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杨晓明中国生物股票

杨晓明中国生物股票

发布时间: 2021-11-06 08:56:11

①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生股份)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2011年10月,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辖北京、长春、成都、兰州、上海、武汉六个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中生国健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博德医学免疫制品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亿元。

② 杨晓明的个人简历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肝脏相关的生理病学研究,重点是肝细胞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近年来主要进行肝脏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并克隆一种能特异刺激肝源小生细胞增殖的新型细胞活性因子—肝细胞生成素(HPO),完成其克隆、表达及生物功能系列的研究。对肝癌细胞、肝干细胞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平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群体项目、国家973、863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共5项;获中国发明专利3项,在PNAS、Cell Death Differ、J Biol Chem、FASEB J、BPRC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

③ 杨晓明的社会兼职

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理事
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微生物学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卫生部高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评审专家
湖北省医学会理事
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
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湖北省暨武汉市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编委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编委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

④ 杨晓明的发表论文

李黎,黄仕和,杨晓明。细胞因子疫苗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23(7):781-785。
孟胜利,徐葛林,程满荣,舒祥,吴杰,严家新,杨晓明。中国狂犬病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23(5):449-454。
潘勇兵,张爱华,胡迪超,闭兰,杨晓明。 抗CD25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瞬时表达。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23(2):113-117。
卢佳丽 杨晓明。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微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38(1):74-78。
陈伟,杨晓明,黄佐林,李军,孙文,徐葛林,郑新雄,张隆明,郑景山,张良豪,廖学有,洪孔清,祝玉桃,邓化芳。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CTN狂犬病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30(12):1261-1264。
李新国,袁军,张洋,孙晓芳,项美娟,杨晓明。Lowry法测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蛋白含量干扰现象的排除。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22(10):1029-1031。
吕宏亮,王栋,杨培豫,张万林,何海蓉,付秀花,崔松奇,程婷,高彤民,杨晓明,胡启毅。兽用灭活纯化狂犬病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化。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22(9):882-886。
胡迪超,张爱华,杨晓明。人鼠嵌合抗体的基因构建。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22(9):933-936。
孟胜利,徐葛林,吴杰,严家新,杨晓明。中国12株狂犬病街毒株G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25(6):497-501。
孟胜利,刘红,胡岱霖,朱理业,徐葛林,吴杰,杨晓明,严家新。安徽省阜阳市狂犬病街毒株G基因序列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09,(10):1966-1968。
杨晓明。生物制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上海预防医学2009,21(7):351-353。
孟胜利,杨晓明。登革热病原学及疫苗研究进展。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32(1):12-18。
徐葛林,严家新,张永振,董关木,唐建蓉,杨晓明,孟胜利,吴杰,肖奇友,周敦金,朱凤才,王萍, 王定明, 明平刚。我国各地区动物狂犬病街毒的检测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8,26(8):463-466
梁婧,徐葛林,黄晓媛,王继麟,孙文,夏飞,杨晓明。 检测轮状病毒滴度的荧光灶法的改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21(7):620-622
梁婧,杨晓明。人轮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21(3):107-109。
吴永强,董关木,秦思远,杨晓明。大容量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21(8):647-650。
梁婧,徐葛林,黄晓媛,王继麟,孙文,夏飞,Kapikian AZ,杨晓明。检测轮状病毒滴度的荧光灶法的改进。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21(7):620-622。
董关木,徐葛林,肖奇友,王定明,胡月梅,周敦金,王萍,张永振,杨晓明,朱风才,王昭孝,罗述斌,罗同勇。家养犬、猫及野生动物中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我国不同类型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观测研究。病毒学报 2007,23(6):417-422。
李东,国泰,杨晓明。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20(11):863-865。
明平刚,徐葛林,严家新,吴杰,明贺田,周敦金,肖奇友,杨晓明。新分离5株狂犬病毒街毒株N和G 基因的序列分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20(8):553-556。
孟胜利,徐葛林,明平刚,孙文,吴杰,杨晓明,严家新。狂犬病毒疫苗株CTN-1八代次N和G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学报 2007,23(4):327-336。
侯启明,马霄,田博,刘德铮,肖詹荣,杨晓明,陈平纡,项美娟,付惠兰,吴玫,王梨苹,梁雅文,张路民,张庶民。中国不同区域婴儿抗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母体抗体水平的调查。中国计划免疫 2006;12(3):209-211。
熊晓培,杨晓明。炭疽杆菌毒素致病机制及炭疽疫苗的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19(6):653-656
王丽婵,张庶民,余模松,杨晓明。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B的原核表达。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26):418-421。
明平刚,孙文,徐葛林,吴杰,杨晓明,严家新。中国狂犬病毒疫苗株CTN-1-V三个代次的GP基因序列分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19(3):217-235,235。
王丽婵,张庶民,余模松,杨晓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克隆、表达、纯化与鉴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19(2):120-123。
萍萍,杨晓明,方志正,易玲,吴杰,郑新雄。SARS病毒NS-1株稳定性及培养条件的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5;33(1):1-5。
李萍萍,杨晓明,方志正,张爱华,刘俊生,孙文,易令,夏智,吴杰,郑新雄,鲁建忠。SARS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其质量控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18(5):390-393。
李萍萍,杨晓明,张爱华,易令,刘俊生,吴杰,鲁建忠,郑新雄,方志正。SARS病毒NS-1株三级毒种库的建立。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18(3):227-228。
杨晓明,李策生,方志正,张爱华,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18(3):1-4。
李策生,张爱华,林连珍,李星,刘俊生,杨晓明。SD法灭活血浆中SARS冠状病毒的试验观察。微循环学杂志。2005;15(2):26-27。
刘国安,杨晓明,葛瑞昌,何长民。百日咳毒素的等电点测定及层析分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68-70。
杨晓明,乔瑞洁。重组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3;31(4):24-27。
乔瑞洁,杨晓明。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4):205-207。
杨晓明。百日咳疫苗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2):128-130。
乔瑞洁,杨晓明。肽核酸。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27(1):86-90。
刘方蕾,乔瑞洁,杨晓明。血凝法检测百日咳毒素及丝状血凝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年刊。1999。
秦力,杨晓明,鲁劲民等。发酵罐生产无细胞百日咳杆菌免疫原。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26(4):41-45。
何长民,陈爱荣,陈平纡,杨晓明等。吸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III期临床人体接种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报告。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26(4):25-30。
秦力,刘方蕾,杨晓明等。百日咳杆菌丝状血凝素的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25(2):12-16。
王祖森,杨晓明。百日咳毒素及其应用。卫生研究。1998, 27(Suppl):158-165。
孙述学,杨晓明等。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实验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25(4):21-23。
杨晓明,秦力。不同减毒方法对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减毒效果的比较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25(3):22-26。
杨晓明,何长民。百日咳杆菌粘着素的分子克隆、表达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25(4):1-11。
杨晓明,何长民。百日咳杆菌生物学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24(1):65-68。
杨晓明,陈爱荣,何长民。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质量控制的研究。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4;22(1):23-29。
杨晓明,陈平纡,何长民。吸附百日咳无细胞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菌苗配方的实验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4;23(1):7-10。
田效恩,何长民,秦进才,杨晓明等。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免疫接种反应及血清学效果观察。中华流行病学。1993;14(3):155-159。
陈爱荣,杨晓明,何长民。百日咳无细胞菌苗的稳定性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3;22(1):31-34。
陈平纡,杨晓明,何长民。ELISA在检测百日咳杆菌免疫原中的应用。上海免疫学杂志。1992;12(1):27-29。
王祖森,杨晓明,何长民。中华仓鼠卵巢细胞在检测百日咳杆菌免疫原中的应用。上海免疫学杂志。1992;12(2):47-49。
何长民,杨晓明,陈平纡,陈爱荣。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上海免疫学杂志。1991;11(5):289-293。
何长民,杨晓明。人血结合珠蛋白的纯化和检定。中华输血杂志。1988;1(3):108-111。

⑤ 杨晓明的获基金资助情况

1. 人用重大传染病疫苗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 人用多价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 国家“863”重大攻关项目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200750730315)
3. DNA龋齿疫苗的研制:湖北省2006年度重大科技公关计划
4. 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研制:湖北省2004年度重大科技公关计划(编号2004AA303A02)
5. 中国狂犬病流行监测体系的建立:国家十五科技公关计划
6. 马抗SARS血清研究开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03AA305B05)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7. 人SARS免疫球蛋白研制:国家“863”重点公关项目(课题编号2003AA208223)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03AA305B06)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科研攻关项目(2003年)
8. 抗SARS免疫血浆制备的研究: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科研攻关项目(2003年)
9. 百日咳毒素基因克隆:卫生部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编号920488)
10. 百日咳无细胞菌苗的研究:甘肃省科研基金(1988年)

⑥ 杨晓明的教研成果

主教课程有:3DMAX、After Effects、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原理等动漫专业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她是学校优秀“双师型”骨干教师。该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辛勤耕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鲜明,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成绩突出,事迹感人。
一、春风化雨育新人,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感召学生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杨晓明老师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人格和品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她在教育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喜好厌差,与学生建立起了相互平等、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她所带的一个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经常上课睡觉,是其它老师眼中的“差生”,在教学中,杨老师发现该学生对动漫设计具有很强的天赋,课堂作业经常是提前完成,而且具有很好的创意,发现这一闪光点后,杨老师因势利导,采取“赏识教育”的方法,经常表扬。该学生在兴趣被调动后,不仅端正了学习态度,而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动画制作项目一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是杨老师良好师德的具体外化和表现。对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感化、轻惩罚,始终以真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对文明礼貌欠缺的学生,她摒弃空洞的说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感染学生;对贫困学生,不仅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自强自立,树立自信,抚慰他们敏感的心灵,扬起生活的希望之帆。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在各种捐献活动中,她不仅率先垂范,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捐钱、捐书活动。她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着学生,以真诚的师爱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所以,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受到学生的感怀和铭记。
二、创新方法探新路,以精湛的职业技能塑造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教师首先要站好讲台,不能愧对学生。这份朴实的责任心使她多年来扎扎实实搞好课堂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学懂、学好、学精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在教学中,她尝试引入了德国“双元制”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宗旨。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均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如“行动导向法”等,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传统的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杨老师与学生经常转换角色,把自己从讲课教师转换成一个具有实践经验的咨询顾问,围绕学生的困难和疑惑启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仿真”工作环境之中,让他们熟悉工作的各个环节,学会规范操作,这样,当一门课程完成后,他就成为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了。由于教学方法独特,教学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她在指导的学生陶臻在2009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动画制作”一等奖,李强强同学获“动画制作”二等奖。在2010年全省计算机技能大赛中,陶臻同学和李强强同学又分获“动画制作”一等奖和三等奖。她也同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0年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动画制作竞赛中。她所指导的学生作品荣获三等奖,杨老师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三、勤于科研促教学,以开放的教育理念提升水平在做好教育教学的同时,杨晓明老师注重教学经验向知识理性的转化。她经常思索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归类梳理,撰写教学科研论文,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分享给其他的年轻教师。近几年来,她在《甘肃教育》、《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甘肃科技》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在《甘肃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第2期)发表了《Flash模块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在《甘肃省联合大学学报》(2008第3期)发表了《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在《甘肃省教育》(2008第9期)上发表了《计算机维护维修的趣味教学》,在《甘肃科技》( 2008第14期)上发表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在《甘肃科技》( 2008第16期)《搞好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体会》等论文,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永不满足,经常“充电”是杨老师的又一个特点。比起年青老师,她是“资深”老教师,但她并不躺在成绩簿上沾沾自喜。她常说: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科技、新技能才能无愧于教师称号,无愧于学生期望。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考虑到年龄和家庭等因素,学校没有安排她参加。她积极报名,说服领导,克服家庭困难,参加了辽宁省丹东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并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模块(3DS MAX平台)高级图像制作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教学科研相长,理念实践齐飞。正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知识,再把它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使杨老师以开放的理念,高尚的师德、突出的成绩赢得了学校师生的尊敬和赞誉。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的称号正是杨晓明老师多年默默育人,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

⑦ 杨晓明的人物简介

性别: 男
民族:藏族
职务: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总裁、党委书记
技术职称:研究员
学历:医学硕士
教育经历
1992年9月-1995年6月: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1980年9月-1985年6月: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79年9月-1980年6月:西北民族学院,预科,学习。

⑧ 杨晓明的专利及成果

1. “人SARS免疫球蛋白”(核心成员)中国国家专利。
2. “表达遗传灭活百日咳毒素的支气管百日咳菌株” 获得美国专利(U.S. Patent No. 7,101,558 issued 05 Sep 2006)。
3. “吸附精制百日咳疫苗” (核心成员)获得中国新药证书和生物制品生产文号。
4. “吸附精制百日咳,白喉类毒素混合制剂”(核心成员)获得中国新药证书和生物制品生产文号。
5. “吸附精制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核心成员)获得中国新药证书和生物制品生产文号。

⑨ 杨晓明的工作经历

2010年5月:任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9年2月:任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兼);
2008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
2008年5月:被任命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2年9月: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任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主管科研、销售、质量、企业规划、国际合作和人力资源工作。主持轮状病毒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多糖疫苗和以百白破联合疫苗为基础的多价联合疫苗的研究工作。主持人SARS免疫球蛋白和马SARS抗血清的研究工作。
1985年9月至2002年9月: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菌苗室,第三研究室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组长,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细菌性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
1997年11月至2002年12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分子微生物学和疫苗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6年4月1996年7月: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短期进修。主要从事细菌性生物制品的研究和检定工作,同时参与疟原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课题。
1986年9月1987年1月:在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院(JNIH)短期进修。主要从事吸附精制百日咳疫苗的研究工作。

⑩ 杨晓明的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肝脏相关的生理病学研究,重点是肝细胞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近年来主要进行肝脏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并克隆一种能特异刺激肝源小生细胞增殖的新型细胞活性因子—肝细胞生成素(HPO),完成其克隆、表达及生物功能系列的研究。对肝癌细胞、肝干细胞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平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群体项目、国家973、863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共5项;获中国发明专利3项,在PNAS、Cell Death Differ、J Biol Chem、FASEB J、BPRC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室/技术平台 基因克隆与表达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
酵母双杂交阵列筛选
蛋白质相互作用验证

热点内容
股市黄昏星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5 15:15:00 浏览:495
建设银行股票历史最低是多少 发布:2025-07-05 14:43:57 浏览: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场 发布:2025-07-05 13:56:21 浏览:866
如何介绍基金定投业务 发布:2025-07-05 13:56:21 浏览:744
黄金期货浮动盈亏如何处理 发布:2025-07-05 13:47:41 浏览:251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5-07-05 13:39:43 浏览:126
股票历史财务指标查询网站 发布:2025-07-05 13:34:23 浏览:777
首旅酒店股票历史 发布:2025-07-05 12:29:18 浏览:606
佛山照明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7-05 12:21:47 浏览:48
对冲基金的对冲成本指什么 发布:2025-07-05 12:12:09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