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资金管理案例
1. 举一个在基金运作中违规的案例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009年06月19日介绍说,对融通基金案调查发现,2007年起至2009年2月,张野在担任融通基金基金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获取融通基金的基金投资与研究信息,并操作他人控制的“周蔷”账户,采取先于融通基金旗下的有关基金买入或卖出同一股票的交易方式为他人牟取利益,其个人从中获取好处。此外,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期间,张野还通过网络下单方式,操作其配偶的同名账户交易了广宇发展(000537,股吧)等多只股票,获取不当利益。
2. 股票发行和上市案例分析(案例随便)
97年7月,A国有企业(以下称“A企业”)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拟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发行股票与上市。其拟定的有关方案部分要点为:
A企业拟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其他3家国有企业共同以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9月前设立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B公司”)。各发起人投入B公司的资产总额拟定为人民币16500万元。其中:负债为人民币12200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4300万元。B公司成立时的股本总额拟定为2750万元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下同)。B公司成立1年后,即2000年底之前,拟申请发行6000万社会公众股,新股发行后,B公司股本总额为8750万股。
如果上述方案未获批准,A企业将以协议收购方式收购C上市公司(以下称“C公司”)具体做法为:A企业与C公司的发起人股东D国有企业(以下称“D企业”)订立协议,受让D企业持有的C公司51%股份。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前,C公司必须召开股东大会通过此事项。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后,D企业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收购协议在未获得上述机构批准前不得履行。在收购行为完成之后,A企业应当在30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以公告。为了减少A企业控制C公司的成本,A企业在收购行为完成3个月后,将所持C公司的股份部分转让给E公司。
①A企业拟定由4家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B公司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在5人以上,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少于5人,但应当以募集方式设立,而不能以发起方式设立。
②B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在股票发行前一年末的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得低于30%,而各发起人投入B公司的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仅达26.06%。
③各发起人投入B公司净资产的折股比率不符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该折股比率不得低于65%,而各发起人投入B公司的净资产为人民币4300万元,折成2750万股,该折股比率仅为63.95%。
④各发起人在B公司的持股数额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在上市公司的股份总额中,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额不得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而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仅为2750万股。
⑤按B公司申请发行社会公众*股的额度,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比例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发起人认购拟上*市公司的股份数不得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35%,如果B公司申请发行6000万社会公众股,那么,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则仅达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31.43%。
(2)A企业收购C公司的做法存在以下不当之处:
①安排C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通过A企业收购C公司股权事宜有不当之处。因为,A企业收购C公司是受让C公司股东的股权,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无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②由D企业履行报告义务和将收购协议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有关规定,收购协议签订之后,应由收购人,即A企业履行报告义务,而非D企业。此外,收购协议无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批准,仅向其作出书面报告即可。
③收购协议在未获批准之前不得履行的表述不当。根据有关规定,收购协议在未作出公告前不得履行。
④收*购行为完成后,A企业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而非30日。
⑤A企业拟在收购行为完成3个月后转让所持C公司股份不符合法*律之规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收购人在收购行为完成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上*市*公司的股*份。
3. 投资与理财 成功或失败案例 最好是股票的 可加分
股票市场的成功案例没有代表性,国内市场本事就不成熟,个人投资者想在上面赚到钱很难。投资理财本身是一门涉及很广泛的学问,个人做到稳健,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就可以了
4. 有没有集团资金管理相关案例
某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咨询案例
【项目背景】
该集团是以自动化系统及仪表、IT专用集成电路、功能材料、汽车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集工业、科技、贸易、服务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20多亿元, 2003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是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连续多年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国内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拥有国家技术中心,二十余个厂、三十余个分布人国的销售网点。
该集团结算中心成立于1989年,在当时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把银行机制引入企业,给集团管理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至2001年末结算中心资本金0.19亿元(初建投资540万),结算中心筹集资金 1.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6亿元,吸收内部存款0.2亿元,为支持分厂生产经营,发放贷款1.9亿元。
【主要问题】
1、该集团以前曾使用过中联、九强、新中大、用友、金算盘等多家软件公司的财务系统,可是最后都因为实施后散乱不统一
2、数据共享性差,致使整个集团实施处于一种无法监控的混乱状态,并且缺乏统筹安排,浪费现象严重。监管力度和时效性不足。集团企业的决策者无法实时收集资金信息,不能随时掌握集团整体资金状况,造成决策延误,控制失效;
3、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多头开户,加上管理体制缺失,不能有效调度零散资金。资金运动不透明,违规操作多。集团资金分散存放在不同商业银行几十个或几百个的结算账户上,使集团资金在途数量极大、极度分散,部分资金甚至被违法存放在小金库中,使资金出现浪费与流失;
4、资金短缺与闲置并存。经常出现在集团整体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部分集团下属成员单位由于局部资金短缺仍向商业银行借款的现象,从而加大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的支出;
5、信息不对称。走向集团化的大企业,子公司散布世界各地,集团对子公司的管理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者无法全面真实地掌握经营数据的问题,使决策信息数据的收集出现高成本和信任风险。
【解决方案】
1、通过通业务经营系统的分析,明确该集团资金管理特征;
2、明确账户管理办法。取消所有下属企业设立的商业银行账户,由集团结算中心代表集团与集团开户商业银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子公司在集团账户下开设异地子账户; 各子公司在集团结算中心进行内部开户,各账户对应银行的相应子账户;
3、明确收支两条线管理。各子公司的收款只能转付到对应的子账户;各子公司的付款由结算中心会计在资金计划内进行支付单据的审批并由集团结算中心通过银企直联方式进行电子付款;
4、确定资金结算权限。投资、融资业务由集团结算中心统一办理。
5、引入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并融入资金管理系统,强化资金管理的事前控制。
【客户评价】
运用华彩设计提供的资金结算中心系统,集中了各分厂的资金,使资金在整个集团内集中控制、灵活调配,节约银行利息、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并大大提高了回款率。
5. 有哪些关于散户炒股仓位资金管理方面的书籍
相关书籍较少直接说仓位管理,主要就是资金管理。管理资金,实际就是管理仓位。
《股市投资资金管理与止损止盈技巧》详细讲解资金配置原则和资金管理模式,帮助投资者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保障资金安全,使资产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详细讲解股市风险来源、风险控制基本原则和控制风险的基本方法,帮助投资者确定投资方向,回避较大风险。详细讲解止损止盈设置方法,果断截止风险,保住既得收益,讲账面盈利变为实实在在的现金收益。
《交易的真相》这本书里面会讲到详细的关于资金管理控制仓位止损位等。
6. 谁用过资金管理软件的有没有成功的应用案例值得借鉴
现在资金管理软件在大型集团企业中应用比较广泛,九恒星资金管理软件中粮集团的案例不错。面对中粮集团的资金需求量大,集团资金和账户高度分散且相互独立,存款和贷款双高,整体管理协调难度大,规模不经济问题。九恒星在深入了解相关需求后,为中粮集团引入高度智能IT资金业务处理系统,完善财务公司的服务功能,并帮助集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发挥财务公司的蓄水池作用,归集资金流,调剂资金余缺,控制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集团总体资金成本,为中粮搭建起了产融结合的最佳业务实践平台。
7. 哪位高人有货币资金管理论文的案例分析 结合某某公司的 要求有图有表 非常感谢高人帮助 急求~~
你现在还有吗?可以发给我吗?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8. 求资金管理相关案例
你的范围给的太宽了,我在华彩咨询网站上找到这样一个案例,你看看符合你要求吗。
某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咨询案例
【项目背景】
该集团是以自动化系统及仪表、IT专用集成电路、功能材料、汽车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集工业、科技、贸易、服务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20多亿元, 2003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是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连续多年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国内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拥有国家技术中心,二十余个厂、三十余个分布人国的销售网点。
该集团结算中心成立于1989年,在当时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把银行机制引入企业,给集团管理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至2001年末结算中心资本金0.19亿元(初建投资540万),结算中心筹集资金 1.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6亿元,吸收内部存款0.2亿元,为支持分厂生产经营,发放贷款1.9亿元。
【主要问题】
1、该集团以前曾使用过中联、九强、新中大、用友、金算盘等多家软件公司的财务系统,可是最后都因为实施后散乱不统一
2、数据共享性差,致使整个集团实施处于一种无法监控的混乱状态,并且缺乏统筹安排,浪费现象严重。监管力度和时效性不足。集团企业的决策者无法实时收集资金信息,不能随时掌握集团整体资金状况,造成决策延误,控制失效;
3、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多头开户,加上管理体制缺失,不能有效调度零散资金。资金运动不透明,违规操作多。集团资金分散存放在不同商业银行几十个或几百个的结算账户上,使集团资金在途数量极大、极度分散,部分资金甚至被违法存放在小金库中,使资金出现浪费与流失;
4、资金短缺与闲置并存。经常出现在集团整体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部分集团下属成员单位由于局部资金短缺仍向商业银行借款的现象,从而加大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的支出;
5、信息不对称。走向集团化的大企业,子公司散布世界各地,集团对子公司的管理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者无法全面真实地掌握经营数据的问题,使决策信息数据的收集出现高成本和信任风险。
【解决方案】
1、通过通业务经营系统的分析,明确该集团资金管理特征;
2、明确账户管理办法。取消所有下属企业设立的商业银行账户,由集团结算中心代表集团与集团开户商业银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子公司在集团账户下开设异地子账户; 各子公司在集团结算中心进行内部开户,各账户对应银行的相应子账户;
3、明确收支两条线管理。各子公司的收款只能转付到对应的子账户;各子公司的付款由结算中心会计在资金计划内进行支付单据的审批并由集团结算中心通过银企直联方式进行电子付款;
4、确定资金结算权限。投资、融资业务由集团结算中心统一办理。
5、引入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并融入资金管理系统,强化资金管理的事前控制。
【客户评价】
运用华彩设计提供的资金结算中心系统,集中了各分厂的资金,使资金在整个集团内集中控制、灵活调配,节约银行利息、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并大大提高了回款率。
9. 【200分】求近年来现金管理有特色的企业或银行的真实案例。要数据。
现金管理案例:鞍钢银行资金使用路线图
鞍钢:银行资金使用路线图
控制室内,几台精密的电脑检测着高炉的运行,屏幕上高炉火苗的跳动清晰可见,而在整个厂区,看不见一丝烟尘,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
这里是鞍钢去年9月在营口新建成的鲅鱼圈项目。6月4日,在对鞍钢传统厂区采访完后,一踏入鲅鱼圈新厂区,记者就感到其与一般钢厂的巨大差别。“鞍钢鲅鱼圈项目在建设中,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和装备”,该项目负责人吴迪告诉记者,这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厂房主要生产船板、汽车板、建筑用钢等高端钢材,在市场上有着极强的竞争力,即使是在去年行业最不景气时,仍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在经过两个月的达产期后,鲅鱼圈厂区的生产就一直很稳定。”
对于鞍钢鲅鱼圈技改项目的落成生产,鞍钢集团计财部部长刘申认为,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功不可没。如同国内所有的高新科技项目一样,鞍钢鲅鱼圈项目被寄予厚望,同样也耗费巨资。从2006年动工后历时两年方建成,近300亿元的巨额投资全部来自鞍钢集团。“项目投资初期,资本金为142亿元,其余全部来自集团融资,其中银行贷款份额较高,共为90亿元。”
顺流:确保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鞍钢鲅鱼圈项目的建设仅仅是信贷资金流入鞍钢的一个缩影。
4万亿元投资计划出台后,银行的信贷闸门也放开,怎样确保资金洪流流入实体经济,成为各地***思考的问题。而在鞍山这个一企独大的重工业城市,鉴于鞍钢在地方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要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对鞍山实体经济的支持,就要引导信贷资金对鞍钢的投入,因为支持了鞍钢,不仅鞍钢得益,与鞍钢配套的一大批中小企业同样受益。
人行鞍山中心支行行长宋慧中告诉记者,为解决鞍钢的流动资金需求,鞍山市金融机构今年一季度向鞍钢集团所属鞍钢股份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36.53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汇票的比例高达61.2%。
除去票据融资的流入,大量银行资金流入鞍钢实际上是在去年。工行鞍钢支行信贷员刘群告诉记者,去年鞍钢由于新项目建设和生产,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去年末鞍钢贷款余额达到109.4亿元,其中鞍钢集团本部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5亿元,鞍钢股份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9亿元,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39.4亿元,鞍钢营口鲅鱼圈项目贷款36亿元。而据了解,去年建行鞍山分行也对鞍钢新增贷款50.7亿元,中行为鞍钢实际新增人民币贷款16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贷款,如何确保真正用于鞍钢的生产经营?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中票据融资的激增引起了业界的广泛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票据贴现资金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中。那么在鞍钢,如此大规模的票据是如何使用的呢?
“我们密切关注资金流向,通过到企业调研、资金流向检测等方式,确保了全部贷款按照申请时的用途使用。”刘群表示。而人行鞍山中支也不断加强窗口指导,定期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监测、监督鞍钢信贷资金的流向使用。
对于鞍钢今年一季度猛增的票据融资,宋慧中认为,这相当于代替了企业的短期贷款,在某种程度上银行的要求更高。“由于鞍钢大的项目已基本建成,现在开具的票据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刘群告诉记者,银行对鞍钢的贸易情况审查极为细致,而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鞍钢自身在订货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上也非常谨慎。此外,2009年中行鞍山分行对鞍钢发放了1500万美元外汇贷款,也均用于企业对外采购矿石。
作为辽宁老工业企业的典型代表,无论是用银行贷款建设高新项目,还是用银行承兑汇票解决流动资金需求,都表明了鞍钢在金融危机中确实将资金投入了企业的实际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而银行资金对鞍钢的支持效果是明显的,在经历了去年年底的低迷后,今年1月至5月,鞍钢生产钢74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45%。今年一季度,鞍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同比增长18.5%,比全省高出8.9个百分点,与鞍钢作为增长引擎的拉动密不可分。
经营转型
依靠金融支持
巨额信贷资金进入鞍钢这个巨大实体后,鞍钢又是怎样使用的呢?
“信贷资金来源充足,对鞍钢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并购和结构调整都提供了资金保障。”
刘申的话中包含了深层次背景。由于传统厂区人口多,包袱较重,鞍钢就把具有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的鲅鱼圈项目作为了增长引擎,以促进整个鞍钢产品结构和档次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个技改项目中,初期投资遇到了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最终国开行辽宁分行为该项目提供了50亿元软贷款用于了资本金投入,随后国开行又提供了45亿元的项目贷款,其45亿元贷款由工行、建行、中行联合放贷。
站在鞍钢鲅鱼圈厂区的运货码头上,手指着远方的海洋,吴迪告诉记者,在营口鲅鱼圈建设新厂,使鞍钢形成了多点布局的态势,而便利的运输优势、环保水平的提升都使鞍钢鲅鱼圈工厂的管理生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而实际上,在支持鞍钢技术改造上,自2000年以来,中行鞍山分行就先后对鞍钢集团2#、3#冷轧生产线、1#、2#镀锌生产线、1450冷轧生产线以及营口鲅鱼圈钢厂项目给予了积极的授信支持,固定资产贷款投入超过70亿元,帮助鞍钢集团实现了主体装备的现代化和大型化。
此外,由于鞍钢一般采用集团融资的形式,从近两年鞍钢在行业重组方面的大动作看出,信贷资金的支持在鞍钢并购重组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去年6月18日,鞍钢与天铁冶金集团签订了协议,投资入股天铁冶金集团的钢板公司,与攀钢的联合重组也在进行中。”刘申告诉记者。存量贷款的充裕使得集团的资金调配顺畅,对实施这些大的动作支持很大。
回流:
大型国企资金利用新方式
在对鞍钢的采访中,一个反常现象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与鲅鱼圈项目初期投资时大规模贷款相对比,鞍钢集团从去年开始加强了直接融资力度。2008年7月9日,鞍钢集团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金额为40亿元的一年期短期融资券,12月31日又发行了50亿元3年期中期票据。
据了解,鞍钢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主要是为了置换银行的贷款。根据人民银行鞍山中支的统计,2009年4月末,鞍山市各金融机构对鞍钢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96.12亿元,比年初下降38.34亿元,主要是短期贷款下降较多,比年初下降39.53亿元。仅今年以来,鞍钢就累计归还工行贷款25亿元。
在当前银行信贷资金充沛、大举放贷之时,多数企业也在积极争取银行的贷款,此时鞍钢为何反其道而行,减少存量贷款呢?
“归还银行贷款主要是为了降低财务成本。”刘申表示。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中,鞍钢愈来愈发现一个大型实体企业要具备国际竞争力,必须处处精打细算,从各个方面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精简财务费用,今年年初鞍钢提出了增收节支、降低财务成本的经营计划,主要经营策略是偿还存量贷款、调整存量贷款利率。“我们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仅为万分之五。”建行鞍钢分行的一名信贷员表示,如果说鞍钢减少短期贷款是回流的话,那么银行承兑汇票的增加相对于今年一季度全国票据融资的激增则是顺流。从财务成本的角度来讲,两者的一退一进反映出鞍钢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并以此促进鞍钢的技术改造和经营升级。
尽管暂时出现了短期贷款的退出,但从鞍钢将来的发展策略来看,将会衍生出新的资金需求。“在长大方式上,鞍钢将从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刘申告诉记者。国家对于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也为鞍钢提供了兼并重组中小型钢企的机会,对于鞍钢这样技术先进、实力强的骨干企业,利用金融危机淘汰过剩产能的机会发力,实施兼并重组,不但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加速整个钢铁产业的结构升级,为产业复苏奠定基础。
对于鞍钢将来在并购和投资上的需求,宋慧中认为,各家银行将会跟踪营销,支持鞍钢做大做强。这不仅仅是鞍钢发展的需要,更是鞍山整个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鞍钢在鞍山有很长的产业链,许多中小企业是其原料供货商,如果鞍钢发展好了,相应地中小企业、财政收入、就业也就上去了,鞍山的实体经济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