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蚕网生丝行情股票
Ⅰ 蚕丝分为多少种都有什么区别市价一般各是多少
(1) 柞蚕丝 柞蚕有国外又称中国柞蚕,有中国种、印度种和日本种3个品系。柞蚕生长在野外的柞树(即栎树)上,我国的柞蚕品种很多,目前放养的品种主要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两种。前者一年放养一次,所结的茧既作种茧,双是缫丝原料;后者为一年放养2次,春茧只作秋茧的种茧,秋茧为缫丝原料。柞蚕茧的茧型比桑蚕茧大,其结茧时留在茧上的茧柄给缫丝带来一定的困难。柞蚕丝是织造柞蚕茧绸、装饰绸以及一些工业、国防用丝织品的原料,一般用于织造中厚型丝织品。柞蚕茧丝的平均细度为6.16dtex (5.6旦),内外层细度也不一样,一般外层平均细度为6.82dtex (6.2旦),中层平均为6.05dtex (5.5旦),内层平均细度为4.95dtex (4.5旦),都比桑蚕茧粗。柞蚕茧的春茧为淡黄褐色,秋茧为黄褐色,而且外层较内层颜色深。柞蚕丝的丝胶含量比桑蚕丝约少12%-15%,柞蚕丝的横截面为钝三角形。与桑蚕丝基本相同,但较扁平些,长径约为65um,短径约为12um,越向茧的内部,长短径的差异越大,形态越扁平。单丝是由许多细纤维集聚构成,各根纤维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位于中心的空隙较大,*近表面的纤维较细,有利于通气和吸湿。柞蚕丝中含有微量的单宁,它与丝胶或丝朊呈化学结合。丝朊内外还含有色素,这些杂质在加工中很以难去除。 (2)天蚕丝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以"物以稀为贵"来形容珍稀的物品,用此成语来形容天蚕丝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天蚕丝珍稀,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高达3000~5000美元,高于桑蚕丝、柞蚕丝近百倍,经济效益令人咋舌。天蚕又名"日本柞蚕"、"山蚕"。它是一种生活在天然柞林中吐丝作茧的一化生四眠五龄完全变态的昆虫,以卵越冬。幼虫的形态与柞蚕酷似,只能从柞蚕幼虫头部有黑斑,而天蚕没有黑斑这一点来加以区别。天蚕的幼虫体呈绿色,多瘤状突起,被刚毛,食山毛榉科栎属树叶上的野蚕,属于蚕的家族中一个成员,它适于生长在气温较温暖而半湿润的地区,但也能适应寒冷气候,能在北纬44度以北寒冷地带自然生息。主要产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乌苏里等地区。天蚕丝是一种不需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绿色的野蚕丝。它的特有的淡绿色宝石般的光泽和高强度的耐拉性、韧性,常被人们誉之"纤维钻石"、"绿色金子"和"纤维皇后"。 其经济价值极高,一般比桑蚕丝高出30倍,比柞蚕丝高50倍。其纤度比桑蚕丝稍粗,与柞蚕丝差不多。由于产量极低,仅于桑蚕丝织品中加入部分,作为点缀,用来制作服装面料,高雅庄重的饰品和绣品,是日本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紧俏商品。天蚕丝的性能:天蚕丝的丝胶含量比桑蚕丝和柞蚕丝多,约为30%,丝素含量约为70%。国外采用马赛皂15%、纯碱2%、油剂0.5%,浴比1/45,在100℃下精练2.5小时,练出的天蚕丝织物闪烁着令人喜爱的果绿色宝石光。染色时,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都不能使天蚕丝上染,而用部分经筛选的金属络合染料、盐基染料和活性染料,经长时间的染色,可使其上染。天蚕丝纤维纤细(平均细度5.5-6.6dtex),但粗细差异较大。纤维横截面呈扁平多棱三角形,如同钻石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折光性,其光犹如熠熠的宝石辉光,引人入胜。天蚕一旦成熟,蚕体就会呈现出亮丽的绿光,故在国际上被誉为"绿色钻石"。天蚕丝长为90~600m,出丝率为50%~60%,1000粒茧产生丝量约为250g左右。强力31.2cN/tex ,伸长率在40%左右。天蚕丝富有光泽,色泽鲜艳,质地轻柔,具有较强的拉力和韧性,质量好于桑蚕丝和柞蚕丝,且无折痕,不用染色就能保持天然的绿宝石颜色,故享有"钻石纤维"和"金丝"之美称,是一种珍贵的蚕丝资源。采用天蚕丝制作的夜礼服,主要由皇家和贵族使用,在华灯的照耀下犹如珠翠满身,使穿着者显得格外雍容华贵,身价百倍,象征着穿着者的富有和地位。 (3)天然彩色蚕茧 随着彩色棉花的开发,天然彩色蚕茧也应运而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广东省曾饲养过多化性蚕茧就是黄色,但由于茧层薄、丝质粗、质量不高而被淘汰。在浙江桐乡试养有色蚕茧已经成功,这批夏茧产量与白色蚕茧不相上下,缫生丝品质达到了A级以上。桐乡是全国产茧量大的县市之一,其蚕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0%左右。浙江花神丝绸集团公司、桐乡市蚕茧管理总站与浙江动物科学学院蚕蜂系正式签约,进行天然彩色蚕丝规模化生产、研究和开发。根据浙江大学开发天然彩色蚕丝项目负责人陈玉银介绍,天然彩色蚕丝制品的研究开发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其具有的环保优势决定了它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与省丝绸公司联合攻关,开发家蚕天然彩色茧技术近日也获得成功,他们运用在人工饲料或桑叶中添加经过处理的色素饲料喂养家蚕,使蚕茧变得五彩缤纷。四川成都华神集团资源昆虫生物技术中心利用生物基因技术生产出新蚕种,使白蚕能吐出五颜六色的彩色丝。据介绍,这项技术主要是*家蚕的突变基因,基因定位后,利用染色体技术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输入家蚕体内,从而培育能吐彩色丝的新蚕种 (4) 蓖麻蚕丝 蓖麻蚕又称印度蚕,是蚕的一个品种。它原是野外生长的野蚕,食蓖麻叶,也食木薯叶,鹤木叶、臭椿叶、马松叶和山乌柏叶,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食性蚕。现在是在野外生长,由人工放养,也有在室内由人工放养的。 蓖麻蚕所结的茧两端尖细,形如枣核,中部膨大,腰幅两侧阔狭不相等,也有的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尾部封闭,头部有一个出娥小孔。蓖麻蚕最适宜在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夏季生长。它原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森林中,故又有印度蚕之称。蓖麻蚕的茧衣又厚又多。约占茧层量的1/3。茧层松软,缺少弹性,厚薄松紧差异较大,外层松似棉花,与茧衣无明显的界限,中层次之,内层紧密,手捏有回弹声。茧层较薄,且有明显的分层,多为层茧,外层缩皱略模糊,中层明显,内层平坦。茧的厚薄也不一致,中部最厚,尾部次之,头部最薄,且疏松有一个出娥小孔。在鲜茧重量中,茧衣约占3.6%,茧层约占10%,蛹体约占86.5%。蚕茧呈洁白色,但光泽不如桑蚕茧明亮,不能缫丝,只能作绢纺原料。蓖麻蚕丝的断面形状与桑蚕丝相类似,但比桑蚕丝更为扁。其含丝胶量约为7%-12%,丝素约为85%-92,杂质约为1.5%-4.0%。丝的细度约为1.65-3.3dtex (1.5-3.0旦),强度比桑蚕丝低,断裂伸长率及耐酸性与桑蚕丝相接近,而耐碱性略强于桑蚕丝,适纺6.25(160公支)绢纺纱 区别:好的蚕丝色泽比较白,应当有光泽有弹性,又黄又脆的要么是陈年的,要么是品质很差的,如果很白但是比较脆,那是用化工原料熏白的。 市价: 说是冬暖夏凉。不过不能洗,属于一次性产品。商场里的太宰人了,万通的又不保险,我建议你去超市看看。或者买商场特价的。我买过丝被470,纯棉花被160,昨天又从物美买了2床9孔被99(特价). 澳洲千年的2斤的,5折330元(差不多是这个价),斜纹外罩。物美大卖场曾经有自然三和的4斤299元,只不过外皮是平纹布,所以便宜。不过,斜纹、平纹都没有关系,反正我们都要套被罩使用 好难找啊!!! 80分怎么样
Ⅱ 蚕怎样才能吐出彩色的丝
蚕不可能吐出彩色的丝的。
养蚕和蚕丝利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约4000年前在中国就有记录了。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就开始养蚕了。
551年,两位外国僧侣把蚕茧带到欧洲。中等大小蛾体,雌雄触角均为衣原体齿,雄虫衣原体稍长;喙退化,下唇短,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蚕吐茧时,头不停地摆动,蚕丝被织成整齐排列的锯齿形圈。每织20多个圈就会移动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旋转下面的丝。
(2)中国金蚕网生丝行情股票扩展阅读
养殖技术
注意:防病虫害,养蚕前养蚕中注意消毒,从2龄饷食起防病,自3龄起防蝇蛆;防闷热,要防热风吹;防饿蚕要少喂勤喂,夜里凉爽要多喂;自3龄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时准时收完蚁,随收蚁随喂;蚕将眠时要喂切叶,少喂勤喂,加网提蚕止桑,饱食入眠。
小蚕的室温不能高于30℃,大蚕不能高于27℃;夏蚕要比春蚕稀放;给叶适当,充分饱食。眠起处理要适时.加眠网要比春蚕早,发育不齐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缩短止桑时间,顺利就眠。上蔟要适时,蚕老时要分批挑选上蔟,稀放。上蔟后3天要开门开窗,排湿保茧,但要避免强风直吹,以脸上略感有风为宜。
Ⅲ 有的蚕为什么吐的丝是金色的呢
能够吐丝结茧的绢丝昆虫共有20种以上,其中大部分昆虫所吐的丝都是五颜六色,色彩丰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色茧。天然彩色茧的色彩自然,色调柔和,有一些还是目前染色工艺难以模拟的色彩。
家蚕有许多较原始的有色茧品种(土种),国内研究机构目前保存的家蚕彩色茧主要有黄红茧系和绿茧系两大类。黄红茧系中包括淡黄、金黄、肉色、红色、蒿色、锈色等各种茧色;绿茧系包括竹绿(淡绿)和绿色两种。黄红茧系统的茧色来自桑叶中的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新生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色素(叶黄素、蒲公英黄质、紫黄质、次黄嘌呤黄质)。绿茧系的蚕茧色素主要为黄酮色素,在中肠和血液(或者血液)合成。这些色素要能够从消化管进入血液,还要能够从血液进入绢丝腺,所以茧丝的颜色种类及深浅不仅与这些色素的成分和含量有关,更主要是受到消化管和绢丝腺管壁的透过性影响,即受到基因的控制。
由于黄红茧系的控制基因多、控制复杂,所以茧色的表现也多种多样,不仅颜色种类多,而且深浅差异很大;除了内外层都有色的蚕茧外,还有只有内层或外层有色的蚕茧。这种表现虽然给品种选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但也提供了丰富的遗传素材。
Ⅳ 现在真的蚕丝多少钱一斤
截止2020年2月,纯桑蚕丝的价格一般约每公斤500元,而高品质的桑蚕丝价格差不多每公斤要在1000元左右。
影响蚕丝被价格的因素:
市面上的蚕丝被有两种,一种是桑蚕丝被,另一种是柞蚕丝被。两种蚕丝被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桑蚕丝被价格要比柞蚕丝被价格高上很多,这也与它们的触感质感相关。
(4)中国金蚕网生丝行情股票扩展阅读:
蚕丝被的鉴别方法:
1、烧
接近火焰燃烧的方法可用于检测。如果你离开火焰,它就会熄灭。这是丝绸。靠近火焰,离开火焰继续燃烧,主要特征是黑烟,这是一种化纤,是聚酯。
2、扯
购买丝绸被子时,你可以打开包装并触摸它。高品质的丝绸被子有下垂的感觉,而不是蓬松的。真丝被子摸上去柔软贴身,而纤维被子摸起来却空空如也;你也可以摸到里面的真丝,优质的真丝在拉扯过程中不易撕破,而且真丝很长,长达1米左右。
3、看
通过拉链口或检查孔检查备胎材料。同时,尽量拉开拉链,观察大面积的棉被,避免中间的丝绸掺假。
Ⅳ 一般的蚕为什么吐的都是白丝
不同品种的蚕吐的丝不一样,只是人类养殖吐白丝的蚕比较多而已,白丝织成的丝绸更容易染色。
无论吃桑叶还是吃榆叶,蚕足白色的都吐白丝,蚕足黄色的都吐黄丝。揭示了蚕丝的颜色与食物无关,而与足的颜色有直接关系,主要还是蚕的品种基因的问题。
现代有人工培育基因改造的很多吐七彩丝的蚕. 目前世界上能够吐丝结茧的绢丝昆虫共有20种以上,家蚕也有许多原始的有色茧品种。
在四川,有一个全世界家蚕基因品种、数量最多的家蚕基因资源库。研究人员在自然基因突变的家蚕中,选出几种与天然彩丝相关的基因进行相关的修饰基因分析,采用染色体工程的技术方法,最终育出天然彩色丝家蚕的品种,能结出淡黄、金黄、肉色、红色、蒿色、锈色、淡绿等颜色的蚕丝, 各种颜色的丝很可爱的。
Ⅵ 蚕茧价格行情
2010蚕茧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今年,全国各地蚕茧价格屡创新高,凸显了行业的牛市 1、近期,盛泽市场蚕茧丝绸价格指数在连续两周下探之后终于反弹,分析其中原因: 一、干茧价格在生丝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走出前期的颓势,重新坚定上行。 二、由于未来干茧的需求刚性存在,其还将不要现出一定的“难跌”之势,但价格可能将随缫丝厂的春节放假停工而有小幅震荡调整。 三、现阶段进入原料短缺期,特别是由于茧本倒挂使得当前大多数缫丝厂都惜售待涨。在多方面因素共同刺激下,茧丝绸价格反弹,致使新一轮的上涨行情到来。 后期预测:目前,大多数地区的缫丝厂原料成本平均约在23-24万左右,根据地区的不同的副产品抵扣成本能力,吨丝生产成本达到24-25万元,理论上来说生丝仍有上涨的空间,但空间能有多大则不能单纯从盘面价格来定,仍然以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消费环境冷暖来决定。 2、蚕茧价格看涨 “1690元一担,这价格高!”卖完茧,家住开发区(递铺镇)老庄的老蚕农王阿琴吃力地从售茧队伍中挤出,“养了一辈子蚕,春茧能有这价格还是头一回。” “不但价格好,产量也高。”细细算了算售茧的重量后,王阿琴满脸欣喜地告诉记者,单趟她就卖了100多斤,昨天已经卖了50多斤。“今年的春茧产量每张有110斤。” 王阿琴说,今年家里养了1.5张春蚕,比去年多出半张。“还是觉得养少了。”这是6月7日,记者在三官茧站看到的一幕。早上8点多钟,在春茧收购现场,前来出售春茧的蚕农络绎不绝,一个个笑靥如花。“有这价格和产量,今年的春茧增收几百元很是轻松。”荷花塘村蚕农朱水根卸下满车的蚕茧,脸上挂满了笑容。“我今年一共养了一张籽,产量比往年多出10多斤。”朱水根说,“我早上4点钟就起床捡茧了,价格这么好,心里高兴啊。” “一张种,就比去年多卖了600多元。”老庄村的郑炎萍今年养了4张多籽,这天灌了足足13个蛇皮袋将近300斤的春茧,特地叫了辆面包车把茧子运到茧站。一边过完秤,她一边就从茧站另一个窗口中接过票子清点,一边乐呵呵地和同村一起来卖茧子的村民聊着天。郑炎萍告诉记者,养春蚕才一个月多点的时间,全部卖完估计能赚6000多块钱。
蚕茧生丝价格倒挂记者了解到,按照2.5公斤春茧制成1公斤干茧、3.5吨干茧制成一吨生丝的毛折率来算,生产一吨生丝的干茧成本超过了30万元。根据“中国茧丝交易网”5月24日报价显示,目前全国生丝现货报价才27万元/吨左右,也就是说蚕茧价格比生丝价格还高,出现了严重的价格倒挂。面对全市丝绸企业面临的困境,政府和协会都在采取积极措施。昨日记者获悉,再隔一周,我市首批春茧即将上市交易,我市公布了收购指导价,分别是22元/公斤和20元/公斤。同时,茧丝绸行业近段时间还加大开展行业调查,每天为企业发布各种行业信息,包括收购价、海外订单需求等,以帮助经营者做出正确判断。
真丝纺织品涨价两成据悉,去年我国生丝价格仅在16万元/吨左右。从去年年底至今,半年时间里价格涨了近七成。生丝涨价也带动了相关产品价格上涨。
Ⅶ 蚕丝价钱多少
蚕食的品种有两种
1、蚕丝分为桑蚕丝
2、柞蚕丝也就是野生蚕丝
(1) 柞蚕丝
柞蚕有国外又称中国柞蚕,有中国种、印度种和日本种3个品系。柞蚕生长在野外的柞树(即栎树)上,我国的柞蚕品种很多,目前放养的品种主要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两种。前者一年放养一次,所结的茧既作种茧,双是缫丝原料;后者为一年放养2次,春茧只作秋茧的种茧,秋茧为缫丝原料。柞蚕茧的茧型比桑蚕茧大,其结茧时留在茧上的茧柄给缫丝带来一定的困难。
柞蚕丝是织造柞蚕茧绸、装饰绸以及一些工业、国防用丝织品的原料,一般用于织造中厚型丝织品。柞蚕茧丝的平均细度为6.16dtex (5.6旦),内外层细度也不一样,一般外层平均细度为6.82dtex (6.2旦),中层平均为6.05dtex (5.5旦),内层平均细度为4.95dtex (4.5旦),都比桑蚕茧粗。柞蚕茧的春茧为淡黄褐色,秋茧为黄褐色,而且外层较内层颜色深。
柞蚕丝的丝胶含量比桑蚕丝约少12%-15%,柞蚕丝的横截面为钝三角形。与桑蚕丝基本相同,但较扁平些,长径约为65um,短径约为12um,越向茧的内部,长短径的差异越大,形态越扁平。单丝是由许多细纤维集聚构成,各根纤维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位于中心的空隙较大,*近表面的纤维较细,有利于通气和吸湿。柞蚕丝中含有微量的单宁,它与丝胶或丝朊呈化学结合。丝朊内外还含有色素,这些杂质在加工中很以难去除。
(2)天蚕丝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以"物以稀为贵"来形容珍稀的物品,用此成语来形容天蚕丝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天蚕丝珍稀,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高达3000~5000美元,高于桑蚕丝、柞蚕丝近百倍,经济效益令人咋舌。
天蚕又名"日本柞蚕"、"山蚕"。它是一种生活在天然柞林中吐丝作茧的一化生四眠五龄完全变态的昆虫,以卵越冬。幼虫的形态与柞蚕酷似,只能从柞蚕幼虫头部有黑斑,而天蚕没有黑斑这一点来加以区别。天蚕的幼虫体呈绿色,多瘤状突起,被刚毛,食山毛榉科栎属树叶上的野蚕,属于蚕的家族中一个成员,它适于生长在气温较温暖而半湿润的地区,但也能适应寒冷气候,能在北纬44度以北寒冷地带自然生息。主要产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乌苏里等地区。
天蚕丝是一种不需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绿色的野蚕丝。它的特有的淡绿色宝石般的光泽和高强度的耐拉性、韧性,常被人们誉之"纤维钻石"、"绿色金子"和"纤维皇后"。 其经济价值极高,一般比桑蚕丝高出30倍,比柞蚕丝高50倍。其纤度比桑蚕丝稍粗,与柞蚕丝差不多。由于产量极低,仅于桑蚕丝织品中加入部分,作为点缀,用来制作服装面料,高雅庄重的饰品和绣品,是日本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紧俏商品。
天蚕丝的性能:
天蚕丝的丝胶含量比桑蚕丝和柞蚕丝多,约为30%,丝素含量约为70%。国外采用马赛皂15%、纯碱2%、油剂0.5%,浴比1/45,在100℃下精练2.5小时,练出的天蚕丝织物闪烁着令人喜爱的果绿色宝石光。染色时,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都不能使天蚕丝上染,而用部分经筛选的金属络合染料、盐基染料和活性染料,经长时间的染色,可使其上染。
天蚕丝纤维纤细(平均细度5.5-6.6dtex),但粗细差异较大。纤维横截面呈扁平多棱三角形,如同钻石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折光性,其光犹如熠熠的宝石辉光,引人入胜。天蚕一旦成熟,蚕体就会呈现出亮丽的绿光,故在国际上被誉为"绿色钻石"。
天蚕丝长为90~600m,出丝率为50%~60%,1000粒茧产生丝量约为250g左右。强力.2cN/tex ,伸长率在40%左右。天蚕丝富有光泽,色泽鲜艳,质地轻柔,具有较强的拉力和韧性,质量好于桑蚕丝和柞蚕丝,且无折痕,不用染色就能保持天然的绿宝石颜色,故享有"钻石纤维"和"金丝"之美称,是一种珍贵的蚕丝资源。采用天蚕丝制作的夜礼服,主要由皇家和贵族使用,在华灯的照耀下犹如珠翠满身,使穿着者显得格外雍容华贵,身价百倍,象征着穿着者的富有和地位。
(3)天然彩色蚕茧
随着彩色棉花的开发,天然彩色蚕茧也应运而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广东省曾饲养过多化性蚕茧就是黄色,但由于茧层薄、丝质粗、质量不高而被淘汰。在浙江桐乡试养有色蚕茧已经成功,这批夏茧产量与白色蚕茧不相上下,缫生丝品质达到了A级以上。桐乡是全国产茧量大的县市之一,其蚕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0%左右。浙江花神丝绸集团公司、桐乡市蚕茧管理总站与浙江动物科学学院蚕蜂系正式签约,进行天然彩色蚕丝规模化生产、研究和开发。根据浙江大学开发天然彩色蚕丝项目负责人陈玉银介绍,天然彩色蚕丝制品的研究开发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其具有的环保优势决定了它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与省丝绸公司联合攻关,开发家蚕天然彩色茧技术近日也获得成功,他们运用在人工饲料或桑叶中添加经过处理的色素饲料喂养家蚕,使蚕茧变得五彩缤纷。
四川成都华神集团资源昆虫生物技术中心利用生物基因技术生产出新蚕种,使白蚕能吐出五颜六色的彩色丝。据介绍,这项技术主要是*家蚕的突变基因,基因定位后,利用染色体技术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输入家蚕体内,从而培育能吐彩色丝的新蚕种
(4) 蓖麻蚕丝
蓖麻蚕又称印度蚕,是蚕的一个品种。它原是野外生长的野蚕,食蓖麻叶,也食木薯叶,鹤木叶、臭椿叶、马松叶和山乌柏叶,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食性蚕。现在是在野外生长,由人工放养,也有在室内由人工放养的。
蓖麻蚕所结的茧两端尖细,形如枣核,中部膨大,腰幅两侧阔狭不相等,也有的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尾部封闭,头部有一个出娥小孔。
蓖麻蚕最适宜在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夏季生长。它原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森林中,故又有印度蚕之称。
蓖麻蚕的茧衣又厚又多。约占茧层量的1/3。茧层松软,缺少弹性,厚薄松紧差异较大,外层松似棉花,与茧衣无明显的界限,中层次之,内层紧密,手捏有回弹声。茧层较薄,且有明显的分层,多为层茧,外层缩皱略模糊,中层明显,内层平坦。茧的厚薄也不一致,中部最厚,尾部次之,头部最薄,且疏松有一个出娥小孔。在鲜茧重量中,茧衣约占3.6%,茧层约占10%,蛹体约占86.5%。
蚕茧呈洁白色,但光泽不如桑蚕茧明亮,不能缫丝,只能作绢纺原料。
蓖麻蚕丝的断面形状与桑蚕丝相类似,但比桑蚕丝更为扁。其含丝胶量约为7%-12%,丝素约为85%-92,杂质约为1.5%-4.0%。丝的细度约为1.65-3.3dtex (1.5-3.0旦),强度比桑蚕丝低,断裂伸长率及耐酸性与桑蚕丝相接近,而耐碱性略强于桑蚕丝,适纺6.25(160公支)绢纺纱
区别:好的蚕丝色泽比较白,应当有光泽有弹性,又黄又脆的要么是陈年的,要么是品质很差的,如果很白但是比较脆,那是用化工原料熏白的。
市价:
说是冬暖夏凉。不过不能洗,属于一次性产品。商场里的太宰人了,万通的又不保险,我建议你去超市看看。或者买商场特价的。我买过丝被470,纯棉花被160,昨天又从物美买了2床9孔被99(特价).
澳洲千年的2斤的,5折330元(差不多是这个价),斜纹外罩。物美大卖场曾经有自然三和的4斤299元,只不过外皮是平纹布,所以便宜。不过,斜纹、平纹都没有关系,反正我们都要套被罩使用。
此回答复制与以下问题中
网页链接
Ⅷ 我国三大蚕丝产地是
我国三大主要的蚕丝生产基地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但那是传统的三大产区,目前来说广西和长江三角洲生产得比较多。
福麟祥坐落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美丽的千年古镇“震泽”,震泽是“中国蚕丝被之乡”。
(8)中国金蚕网生丝行情股票扩展阅读: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是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生产为极早之事,相传黄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蚕;甲骨文中有丝字及丝旁之字甚多。
据考古发现,约在4700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
Ⅸ 为什么我国蚕丝业能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保持垄断地位
中国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也是桑树的起源中心。我国的蚕业生产历史悠久,已有5000多年的蚕丝文明。蚕桑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中国丝绸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丝绸是中国的瑰宝,曾作为东方文明的使者,开创了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华辉煌灿烂文化的代表。1949年以来,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迅猛发展,一举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丰富国内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丝绸产品在国际上依然保持着资源优势地位,茧丝绸行业成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少数几个优势产业之一。特别是随着国际丝绸贸易和消费格局的变化,世界茧丝绸业科技、生产中心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肩负着推动世界茧丝绸行业发展的重任。作为传统产业的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蚕区分布在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00多个县,桑园面积66.7万hm2,养蚕农户1000多万户,生产桑蚕茧1000多万担(1担=50kg——编者注),以此为原料且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茧丝绸生产企业有2200多家,丝绸工业年产值近1000亿元,丝绸产品年出口创汇金额超过40亿美元。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2/3左右。目前,我国生丝和坯绸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0%和45%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真丝印染绸、丝绸服装和丝针织产品的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生丝和坯绸出口量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80%和60%左右,丝绸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优势。
桑树是家蚕能够顺利完成其世代的惟一饲料,桑叶生产是蚕丝业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我国桑叶产量、质量,生产优质的蚕茧、生丝和丝织产品,才能使我国蚕丝业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长期保持垄断地位。
Ⅹ 一条蚕吐的丝有多长
一只在野外自然生长的桑蚕可以吐丝一、二百米长,而现在经过人工驯养、选择的家蚕,一只就可以吐丝三千米以上。如果把一万四千只家蚕吐的丝连接起来,就能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圈儿。
蚕,刚从卵孵化出来时,很小,名叫“蚁蚕”,吃几天桑叶以后骤然长大,就开始睡眠。睡眠一天左右,脱去旧皮换上新皮,又开始吃桑叶。这时候,蚕就是一周岁了。接着,蚕继续吃叶,长大,又要睡眠、脱皮,就是两周岁。这样连续四次,到第五岁后期,它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透明,准备吐丝了。吐丝完了,便结茧自缚。
蚕吐丝习性
人们根据蚕的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习性,把蚕比作出生不久的婴儿,亲切地叫它“蚕宝宝”。其实,蚕的睡眠并不是消极的休息,而是它在成长中进行自我更新的一种方式。
蚕的一生要进行四次脱皮,脱一次皮,就长一回身体,而每次脱皮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蚕睡眠时,体内并不平静。原来,蚕的脑神经能分泌一种脑激素。脑激素又能使体内产生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保幼激素的本领是使蚕脱皮后仍然保持幼虫的面貌,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使蚕保持青春年少;而脱皮激素的功能是促使幼虫加速成熟。
这两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推动着蚕的成长。当蚕到了五岁中期的时候,体内保幼激素的分泌基本停止,脱皮激素的机能加强起来,蚕就很快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