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股票
1. 个人信用贷款流入股市被查到有什么后果
没什么后果,别太担心,信用贷款如果申请贷款的时候没有明确说明和指定贷款用途,都没什么问题!但需要注意一点,不要承认自己的股市投资的资金是信用贷款的资金即可
2. 多地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这对房市有什么影响
首先我非常支持这个决定,其实我觉得如果用信贷资金投放到股楼市当中,那么一定会对楼市有很大的冲击,甚至会抬高一个地区的房价,这对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工薪阶层而言,他们的工资收入显然不能买得起房。
以前我们都觉得房价特别高,也至于到了很多人都买不起房的程度,后来房价也逐渐出现一个比较平稳的态势,很多地区也出台了很多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限制之下,很多地方的房价都开始稳定了下来,甚至一些地区的房价出现了下跌的情况,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好,因为对于那些真正有刚需需求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用一个比较实惠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好房子。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关于楼市的新闻,在这个新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正在严查所谓的信贷资金流入到楼市和股市,我们要先明白一个概念,楼市和股市的泡沫已经非常大了。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基金的新闻,很多人会觉得现在已经是一个牛市了,所以纷纷拿出自己的钱投放到基金和股票当中。楼市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拿出一些所谓的信贷资金,那么将很有可能把楼市的价格抬高,这个时候正常的人就买不起房子了。
3. 严防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已超过一年,虽然疫情在国内早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因疫情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在2021年能否持续、如何退出,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
其中关注度最高的货币政策,最近决策层频频表态不会急转弯,将持续支持以民企为代表的小微企业。21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能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银行业保险业2020年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称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举措,重点是推进政策的落实,分类施策,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可见,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将依旧保持相当力度。从去年来看,支持效果颇为明显,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按照普惠口径,目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09万亿,同比增长32%;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2018年、2019年持续下降基础上,2020年又下降0.82个百分点。
应该说,在目前市场主体仍面临不少困难之际,继续在信贷方面予以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十分必要。不过,在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资金通过企业贷、消费贷流向楼市、股市亦屡见不鲜,推升资产价格。在房地产市场表现为热点城市房价在已然高企的基础上再度上涨,摇号抢房、日光等现象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持续上演;股市则让公募基金去年新发规模爆棚,2020年全年新增超过3万亿元,这些资金在A股市场疯狂“抱团”,公募集中持仓股估值水涨船高,100倍以上PE(市盈率)成为常态。
虽然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和股市的局部泡沫不能完全归咎于信贷资金流入,但的确是一股不小的推动力。现实中,一张营业执照加房产证就可以贷出高达数百万的低息资金(年化3.8%左右),很多人乐此不疲,拿到钱要么买房要么投资理财;而以90后甚至95后为主力的新基民,统计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如何套出数十万低息消费贷买基金,成为90后们的热门话题,2020年基金因抱团收益明显跑赢指数,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
近年来,监管部门通过整治市场乱象,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对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楼市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借款人我行我素、有令不行,原因包括银行对借款人存在过度授信、放松贷款审查以及贷后管理不到位,也有个别借款人故意逃避银行监督,通过采取欺骗手段获取信贷资金,进而投进股市楼市。此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银行很难全程监测资金的流向,难以判断借款人炒股资金到底是信贷资金还是自有资金。
但毋庸置疑的是,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危害非常严重。一方面削弱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极易催生资产泡沫,甚至会引发新一轮金融风险。
因此,对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楼市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警觉,严加防范。近期上海、深圳等地出台政策严防信贷资金进入楼市,接下来各银行机构要按照监管层要求,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信贷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各自责任,加强贷款“三查”,尤其是要强化贷后检查,搞好资金流向的监测,特别要加强对综合消费贷款、网络循环贷款等资金流向的监管,防止信贷资金绕道进入股市、楼市。
总体而言,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仍需持续,但也要严防流动性宽松下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推升资产价格泡沫,继而成为金融风险诱因。
4. 多地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这种状况是不是很严重
这个状况到底是不是很严重?没有人能够给出具体答案,但是之所以很多地方严查信贷资金流入到股市和楼市当中,就是因为很多人害怕这些信贷资金,会把股市和楼市的泡沫进一步加大,因为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很多人都不希望股市和楼市继续增加泡沫,这样的泡沫并不利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不利于经济发展。
我最近也研究了关于很多股市和楼市的内容,同时我也看了关于信贷资金的内容,比如现在很多人就会提到所谓的股市,因为我们都知道从年后开始,股市已经回调了几乎20%,很多人都惊呼熊市是不是马上就要来了,而且很多人在寻找目前股市下跌的原因的时候,就把信贷资金考虑进来了,很多人会觉得信贷资金的严查会影响到股市的情况,虽然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一个确认的答案,但是我觉得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严查信贷资金流入到股市和楼市当中。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在2020年的时候,整个市场是处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所以当时的货币紧缩情况非常严重,当时其实放水了很多,在放水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担心信贷资金流入到股市和楼市当中,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信贷资金一直以来都禁止流入到股市当中,关于楼市的情况,之前也确实有一些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但是后来很多地方也明确禁止了这类资金的流入。
5. 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10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规范北京地区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
《通知》强调要加强资金用途合规性审查,要求银行按照穿透原则,严查资金用途合规性,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网络借贷平台、房地产市场等禁止性领域。
具体为:采用自主支付的,应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事先约定,要求借款人定期报告或告知贷款人贷款资金支付情况。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发放后,应采取有效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
6. 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监管层频频出手,为何没有解决到问题根源
根源是房地产税没有出台,炒房者认为房价还能持续上涨,所以不断借钱炒房,将房价推高。从春节过后,大城市开始密集调控楼市,这次调控的目标对准了银行房贷。主要是监管单位认为,各地频发炒房事件,主要还是因为炒房群体利用各种渠道,从银行借来资金,然后通过代持的方式进行炒房。所以现在开始对银行贷款进行严查,要求所有放贷机构严查资金的具体流向,一旦发现资金违规被挪用,必须进行惩罚。
7. 9、当前我国股市、房地产过热过程中,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将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哪些风险
银行做为资金的信用中介,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法中要求三性原则,既,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安全性:某一行业过热,资金大量向其集中,势必更其不正常发展,一旦受国家或市场调控,回到正常状态时,银行冲入行业中的资金会受到损失。银行自有资本少,经不起风险,商业银行属负债经营,一旦风险过大,引起储户恐慌,损失银行信誉,甚至产生大量挤提存款。2008年7月12日关闭的美国IndyMac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过量投资房地产,当房价暴跌,储户13天提走13亿美元,最后倒闭。
流动性:做为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以支付需要,流动性是负债经营的基础。一方面吸收存款,一方面放出贷款。存贷比失调时,就得引入更多的长期资金来做提款准备,长期资金的来源多以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同业拆借,国际货币融资等,但这种保证流动性的方式,会提高资金成本及有损银行信誉。资金大量集中某一行业,会造成资金大量长期被占用,迫使银行提高成本去引入资金。
效益性: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当行业受到冲击时,贷款客户别说付利息了,本金能否追回都是个问题,更谈不上效益性。
商业银行的管理就是协调三性原则的平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分为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防止违规的管理,主要是操作风险管理。银监会提出的加强监管力度,监管结构。如工行的统筹管理,分工控制。操作风险主要分5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及管理效果。
主要说风险控制
一:对于银行可以采用风险承担的方式,既依靠银行本身的财务能力承担损失,将损失计入成本,通过产口定价获得操作风险准备金,通过操作风险准备金吸收损失。再就是预提资本吸收损失
二:采用风险转移方法控制。就是将此类风险责任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但此类操作风险计量困难,损失巨大,是风控中的薄弱环节。操作方式常用的是保险和业务外包。
三:风险规避,在发现一些高风险的业务时,应该降低或撤销此类业务。同时保持谨慎态度,因为高收险带来的是高收益。
四:损失控制方式,也就是对于那些无法回避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如员工培训、拟定规则。建立风险报告机制等。
对于违规操作,银行内部加强监管,分级负责,分级监管。人是最不可控的风险,没有规矩可循。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的同时,消息瞬间满天飞,结果在十分钟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竟然还向其即将冻结的账户转入了有去无回的3亿欧元。就是因为人的因素。有兴趣你可以在网上找找,看看这个过程,很搞笑的。德国国家发展银行被德国销量最大的图片报,称为德国最蠢的银行。
8. 贷款的钱如何转入股市
贷款的钱可以存入到于股市绑定的银行卡账户中,就可以把钱转到股市了。
9. 严查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2019年以来,北京银保监局深入组织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等专项工作,持续提升监管检查及行政处罚工作质效,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7件,对42家金融机构及32名责任人处以罚款合计3421万元。
其中,银行业领域行政处罚决定28起,共对25家银行业机构给予罚款合计2820万元,对5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合计39万元;保险业领域行政处罚决定19起,对17家保险业机构给予罚款合计383万元,对27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合计179万元,对1家机构给予停止接受新业务的处罚,对1名责任人给予撤销任职资格的处罚。监管执法对辖内银行保险业防风险、治乱象的助力效应日益增强。
严查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问题
北京银保监局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整治和严厉查处房地产业务领域各类违法乱象。今年以来共查明辖内4家银行、2家信托公司存在的同业投资资金、理财资金被违规用于缴交土地出让价款,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个人商办用房贷款业务违反房地产调控政策,信托计划资金实际投向不具备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商、“四证”不全的开发项目等多类违法违规问题,合计处以罚款910万元。
深入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等问题
同时,北京银保监局还加大涉企收费规范整治力度,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领域“存贷挂钩”、“借贷搭售”、“转嫁成本”等不规范经营行为从严从快立案查处。依法查处保险业机构欺骗投保人、保险销售宣传不当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有效查处社会关注的违规事件
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某汽车金融公司违法违规问题,北京银保监局第一时间采取暂停部分业务的监管措施,并给予行政处罚。对信托公司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就部分信托公司为银行规避监管违规提供通道服务、与保险机构合作违反监管规定等问题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北京银保监局表示,将认真落实银保监会关于坚持不懈治理金融市场乱象、进一步遏制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工作部署,遵循“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公平监管、为民监管”理念,充分发挥监管震慑作用,督导在京银行业保险业稳健发展、合规经营,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