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之舌尖上的股票
① 求舌尖上的中国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陈晓卿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该片第一季于2012年5月14日在CCTV1《魅力记录》栏目首播,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2012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第二季于2014年4月1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三季于2018年2月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同步播出。
(1)舌尖上的中国之舌尖上的股票扩展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一集都是由分集导演根据确立了的分集主题再去找寻符合主题的人物故事拍摄。当每个分集主题确立后,分集导演都需要经过3个阶段才会进行拍摄:
第一个阶段是“文案写作”阶段,即分集导演看大量有关该主题的书、调查、并写文案。
第二个阶段是“调研”阶段确定分集要有什么的美食需要拍摄。
最后是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进行拍摄,并在拍摄地区寻找适合的人物以表达该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摄。
② 舌尖上的中国的梗
只是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XX已经是个网络流行词汇了.一般说明XX是社会焦点,人们都在谈论.
③ 舌尖上的中国的业内评析
感觉逻辑没有之前缜密 有的东西不能细想,不少错误
④ 舌尖上的中国哪一集讲大连海鲜
第一季,第7集(我们的田野)
内容简介:大连獐子岛,黄海北部一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岛屿,却因为海域里的产物富甲一方,碧波之下生存着一个兴旺的群体,被中国人视为海中的珍品的海参、鲍鱼、海胆等无脊椎动物占据了其中的多数,纯净的水体和活跃的海流,造就了它们非凡的品质,这是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但德峰却无暇顾及,30米的水深对于一个初来驾到的会有很多不适。
(4)舌尖上的中国之舌尖上的股票扩展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作品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共7集,第一季由陈晓卿任总导演。第一季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部。
该片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以食物为线索,以食带民,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礼仪、生活状态等一路铺开,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第一季于2012年5月14日晚21:00在CCTV1《魅力纪录》栏目首播,于2012年5月22日完结
⑤ 《舌尖上的中国》的简介 。
我也喜欢这类节目,也追看到了第6集。只是简介的话,我恐怕只能复制给你作参考了。不好意思哦。希望能帮到你。
《舌尖上的中国》(外文名:A Bite of China)
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2012年5月22日,该片在播出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后完美收官。
《舌尖上的中国》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将以从日本归来的“世界中餐大师”、“淮扬菜大师”居长龙作为纪录片主角,在央视的平台上展示淮扬菜的风采。
分集介绍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⑥ 舌尖上的中国二里出现的所有美食,每一集里都有什么呀
第一集:
1.西藏——酥油蜜
2.四川——豆花
3.陕西——蓝田裤带面
4.小花菇
5.三门湾——小章鱼,弹涂鱼
6.山东——煎饼,贵阳丝娃娃,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
7.贵州——腌鱼(稻花鲤鱼),爬岩鱼(雷山鱼酱)
8.泉州——萝卜饭
第二集:
1.徽州——人工压打菜籽油(臭豆腐,油炸锅巴)
2.陕西——挂面
3.苏州——苏式糕点,糯米卷,苏式小方糕
4.湖南——蕨根糍粑
5.汕头——蚝烙
6.扬州——烫干丝,葵花大斩肉
7.上海——三套鸭,扣三丝,油爆河虾,啫啫煲
第三集:
1.黑龙江——铁锅炖鱼贴饼子,冻豆腐
2.浙江——雷笋,多味笋干,黄泥拱
3.江西——黎蒿炒腊肉,蒿粑,九层皮。
4.北京——榆钱饭,香椿芽
5.浙江——清水螺蛳,家鱼
6.台湾——飞鱼干
7.新疆——葡萄干,玛仁糖(切糕),手抓饭
8.安徽——虾籽+小刀面
9.苏州——桂花酱(桂花糯米藕),板栗烧鸡,扎肝,雁来蕈酱(老鸭雁来蕈)
第四集:
1.山西——小凹馍,凉皮,枣花馍
2.湖北——天门蒸菜
3.上海——红烧肉
4.四川——泡菜鱼,芽菜(腌菜),燃面,下饭菜
5.山东——西瓜酱
6.辽宁——蒲笋干
7.扬州——蒲菜饺子,奶汤蒲菜
8.珠海——糖水,陈皮红豆沙,姜撞奶,木瓜鲫鱼煲,冬瓜荷叶炖老鸭,炖汤
第五集:
1.内蒙古——口蘑,烩南北
2.四川——重庆火锅
3.深圳——盆菜
4.杭州——西湖醋鱼
5.开封——鲤鱼焙面,灌汤包,片儿川
6.上海——罗宋汤,炸猪排
7.新疆——大盘鸡
8.台湾——眷村牛肉面
9.宁波——壳菜(淡菜,贻贝)
第六集:
1.内蒙古——华子鱼
2.广西——沙蟹汁
3.莫尔格勒——韭花酱+手把羊肉
4.新疆——馕,红柳枝烤羊肉
5.宁夏——手抓羊肉,洋芋擦擦
6.珠海——清蒸鱼干
7.云南——鸡枞
8.吉林——蕨菜
第七集:
1.青海——酥油茶,糌粑,锅巴菜
2.天津——煎饼果子,重庆小面,苏州细面,大肉面,武汉面窝,三鲜豆皮,热干面,广州
茶,肠粉,艇仔粥,虾饺
3.广州——五味鸭,西洋菜猪骨汤,清蒸鲈鱼
4.安徽毛坦厂中学——剁椒鱼头,蒿子粑粑,豆干子烧肉
5.香港——冰皮月饼
6.四川——古蔺镇的米粑,手工面,麻辣鸡,盐酸菜黄蜡丁鱼
7.云南——洱海鲫鱼+白木瓜,见手青(红网牛肝菌)
⑦ 《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什么内容
美食记录片,主要讲的的是中国各地“厨房的秘密” 有些是一些食材,如松茸,笋,有的是一些有特色的家庭菜,像用黑陶为主要餐具做出的家常菜。有些是特殊厨具,如气蒸锅 ,还用是讲究刀工的菜,如豆腐丝等等。大饱眼福……
⑧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所有美食
自然的馈赠
香格里拉:松茸
江浙地区:冬笋,油焖冬笋
广西柳州: 酸笋,黄豆酸笋小黄鱼
云南大理 诺邓山区:诺邓盐,血肠,火腿,莴笋炒火腿,火腿炒饭
湖北嘉鱼:藕,莲藕炖排骨
吉林查干湖:湖水大鱼,鱼头泡饼(北京)
海南:香煎马鲛鱼,酸菜鱼汤,水煮红螺
主食的故事
山西襄汾县:花馍,花卷,油卷
陕西绥德:黄馍馍(糜子面)
新疆库车:馕饼
中原地区:馒头
贵州黎平:米粉,汤粉
广州沙河:河粉,干炒牛河
陕西:西安凉皮
陕西:肉夹馍,牛羊肉泡馍
兰州:拉面
广州:竹升面,云吞捞面
中原地区:手擀面
陕西::岐山臊子面
嘉兴:粽肉子,蛋黄棕
宁波:年糕(粳米),梭子蟹炒年糕
北方:饺子,焖面(陕西河南)
转化的灵感
云南红河建木县:碳烤豆腐球,石屏县,老豆腐
中原地区:石膏豆腐
内蒙古:锡林郭勒旗,奶茶,奶豆腐,奶制品
云南白族:豆腐皮
北京:蒙古餐厅,烤羊背
浙江:天台山,僧人的素食中豆制品很重要
安徽:毛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