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股票资管计划资金来源

股票资管计划资金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7-15 17:43:08

Ⅰ 大股东增持 资管计划 什么意思

大股东增持是指企业的大股东(原本就持有企业大量股票的股东)在原有股票基础上又增持了这个企业的股票。通常(注意这个词,股市中没有太绝对的事)是利好的信号,说明大股东对自己企业的股票非常看好,上涨概率较大。当然也有的大股东是想表示一下自己对企业的支持而已,不可一概而论。
资管计划是资金管理计划的简称,我们普通家庭都需要有个理财计划,那么企业更需要,比如当手中剩余现金比较多的时候总不能让现金闲置吧,那么这些现金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还是用于企业宣传,还是用于其它投资项目,这些内容需要一个统一的计划,于是企业就要对资金进行合理化安排。
如果在投资时听到“大股东增持”或“资管计划”等名词,建议不要急于将其设定为利多或利空信号,先分析这些名词转化成的行动是否会对企业产生真正的利好再说。

Ⅱ 资管计划能在中登进行股权登记吗

1

依法设立、规范运作、且已经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并接受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契约型私募基金,其所投资的拟挂牌公司股权在挂牌审查时可不进行股份还原。

这一解答其实是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行政许可有关问题的审核指引》(证监会公告【2013】54号,简称“54号公告”)内容的一脉相承。大家都知道,IPO过程中,对于有职工会持股的、委托持股的、信托持股的一律不予放行,原因是这类持股形式可能导致公司股权不清晰,股东人数超过200人。2013年12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54号公告,就“关于股份代持及间接持股的处理”给出了明确意见:

一般规定:“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中存在工会代持、职工持股会代持、委托持股或信托持股等股份代持关系,或者存在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股的安排以致实际股东超过200人的,在依据本指引申请行政许可时,应当已经将代持股份还原至实际股东、将间接持股转为直接持股,并依法履行了相应的法律程序。”

特别规定:“以私募股权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以及其他金融计划进行持股的,如果该金融计划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并规范运作,且已经接受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可不进行股份还原或转为直接持股。”

可见,自54号公告开始,不同于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和私募股权基金在IPO或者新三板挂牌中应当不存在法律障碍。(小编吐槽:作为法律性质相同的由银监会监管信托计划和由证监会资管计划受到了赤裸裸的差别待遇啊!)。但是54号公告出台于《私募投资基金监督暂行管理办法》(公布于2014年8月21日,以下简称“《暂行管理办法》”)出台实施之前,当时契约型私募投资基金的地位尚未得以明确,公告中所称的“私募股权基金”更多的是指合伙企业形式的私募股权基金。此次,股转系统在54号基础上更加明确了“契约型私募投资基金”在挂牌审查中亦无障碍,不需要进行股份还原以及股东人数的传统审查。

2

资管计划、契约型私募基金所投资公司申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时,股份可以直接登记为产品名称

主办券商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将资产管理计划或契约型私募基金列示为股东,并在《公开转让说明书》充分披露资产管理计划或契约型私募基金与其管理人和管理人名下其他产品的关系。同时,主办券商就以下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是该资产管理计划或契约型私募基金是否依法设立、规范运作并已履行相关备案或者批准手续;

二是该资产管理计划或契约型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及其合法合规性;

三是投资范围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以及投资的合规性;

四是资产管理计划或契约型私募基金权益人是否为拟挂牌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董监高。

资产管理计划或契约型私募基金所投资的公司通过挂牌备案审查,办理股份初始登记时,挂牌业务部负责核对《股票初始登记申请表》涉及股东信息与《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披露信息的一致性。中国结算发行人业务部核对股份登记信息与披露信息的一致性后,将股份直接登记在资产管理计划或契约型私募基金名下。

Ⅲ 大股东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和通过资管计划买,有什么区别

大股东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和通过资管计划买区别如下:
第一、二级市场买入会提高企业股票的价格估值,是利好消息。
第二、通过资管计划买不会影响股票市场价格,但是这类股票未来上市反而稀释资金,所以是利空消息。
第三、二级市场买入和通过资管计划买属于渠道的不同,买入的价格也有区别,一般通过资管计划买的企业股票价格会比较二级市场低很多。

Ⅳ 宝能系为什么要买万科,宝能系的资金是哪里来的

这是一场正发生的激战,评判并不容易。市场上的声音也大相径庭,支持万科的人说,宝能就是门口的野蛮人,恶意杠杆收购,不是没有问题,只是问题还没有被暴露而已。支持宝能的人说,我们按市场规则办事,谈情怀还得按市场规则办事。
本专题从多个角度为读者提供这场正在进行的“激战”各种信息和分析,其中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宝能的资金来源,本专题有翔实的调查。再就是对双方下一棋落地的空间分析。但是,我们更应看到,这个事件并非个案,险资在二级市场上越来越凶悍,在政策层面的分析本专题同样有多篇分析报道。“除了这7个资管计划,宝能系在上周末还获得数笔带有杠杆的资管计划融资批复。”自6月至今,平安银行为宝能系旗下企业深业物流、钜盛华提供了约27亿元贷款。
万科、宝能公告互相指责“口水战”背后,是已准备“上膛”的资金。
除银行信贷、债券、股权质押等传统资金来源,宝能系近期通过资管计划以1∶2杠杆融资,成为其“狙击”万科资金的主要来源。
在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盛华”)12月15日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披露,以自有资金认购资管计划劣后级后,其优先级资金来源备受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钜盛华为增持万科所设立的7个资管计划中,优先级资金较大概率来自银行理财资金。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为上述7个资管计划的托管银行。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发现,一款南方资本广钜2号资产管理计划于2015年12月14日完成备案,该资管计划初始规模30亿元。其在投资者数量、管理人、托管人、投资范围等项目上,均与此前的南方资本广钜1号资产管理计划相同。
深圳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除已披露的7个资管计划,宝能系在12月12日左右还获得数笔带有杠杆的资管计划融资批复。8u4法律法规网
杠杆资金或来自理财新资管计划已成立
截至12月11日,宝能系合计持有万科24.81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22.45%。
万科15日公告,钜盛华就其11月27日至12月4日通过7个资管计划购入万科A股4.97%股份做了披露。
公告显示,钜盛华是通过南方资本、泰信基金、西部利得3家公司的7个资管计划合计买入万科A股5.49亿股。备案信息显示,7个资管计划规模总计在187.5亿。
通过7个带杠杆的资管计划,钜盛华完成对万科的增持,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举牌资金来源,谁为钜盛华提供了优先级资金?钜盛华在答复深交所关注函中表示,增持万科所耗费的96.5亿资金中,钜盛华直接出资32亿元,优先级委托人出资64亿元。资管计划杠杆为1∶2,钜盛华认购劣后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认为,“认购资管计划优先级资金的,很可能来自于银行理财资金;一方面,银行理财急于寻找资产,另一方面,从融资角度看,银行理财成本相对较低,对于融资方而言,成本在7%左右”。根据上述7个资管计划的备案信息,南方资本旗下为安盛1号、安盛2号、安盛3号、广钜1号;西部利得旗下宝禄1号、金裕1号;泰信基金旗下为泰信1号资管计划。其中,存续期两年的安盛1号、2号、3号资管计划规模均为15亿元,由平安银行托管,均为分层交易结构,于11月24日报备;广钜1号存续期两年,规模30亿元,由广发银行托管,于11月26日报备;宝禄1号、金裕1号存续期3年,分三层交易结构,于12月2日报备,规模分别为30亿元、45亿元,均由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托管;泰信1号存续期2年,分两层交易结构,规模37.5亿元,于11月30日报备,托管行为民生银行。“一般而言,优先级资金认购行会要求资管计划托管在本行。”前述资管业内人士称。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子公司人士透露,平安银行此前与南方资本协商相关配资业务协议,以南方资本为通道,该业务在深圳分行落地,涉及资金逾50亿元。接近于平安银行的人士确认了上述信息,但对具体数额未做回应。根据回复函,钜盛华确认了最后一次举牌动用了3倍杠杆资金,而由平安银行托管的安盛1、2、3号资管计划总规模为45亿元,相应优先级资金则为30亿元。“除了这7个资管计划,宝能系上周末还获得数笔带有杠杆的资管计划融资批复。”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资管人士称,但该人士拒绝透露涉及机构及资金规模。基金业协会报备信息显示,12月14日,南方资本旗下30亿元的广钜2号资管计划获批,托管银行为广发银行,期限2年并由两级分层机构。
该资管计划在起始规模、投资者数量、管理人、托管人、投资范围等项目上均与此前的南方资本广钜1号相同。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无法核实该资管计划是否投资于万科A股。
一位华南城商行人士表示,投资标的为万科的股票,2∶1的杠杆比例符合市场行情,同时也有私募人士分析称,优先级资金可能来自其他保险公司,即另有险资搭上钜盛华的顺风车入股万科,但目前没有证据指向任何一家具体的保险公司。8u4法律法规网
银行信贷资金驰援去年资产规模突涨数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自6月至今,平安银行为宝能系旗下企业深业物流、钜盛华提供了约27亿元贷款。
另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两份宝能系公司交易所公司债申报稿显示,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钜盛华在各类金融机构获得总授信85亿元,其中已提用67.76亿元,未提用金额17.23亿元。截至2015年5月末,对钜盛华发放贷款最多的是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别提供贷款21.54亿元、10.5亿元、7亿元、6亿元。渤海信托也向钜盛华融资1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金融机构尽职调查报告显示,宝能系的另一重要平台——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能控股”)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金融机构借款余额194.97亿元。在宝能控股2015年获得的5笔贷款当中,仅两笔来自银行,其余则来自信托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来自平安信托的资金高达34.97亿,利率12.5%。来自长城资产和浙江工商信托的资金分别为18亿和9亿,成本趋近平安信托。其余两笔贷款来自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数量分别为10亿和3.7亿。
与宝能系获得银行贷款的同时,是其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
以2014年观察,钜盛华、宝能控股资产规模迅速膨胀,且存货金额都非常之大,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庞大数量,导致了宝能系资产规模的迅速膨胀。8u4法律法规网
“资产规模的增长,有利于宝能系获得更多银行贷款。”有当地金融界人士这样评价。
以钜盛华为例,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钜盛华总资产359.47亿,合并报表口径资产负债率41.57%。而2012、2013、2014年,钜盛华资产规模分别为85.96亿、87.43亿、283.13亿。在2014年,钜盛华实业“膨胀”了3倍多。
钜盛华资产负债表显示,投资性房地产高达172亿元,长期股权投资22.58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1.49亿元。资料中表述,受存货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影响,投资性房地产金额较高,2015年二季度末,钜盛华存货周转率为0.01,降至历年来最低水平。
钜盛华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93亿元、2.07亿元、2.92亿和6.22亿元。净利润主要来源于现代物流收入、金融投资收益等,即深业物流和前海人寿。
宝能控股存货占比亦非常之高。截至2015年5月末,宝能控股存货高达261亿。投资性房地191亿。其他应收账款101.5亿。8u4法律法规网
截至2015年5月末,宝能控股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达到706.21亿元,其中存货335.30亿元(含预付账款),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47.48%。总负债569.00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负债224.92亿元。净资产137.2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0.57%,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2.26%。
宝能控股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3.58亿元(与2013年度基本持平),利润总额16.27亿元,净利润7.53亿元,主要系2014年起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火爆,宝能控股旗下的投资性房地产溢价较多所致。宝能控股过去三年(2012年到2014年)的总资产分别为246.42亿元、342.32亿元及578.48亿元。同样在2014年,宝能控股的资产规模膨胀了近1倍。
但进行尽调的金融机构认为这是宝能系优势所在,其认为: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占据了宝能控股资产的最大部分,超过75%,这符合宝能控股作为一家集物业开发与物业综合运营于一体的房地产业务集大成者的特点。相对于一般的房地产企业集团,在深圳市拥有大量自持物业的宝能控股,其资产配置及质量无疑更为优质。
此外,宝能系还通过发债获得资金“弹药”补充。
9月14日,保监会官网显示,同意前海人寿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58亿元。前海人寿已于9月29日、11月17日和12月17日分三期用完该额度,每期发行规模分别为25亿元、18亿元和15亿元,债券票息均为6.25%。
与此同时,宝能系还将“输血”通道对准了交易所公司债。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两份宝能系公司交易所公司债申报稿显示,钜盛华和宝能地产已分别于今年11月3日和10月20日向交易所提交“小公募”债发行申请,总额度为60亿元。但截至发稿,交易所网站上尚未有这两只债券的受理信息。

Ⅳ 为什么现在大股东增持都采用资产管理计划的方式

因为可以放杠杆。
券商帮忙管理也可以收管理费。总要给天天跟自己鞍前马后的那些人一点利益的就这么简单;
据国信证券介绍,“稳定发展”系列资管计划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定向增持方案。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国信定向资管计划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期限最短6个月。
二是质押增持方案,即大股东、董监高将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在国信证券,国信证券通过资管产品资金、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为增持提供融资。大股东、董监高、员工持股计划将自有资金及质押融资获得的资金通过国信定向资管计划进行股票增持。其股票质押融资金额不设下限,最快一周可以放款。
三是配资增持方案,即寻找具有利率优势的金融机构资金,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等提供结构化配资,通过国信证券分级集合资管计划进行增持,杠杆比例在1:1~1:2,结构化融资利率为市场最低利率,设立起点为3000万元以上。

Ⅵ 按照员工购买股票的资金来源员工持股计划分为

根据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员工持股计划来看,大概有五种形式资金来源。
1、员工单独出资。在刚才提到特瑞德的案例里,基本上是员工出资认购公司股票。股票来源一般会采用非公开发行的方式,这样在价格上有9折的折扣,这是类似准激励的方式。
2、上海建工的案例,上市公司按照一定设立条件全额汲取激励基金提供给员工,让员工买本公司的股票。这类形式在上海的国企中比较多,是考虑和混合所有制结合在一起,比如说上汽集团都用这种形式。
3、上市公司自己提取一部分激励基金,员工以一定的合法薪酬,按照一定的比例参与到员工持股方案中来。比如说,在广日股份方案里上市公司提供大概75%的激励基金,员工自己提供25%的配套资金,这种形式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好的结合方式,一方面上市公司体现出一定的激励程度,另外,员工也有一定的约束,自己也有一定的资金投入。
4、控股股东在员工持股计划里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海普瑞方案里股东为员工购买公司股票自筹资金提供担保,这是控股股东自助的形式。另一种控股股东自助的形式,这个案例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卧龙电器员工持股的方式,他是采取由员工和控股股东共同设立资产管理计划,用资产管理计划购买公司股票。其中资金来源上是员工和控股股东1:2配比,控股股东有保底,保底5%,同时设置激励目标,通过系数计算,达到0.6%系数后控股股东保证15%以上的收益。
5、通过员工采取一定杠杆式的方式进行社会融资,通过社会融资实现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最近上交所上市公司三安光电的意见,他是第一家推出员工持股激励计划的公司。他是员工自己出一部分资金,比例是1,社会融资是2,按1:2成立资产管理的计划。在计划里员工对社会融资购买的股票做了收益保障,比如说7%,对员工持股这部分的好处,未来公司高于多少比例,高于部分都是属于员工出资购买的股份,他是通过固定收益的回报借用了社会融资。这里还有一个案例,康缘药业,他之前也采用这个方式,他的股票来源来自非公开发行,在报审核时在行政许可中认为风险比较大,后来他把方案改过了,就没有采用这种形式,但是三安光电股票来源准备在二级市场购买,这就体现了区别,员工持股计划如果不涉及行政许可的话,创新的方式只要不违反现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都可以做。

Ⅶ “资产管理”与“私募基金”的区别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区别如下:

1、募集的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区别。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4.投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

5.业绩报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收取业绩报酬,一般不收管理费。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6.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别以外,在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都有较大的差别。

Ⅷ 股票增加特别人才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是利好吗

股票增加特别人才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一般应该是利好。

热点内容
湖北三峡科技学院学金融怎么样 发布:2025-08-06 08:19:49 浏览:556
股票交易时间计算器 发布:2025-08-06 08:19:05 浏览:284
大写的b一竖是什么货币 发布:2025-08-06 08:18:10 浏览:589
炒股没钱怎么处理 发布:2025-08-06 08:16:31 浏览:821
北交所的基金什么时候可以买 发布:2025-08-06 08:10:50 浏览:522
国家如何回收超发货币 发布:2025-08-06 07:59:18 浏览:561
家庭购买基金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2025-08-06 07:54:44 浏览:752
如何用一根均线玩转期货市场 发布:2025-08-06 07:41:52 浏览:141
人民币缩水对股票有影响的吗 发布:2025-08-06 07:36:09 浏览:326
支付宝的理财叫什么 发布:2025-08-06 07:32: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