警惕,其结果意味着什么?大飞机的夭折的前车之鉴,我们还不应该为此深思吗?
我们怎样去应对微软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对中国民族软件产业的无情扼杀?我们应该如何阻止和反击美国多年处心积虑对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蓄意打击?
欧盟的反垄断法正在努力禁止微软利用Windows 操作系统控制市场,在2004年底对微软的捆绑式销售处以4.97亿欧元的罚款,并要求其改变操作系统的销售方式,这给微软在欧洲市场的扩张带来巨大羁绊。在其他国家微软也不是一路绿灯,在韩国微软就举步为艰,遭地方软件全面封杀。这是一种有益的可以借鉴的方法, 2007年8月30日中国制定并通过自己的反垄断法,并将在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对应对当前微软的垄断对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深重打击,带来微妙的转机。
但是,当我们试图用中国的反垄断法去应对微软的垄断和扩张时,却忽然发现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当微软的盗版在中国境内泛滥成灾,由于大量盗版的存在,微软的正版软件销售并不高。表面的充分证据显示,微软竟然还是整件盗版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中国不但不能对微软实施巨额的罚款,反而可能要应对微软“知识产权受中国大量侵害”的申诉和处罚!
微软用心之险恶,后手之狠毒、目光之长远、结局设计之巧妙,对形势发展之精确把握程度、沉重打击对手而能全身而退之策略,环环紧扣而无懈可击,滴水不漏、让我们深受其害无法可施,最终却哑口无言,有苦自知。这样的对手,难道不可怕吗?难道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吗?
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必须走上自主开发的技术和产品之路,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使中国在21世纪的科学技术的领域中全面超越美国,进而代替美国成为新的全球经济中心。Linux这种免费的能自由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除微软之外的另一种机遇和选择。
Linux承载着中国高端软件产业走向未来的希望,已经成为中国全球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目前,中国、日本和韩国就共同开发应用在Linux平台上的应用软件达成了一致协议,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鼓励更多的本地软件开发者转向Linux,将一定比例的软件进行本地化开发,从长远的趋势预示着Linux前景美好。
中国要成为一个技术强国,成为经济强国与美国抗衡,走产业升级,从低端低值走向高端高值,哪里可能在3~5年内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现在才仅仅开了个头。
Linux虽然一定程度上成熟,但不是window那么“傻瓜方便”,使用Linux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例如最简单的几乎什么外部设备你都要学会安装:所以目前Linux、Unix基本上占领了服务器市场,但是台式机市场几乎为零。Linux目前基本以上网、文字处理等简单应用为主,大型游戏、专业软件都还无法支持。Linux离桌面电脑普及化,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也需要中国人长期不懈的坚持努力。
自大航海时代始到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止,中国经济从“世界工厂”起步后,正在逐步迈向知识产权高技术产业和国际金融产业,中国的成功虽不见得让所有的国人满意,但是中国的力量在持续提升,中国的影响在不断扩大,中国领导人的治理理念理所当然地最有资格成为带领全人类进步的思想武器,未来世界的规则制定权肯定离不开中国贡献。这个世界需要改变也必须改变。
如果说,“世界工厂”对美国来说只是搔痒而已,美国还乐颠颠的接受,那么高技术产业和国际金融产业,则是将会刺死美帝国的两把利剑---完全动摇美国的全球金融帝国的基础。
这一点,美国资本利益集团清楚得很!中美之间,这场经济战争在所难免,我们并不想致人于死命,我们追求全球和谐共存,但是美国是不甘心其一手禁锢的世界经济脱离其控制的,是不甘心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失的,它们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想打断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这场经济战争不是我们发动的,但是我们被迫必须迎战乃至胜利,否则中华民族崛起之路将被美国打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己准备好迎接这千年的机遇与挑战了吗?温柔的陷井,中美两国谁将是21世纪的大赢家?
PS:网络上有句流言: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DB会害了国产软件。
可是一台电脑硬件才3~4000元,一套操作系统就动辄几K,想不DB也难,
可是一直D真的上瘾了,想想卡巴斯基、或者KV这些一般软件厂就有能力控制DB,
微软可以让DB存在,不是微笑的默许是什麼?
我们该深思了。
㈡ 雅虎中国有什么价值马云当年为什么要收购他
为了打广告呗!
所有雅虎中国的股份要是都到了手,那么其一切业务都归自己管,第一是不用自己去想办法设计业务;第二,知道Yahoo的人都会因此知道自己的公司,知名度一下子高了一大截(要知道人家可是全球知名,阿里巴巴算什么)。第三,更有实力与更强劲的对手相对抗。你看,现在Microsoft以那么高的价钱收购Yahoo干什么?不就是要把Google的势头压下去吗。
㈢ 雅虎中国有什么价值马云当年为什么要收购他
为了打广告呗!
所有雅虎中国的股份要是都到了手,那么其一切业务都归自己管,第一是不用自己去想办法设计业务;第二,知道Yahoo的人都会因此知道自己的公司,知名度一下子高了一大截(要知道人家可是全球知名,阿里巴巴算什么)。第三,更有实力与更强劲的对手相对抗。你看,现在Microsoft以那么高的价钱收购Yahoo干什么?不就是要把Google的势头压下去吗。
㈣ 微软收购雅虎将对阿裏巴巴起著什麽影响
处於“微软收购雅虎案”漩涡之中的马云昨日强调,阿裏巴巴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的原则,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变化,不管微软雅虎此次并购结果如何,阿裏巴巴集团都不会改变对公司的领导和方向,都将继续保持阿裏巴巴集团的运营独立性。这是阿裏巴巴及马云首次对并购案做出具体回应。
雅虎持有阿裏巴巴集团39%的股权,是阿裏巴巴最大的股东,后者运行著包括雅虎中国在内的多项电子商务业务。一旦“微软收购雅虎案”成真,那麼阿裏巴巴的命运何去何从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焦点。之前有论调认为微软一旦收购成功,雅虎原来在亚洲的资产将成为首先被清理的对象。
昨日,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年度员工大会上表示,在确保国家、客户、员工以及股东利益的前提下,阿裏巴巴集团对此高度关注、积极参与。目前与微软和雅虎公司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交流,并已经为此聘请了数家著名财务顾问和律师事务所,以评估未来可能出现的方案。
目前,雅虎在亚洲的资产今年将增值约15%,雅虎海外公司为雅虎贡献了近一半的业绩。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於刚刚在香港上市不久的阿裏巴巴以及日本雅虎。正望谘询分析师吕伯望认为,由於阿裏巴巴B2B、中国雅虎对雅虎市值做出很大贡献,再加上还没有上市的淘宝、支付宝等,因此未来对微软价值很大。
退一步说,如果微软对从事电子商务不感兴趣,马云可以完全启动2005年和雅虎签订的优先回购股权协议,以维护阿裏巴巴股东的利益。业内人士透露,早在 2005年阿裏巴巴和雅虎的协议中就写明,若雅虎被其他企业收购,而雅虎所持有的阿裏巴巴股权控制权将发生转移,阿裏巴巴拥有对雅虎持有股份的优先回购权。这样阿裏巴巴的业务方向不会动摇。“马云的论调不仅仅明确了阿裏巴巴未来的发展方向,保证了股东的利益,同时也让阿裏巴巴成为雅虎手中重要的砝码。” 独立分析师秦川对记者表示。
实际上,目前微软在中国互联网业务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而阿裏巴巴在全球电子商务领域以及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健康,又是雅虎布局中最优质的一块,微软总裁鲍尔默也暗示之后会考虑介入日本雅虎和阿裏巴巴,微软无疑不会放弃阿裏巴巴集团。
㈤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过程
1.2005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与美国雅虎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巴巴收购雅虎美国在中国的全部资产,并获得雅虎中国的运营权,雅虎美国投资10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股东。雅虎共同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杨致远成为阿里巴巴集团4人董事会成员之一,董事会主席是马云。
2.2009年1月雅虎CEO对阿里巴巴在中国处理雅虎品牌的方式表示不满,2010年2月阿里巴巴曾提议回购雅虎所持股权,但在当年6月份这项谈判宣告破裂。
3.2012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联合宣布,双方已就股权回购一事签署最终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用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团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20%。如未来阿里集团进行IPO,阿里巴巴集团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剩余持有股份的50%。
资料来源自网络http://tech.qq.com/zt2011/ali_yahoo/
㈥ 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关系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收购对双方的利益如何
据港台媒体报道,全球知名入口网站雅虎(Yahoo!)与内地电子商务厂商阿里巴巴(Alibaba)11日同步在北京、东京及美国召开记者会,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技术在内地独家使用权,雅虎则获得阿里巴巴40%股权及35%董事会投票权。这是内地网络产业史上最大一宗收购案,也相当出乎业界意料之外。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中国网站、搜索技术(一搜新闻)、通信(包括电子邮件及即时信息)和广告业务、3721网络实名(Realname)服务、雅虎商标在内地无限期独家使用权及一拍网等。雅虎入股阿里巴巴后,阿里巴巴董事会将有4个席次,其中,阿里巴巴占2席,雅虎1席,软件银行1席。阿里巴巴指出,未来雅虎在董事会中握有35%投票权。
未来阿里巴巴将包含4个最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阿里巴巴、雅虎中国、淘宝网和支付宝(AliPay;负责线上付费业务),这呼应马云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他认为,电子商务有4个体系,分别是信用体系、强大市场、支付体系及搜寻引擎,未来电子商务和搜寻引擎密不可分,而信用、市场、支付和搜寻则为4大法宝。
马云并强调,新公司将由阿里巴巴全权管理,而不是由阿里巴巴与雅虎双方合资,未来雅虎中国将成为阿里巴巴所拥有一个重要品牌,而雅虎本身则是阿里巴巴最重要及最大的投资人。
㈦ 微软并购雅虎给中国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多情微软无穷贱!中了暗算的中国有多痛?
1998年,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有人不花钱买软件,喜欢偷(steal),但只要他们想偷,我们希望他们偷我们的。因为他们会上瘾,我们将研究在未来十年如何向他们收钱。”
2003年,微软开始对网吧发难。如镇江市版权部门陆续接到微软对镇江百家网吧安装使用盗版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的投诉,接到微软投诉的地方版权局要求当地网吧必须立即使用正版微软软件,否则面临巨额处罚。2005年,全国仅正规网吧就拥有350万台以上的电脑,家庭用户个人电脑4950万台以上,而根据调查,这些电脑基本上都使用着盗版的Windows-XP软件。
而一套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需要8200元,可涵盖10台电脑,另外90台电脑每台软件授权费用为230元。也就是说,一个有100台电脑规模的网吧,购买正版软件需要28900元。
受到消费者使用习惯以及此类软件兼容性等问题的制约,网吧基本上不可能选择采用Linux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几乎无法避免。
从2005年2月开始,微软宣布在中国市场大规模实施“正版增值计划”,WindowsXP操作系统全面降价,家庭版为786元,专业版为1270元,而此前市场上的价格分别为1400元和2200元以上。同时对普通盗版用户实施的技术拦截,捷克、挪威、中国版本的Windows从2月开始不能使用微软的下载网站,盗版用户在对系统进行升级后出现了“只能使用30天”的对话框,限期一过系统将自动锁死。
微软出了一种特别便宜的“简装版”操作系统,微软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有推出,几乎是绕着中国走,但就是没进到中国来。
【竹卿点评】中国电脑盗版是微软故意放纵的!这一点IT界的人在2000年左右已经非常清楚了。IT界多位名人也证实放纵盗版过程根本就是微软蓄意所为---是微软的公司策略,甚至有微软内部的电子邮件作证。而它的故意放纵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98年甚至更早,那时,正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艰难起步的阶段。
转眼就近10年了。谁是盗版Windows-XP软件的最大输家呢?是以微软为代表的美国的高科技软件产业吗?还是中国的高科技民族软件产业?
在过去10年中,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默许甚至鼓励中国人使用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而且盗版windows在功能上和正版windows基本相同(微软也默许盗版通过网络升级,不要以为那是盗版者能力高强,其实不过是微软故意这样做而已)。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中国有两个价格,一个是1400元左右的正版,一个是5元钱的盗版。从这个意义上说,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最大制造商正是微软自己,而不是别人。
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它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产生的严重后果已经清晰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Windows成熟的生态环境下,在微软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下,通过大量的盗版软件——>冲击中国的软件产业——>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垄断中国国内软件市场(正版+盗版)。Windows就像毒品一样,使大多中国电脑用户除了使用Windows外,不习惯使用其它操作系统。大量盗版和Windows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沉重打击了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除了微软下游的厂商没有受到打击)。
在只有5元钱的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价格下,中国还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吗?国内的正版软件要研制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先期投入的研发资金,没有几十亿或者更多的成本投入,没有巨大的投资风险吗?一定能出成果吗?有哪个操作系统能够卖出5元钱的价格?那个中国软件企业有这样的资金与实力敢冒这样的风险?还有哪个傻瓜软件企业敢去研发这样的操作系统?
在萌芽状态并艰难起步的中国软件企业,在微软的强大竞争压力和冲击下,早已经是溃不成军,不得不转向受盗版影响较小的专用软件、系统集成或技术服务领域,国产的通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产品不断萎缩,其日渐没落的趋势几乎不可挽回。国内软件企业与1999年相比,数量减少了近一半,中国软件市场上的通用软件产品除了几个杀毒软件外,几乎难觅踪迹。
国内生产办公软件WPS的金山公司曾经被认为是中国软件企业中最有实力与微软对抗的企业,然而面对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盗版的强大竞争压力和冲击下,市场缝隙空间越来越小,尽管金山公司采取了降价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最终还是一败如山倒,不得不把未来发展重点转向了网络游戏软件。
微软垄断国内软件市场,早已经预示了金山WPS等民族软件的没落。中国的整个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再也没有能够与微软相抗衡的公司或软件诞生。这对中国,对于我们的民族软件企业,对于我们的高端软件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是有利吗?还是有害的?
微软代表着美国,也代表着美国的国家意志,它本身的发展就是美国全球经济利益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构成了美国核心利益——经济的命门——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威力最强大的部分。美国清楚知道———保持领先和超越他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性,意识到这才是美国全球经济霸权的根基所在,它更是关系到美国国家生死存亡和未来世纪命运前途的关键因素,因此,它也绝不允许在任何一个国家出现摇动其全球经济霸权根基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为了保护它的核心利益经济命门,一直在全球的范围内实施有针对性的蓄意打击他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那些有实力挑战和动摇美国全球经济霸权的国家,无论这个国家是它的盟友———欧盟、日本,还是它的全球战略对手———中国和俄罗斯,只要有这样的可能性,都会面临美国对其蓄意的打击。而这种蓄意打击的方式,对中国而言,暗算大飞机是一种、风险投机基金是一种、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也是其中的一种。
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与当年的麦道“帮助”中国的大飞机一样,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成为美国无情的扼杀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又一利器——沉重打击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企图把艰难起步的中国民族软件产业扼杀在萌芽之中,无法与之竞争,目的是从根本上支撑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并维持美国的全球利益,削弱中国的全球经济实力。微软的这种策略,其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政府及民间的高度的重视和足够的警惕,其结果意味着什么?大飞机的夭折的前车之鉴,我们还不应该为此深思吗?
我们怎样去应对微软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对中国民族软件产业的无情扼杀?我们应该如何阻止和反击美国多年处心积虑对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蓄意打击?
欧盟的反垄断法正在努力禁止微软利用Windows 操作系统控制市场,在2004年底对微软的捆绑式销售处以4.97亿欧元的罚款,并要求其改变操作系统的销售方式,这给微软在欧洲市场的扩张带来巨大羁绊。在其他国家微软也不是一路绿灯,在韩国微软就举步为艰,遭地方软件全面封杀。这是一种有益的可以借鉴的方法, 2007年8月30日中国制定并通过自己的反垄断法,并将在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对应对当前微软的垄断对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深重打击,带来微妙的转机。
但是,当我们试图用中国的反垄断法去应对微软的垄断和扩张时,却忽然发现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当微软的盗版在中国境内泛滥成灾,由于大量盗版的存在,微软的正版软件销售并不高。表面的充分证据显示,微软竟然还是整件盗版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中国不但不能对微软实施巨额的罚款,反而可能要应对微软“知识产权受中国大量侵害”的申诉和处罚!
微软用心之险恶,后手之狠毒、目光之长远、结局设计之巧妙,对形势发展之精确把握程度、沉重打击对手而能全身而退之策略,环环紧扣而无懈可击,滴水不漏、让我们深受其害无法可施,最终却哑口无言,有苦自知。这样的对手,难道不可怕吗?难道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吗?
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必须走上自主开发的技术和产品之路,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使中国在21世纪的科学技术的领域中全面超越美国,进而代替美国成为新的全球经济中心。Linux这种免费的能自由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除微软之外的另一种机遇和选择。
Linux承载着中国高端软件产业走向未来的希望,已经成为中国全球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目前,中国、日本和韩国就共同开发应用在Linux平台上的应用软件达成了一致协议,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鼓励更多的本地软件开发者转向Linux,将一定比例的软件进行本地化开发,从长远的趋势预示着Linux前景美好。
中国要成为一个技术强国,成为经济强国与美国抗衡,走产业升级,从低端低值走向高端高值,哪里可能在3~5年内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现在才仅仅开了个头。
Linux虽然一定程度上成熟,但不是window那么“傻瓜方便”,使用Linux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例如最简单的几乎什么外部设备你都要学会安装:所以目前Linux、Unix基本上占领了服务器市场,但是台式机市场几乎为零。Linux目前基本以上网、文字处理等简单应用为主,大型游戏、专业软件都还无法支持。Linux离桌面电脑普及化,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也需要中国人长期不懈的坚持努力。
自大航海时代始到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止,中国经济从“世界工厂”起步后,正在逐步迈向知识产权高技术产业和国际金融产业,中国的成功虽不见得让所有的国人满意,但是中国的力量在持续提升,中国的影响在不断扩大,中国领导人的治理理念理所当然地最有资格成为带领全人类进步的思想武器,未来世界的规则制定权肯定离不开中国贡献。这个世界需要改变也必须改变。
如果说,“世界工厂”对美国来说只是搔痒而已,美国还乐颠颠的接受,那么高技术产业和国际金融产业,则是将会刺死美帝国的两把利剑---完全动摇美国的全球金融帝国的基础。
这一点,美国资本利益集团清楚得很!中美之间,这场经济战争在所难免,我们并不想致人于死命,我们追求全球和谐共存,但是美国是不甘心其一手禁锢的世界经济脱离其控制的,是不甘心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失的,它们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想打断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这场经济战争不是我们发动的,但是我们被迫必须迎战乃至胜利,否则中华民族崛起之路将被美国打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己准备好迎接这千年的机遇与挑战了吗?温柔的陷井,中美两国谁将是21世纪的大赢家?
PS:网络上有句流言: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DB会害了国产软件。
可是一台电脑硬件才3~4000元,一套操作系统就动辄几K,想不DB也难,
可是一直D真的上瘾了,想想卡巴斯基、或者KV这些一般软件厂就有能力控制DB,
微软可以让DB存在,不是微笑的默许是什麼?
我们该深思了。
㈧ 雅虎股票问题
1995年4月Sequoia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风险资本投资者,也是唯一的风险资本投资者。在Sequoia的资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8月,公司出现资金短缺,他们开始了4000万美元的集资活动,路透社和软银成了伙伴。其中软银买下5%的股权,使雅虎走向了新阶段,并开始共建雅虎日本网的计划。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虽然它的两大对手Lycos、Excite已抢先上市,但这一天仍被评为“华尔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但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盘。雅虎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红杉资本”投资时的200倍。创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记录。
1997年,雅虎收入6700万美元,亏损2300万美元。从账面上看,这完全是一个失败的公司。但是在互联网上,它却是最大的明星。市场价值超过网景,升至28亿美元。1997年第三季度,雅虎的市场价值首次超过浏览器大王网景。
一九九八年二月,软体银行以四亿一千万美元脱手雅虎2%的股票,净赚三亿九千万美元,当年以一亿美元购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只剩28%仍值八十四亿美元。
1998上半年 ,每个月至少有3000万用户访问 Yahoo!, 每天浏览下载量达到1亿页!
1998年《福布斯》杂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杨致远以10亿美元的财富跃居第16位,超过了冠群CEO王嘉廉,成为高科技中的华人首富。
1999年4月,形式净收入为2,510万美元,收入为8,610万美元。公司仍然保持强势增长。
1999年,杨致远和费罗已成为网络媒体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场价值高达390亿美元,而杨致远的纸面财富达到75亿美元。
浏览量从1998年12月份的平均每日1.67亿增加到2.35亿,增幅达41%,同时注册用户数量从3,500万人增加到4,700万人。2月份用户增长率是前十名网站中最好的,并且是整个网络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2005年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
㈨ 软银回购雅虎股份金额约多少亿美元
北京时间7月10日早间消息,软银集团旗下移动运营商部门——软银公司将从Altaba手中回购雅虎日本约10%股份,价值达2000亿日元(约合18亿美元)。雅虎日本想与软银旗下移动部门接近关系,本次回购正是加深合作的步骤之一。
最早今年年初时,软银就准备让移动服务部门在东京上市,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确:软银集团有意转型,以后专注于科技投资。
2月份,Altaba曾经公布一项计划,它在计划中表示,准备出售雅虎日本股份。因为投资者对供需平衡存在担忧,雅虎日本股价下跌30%,现在的股价接近2013年1月以来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