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新中国第一支股票的意义

新中国第一支股票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1-07-17 09:48:12

㈠ 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只股票叫什么名字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改选股票`1万股,每股`50元` 名称、代码就是楼上说的啦

㈡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什么股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2)新中国第一支股票的意义扩展阅读: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亚”牌、“Sylvania”两大百年品牌,国内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一个全球产品检测中心以及九大研发生产基地,分别是上海亚明、北京申安、江苏亚明、四川亚明、山东亚明、湖北申安亚明、江西申安亚明、河南亚明、辽宁申安亚明。

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创建于1923年,是中国第一家民族照明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只灯泡的制造者。“亚”字品牌更是近一个世纪家喻户晓的著名民族品牌。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公司业已成为集研发、制造、营销和工程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照明企业,形成了光源、电器、灯具、零部件产品系列,并以技术雄厚、规格齐全、质量上乘、服务优质而享誉海内外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新中国第一支股票诞生记

参考资料来源:飞乐音响-公司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飞乐音响-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

㈢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哪年发行的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1984年11月18日发行的。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3)新中国第一支股票的意义扩展阅读: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这“中国第一股”究竟是怎样勇敢地横空出世?

改革浪潮初涌,有志勇士敢设想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城市改革的浪潮已经开始涌动,各单位开始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培养干部。

1940年出生的秦其斌,于1958年顺利考入复旦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被分派在上海无线电九厂技术科。年轻好学、思想活跃的秦其斌被抽调到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下面的元件工业公司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当时吴邦国委员长是元件公司的副经理。

1983年初,秦其斌被任命为上海飞乐电声总厂第一副厂长,1984年接任退休的老厂长成了电声总厂厂长。这时的秦其斌43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有知识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他不甘于仅仅为仪表系统的产品做配套,开始带领电声总厂开拓经营。

当时,“音乐茶座”十分红火,他就大胆设想,提出本厂生产的扬声器除了给电视机做配套,还可以做成音响。于是,就有了电声总厂下设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即“小飞乐”)的创新,有了以后“小飞乐”发行股票的故事。

㈣ 中国上市第一个股票是什么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是中国第一只股票

㈤ 股票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一,股票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1,世界股史
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种方式来让公司获得大量的资本金。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进行着股票交易,并且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股票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与债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内容。
2,中国股史
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职责,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证券交易所所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业务规则;审核证券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进行监管;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目前中国股票已有300支左右。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㈥ 中国第一只股票是什么股票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中国第一只股票是 流动,才是股票的生命 如果说“小飞乐”的诞生是秦其斌的创举,那么“小飞乐”股票的流通则是黄贵显的成就。 在一张拍摄于1986年9月26日的黑白照片的背面,黄贵显记下了这样一段话:“代理股票交易第一天,第一个进营业厅的是一个推着轮椅的顾客,他是6点前来的。因为外面人多,公司提前半小时开门营业。”这是他的相册中众多关于股票记录的镜头之一。 实际上,在飞乐音响以及随后的延中实业成功发售后不久,作为“证券商”代表的秦其斌,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买了股份的人,能不能变现出去?在现实中,虽然股票能够保本付息,但是如果遇到婚丧嫁娶之类的急事,或者干脆就是持股人不想再持有,想把这些股份转出去变现,怎么办? “有女总要出嫁,有儿总要结婚。这样不嫁不婚的,难道只好等着老死吗?”黄贵显听到这种抱怨时,很受刺激。于是,他和同事胡瑞荃等开始设计方案,并向人民银行打报告要求放开股票交易。1986年8月,上海市政府召开会议,听取关于股份制的汇报,胡瑞荃到会做了《股票的生命在于流动》的发言,反映市民“有女要出嫁,有儿要结婚”的呼声。这次会议后,证券股票交易的方案被批准了。 1986年9月26日,在上海南京西路1806号,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营业部诞生了,上市交易的只有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只股票。9点正式开盘,飞乐音响开价55.6元,比起一年多前的股价,涨幅超过了10%,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抢购一空。 开市不到两个月,中国终于有了股票柜台交易的消息,传到了世界很多地方。 1986年11月23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当时的董事长凡尔霖闻讯而来。在此之前,邓小平在接见凡尔霖时,将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当作礼物赠送给凡尔霖。深谙股票之道的凡尔霖看到股票上不是自己的名字,执意要亲自到上海去过户。 20年过去,黄贵显对那天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工作人员在小飞乐股票上写好凡尔霖的名字,盖好章。凡尔霖问,要多少过户费?陪同来的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李祥瑞说,免了吧。凡尔霖笑着说:“还是你们中国好,不像我们美国,只认钱。不过今后你们买美国股票,要过户,我可不能给你们免费。” 股票柜台交易,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烈拥护。开业之后,上海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外,排队的人经常能在街上绕好几个圈,长得看不到队尾,以至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对交易所的不满。 静安证券交易所的成功,使决策者产生了信心,也促使更多的老百姓愿意投入到股票投资理财中。在这种情况下,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几天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随着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股市风云以及沉浮其间的故事、人物,开始不断地演绎并展现在普通中国人面前。一个叫杨怀定的普通工人,辞去公职,投身其中,不久之后,就被人们称为了“杨百万”。在“杨百万”等人的带动下,大批中国人走进了股市。 由此,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全面启动,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与此息息相关。股票及股票交易,使得中国人告别了单一银行存款的资产打理方式,股票、基金,甚至黄金、艺术品投资,走进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家庭。 2007年5月底,伴随着当时股市的不断飘红,沪深两市账户合计已经过亿。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鲜有人敢尝试股票,到如今“有上亿的人在炒股”,仅用了17年时间。

求采纳

㈦ 股市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股市
▲注音▲ gù shì

▲股市▲

股市是股票市场的简称,也称为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股票发行和流通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指对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和转让的场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过股票市场来实现的。一般地,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一、二级,一级市场也称之为股票发行市场,二级市场也称之为股票交易市场。

股票市场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而如果单靠公司自身的资本化积累,是很难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的,所以必须从外部筹集资金。公司筹集长期资本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向银行借贷;二是发行公司债券;三是发行股票。前两种方式的利息较高,并且有时间限制,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而且使公司的资本难以稳定,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则无须还本付息,只需在利润中划拨一部分出来支付红利即可。把这三种筹资方式综合比较起来,发行股票的方式无疑是最符合经济原则的,对公司来说是最有利的。所以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就成为发展大企业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股票交易在整个证券交易中因此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股票市场的变化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股票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发挥着经济状况晴雨表的作用。所谓“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股市正处于调整阶段

我国的沪深股市是从一个地方股市发展而成为全国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营业时,上市的股票数量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只,其规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异地股票。在其后股市的发展中,由于缺乏战略性的考虑,造成了资金的扩容与股票的扩容不同步,特别是资金扩容,其速度远远快于股票扩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间,股票营业部从数十家扩展到现在的近3000家,入市资金从1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却只从当年的近20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亿股。股市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股价在最初两年出现暴涨的局面。
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由于股价在开始两年涨幅过度,伴随着股票的扩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价达到历史性的高度以后,股价就停步不前,沪深股市就进入艰难的调整阶段。1993年沪深股市收盘指数分别为833点和238点,1994年收盘指数分别为647和140点,1995年的收盘指数分别为555点和113点。根据国外股票指数的上涨速度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股市这种调整估计还要相当时日。如国家不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上证综合指数若要在1000点站稳,大概还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股票供不应求▲

我国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资金额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现出明显的股票供不应求局面,据初步统计,到1996年10月底,沪深股市登记在册的股民约有1800万,而同期沪深股市的流通股规模约为300亿股,平均每个股民拥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据初步估算,我国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税后利润不到0.30元,平摊下来,股民人均收益最多只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资金2 元计算,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计交易税、费)只有2.5%,只相当于活期储蓄利率。而由于股民在股市中频繁交易,其上缴的手续费及交易税之总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之和还要多。

▲股市交投过旺▲

由于我国股民投机性较强,其入市的动机主要是以搏差价为主,所以许多股民以炒股票为业。股市稍有风吹草动,便买进杀出,追涨杀跌之风盛行,股市的交投极其活跃。如国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换手率不到40%,而我国股市的年均换手率却超过600%,是国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过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涨暴跌,如美国纽约股市从开办到现在的200年间,日涨跌幅度超过3%的只有10次,而沪深股市涨跌幅超过3%的时间却要占整个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过旺的第二个后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10月,沪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达1.3万亿,股民上交的交易税、手续费近200亿,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估计只有近100亿。收入与支出相比,支出多100亿,这样就使整个股民成为亏损一族。

▲股市尚待规范▲

我国股市是由地方股市发展起来的,且中央政府对股市的监管从1992年下半年才开始,股市的运作还尚待规范。从宏观管理方面来讲,其一是对股市的规律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具体表现在相关的政策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如股市扩容及上市指标的控制仍沿用额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对股市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如国家股、法人股并轨问题,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其三是对股市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如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对制止机构大户联手操纵股市等问题力度明显不够。

从证交所方面来讲,虽然沪深股市已成为全国性的股市,但证交所仍归口地方管理,且证券交易税的一半归地方财政,证交所的地方利益倾向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交易所都将成交量的大小作为工作目标(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税),所以对有利于活跃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制止明显不力。

从券商方面来讲,其一方面在自营业务中利用资金实力对股价进行操纵,以从中渔利;另外为配合新股的顺利发行,往往采用人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价,引股民上钩。

上市公司方面,为了新股的发行或配股的顺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报喜不报忧,隐瞒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经常高估利润指标。而一旦股票上市发行成功,则发表声明更改盈利预测或发表所谓的道歉声明来掩盖错误。

从宏观角度看,股市是调节货币流通的重要场所,是剩余资金的储水池。

㈧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什么名字和什么时候发行的

1984年发行中国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
“老八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1984年11月“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50万元,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只股票,犹如建立新中国证券市场的一支嚆矢。次年,“延中实业”和“爱使电子”分别发行股票500万元和40万元; 1987 年,“真空电子”和“飞乐股份”分别发行1000万元和210万元; “豫园商场”于 1988年发行129.1万元,“申华实业”(当时名申华电工联合公司)发行46 万元。 1992年2月,“真空电子”又发行首只B股。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时,上述八家公司成为上交所首批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因而获得了“老八股”的雅号。面对投资者旺盛的投资热情,有限的几只股票供不应求,“老八股”着实热闹了一番,成为第一批老股中的宠儿。

㈨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股票上市后为什么没人要

1872年发行的“轮船招商公局”股票

上图就是“中国第一股”的票样,只看上面的文字代表的意味,足有亮瞎时下股民双眼的效果。

大清朝廷“札饬商办”,用今天的话讲是“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造试点”;直隶总督李鸿章出手“奏准设局”,则“李鸿章概念股”,比“黄光裕概念”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轮船运漕”,每年几十万两白银旱涝保收,绝对的“高科技政府项目”,比起挂风帆的沙船运漕,妥妥的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加混改”题材集于一身,又是国内独家“特许经营”轮船(当时的高科技)运输企业,刚一出生就捧上了金饭碗,更何况1000两一股的股票,先交500两就能拿走,无论盈亏,股东每年都有1分的官利,也就是年固定股息10%。

这样的个股,上市之后,是不是得连续10个涨停板才靠谱?

不幸的是,轮船招商局初创之时,招股极其困难,按照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的说法是“招股年余,无人过问。”

在此之前,李鸿章对于自己这套“官商合办”的手段颇为自得,于1872年12月23日《试办轮船招商局折》中述及:

“迭据禀称:会集素习商业殷富正派之道员胡光墉、李振玉等公同筹商,意见相同,各帮商人纷纷入股,现已购集坚捷轮船三只。”

可见李鸿章对于胡雪岩(胡光墉)主动当“肥羊”给予了厚望,起码做个千金马骨,引领商人入股也是正办。不想事到临头胡雪岩以“畏洋商嫉忌,不肯入局”,搞得李鸿章只好从天津练饷钱中拨出20万串(编者注:还记得盛宣怀的煤矿本钱吧?),不足部分,让总办朱其昂(注:沙船商人)自掏腰包垫付,经营更是举步维艰。

原因何在?

以胡雪岩为首的买办、钱商,按照今天的说法是“银行家”,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李中堂要和你合作“高新技术产业”,说好听是生意,说不好听了就是命令,真进了董事会,反倒要跪着听招呼,何苦来哉?

至于说暴利诱惑就更是谈不上了,10%的年收益率,在李中堂看起来是不少了,毕竟当时广大农村的土地利润率只有4%左右,但在胡雪岩、李振玉、南浔四象八牛之类的大商人眼里,根本就不够看。

当时仅仅内地贸易的利润率即可达20%,国际贸易的利润率更多达40%,沿海商人平均利润率也能到30%左右。(郝延平[美]:《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在正常贸易之外,还有白银铜钱兑换的投机、银两与银元的投机、票据的投机等等伴生的机遇,胡雪岩、李振玉都是钱商出身,可谓此道的行家里手,操盘利润还要翻番。

因此,不仅胡雪岩等人不玩,江浙买办圈子也少人问津“轮船招商公局”这个“大型垄断国企”,原因很简单,没人愿意自掏腰包给李鸿章制造一个“爱国大玩具”,同样的“玩具”,在前几章里就提到过,盛宣怀的湖北煤矿、铁矿,终究只是个骗财政拨款的故事罢了。

李鸿章是一个合格的官僚,此路不通换条路,“官商合办”不可取,“官督商办”行不行?江浙商人不热心,广东买办行不行?

1873年5月,挂牌开张半年的“轮船招商公局”又换了牌子,改名“轮船招商总局”,企业改为“商办”,规定商股自负盈亏,官方只起监督之责,前期付出了巨大成本却办不成事儿的总办朱其昂退居会办,李中堂娴熟地完成了一次“卸磨杀驴”。

接任总办的是广东香山商人唐廷枢,他的身后跟着两位名人——香山人郑观应、香山人徐润,香山买办小圈子基本掌握了轮船招商总局,此后十余年间,局面完全翻转。

1875年,在英国太古、怡和轮船公司,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等外商联手压运价的恶劣形势下,轮船招商局盈利15万余两;1876年,盈利34万余两;1877年,轮船招商局斥资200多万两白银买下旗昌轮船公司,仍盈利45万余两;1879年,运价回归正常,盈利翻倍,直超76万两。

公司治理水平飞跃,盈利能力节节攀升,1874年轮船招商局又开始发放10%的高额股息,利好消息不断,股价却仍然不温不火。1876年,已经改小面额到100两1股的招商局股价仍在40-50两徘徊。

奇怪吗?根本不需要喊冤,因为当时外资企业的股票也没几个人看得上,简言之,市场没培育起来。

热点内容
幻塔里的货币有什么用 发布:2025-08-18 23:28:09 浏览:240
元旦节前股市怎么走 发布:2025-08-18 23:25:58 浏览:742
股市天天拉高低走怎么回事 发布:2025-08-18 23:25:50 浏览:470
股票交易中对于交易双方属于单向收费的是 发布:2025-08-18 23:21:42 浏览:21
股票交易业务 发布:2025-08-18 23:07:42 浏览:250
中国上海股票交易所 发布:2025-08-18 22:58:16 浏览:632
什么会影响股票变动 发布:2025-08-18 22:55:22 浏览:491
云大金融专业在哪个校区 发布:2025-08-18 22:50:33 浏览:105
投资怎么卖股票 发布:2025-08-18 22:48:05 浏览:581
退市后股票破产如何清算 发布:2025-08-18 22:44:22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