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课程股票
① “三孩”政策刷屏,A股概念股狂飙7只涨停,你如何看待此现象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并且三孩政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出台重大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今天封死涨停,第二天低开,还是出货,因为昨天进去的,今天低开没有获利,不情愿出,主力要出在你前头,而昨天没追进的,以为今天捡了便宜.有些在尾盘快速拉高的也是为了第二天低开出货。并且短短几个交易日,就翻翻的股票,大家要特别谨慎参与,尽量避免高位接盘
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学啥
看到楼上的回答后,真有点犹豫还要不要说点什么,毕竟我从人大财金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已近三年,可能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我们那时候财金学院共有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保险学和信用管理五个专业。不知道现在怎么分的。你说的金融系应该指金融学专业吧,金融工程对数学的要求更高,理科生更合适。
说说金融学都学什么吧——学的课程很多,估计是人大各院课程最密集的学科之一。大一大二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财金学院各专业学的都一样,区别在于金融工程学的是数一,我们学的是数三,差别很大啊= =),重点有微积分(包括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包括管理会计),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重点中的重点)。
大三大四(大四第一学期还要学六门课,这在别的院是不可想象的= =)学的主要都是专业课了,五个专业这时候学的课程可能有所差别(实际上差别不大- -)。我们大三学的课程主要如下: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统计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理论与实践,信用管理学概论,国际结算,税法,投资银行概论,公司财务,风险投资。大四第一学期我们还学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金融工程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评估和银行会计。
这里要说明一点,大四第一学期我们学的那六门课其实很重要。但那些准备找工作的(包括本人在内)、出国的和考研的此时心思明显不在学习这些课程上面了。比如我只顾忙着投简历参加宣讲会什么的,这实际上是很大的损失,至少我这么认为。而且我们那些后来读金融学研究生的同学们,也为当时没有好好学那六门课而后悔。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看了这些课程名称后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人大金融学专业在几年前绝对是热门,我是内蒙古的,当时作为文科生在高考成绩名列全自治区前十名时才敢报考这个专业,因为那年此专业在内蒙古只招两个人。理科生的情况不清楚,但肯定也很困难。我不知道这两年的金融危机对报考金融学专业的热度有无影响,不过看楼上的回答好像没什么影响- -
我的建议是,这个专业好不好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喜欢金融。我看了你的提问,觉得你学习金融只是想让以后的就业收入更高一些,地位更体面一些。这其实是个误区。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并得到理想的待遇,但前提是你喜欢你的工作并能适合它和做好它。否则,无论你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出身,在社会上都未必能达到你预想的目标。还有一个现实是,很多人对人大金融学毕业的前景期望过高了- - 楼上说得对,女生找好一点的工作要比男生困难,另一方面,投行还有大银行并不是那么好进的,你不仅要足够出色(包括专业知识和英语和为人处事),有时候还需要有很硬的关系或后台- -
而且那些地方收入虽然很高,压力也很大(四大国有银行应该除外- -),双刃剑吧。
当然,现实只是现实,有了理想,为此你努力付出了,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的。高考虽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可毕竟不是全部。你人生的道路漫长着呢,会遇到很多也许更重大的事情,所以请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分钟。未来是可以改变的,路在自己脚下,要一步步来。马上要高考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安下心来准备考试,保证休息和睡眠,保持心情平静,报志愿的时候再去想选什么学校和专业吧。
祝你好运!
③ grk,股票行情中心
ksd美国MBA入学要求
为了保证MBA毕业生的质量,商学院从招生工作开始,要求申请者(applicants)符合一定的条件。美国各商学院的入学条件虽各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有如下要求:
(1)已经获得被认可的大学学士学位(四年制或五年制大学);
(2)GMAT的考试成绩在450分以上,或GRE在1500以上(许多商学院可以用GRE取代GMAT);
(3)大学本科总平均成绩GPA在2.5以上(4分制);
(4)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领导能力(Inadership potential);
(5)有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6)单位主管或教授的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s),一般要求至少两封,其中一封来自于工作单位,另一封来自于教授或专业课老师;
(7)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和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微积分等。
以上条件都满足标准,各个学校也有所不同,这主要看各个学校申请者竞争的程度。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由于申请者成倍增多,使得其入学条件也越来越高,如1997年,斯坦福MBA的申请人达到近6000人而录取的只有360人,录取率还不足7%,GMAT的平均分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711分。
为何要攻读MBA
许多调查表明,MBA毕业生在企业,特别是在美国企业中的身价日益提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于1998年向61所学校的9598名MBA应届毕业生和350家积极招聘他们的公司发出了大量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前25名商学院的毕业生平均有3.2个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企业的竞争招聘是薪水水涨船高,在排名前25位的学院中,学生的全部薪金的中间数比1996年提高19%,达到111420美元(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种其它形式的奖励)。另外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在25所最佳商学院中,毕业生收入中间数达到了100000美元的就有18所,而前两年前只有5所,而排名第九的斯坦福商学院毕业生平均年薪竟达到145000美元,位居榜首。
无独有偶,《世界经理人文摘》也对MBA毕业生的供不应求作出了系列的报道:通用汽车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系统及零件供应商,在全球32个国家设有运作部门。他们正大力招募年轻的工商管理硕士。Delphi的总裁J.T.Battenberg说:“我们重视工商管理硕士给我们带来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只是,这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金融财务方面,我们已经将越来越多的MBA安置在运作部门,参与全球范围的采购,全球性的战略规划及我们的国际运作事务。我们任命好几位青年MBA担任副总经理,我们就是依靠这种新观念来保证我们的思想不落后。
企业大量招聘MBA的另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在选拔生产部门经理时都喜欢用这类人才。例如,宝洁公司就一直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用人政策。百事可乐国际食品公司在亚太的所有运作部门都聘用MBA。强生公司地集团董事局主席William Dearstyne 也说:“无论在香港,马来西亚,泰国或是世界其它地方,企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潜在制约因素就是缺少有才干,有战略思想的经营管理人才来促进我们未来的发展”。
以上描述的全球趋势表明,名牌商学院的MBA已供不应求,使其工资也日益看涨。学多在职从业人员尚未意识到,获得名牌商学院的MBA学位可使他们获得高额薪金;同时,他们也没有注意到许多经常招聘该类人才的企业给这些人才提供了晋升的快车道。毫无疑问,现在选择攻读MBA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已在积极进取的公司走上了快车道的优秀毕业生发现,现在去攻读正是时候,可是自己升道高级管理职位或走向国际化的职业道路。
企业大量招聘MBA的另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在选拔生产部门经理时都喜欢用这类人才。例如,宝洁公司就一直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用人政策。百事可乐国际食品公司在亚太的所有运作部门都聘用MBA。强生公司地集团董事局主席William Dearstyne 也说:“无论在香港,马来西亚,泰国或是世界其它地方,企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潜在制约因素就是缺少有才干,有战略思想的经营管理人才来促进我们未来的发展”。
以上描述的全球趋势表明,名牌商学院的MBA已供不应求,使其工资也日益看涨。学多在职从业人员尚未意识到,获得名牌商学院的MBA学位可使他们获得高额薪金;同时,他们也没有注意到许多经常招聘该类人才的企业给这些人才提供了晋升的快车道。毫无疑问,现在选择攻读MBA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已在积极进取的公司走上了快车道的优秀毕业生发现,现在去攻读正是时候,可是自己升道高级管理职位或走向国际化的职业道路。
MBA课程设置
MBA课程可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
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
包括商务基础和高级选修课程。为能最大限度地使你在商学院的学习更有价值,你应该确保学校的课程符合你的需要与兴趣。同时也应注意,有些门类,如金融与营销,几乎在每所学校都开设。但如果你的兴趣是人力资源管理,那你就应该挑出主打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所有MBA学校。
每项MBA教学计划都包括商务基础课程。会计学、经济学、财政学、组织行为学、营销学、统计学和运筹学都是商务基础学科,并被认为是每项MBA教学计划的保留科目。两年的全日制教学计划将有大半年或一年的时间用于学习上述课程。
大多教学计划认为上述科目属于基础背景知识,并希望你在上课以前便已经掌握。统计学、经济学和会计学也经常划入此类。当比较教程的好坏、衡量获得学位的时间长短时,请别忘记考虑每项教学计划的先决条件。微积分学和计算机技能也属于MBA教程的公共必备要件。
如果你已预先完成此领域的学习,就可以免修某科公共必修课程--那么,你可以完全放弃这门必修课,另选一门课程取而代之。这样你的教程会大大缩短,在毕业时比其他的同学少修一门课。假如可以另选一门课程代替放弃的那门课,教程的长短将保持不变,但是,你却得到了加学一门高等课程或选修课程的机会。
高等课程
尽管基础商务课程非常重要,但大多数MBA教学计划却因其开设的高等研究领域而出名。虽然一些学校认为自己仅属于综合管理范畴,但大部分学校设有既定的高等研究领域、特定的中心课程及专项或主修课程。MBA教学计划不可能囊括大学的全部专业课程。计划中典型的中心课程由三组相关课程构成,其中的部分科目需被纳入中心课程安排内。专项课程或主修课程基本都包括五门课,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培养。
这些学校在其中一些领域各具特色。譬如,凯洛格(Kellogg)以市场营销专业著称;沃顿(Wharton)和芝加哥(Chicago)以金融专业闻名;哈佛(Harvard)的综合管理专业最为出众;沃顿商学院以金融、期货、股票类课程最为擅长;西北商学院特点是营销;耶鲁商学院以金融和非盈利性行业著称。当然,也有许多哈佛(Harvard)的MBA学生从事金融行业;沃顿(Wharton)的毕业生从事营销;芝加哥(Chicago)和凯洛格(Kellogg)的毕业生从事综合管理工作。尽管如此,你仍应该对不同的MBA教学主要针对哪个领域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你做出选择。除了确保能受到特殊训练外,你还需挑出那些可为你提供你最感兴趣课程的MBA学校。不同的学校会在设立的科目及中心课程上大不相同。不管你最初喜欢的是涉足国际商务、保健护理、企业家专业,还是商务领域的其他方面,一定要选择能实现你学业目标的学校。
长江商学院学费与费用:
关于境外汇款造成的汇兑损益或手续费:以本学院到账人民币金额为准(学院不承担相关手续费和汇率差异)。
中国大陆学生:
• 申请费: RMB 500
• 学费: RMB 240,000,包括不可退还的注册费RMB 30,000
• 教材: RMB 4,500
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学生:
• 申请费: USD 80
• 学费: USD 35,000,包括不可退还的注册费USD4,400
• 教材: USD 730
其他费用:
• 住宿费: 双人间住宿费为每人每年RMB 9,600;单人间为每人每年RMB31,200
• 生活费: RMB 36,000-96,000
• 国际交换费用
商学院的录取
总的来说,商学院在录取的同时主要考虑的有四个方面:学士学位成绩、GMAT分数、工作经验和英文水平。学士学位成绩即大学的成绩,很多商学院关注的是你最近50或60学分的课程,而且一般要求3.0以上(4分制)。在工作经验方面,一般而言,申请者最低要有两年工作经验,三年则更为理想。而且这三年中,能够有一、两年担任经理或行政级职位的人,就更是名校的“猎头对象”。申请人的英文水平,一般北美(美国和加拿大)都以托福成绩为依据,而550分是最低标准。但对于英国和澳洲的商学院,却以GCSE的C级作为标准。在GMAT分数方面,虽然近年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但是由于美国商学院在录取第一关注的就是GMAT分数,所以你的分数一定要达到它的平均分,而且是越高越好。
如何选择商学院
了解了世界各地主要的商学院后,就该选择你说适合的学校了,首先你要考虑:选择国外还是国内MBA,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MBA,选择在国内还是国外MBA,主要是不同人力资源投资的问题。入学方面的要求也是影响你选择的一个因素,这方面的要求是硬性的。在中国,你必须有三至五年的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在中国上MBA根本不行。或许将来有所改变。在欧美国家中,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较松。如著名的哈佛商学院就没有最低年限工作经验要求。在入学考试方面,只需要参加TOEFL和GMAT考试。但是考试完后,你将要面对一大堆材料――你自己的材料,你的简历,教育背景都是商学院所关心的问题。不论你的GMAT分数有多高,你都必须写好你的资料如推荐信,因为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GMAT分数只是决定因素的三分之一,你必须使这三方面平衡,而且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有望被录取。
影响你选择MBA项目的因素多多,意向就以美国的商学院为例,介绍会影响你选择的九个因素。
1. 商学院的总体状况(Overview)
它是公立还是私立,是在城市还是在郊区,还有该校校史,学校规模大小都是你关心的问题。
2. MBA学生的基本情况(Highlights)
比如说,有多少MBA学生,平均年龄多大,男女比例如何,而MBA新生的GMAT、GPA平均分为多少,费用问题,该商学院是否受AACSB的承认将直接意向你的选择。
3. 管理学研究生项目(Graate Business Programs)
面对传统MBA(trakitional MBA――一般两年制全日制MBA),非全日制MBA,遥距MBA(Distance Learning)、行政人员MBA和MBA 、JD联合学位(MBA/JD),你将如何选择。
4. 入学要求(Admission)
即使你有了足够的自信,你也应该更具体的了解一下入学要求。如GMAT最低要求,工作经验最低年限,都是硬性要求。另外,你还必须准备你的简历,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以及你怎样看待、处理一件特定的事(essay)。
5. 学术水平(Academics)
虽然MBA教育似乎是一种职业培训,但师资力量非常重要。学多学生选择Pece University这个不太起眼的商学院制因为它的地点好(在纽约),而且师资力量雄厚(有数十名教授来自于名牌大学如哈佛、纽约、哥伦比亚以及耶鲁大学)。另外该商学院是否有引人注目的交换项目(exchange program)也很重要。
6. 经济问题(Finance)
你能支付多少学费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过你可以考虑一下你能否获得奖学金或其它的经济援助,如贷款。一般情况下,你的GMAT分数超过其平均分30-40分左右就有很大的把握拿到奖学金。
7. 学校设备如何(Facilities)
MBA教育种有很大一部分事案例讨论课(case study and seminar),你必须为你的上课作最好的准备。不仅如此,你将关系该图书馆是否实现计算机联网。
8. 你是个留学生(International students)
留学生的比例将直接相关于商学院能为留学生提供什么服务。比如说,商学院能否为留学生开设预科班以提高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再者,学多商学院对留学生也实行“区别性”的对待。
9. 毕业安置(Placement)
最后一点也是最终要的一点:攻读完MBA之后,你必须获得一份较满意的工作。商学院是否专设毕业安置办公室(MBA Placement Office)将影响你找工作的进程。有好的毕业安置服务及帮助是大部分学生所关心的。
以下是最受欢迎的20所美国商学院(仅供参考)
1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州
2 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马萨诸塞州
3 南加洲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加利佛尼亚州
4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纽约州
5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德克萨斯州
6 俄亥俄洲立大学本校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in Campus) 俄亥俄州
7 普渡大学本校 (Pure University Main Campus) 印地安那州
8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密歇根州
9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威斯康辛州
10 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城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 Champaign) 伊利 诺依州
11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马萨诸塞州
12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马里兰州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州
14 亚利桑那洲立大学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亚利桑那州
17 密歇根洲立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歇根州
18 印地安那大学布鲁明顿分校 (Indiana University at Bloomington Bloomington) 印地安那州
19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纽约州
20 休斯敦大学 (University of Houston) 德克萨斯州
中国MBA
1984年,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管理学院联合在中国首次举办MBA教育,成为中国MBA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学制三年,第一年强化英语,第二年,第三年专学MBA课程。因为当时中国尚未有MBA学位,所以毕业授予美方学位。
1988年以经济管理文明的中国人民大学开始尝试MBA教育。当年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便与加拿大著名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合作,对教师进行MBA师资培训,以筹办MBA。次年初,国务院发动成立“培养中国式MBA研究小组”,即后来的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袁宝华担任委员会主任。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正式招收MBA研究生,并确定第一批MBA试点院校,共有九所: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1993年,我国又批准了第二批MBA项目,共17所,招生人数也由每年几十人增至几千人,可谓发展迅速。第二批试点院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北方交通大学工业与建筑管理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管理学院
华中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湖南大学商学院
暨南大学工商管理教育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中南财经大学MBA中心
在学制方面,中国MBA实行弹性学制,有脱产,半脱产和全日制三种。全日制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半脱产或不脱产学生根据其修满学分及论文完成状况决定学习期限,一般最长不能超过5年,最少不低于3年。其次在办学方式上也形式多样,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共同培养,毕业后给予国外大学学位;与国外大学在教学方法,内容上全面合作,发给本国MBA学位;自己办学,发给本国学位,目前我国管理学院大部分采取这种方式。初次之外,也有政府间合作的MBA项目,如上海市政府与欧盟联合举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后授与“中欧”学位。
在入学方面,我国各个试点院校自1997年起实行全国统一的“全国工商管理硕士生入学考试”(GRK)。考试科目为五门:政治,外语,数学,管理。语文与逻辑,满分550分。其中政治由各校单独命题考试,另外四门实行全国统考。
④ 谁能推荐个中国最好的股票培训,要权威、系统、实用的哈,谢谢!
推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证券投资(分析)高级研修班。我觉得中国人民大学证券投资(分析)高级研修班的师资非常强大,2010年排名第一的基金经理庄涛、私募基金经理路雷、华夏基金的崇松、潘向东都是他们的老师,都是市场上一流的投资者,不是那些什么博客的博主,只会说不会做。而且教学非常系统。不是教你所谓的一招一式表面功夫,而是从投资理念入手,教你分析的方法,建立适合每个学员的投资体系。其中,最愿意听路雷老师讲课,很实用而且很风趣。
学习了一段时间,感觉我的投资水平真的上了一个大台阶,股票该买该卖,怎么买怎么卖都可以自己掌控,而且风险控制住了,什么都不可能是100%的吧。最重要的是感觉我对投资的理解提升了很多,以前为什么买这支股票我都想不清楚。这是在其他课程中很难学到的吧,我没上过别的课,感觉老师基本都是博主、作者什么的,而且各讲各的,好像没什么体系。
为什么说这么多,因为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好,大家一起讨论股票的感觉很好,呵呵。
⑤ 国内目前为止炒股最厉害的人是谁
中国前三名
1梁邦树
中国新生代90后超短线股神,高频365重仓超级短线交易法创始人。其超短线造诣可谓别开天地自创一家,乃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挑战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的发起人!2013年-2018年他连续5年蝉联新浪、网易、凤凰、叩富、多牛、财富赢家、资本魔方等多家知名网站举办的全国投资大赛冠军。从此赢得“超短线冠军收割机”的美誉!2012年年化收益率60%以上,2013年年化收益率80%以上,在不使用任何融资杠杆的情况下2014年-2015年实现年化收益率3200%以上,打破吉尼斯投资大赛世界纪录。2016-2018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00%以上。2018年梁邦树个人总投资收益超过2867倍以上。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38.9%,远远超过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20%,索罗斯的年化收益率30%。堪称,拳打沃伦巴菲特,脚踢乔治索罗斯;横扫天下无对手,空前绝后第一人!
2徐翔
提到短线不得不提到徐翔,1978年生,“私募一哥”。曾任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从营业部成名,到公开发行阳光私募产品,徐翔在创造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奇迹的同时始终保持神秘。1993年带着家里给的几万元入市。18岁放弃高考,专心投资股市。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翔和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投资风格彪悍。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3廖国沛
擅长短线,也是从小资金做起的典范。17年底,中国证监会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佛山禅城人——42岁的廖国沛,罚没8149万余元。据悉,廖国沛控制本人等12人名下28个证券账户,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廖国沛操作15只股票,获利2700万多元。根据相关资料,廖国沛一直是股市散户中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股市无影脚”。他1998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携18万元进入股市,经历近八年“黑夜中摸索”,截至2014年账户资产就已达到数亿元。江湖人称“佛山无影脚”。
其余的比如章建平、李旭东、林园、杨怀定之流多为二线高手不值一提了。
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一的课表
《资本论》,第1-3卷,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5。
《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译本,马克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2。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下卷,曼德尔,商务印书馆,1979。
《晚期资本主义》,曼德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资本论〉新英译本导言》,欧内斯特•孟德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重读〈资本论〉》,本•法因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读〈资本论〉》,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垄断资本》,保罗•巴兰、保罗•斯威齐,商务印书馆,1977。
《资本主义发展论》,保罗•斯威齐,商务印书馆,1997。
《劳动与垄断资本》,哈里•布雷弗曼,商务印书馆,1978。
《生产力的四次革命》,于尔根•库钦斯基,商务印书馆,1984。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保尔•芒图,商务印书馆,1991。
《看得见的手》,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商务印书馆,2001。
《多样化的资本主义》,理查德•惠特利,新华出版社,2004。
《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罗纳德•H•奇尔科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乔万尼•阿瑞吉、贝弗里•J•西尔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现代资本主义》,托马斯•K•麦格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股票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罗纳德•多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资本主义的模式》,戴维•柯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罗伯特•阿尔布里坦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繁荣与泡沫》,罗伯特•布伦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后现代的状况》,戴维•哈维,商务印书馆,2003。
《丰田生产方式》,大野耐一,北京出版社,1979。
《改变世界的机器》,詹姆斯•P•沃麦克等,商务印书馆,1999。
《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罗伯特•W•考克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历史及其现实意义》,鲍勃•密尔沃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政治经济学〉选登”,载《政治经济学评论》,第3辑,林岗、张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高峰,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过程”辞条,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Samuel Bowles、Richard Edwards,Understanding Capitalism:Competition,Command,and Change in the U.S. Economy,Harper & Row,Publishers,New York,1985。
Duncan K. Foley,《Understanding Capital——Marx’s Economic Theo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商务印书馆,1999年。
《经济分析的基础》,[美]保罗•萨缪尔森,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经济学原理》,[英]马歇尔,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英]帕特里克•明福德,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8年。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美]H•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宏观经济学》(第5版),[美]N.格里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经济学与经济政策》,[英]阿列克•凯恩克劳斯,商务印书馆,1990年。
《经济政策原理:价值与技术》,[意]尼古拉•阿克塞拉,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1年。
《经济学方法论》,[英]马克•布劳格,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经济学的革命与发展》,[英]特伦斯•W•哈奇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现代宏观经济学》,[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和彼得•温纳齐克,
商务印书馆,1998年。
《货币金融学》(第4版),[美]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新制度经济学》,[德]埃瑞克•G•菲吕博顿和鲁道夫•瑞切特编,上海财
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新制度经济学》,[冰]思拉恩•埃格特森,商务印书馆,1996年。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德]柯武刚,史漫飞,商务印书馆,2002年。
《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英]布赖恩•斯诺登和霍华德•R•文,商务
印书馆,2000年。
《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和罗伯特•F•赫伯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美]高山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N. Gregory Mankiw & David Romer(eds.),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The
MIT Press, 1991.
Robert E. Hall & Marc Liberman, Economic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998.
Brian Snowdon & Howard R. Vane, Conversations with Leading Economists
——interpreting modern macroeconomics, Edward Elgar,1999.
Stanley L. Bruce, The Evoluton of Economic Thoughts(6th Edition), The Dryden
Press, 2000.
Allan Drazen, Political Economy in Macro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her & Richard Startz, Macroeconomics(8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Book Co., 2001.
Roger E. A. Farmer, Macroeconomics, 2nd edition, South Western, 2002.
⑦ 北京那个股票培训班比较好我想去上培训班。
我之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证券投资(分析)高级研修班学习的时候,觉得他们的师资非常强大,2010年排名第一的基金经理庄涛、私募基金经理路雷、华夏基金的崇松、潘向东都是他们的老师,都是市场上一流的投资者,不是那些什么博客的博主,只会说不会做。而且教学非常系统。不是教你所谓的一招一式表面功夫,而是从投资理念入手,教你分析的方法,建立适合每个学员的投资体系。其中,最愿意听路雷老师讲课,很实用而且很风趣。
学习了一段时间,感觉我的投资水平真的上了一个大台阶,股票该买该卖,怎么买怎么卖都可以自己掌控,而且风险控制住了,什么都不可能是100%的吧。最重要的是感觉我对投资的理解提升了很多,以前为什么买这支股票我都想不清楚。这是在其他课程中很难学到的吧,我没上过别的课,感觉老师基本都是博主、作者什么的,而且各讲各的,好像没什么体系。
为什么说这么多,因为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好,大家一起讨论股票的感觉很好,呵呵。
⑧ 中国有哪些股市名人,破解股票获得成功
股市前几年比较出名的如王亚伟、徐强、杨百万、刘芳、赵建平......他们投资股票都曾经取得过很大的成功,但并不因为“破解股票”。因为股票本身其实没有多少秘密可破解。正常情况下,买的一方力量强,就涨;卖的一方力度大,就跌。投资股票的难处在于怎样找到有价值、有发展前途的上市公司。只要找到一家这样的公司,逢低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就行了。
⑨ 中国股市十大高手排名
中国投资界高手如云,只是他们行事低调,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如葛卫东、王亚伟等。
1、 葛卫东 葛卫东,江湖人称“葛老大”,2000年做期货,数次爆仓,一度轻生。2004年阅读大量巴菲特书籍,使其领悟投资真谛,操盘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华尔街称之“东条英机”。如今坐拥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榜第216名。
2、 王亚伟 王亚伟,曾经的“公募一哥”,率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出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神话。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犀利,被誉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操作风格过于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表现令人唏嘘,王亚伟掉下神坛,但如今他涅盘重生,携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巅峰。
3、 傅海棠 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货投资,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独创“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做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4、 蒋菲 蒋菲,史上“最牛散户”,25岁就通过炒股赚到4亿,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为人低调,所以其财富来源颇具争议,然而,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中,我们能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出手及其果断,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自成一派。
5、 赵丹阳 赵丹阳,人称“私募教父”,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2007年、2014年两度狙击A股,震惊股票圈。他擅长研究基本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能做出精准的判断,李大霄曾将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提并论
拓展资料:
1、 林广袤 “浓汤野人”林广袤,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被称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场,亏损7亿,此后,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2、 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投资狂魔”,是高瓴资本的创建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00亿美元。他投资过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优秀股权管理基金。
3、 裘国根 裘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办重阳投资,成为掌舵人。无论股票、期货、债券市场,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旗下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25%.
4、 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将他奉为"香港股神"。1969年开始投资生涯,用5000港元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元的资产,创造了“40年增值4万倍”的神话。他主张“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于2015年2月去世。
5、 徐翔 徐翔,曾经的“私募一哥”,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17岁带3万入市炒到40亿,曾经管理数百亿元资产“傲视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资神话就此落幕。
⑩ 股票投资类的培训班收费很高,读了真的有用吗具体都讲啥内容啊
一楼和二楼唱双簧了,现在的股票培训基本以骗子骗钱为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