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股票大股东增加资金好不好

股票大股东增加资金好不好

发布时间: 2022-01-25 14:28:00

㈠ 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基金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中长线来讲,基金多的股票肯定是利好,毕竟人家买的基金,基金也是通过股市来获利分享给投资者,基金也不会看着自己亏的。
当然,炒短线就不必了。

㈡ 股东持股增加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
股权分置改革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发展阶段 股权分置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形成。中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在事实
股权分置改革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
第二阶段: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为了解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开始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 试。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该思路的延续,同样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于当年10月22日宣布暂停。
第三阶段:作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变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式被提上日程。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形式 有四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
而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对股份公司就已不再设置国家股、集体股和个人股,而是按股东权益的不同,设置普通股、优先股等。然而,翻看中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的相关规定,既找不到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
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弊端 第一,市场供需失衡问题。三分之二的非流通法人股,一旦被允许卖给个人投资者并在市场流通,似乎会导致市
证监会主席谈股改场上股票供应的剧增,如果对股票的需求跟不上大幅度增加的供应,可能会导致股价的大跌。股权分置时刻威胁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扫除一个重要的障碍。
第二,股东利益冲突问题。流通股与不流通法人股的长期法定分割导致上市企业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面临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明显及长期的利益冲突。
流通股股东认为国有大股东当初上市时并没有以现金在市场上购买股份,而是以低于真正市场价的资本估值而获得股份及控股权,因此认为吃了亏,需要在股权分置改革时获得补偿。
到底需要补偿多少?没有人讲得清楚。显然,这是一个大股东与流通股小股东讨价还价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很明确地将讨价还价的细节交给了每一个上市公司自己去处理,但规定股改方案必须经过三分之二流通股股东同意及三分之二全体股东同意。这一政策是2005年股改可以顺利推行的关键,因为它一方面使得证监会可以超脱于具体的利益分配,另一方面也限定了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讨价还价的相对力量,
中国股改势在必行大大降低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交易成本与阻力。
由于大部分企业的大股东是国有企业母公司,相对较好说话,他们对流通股小股东的让步也就比较大,小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得补偿的股份数平均达到流通股总量的30%之高。
有学者和专家认为改革中,国有股让利太多,但也有流通股持有人认为国有股让利不够而拒绝改革方案。
市场参与者将注意力聚焦在这些讨价还价的细节上,显然合理而正当。但同样,在各方博弈中,再分配的绝对公平显然只能是理想化的要求。对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真正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与小股东能不能有双赢的机会———上市企业的管理、生产力及业绩有实质性的改进。
企业素质的改进应该是股权分置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可惜内地在这方面的讨论很少,注意力都集中在市场供需平衡及股东利益冲突这两个问题上了。企业素质的改进与企业的控制权直接相关,而股权分置往往导致企业控制权的僵化。
第三,控制权僵化的问题。三分之二的法人股不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流通,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特别是其国企母公司,对上市公司具有不可动摇的控制权。某个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运用不当,企业经营必然出问
股权分置改革题,企业生产力将下降,利润减少,股价下跌。
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当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因为经营不善而跌到一个很低的水平时,一些策略性投资者就可以介入,大量收购该公司的股票,或以收购兼并的形式,成为控股股东,并撤换管理层、更改经营方式、提高生产力及业绩。
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分置制度完全限制了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有能力的大股东无法替代无能的大股东,企业也就无法在市场压力下通过优胜劣汰而有系统地扭亏为盈,持有烂股的小股东也就无法借收购兼并来翻身,日久天长,股市也就失去活力而一蹶不振。
股权分置改革-改革必要性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产生不同股不同权,从而造成恶性圈钱、市盈率过高、股票市场定位模糊,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全流通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积极发展。中国加入WTO,与国际经济日趋紧密,中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对外开放,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
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改革是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国九条”的要求,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统一股权、统一价格、统 一市场、统一利益。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证券市场将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市场价格的公信力将大大提高。
股权分置改革与国有股减持不同。减持不等于全流通;获得流通权,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减持。
股权分置改革-《国九条》对其影响 自2001年以来,以国家股按市价减持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之争,一直就在“以强调国情为主的实事求是派”和“以强调海外规范为主的照搬照抄派”之间激烈地进行。理论对上可以影响决策,对下可以影响媒体,理论话语权的实质是股权分置改革战役的“制空权”。“制空权”被谁控制,谁就决定着股权分置改革战役的走势。
理论之争的本质是改革的路径之争。中国历经四分之一世纪的改革实践,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可在一些经济学家和海外人士眼里,中国经济改革却充满了不规范。他们对比美国的市场经济和由萨克斯之类的美国经济学家指导的俄罗斯、波兰的改革,总觉得中国改革不系统、不彻底、不规范,如股市中存在的股权分置和一股独大。股份制的推行和深沪股市的建立是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组成。即使不是成功在“摸着石头过河”,可也得不出“成功等于不规范”的经济学逻辑。到底是中国改革不规范,还是“规范”出了问题,是值得人们反思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与俄罗斯的全面照搬美国股市相比,中国股市虽然产生了股权分置和一股独大,但这却是我们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朝着既定方向稳步推进时最小代价的路径选择。
股权分置改革事关中国资本市场在实现自身的规范化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究竟是放弃实践已证明成功的中国改革方法论,在关键时刻,步入“休克疗法”的误区,且不能自拔,还是确立并遵循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的改革方略。建立正确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法论是决定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的关键。
可幸的是,“以强调国情为主的实事求是派”最终取得了这场决定中国资本市场命运的理论之争的胜利,真正在理论和政策上占据了主导地位。2004年2月,中央充分认识到股市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危害性,从中国股市的实际出发,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简称《国九条》),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纲领。《国九条》明确指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稳步解决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强调“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继《国九条》颁布14个月之后,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4.29通知》),提出了对价并轨的改革思路,并启动了这场处于新兴尚未转轨时期的中国股市所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改革-经济学分析 2006年3月6日,第23批的46家股改公司名单公布,至此,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上,股改公司的比例已接近50%,许多人对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感到乐观。
也许是尚在进行之中的缘故,股权分置改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导致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失去控制权的先例。
股权分置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所有权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上市公司,包括在内地及香港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这个制度安排在2005年之前已经实行多年,其中特别规定:上市的企业只允许其少部分股份(通常不到三分之一),在市场公开发行及交易,其余的股份则暂时不允许进入市场流通,并只能由一个或几个法人持有。
股权分置改革
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一个权宜之计,当初主要是希望一方面保证国家对上市国有企业具有绝对的控股权,另一方面也担心中国刚刚建立的股票市场无法承担全流通的市场压力。
确实,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降低了国有企业在内地及香港市场上市所遇到的思维观念及利益分配方面的阻力,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没有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可能晚很多年。

㈢ 股东数量增加是好还是不好

增加好,利空即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而股东人数增加则表示有更多人认可该公司,愿意投资加入股东。
1、 所谓“利空”,就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而一旦出现“利空”,就很容易导致股市大盘的整体下跌。而且如果利空信息不断的话,就会造成股市价格不断下跌,就会形成“熊市”。
2、 股东人数增加一般表示有更多人认可该公司,愿意投资加入股东。它是好现象。但股东人数增加或减少和股票是涨还是跌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关联,最多只能说明这只股票未来有潜力涨或是跌。
3、 也就是说,股东人数增加的股票不一定看涨,也不一定看跌。所以并不能直接说股东人数增加是利空或者利好。
4、 而且单纯用股东人数来分析股市行情,也容易陷入误区。毕竟绝大多数股民只能从年报、中报、季报中获取股东人数变动的信息,所以消息是滞后的,但股市却是时刻在变化的。
拓展资料:
1、 股票股东人数增加,意味着散户在不断的流入,主力资金在不断的流出,筹码逐渐从主力的手中流入散户的手中,比较分散,这种类型的个股,一般上涨比较难,即在个股上涨时,散户会获利出局,卖出手中的股票,导致股价再次下跌,因此,股票股东人数大幅增加是一种利空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以卖出为主,或者继续空仓观望。
2、 反之,股票股东人数减少,意味着市场上的散户在大量的卖出,主力资金在不断的流入,筹码逐渐从散户的手中流入主力的手中,集中起来,主力控盘加强,方便主力今后的拉升,是一种好事,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股东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买入一些,等待主力的拉升。

㈣ 公司增资是利好么还是利空

如果只是单从“增资”这个行为来看,应该属于中性偏利好,反正就不是利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增资一般都是对于旗下的公司进行的,这说明子公司有发展的空间,需要资金,这本来算是个利好。
但是反应到市场就不一定了,这要取决于所增资的公司是做什么的,增资哪些业务。如果市场认为这家公司的业务没有前途,那么就不会买账了,这对于公司本身也没什么影响,所以股价波动就不会大。
但是增资的公司是现在市场的朝阳行业,那就有想象空间了,股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回头来看杉杉股份这次增资,增资的是做电动车的公司。现在新能源汽车正是市场一个热点,特斯拉等电动车就更火爆了,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利好,这段时间股价的上涨也表现出市场认同了这一次增资行为。
如果答案满意的话,麻烦你采纳一下!你的采纳是我继续答题的动力。

㈤ 股东人数大幅增加,不知是利好还是利空

股票股东人数增加,意味着散户在不断的流入,主力资金在不断的流出,筹码逐渐从主力手中流入散户手中,比较分散,这种类型的个股,一般上涨比较难,即在个股上涨时,散户会获利出局,卖出手中的股票,导致股价再次下跌,因此,股东人数大幅增加是一种利空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以卖出为主,或者继续空仓观望。反之,股票股东人数减少,意味着市场上的散户在大量的卖出,主力资金在不断的流入,筹码逐渐从散户的手中流入主力的手中,集中起来,主力控盘加强,方便主力今后的拉升,是一种好事,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股东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买入一些,等待主力的拉升。
对于股东户数的增加,一般说明资金在减仓,股价会下跌;股东数量的减少表明资金正在开仓,其股价将会上涨。如果有更多的人加入股东大会,公司的股权会被分散,股权会被分散,股价不会被少数人操纵。这比集中对投资者更有利从常识来看,90%的股份,随着股东的增加,都不利于股价的上涨。因为筹码是分散的,股价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洗盘才能上涨。
股东人数增加一般表示有更多人认可该公司,愿意投资加入成为股东。股东人数的增加与是否导致利空并无直接关联,形成利空即表示股价下跌,是一种负面消息。但股东人数增加或减少只能代表投资者对该公司股价行情的一种预测,并不能直接导致股价的上涨或下跌。相对于股东人数的变化,政策基本面的变化、大盘的涨跌环境、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以及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等都会更加直接地影响股价的变动。因此不能单纯地将股东人数的变化作为利好或利空的判定标准,而应该综合评估与股价有关的各种因素,从而判断个股的走势。所以,一只股票的股东户数大量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利于股价的上涨,所以要做好风险管理。但是,如果该股的估值已经很低了,就要警惕主力拉起抬高后震动仓的恐吓,然后离开。股东数量的大幅增加不一定是坏事,但也会有例外。

㈥ 上市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是利好还是利空

上市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是利好。上市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说明公司前景好,具有盈利能力,更代表了公司资金实力,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有财务稳健的能力。

股市利空是股市用语。利空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利空往往会导致股市大盘的整体下跌,不断的利空消息会造成股市价格不断下跌,形成“熊市”。

(6)股票大股东增加资金好不好扩展阅读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

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

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比例。

注册资本与注册资金的概念有很大差异。

1)注册资金所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权;注册资本则反映的是公司法人财产权,所有的股东投入的资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财产权。

2)注册资金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本是出资人实缴的出资额的总和。

3)注册资金随时因资金的增减而增减,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而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注册资本

㈦ 股东人数增加是利好还是利空

股东人数下降好。

股东户数的变动是一个股票筹码运动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变化可以暗示投资者的操作变化,即持筹变动。股东户数下降好于增加,原因有以下两点:

1、一方面股东户数的减少意味着有大量的筹码正在被集中,主力进场迹象明显;

2、另一方面股东户数的减少往往意味着主力洗盘的完成,因而后期个股上涨可能性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股东人数增加,股价往往会下挫,股东人数减少,股价走势比较强,所以公司股东户数短期内大幅减少,意味着有主力资金在吸收筹码。

筹码的集中都是有大资金运作的结果,所以筹码分布的越散,那么这就意味着市面上浮筹越多,主力拉升欲望少。通过对比股东人数增减变化,可以相对真实地察觉到筹码究竟是流向庄家手中还是散户手中。另外,要注意这个指标也是有着时效性的问题:

1、一方面这个指标往往是在个股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上公布,所以越早看到这个消息那么就越灵敏。反之,越晚看到那么可能就要接盘。

2、另一方面操作上要在上市公司股东人数有明显减少的时候及时介入,等到股价涨幅已大,股东人数减少到极限时,要果断出清,以免被主力资金欺骗。毕竟很多个股都是在股东户数明显减少的时候主力建仓,在明显增加的时候主力出货。

综上所述,股东户数下降利好个股。

㈧ 股东之间一个股东增加资金其它的股东不增加资金股权怎样变化

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如果没有股东会决议,仅是一个股东向公司注入资金,这种情况对股权没有影响,该股东增加的资金如果不是股东借款性质,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实收资本(股本)。

热点内容
比亚迪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发布:2024-03-28 19:53:44 浏览:545
股指期货大涨怎么办 发布:2024-03-28 19:53:05 浏览:425
期货怎么加仓拉均价 发布:2024-03-28 19:43:35 浏览:925
创新药属于什么基金 发布:2024-03-28 19:09:34 浏览:751
股票投资的24堂必修课作者 发布:2024-03-28 19:08:14 浏览:3
什么因素会影响亚马逊股票 发布:2024-03-28 18:57:30 浏览:816
同花顺股票软件量比如何查 发布:2024-03-28 17:48:02 浏览:672
股票转增后对股民的影响 发布:2024-03-28 17:27:53 浏览:749
武汉车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4-03-28 17:10:21 浏览:932
基金一天的变化根据什么 发布:2024-03-28 16:38:07 浏览: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