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大神是谁
Ⅰ 股票大神是不是很厉害
股票大神确实厉害,有的做到上千万,不过这些都是万里挑一,很难很难,一赚二平七亏。
Ⅱ 中国炒股最牛的人都有哪些
炒股没有最牛的人,只有相对厉害的人,在国内炒股相对厉害的有以下几位:
杨百万:
原名杨怀定,人称“中国第一股民”。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风云人物,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百万一人还活跃于证券市场。
Ⅲ 谁是股票大神,带带我吧,
不好带,只能关键时刻点一下,免得走弯路…一切都是要靠自己悟…不然外边几千块的培训机构找就培养一大堆人赚股票钱了
Ⅳ 中国炒股名人哪些
做价值投资的有:股神林园(年均复合增长98%)、但斌、赵丹阳
善于做热点、做题材、做短线的:股神落升(曾经三年翻100倍)、深圳的一位餐厅经理(在09年一年翻了24倍)、中原股神李旭东(曾经创造了一年翻100倍的记录)。
其它的有:杨百万、上海的老陶、谢贤清、邱力源等
另外,预测股市比较准的:李大霄
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深圳的那哥们和股神落升、李旭东,我现在的操作风格也是跟他们学的,炒热点,炒题材。套用股神落升的名言:热点,就是股市里的提款机。
Ⅳ “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他曾是中国股市是个怎样的人物
有着“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百万去世,这个曾经代表中国股市标志性的一代人物传奇落幕。杨百万本名杨怀定,当时用两万元人民币买国债,和炒股,净赚了一百多万,因此被大家尊称为“杨百万”。杨百万曾经是中国股市最早的参与人员,并且他的身上有许多个“第一次”,也因为他的名号,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吸引许多人跟随着他的脚步进入了A股。正因为他的号召才让中国股市有着上亿的散户,不得不说杨百万为A股做出了许多贡献。
可以说杨百万代表着中国股市的特殊人物,他是第一批参与到中国证券公司的用户,见证了中国股市的成长,并因为他的影响力,吸引着中国股民的加入。杨怀定的故事被国外媒体争相报道,还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的“风云人物”。
Ⅵ 中国炒股最牛的人是谁
如果硬是要分出中国炒股最牛的人是谁,说实在话,我也不知道。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股市里,牛人何其多。每个投资者的眼里对牛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怎样才是牛呢?
淘股吧里流传着一个人,叫赵老哥。八年一万倍,从十万做到十亿,他牛吗?
在很多人眼里看来,他实在是牛到不行。不过,在不同的投资者眼里不一定都觉得他牛,毕竟大家的投资方式都不一样。
赵老哥的操作方式是短线打板,资金滚动的速度当然是很快,伴随大风险是必然的。
十万起步是真的假不了,途中加杠杆也很正常,十万加3倍杠杆变30万,起步资金就能变成30万,滚动起来会有更高的收益。
当资金变成一百万两百万的时候再加杠杆呢?以这种方式做到八年一万倍,十万变十亿也不是不可能的。
确实有很多人不相信有赵老哥的存在,我也怀疑。要说这样的收益率,确实不得不承认是个牛人,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不可否认。
徐翔大家都知道,是个牛人。虽然他靠的是内幕交易,被查出来了才知道他靠内幕,没被查出来之前也是杠杠的一牛人。
我是想说,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加杠杆也好,能做到如此卓越的成绩就是牛人。
不应该分出中国炒股最牛的人是谁,股市动荡,谁也不知道下一波战役谁是优胜者。我们只需要知道有这样的牛人存在,我们只需要向他们学习好的方面,借鉴与成长!
Ⅶ 谁是股票大神
巴菲特。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从事股票、电子现货、基金、电子现货行业。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届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卖达到创记录的263万美元。
2010年7月,沃伦·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机构捐赠股票,依当前市值计算相当于19.3亿美元。这是巴菲特2006年开始捐出99%资产以来,金额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儿子霍华德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中扮演继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胁生命。
2013年福布斯财富榜以530亿美元排名第四位。
2014年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福布斯》发布美国富豪400强榜单显示,凭借670亿美元财富排名美国富豪第二名,沃伦·巴菲特自2011年起就一直保持这个排名。
Ⅷ 有个玩股票大神是不是叫张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009年的新价值罗伟广、2010年的世通资产常士杉均凭借过人的业绩一举成名。而进入2011年,紫石投资及其掌门人张超的热度开始迅速升温。
尽管今年以来市场阴晴不定,张超带领的公司紫石投资旗下发行的第一只公开产品紫石一期,在朝阳永续公布的年度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上领先群雄,其年初至今的收益率达到35.34%。这一新起之秀,甫一亮相,可谓惊艳。在今年私募基金表现参差不齐、业绩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创下如此业绩的张超成为了话题人物。
紫石投资的董事长张超,行事低调,网上基本见不到他的资料。近日,这位年轻的董事长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投资理念。
■成长经历
紧扣时代脉搏的股市“黑马”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炒股,因为那里有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炒股,因为那里有地狱。
弹指一挥间,股市无疑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命运,这其中张超无疑是幸运儿,毕业12年,如何从一名普通的IT白领成长为掌握亿万资金的股市强者?
回顾张超的成长史,可以发现他从一开始就眼光敏锐,紧扣时代的脉搏,站在市场的前沿,比大多数人先走一步。
1995年,比尔·盖茨第一次成为世界首富。这一年,张超进入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天资聪慧的他利用所学专业在业余时间为客户编程,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1996年,计算机刚刚开始在中国大陆盛行,这时张超已经拥有了全校第一台宿舍用电脑,这对学生来说绝对是奢侈品的物件在学校里造成了轰动,张超一时成了“校园名人”。
虽然计算机能力突出,但张超没有放弃钻研其他学科,他辅修了经济学,并为之着迷。1998年,学生炒股的风气还远没有盛行时,张超已经开立了第一个股票账户,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并从此开启了长达10多年的投资经历。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张超选择了本行———计算机行业。而2004年,很多人还看不清股市未来方向的时候,张超却直觉大机会要来了,果断将多年积累来的自有资金30万元,杀入了股市。如今这30万元,已经有了数百倍的回报。
对于现在的成功,张超笑言说因为自己运气不错,遇上2006、2007年的大牛市,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但无法否则他当时果然入市的过人胆识。
2007年,已经积累了经验和资金的张超和搭档一起创立了上海紫石投资有限公司,他将自己擅长的计算机领域和基金投资紧密地结合起来,研发了数量化研究的投资方法,确立了符合自己的投资风格。
紫石投资今年1月1日第一个结构化产品“紫石一期”成立,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已经达到了35.34%,按照朝阳永续的统计,在所有结构化私募产品中位居第一。
“用数量化研究做基金投资的目前在国内是很少的。”张超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外已经成熟,但在中国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究其原因,张超认为人才的缺乏是其中的一项。
张超的团队成员均拥有10年以上A股市场的投资经验,这些核心成员有一个共同点,大多出身于理工科背景:有浙江大学电子系的硕士,有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的高才生,还有复旦大学会计学的硕士。“选人的时候就我侧重于理科背景的。”张超坦言,由于公司投资的核心理念是数量化研究,如果没有理科背景是很难驾驭的。
作为团队的领导人,张超坚持以人为本,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是经过了他的长期观察和考量。虽然公司的核心投研团队以TMT和计算机背景为主,但张超表示,公司在选股中,基本没有特别偏好的板块,在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内,主要根据国家经济走向和行业发展趋势来决定重点投资板块,同时也不排除估值修复、周期类复苏等趋势波段投资机会。“总之,还是市场说了算”。
张超最欣赏的投资人,国内是同样为理科背景出身的天才投资人王亚伟,国外则是彼得·林奇。谈及个人爱好,张超表示是阅读,历史类的是最爱,喜欢读通史;经济方面的,最喜欢的是凯恩斯的著作。
在紫石一期取得靓丽业绩后,张超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第一个公开管理型信托产品———紫石超越。张超告诉记者,第一期选择结构化产品是因为其操作透明,作为刚刚亮相的公司和产品,比较容易取得信任。而二期和三期产品选择管理型是希望抓住市场时机进一步扩大规模,在投资理念和操作方面,结构化产品和管理型产品不会有太多不同。
对于今年的规划,张超表现的雄心勃勃,“今年我们希望发行5只产品,其中4月份会发行两只,下半年会发行3只,我们希望管理规模和管理能力匹配成长,保持业绩领先,目前看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20亿以内的规模。
■对话:
理念: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并重
南方日报:紫石的主要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是什么?
张超:价值挖掘是我们一贯秉承的投资理念。科学洞察宏观经济、行业特征的变化趋势,适时作出资产配置调整决策,精选个股构建和优化投资组合,追求稳健成长和低波动率,已成为整个投资管理团队较为成熟的投资管理策略。顺应趋势,波段操作,具有较高的换手率,已成为我们较为鲜明的投资管理风格。
在这种风格和策略下,我们追求管理的资产在市场的牛市中,其资产收益率通常不小于市场平均收益率,而在熊市中,通过有效的持仓管理和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通常能够及时有效地规避大盘下跌所带来的大幅亏损。
选股:跟踪评估股价触发因素较多的股票
南方日报:个股进入核心股票池需要哪些条件?
张超:个股进入核心股票池的条件:一个是本身的基本面良好,还有就是未来的触发因素。基础股票库股票由公司依据自上而下发掘的投资主题及自下而上的初步筛选形成。我们将基础股票库股票定义为未来存在较多股价触发因素的股票。基础股票库形成后,研究员分类总结相关股票未来存在的股价触发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评估。
风格:高频交易实现低风险套利
南方日报:公司非常强调控制下行风险,除了选股外,波段操作对控制下行风险的作用有多少?
张超:我们所管理的信托计划波动率较小,稳健增长,下行风险控制较好,从历史上看,基本未出现超过10%的最大回撤。
产品的核心股票占股票仓位的60%,这些都是我们深入调研分析之后买入的,买入之后我们就会长期持有,偶尔可能会进行一些波段操作,但是这样的情况极少,我们现在核心股票主要是来自稀土、新能源、煤炭板块,虽然仓位高,但是股票数量却很少,只有5只。对于波段操作,我们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如果一只股票一旦跌到10%,就要强制性撤离。团队将对该股进行重新评估,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
南方日报:公司的换手率非常高,为何采取了这样的交易模式?这种盈利模式在A股可以长期延续吗?
张超:这是公司一直以来都采用交易方式,通过配置一揽子股票,可以降低风险,还可以进行低风险套利。我们的卫星仓位根据市场状况,通过数量化分析模型跟随资金的流向参与波段操作,这部分仓位在股票仓位中占四成,这部分股票的操作会非常频繁,可能每天我们会买卖三四十只股票。这种交易的速度快,因此公司的换手率高。我认为这种模式是可以在A股长期延续的,我们公司一直以来的业绩是可以说明这一点的。
展望:深入挖掘新兴行业和价值成长类股
南方日报:对于二季度和全年的证券市场展望是什么?
张超:未来的市场不悲观,全年证券市场应该是震荡向上的,而二季度的表现,关键还是要看宏观政策的走向。我们的计划是,在估值修复行情逐步完成的情况下,还是通过深入挖掘新兴行业和价值成长类个股来进行投资。同时密切关注全球经济、流动性以及国内经济和流动性状况,对仓位进行合理的符合风险报酬的控制。我们的重点现在有所调整,化工、有色板块有配置,并战略关注TMT产业。银行股现在表现很好,主要是大的银行能够消化宏调的影响,我们也会适当配置。
Ⅸ 国内目前为止炒股最厉害的人是谁
中国前三名
1梁邦树
中国新生代90后超短线股神,高频365重仓超级短线交易法创始人。其超短线造诣可谓别开天地自创一家,乃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挑战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的发起人!2013年-2018年他连续5年蝉联新浪、网易、凤凰、叩富、多牛、财富赢家、资本魔方等多家知名网站举办的全国投资大赛冠军。从此赢得“超短线冠军收割机”的美誉!2012年年化收益率60%以上,2013年年化收益率80%以上,在不使用任何融资杠杆的情况下2014年-2015年实现年化收益率3200%以上,打破吉尼斯投资大赛世界纪录。2016-2018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00%以上。2018年梁邦树个人总投资收益超过2867倍以上。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38.9%,远远超过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20%,索罗斯的年化收益率30%。堪称,拳打沃伦巴菲特,脚踢乔治索罗斯;横扫天下无对手,空前绝后第一人!
2徐翔
提到短线不得不提到徐翔,1978年生,“私募一哥”。曾任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从营业部成名,到公开发行阳光私募产品,徐翔在创造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奇迹的同时始终保持神秘。1993年带着家里给的几万元入市。18岁放弃高考,专心投资股市。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翔和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投资风格彪悍。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3廖国沛
擅长短线,也是从小资金做起的典范。17年底,中国证监会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佛山禅城人——42岁的廖国沛,罚没8149万余元。据悉,廖国沛控制本人等12人名下28个证券账户,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廖国沛操作15只股票,获利2700万多元。根据相关资料,廖国沛一直是股市散户中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股市无影脚”。他1998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携18万元进入股市,经历近八年“黑夜中摸索”,截至2014年账户资产就已达到数亿元。江湖人称“佛山无影脚”。
其余的比如章建平、李旭东、林园、杨怀定之流多为二线高手不值一提了。
Ⅹ “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曾是中国股市标志性人物,他得了什么病
首先我对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表示哀悼。至于他究竟是由于得了什么病而死亡,外人不可能知道,不能妄加猜测。但是现在人在六七十岁,多数人都会得三高基础病,特别是血压高,血糖高。
杨百万原名杨怀新,后因为笃信改变命运,改变自己,怀定了对改革开放的希望。改名杨怀定。1988年上海开放了国库券转让市场。当时的杨怀新因为某些原因和原单位闹不开心。据说当时杨怀新做工厂仓库管理员,后来仓库货物经常丢失,被单位怀疑监守自盗。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当时无所事事的杨怀新经常看报纸发现异地国库券价格不同,于是他从外地购买国库券到上海销售,一不小心就赚了一百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