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股票境外资金
Ⅰ 中信证券为什么钱不能从证劵转到银行账户上
中信证券的钱不能从证劵转到银行账户的原因为:当天卖出股票的钱,是无法转出的。
证券转银行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证券账户资金只能在股票开市交易时间资金才能转出,交易时间为早上9:30~11:30,下午1:00~3:00。在证券可交易工作日9:00—16:00均可对资金进行存取。注:部分银行有可能会延迟半小时才开始。
银行的工作时间是在早8点,但资金账户是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机构(证券公司)开立的,用于结算股市交易的现金账户,可以在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进行资金流转。投资者只有通过资金账户才可以从事股票交易(买卖)。
(1)人民日报股票境外资金扩展阅读:
证券转银行失败的介绍如下:
股民在银行开立的个人结算存款账户(或借记卡)与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建立对应关系,通过银行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网点自助设备等将资金在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划转,为股民存取款提供便利。
当天卖的股票得过一天,就是下一个交易日才能转到银行卡里,而当天存到银行卡里的钱当天就能转到证券卡里,且当天转到银行卡里的钱当天就能买股票。
Ⅱ 炒股一定要领会人民日报的用意
要领会的是以后经济大走向,不一定死读报纸,学学怎么从最平常的新闻事件中发现蛛丝马迹,得出一个未来的结论。说穿了,就是“要会猜”——对了,就验证;错了,就调整!
Ⅲ 人民日报股票代码
没有人民日报这支股
Ⅳ 人民网靠什么赚钱
广告及宣传服务收入
信息服务收入
移动增值业务收入
技术服务收入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以新闻为核心的综合信息服务运营商
,拥有独立采编权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和多语种新闻网
站之一,目前已在全国设立25个地方分公司,在国外设立5个海外站点。作为国家重
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公司凭借强大的策划和生产能力、丰富的信息挖掘和分析能
力,每天24小时向全球网民发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国际等各
个领域的权威性、深度化的原创新闻;通过“强国论坛”、“地方领导留言板”等
互动平台,建立了网民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依托上述优质的新闻内容和有效的
信息互动平台,公司的网站访问量快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及企业客户资
源,为公司开展信息服务、互联网广告及宣传推广业务和移动增值业务奠定了基础
。
(2)募资投向移动增值业务: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将投入移动互联
网增值业务项目(项目总投资28853.51万元)、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14
605.60万元)、采编平台扩充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9243.30万元)。上述三项目实施
周期均为36个月。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项目旨在打造多元化移动互联网平台,公司
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向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音乐、
手机阅读、短信、彩信、WAP等丰富多彩的信息和娱乐服务。项目实施后预期实现年
均销售收入23246.41万元,年均净利润7299.27万元。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主要建
设内容是人民网系统平台的整体性改造升级,分为基础平台建设、业务支撑平台建
设、业务系统建设和技术团队建设。建成后将为公司现有服务及其他募集资金投资
项目提供全面平台支持。
(3)控股股东-人民日报社:公司控股股东人民日报社成立于1948年,系中共中
央举办的国有事业单位,承担党中央机关报职能;业务范围主要是《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纸的出版、网络新闻宣传、信息传播技术开发、印刷发行
、新闻研究与业务培训等。截至2011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社未经审计的总资产652
879.69万元,净资产379856.58万元;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17191.10万元,净利润
为35664.23万元。
(4)广告业务: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超过50%。人民网的受众群体和品牌形象相对高端,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
人民网的受众中,超过80%的用户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0岁左右,职业以企
事业人员、公务员和专业人士(教师、医生、律师等)居多,形成了拥有较高学历
和消费能力的高端受众人群,使其广告收费水平较高,从而导致在访问量一定的情
况下,人民网的广告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高端的受众群体使人民
网的广告访问比略高于新浪、搜狐。人民网2010年度广告宣传收入/最近三个月平均
独立访问量为0.94(同期新浪、搜狐分别为0.71、0.92)。2009年-2011年,公司互联
网广告业务收入分别为10367.43万元、16845.42万元和29745.07万元,2010年和201
1年分别较上年增长62.48%和76.58%。
(5)信息服务业务:公司拥有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新闻信息
服务许可证等信息服务类经营资质,并有133名专业采编人员(含环球在线31名专业
采编人员)取得了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已形成完整的“信息采编-策划-信
息发布-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经营产业链。公司自2001年起,根据国新办确定的建设
任务,承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其他信息服务项目,向政府
提供相关信息服务,财政部每年通过人民日报社向公司支付上述政府采购项目经费
。公司所获得的该项收入系财政部对公司提供相关服务所支付的对价。2009年-2011
年,信息服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6962.04万元、11899.04万元、13989.09万元,营收
占比分别为36.58%、35.88%、28.13%;公司从财政部获得的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收入
分别为4200万元、7371.50万元、7200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0
7%、22.23%、14.48%。
(6)品牌优势:人民网承建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妇联新闻
、中国科协新闻、知识产权网、人民消防网,以及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十七大
新闻中心等官方网站。人民网在国家部委中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国家台湾事务办公
室、教育部、科技部等政府部委均把人民网作为独家直播其各类活动的首选网站。
Ⅳ 人民日报跟人民网股票有关系么
都是喉舌。
Ⅵ 关于股票,请高人赐教
你应该多看看教科书以外的书籍,巴菲特说过,股票市场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好好理解这句话,对于解决你关于供求关系的问题,很有帮助.
至于说宏观调控如何影响股价,这就更是容易理解了,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国家经济当中的一分子,国家实施宏调,短期会让经济活动放缓,长期却是让国家经济发展得更加平稳,而股价有波动往往是投资者的过度预期落空和市场心理的反应过度造成的.
Ⅶ 为什么腾讯股票上到现在了还看不到人民网的资金流向!
有呀!股票频道 >资金流向
人民网 603000
资金流向. 分时统计 . 历史流向
(注:+净流入 -净流出)
更新时间:05-10 15:00:01
价格:41.80元
涨幅:2.73%
总量:172713手
金额:7.28亿元
净流量:634.04万元
分类资金净流量:
机构:1158.43万元
大户:-524.38万元
散户:-633.99万元
最近主力累积净流量:
15:00 634.04万元
14:55 1073.76万元
14:50 913.89万元
14:45 928.52万元
14:40 799.56万元
14:35 808.66万元
分时图 | K线图 | 五档盘口
资讯公告 | 相关板块 | 详细资料
证券代码/拼音/名称
查询
进入我的自选股
* 2011最给力的炒股软件
返回个股行情
新闻中心>>
Ⅷ 中国股票交易的第一天是什么时候
股票市场发展大事记录:
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股份制也由此开始进入了正式试点阶段。
198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的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抢购一空。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90年3月,政府允许上海、深圳两地试点公开发行股票,两地分别颁布了有关股票发行和交易的管理办法。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2月25-3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强调要“逐步扩大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严格加强管理。发展金融市场,鼓励资金融通,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和完善证券交易所,并形成规范的交易制度。”这将证券市场的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从而肯定了证券市场应有的地位。
1992年1月18-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1992年1月19-23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在了解了深圳股市的情况之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1992年2月11日,国家主席杨尚昆视察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2年5月,《股份公司规范意见》及13个配套文件出台,明确规定在我国证券市场,国家股、法人股、公众股、外资股四种股权形式并存。
1992年9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深圳时表示:“股票上市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深圳和上海要办成全国的股票交易中心,为全国服务。”
1992年10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工作报告。该报告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要积极培育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
1992年12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它是在证券市场短期内出现深幅调整和剧烈震荡的背景下发出的,是中国第一个有关证券市场管理与发展的比较系统的指导性文件。 《通知》内容涉及理顺和完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严格规范证券发行上市程序;1993年的证券发行问题;进一步开放证券市场;抓紧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研究制定证券市场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加强证券市场管理,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七个方面。 《通知》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
1992年底,“红庙子”(成都一条街道的名称)自发地出现了一个买卖内部职工股等未上市股票的市场,被称为“红庙子市场”。当时,来自深圳等地的大户们在此大笔收购四川省内公司发行的尚未到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的股票,使这些股票的价格纷纷上涨。有人形容,“你在红庙子市场这头买了股票,刚走了200米,你的股票就翻番了”。1993年3月初,每天有数万人次在这里交易,几乎所有四川境内(除重庆外)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内部股权证,都陆续进入自发交易市场,甚至债券、股票认购收据都在市场上“炒”,交易品种最多时达70~80种。1993年5月,政府开始干预,采取了一些禁止该种形式交易的措施,成都“红庙子市场”被取缔。
1994年6月17日,国务院颁布《九十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明确指出,今后股票、债券发行要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产业。
1995年3月,证券市场在发展4年多以后正式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1995年9月25-28日,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间接融资为主,适当扩大直接融资”,“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对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依法管理。”“建议”已将证券市场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95年12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陪同下视察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指导证券市场当前工作和未来发展的“法制、监管、自律、规范”八字方针。
1996年4月1日,国务院批示证券市场要“稳步发展,适当加快”。
1996年10月起,管理开始变调,连连发布了后来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规定,大致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关于防范动作风险、保障经营安全的通知》;《关于严禁操纵信用交易的通知》;《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的通知》;《关于严禁操纵市场行为的通知》;《关于加强证券市场稽查工作,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关于加强风险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通知》等。
1996年12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鉴于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热问题十分突出,为引导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的风险宣传;增加市场供给;摘要公布《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的紧急通知》;从严查处证券违法违规案件;建立涨跌停板制度和市场禁入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共分4个部分:股市因何出现暴涨、股市有涨必有落、坚持“八字方针”规范证券市场、进一步抑制过度投机。文章指出,当前一个时期的股价暴涨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造成股价暴涨的原因,主要是机构大户操纵市场,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证券机构违规透支,新闻媒体推波助澜,误导误信股民跟风等因素。文章表示,“有涨必有跌”,当前的股票市场存在极大风险,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抑制过度投机,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市场稳定发展。这引发了连续两日两市大盘跌停行情。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化解股市风险、保障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7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规范证券、期货市场,增强风险意识”。由此1997年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证券期货市场防范风险年”。
1998年3月25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彻底清理和纠正各类证券交易中心和报价系统非法进行的股票、基金等上市交易活动,严禁各类产权交易机构变相进行股票上市交易。4月2日至3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座谈会,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同志作了题为《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做好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工作》的讲话,讲话指出,当前证券工作要抓好两件大事:一是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抓好证券监管体制的改革和证券市场的清理整顿;二是发挥证券市场功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和三年解困服务。
1999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涉及资本市场的有: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符合股票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可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并适当提高公众流通股的比重;有些企业可以通过债务重组,在具备条件后上市;允许国有及有关控股企业按规定参与股票配售;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所得资金由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完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2001年1月,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央电视台发表了著名的“赌场论”,五大经济学家公开回应吴敬琏的观点,由此揭开了中国股市大讨论的序幕。
2000年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完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2001年3月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提出“规范和健全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
2001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未满三年的,拟出售的国有股通过划拨方式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由其委托该公司在公开募股时一次或分次出售。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减持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是国有控股公司发行流通股时,国有股减持10%充实社保基金。
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2001年6月14日,上证综合指数出现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此记录直到2006年12月14日才被刷新。
2001年7月24日,新股发售“减持”开始。随后上证指数数日连续下跌。2001年7月26日,烽火通信、北生药业、江气股份、华纺股份四只新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并以发行价减持国有股。标志新股发行配合国有减持方案正式启动。
2001年10月22日,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暂时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第五条关于“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的规定。受此影响,10月23日沪深股指大幅上涨,两市全天共成交290.22亿元,为年内最大成交量。10月24日,沪深股市涨幅接近涨停板。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国有股减持”正式叫停。次日市场爆发井喷式“6?24”行情。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将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共同为资本市场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2004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在晚间七点播报了由国务院签发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因有九条意见,俗称“国九条”。“国九条”是战略性的和纲领性的,试图从整体上来统筹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和规范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2009年1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Ⅸ 人民日报影响股市走势的例子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以社论的方式对疯狂投机的股市行为予以打压。社论将股市的暴涨定性为“机构大户操纵市场、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证券机构违规透支、新闻媒介推波助澜、误导误信股民跟风”等。此文一出,股市暴跌,沪深股市大幅跳空低开,绝大部分股票收在跌停板。
此事开启了“社论调控股市”的先河。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对当年的牛市起到了推波助澜在作用。此后,这种方式被多次运用,但效应已经逐渐递减。
1999.5.19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
市场表现是指数从5月17日的最低点1047涨到1756,指数的涨幅超过70%,其后回落一波至1341,再接再厉涨到2245,涨幅大的科技类股票600770综艺股份涨幅600%,600073上海梅林更是从5块一直涨到33,个股涨幅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我当时持有600118(中国泛旅)600677(浙江中汇)也是从几块涨到30-40,也是我历史赚钱最多的时期,再次领略了政策对市场的巨大影响
2004年9.1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重振投资者信心(社论)
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重振投资者信心
市场从最低1258涨到1496,涨幅接近250点,是历次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涨幅最小的,但是也有很多的股票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很大的涨幅,由于我看多市场,并没有了解离场,所以没什么收获
多给点分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