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后中国股票指数预计
㈠ 注册制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影响不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哪次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㈡ 注册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1.发行机构只做审查而不做相对应地判断,市场个股踩雷概率会逐步增加,那么不理智地炒作会逐步减少。
2.在注册制下“上市资格”不再稀缺,只要符合注册制要求,也可以轻松上市。这样下去未来整体股市将会出现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情况,使得整体股市的估值下移,只有极少数前景非常好的公司才能享受高估值。
3.注册制创立的初衷本是为中小企业、新型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因此可以预见注册制的推行将会促进中国股市直接融资的繁荣发展,促进中国股市估值重构和良性发展。
㈢ 注册制到底会给中国股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作者:解码金融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8206682/answer/753294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带来透明信息的完备披露
实行注册制,证监会是不是就不要审了?依然要审,但证监会要审核的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备性。目前,证监会作为监管者的角色其实是错位了,证监会其实没有义务保证每个股民都赚到钱,更没有义务保证融资方一定能圈到钱,证监会要做的是保证上市公司必须清晰准确地披露应该披露的信息,把可能遇到所有的情形包括风险,都准确地披露给投资者,接下来就是自由交易,愿打愿挨的事情。
交易所审核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是否达到上市标准,但不对盈利前景、募集资金使用提出实质性意见。上市公司在海外的上市标准很简单,它们可以接受一个不盈利的企业,因为不怕公司没盈利就怕没未来——可能这个公司现在不挣钱,但是两三年以后可能会挣很多钱,比如谷歌上市的时候也是亏损公司,可是后来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某种意义上,交易所看重的是交易性指标,哪怕是亏损公司,只要投资者接受,公司就可以正常上市;而如果一个股票如果跌到一块钱以下,而且没什么交易量,那就是说市场不认可这个公司,它就应该退市。
也就是说,注册制下,市场拥有了鉴别一家公司值不值投资的权利,市场用钞票来表达它的选择,双方利益对称,进行愿打愿挨的自由交易。注册制就是使监管者的职能和角色发生一个调整,但不代表它的缺位,就是说家长退出、变成警察——监管者仍然在那里,维持市场的秩序,保证上市企业不欺骗投资者,而不是替投资者做价值判断。
2、带来市场定价的规则
其实,不同国家的发行制度都是不一样的,包括像台湾、日本,甚至是德国等大部分国家都是从一开始管制比较严格的一种制度,慢慢转向一种比较开放的、以市场同业自治为主的制度。但是,无论哪一种发行制度,都是在投融资者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个利益的平衡点是不一样的。
而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环境是决定发行制度选择的重要因素。我记得十多年以前中国有个很熟悉的口号,“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大家那时候觉得挺正确的,国企改革就需要资本市场。
现在想想对吗?国企是融资者,当资本市场为它服务的时候,证券市场整个的规则就是严重有利于融资者,也就是资本市场替国企来圈钱,帮它完成国企改造。当国企把大量的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后,再通过上市从老百姓那里圈了很多钱,于是,亏损的国企一下子就变成了盈利的国企,现在国有资产庞大的基础,跟那时候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是有关系的。这里我也不去做历史的评价,但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资本市场应该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否则投资者就会离开市场,所以大部分资本市场都会慢慢走向均衡性的市场。
每一个发行制度都是跟它的历史相结合的,我们新股发行制度从一开始的审批制,发展到2005年以后号称是核准制,但由于我们的核准带有太强的行政权力色彩,其实跟审批制还是没有完全脱钩,所以,我们现在有点像审批制,有点像核准制,接下来就是往注册制方向发展。从趋势上来看,各国对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标准在趋松,审核标准在不断降低,也就是说,监管者权力放到一个比较小的地位,只要拟上市公司不违法违规,股票发行的选择权交给市场,只要市场愿意接受,公司怎么亏损都可以,IPO定什么样的价格都可以。
信息披露制度:很多人说股票价格太高不公平,其实,公平与否,第一个关键在于双方信息是否对称,存不存在欺诈行为;第二个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自愿交易。只要是信息透明的自愿的交易,任何一种价格都是公平的。在这种原则下面,政府就不会去管市场定价的具体市盈率,比如现在完全市场化的美国,发行时就是管住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美式累计投标询价制:为什么高报价在中国股票市场会遭到诟病,因为里面存在一种猫腻:目前机构并不需要为自己的报价负责,于是有些机构就会报很高的价格,但是报完以后只买一点点,而且最后的买价是使用大家报价的均价,肯定低于自己的高报价,这种报价制度会拉升股票的价格,导致价格操纵。而在美国股市,机构要为自己的报价负责,报了最高价就要以最高价买这个股票,就跟上海在没有进行价格管制之前的车牌竞拍制度一样:你报10万就10万块一张,你敢瞎报吗?你不敢瞎报。每一个报价的投资者,要为自己的报价负责任,既然报出这个价,就说明你认为它值这个钱。中国目前投标的报价制度是存在漏洞的,但这个操作漏洞是可以堵上的,只要让投资者为自己的报价负责,并且对购买的数量也做出一定的要求,这样的规定就能剔除价格操纵的一种猫腻。
自主配售制和超额配售选择权:现在中国股票发行既然没有自主配售,那么中介机构可以把价格抬的很高,卖不出去总承销商负责,注册制以后,机构的综合能力,包括股票客观的定价,都会成为整个发行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东西。当发行股票很容易后,可能大家都觉得没有必要圈那么多钱了,也不会再有超额配售。
总之,整个发行的制度实际上都是逐渐宽松的,随着市场的成熟,市场的权力是越来越大,这是整个全球发行制度变化的一个趋势。
3、带来退市制度
注册制还会带来真正的退市制度。其实,退市制度在中国出台了很久,但几乎没什么公司退市,退市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注册制,俗话说,“吐故才能纳新”,但在中国股市,其实纳新才能吐故。在非注册制下,上市非常不容易,不仅仅是上市公司会拼命保,地方政府也会保,所以最后就变成交易所、证监会跟地方政府在博弈,在这种情况下,吐故是很困难的,而如果不能吐故就是不断地炒作,于是就有了壳资源。IPO实行注册制以后,退市就会很容易,因为企业只要符合上市标准就可以挂牌,上市就不再稀缺,也就没人去花大价钱购买壳资源,所以一个上市公司只要没有价值就可以退市了。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退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香港式的退市,一种是美国式的退市。
美国式的退市相当于逆转板,企业股票可以从一个OTC市场升到一个创业板,从创业板升到主板,同样,主板退市以后,股票仍然可以到OTC市场去交易,这样尽管已经退市,但股票仍然有流动性,也就是说还可以起死回生,盈利前景好到一定程度,这个股票还可以转回去,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但是香港不一样,香港没有OTC市场,退市就意味着破产清算,退市就是彻底的退。因为这一点,香港的退市实际上是非常慎重的,根据Wind数据,退市企业的比例为10%,但是,这个数据是虚高的,因为香港把所有转板都理解成退市,实际退市的公司里90%都是主动退市的:比如我在香港退市到美国上市了,他也理解成退市;还有一种是因为业绩好,或者业务发展改变以后,我被更大的股东收购了,收购完成原来的就退市了。也就是说,企业在香港股票市场被迫退市的比例比欧美国家要低很多,大概就是1%的股票。
在这两种退市方式中,我觉得中国将来的退市制度可能更像美国的逆转板退市,就是新三板可以进入中小板,进入主板,如果主板股票表现不好,也可以退到OTC市场或者新三板去,股票仍保持流动性。
注册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从路径来看,我个人判断中国的IPO注册制肯定是渐进式的: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然后再到注册制,我们走了20年。台湾也是这样,台湾从1983年就开始实行核准制和注册制并行的制度,经过23年、到2006年以后才真正完成实行注册制。中国可能不会走那么长时间,但是肯定是从新三板、中小板这些比较基础的、影响力也比较小的市场里开始,最后才是主板的注册制,是一步一步来的,绝对不是休克式的。
从本质上看,注册制改革有两大主要目标:
第一个就是通过解决供求的失衡,来解决高IPO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现象,正是因为上市的额度和规模管制,股票供求不平衡造成了这三高,注册制就是创造一个供求平衡的环境。
第二个是通过减少审批环节去行政化,提高发行效率,减少权力的寻租。
㈣ 注册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具体如下:
1、注册制对市场影响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长远来看,注册制将减少为权力寻租买单,减少波动,强化价值投资,这对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好处要大于其损失。
2、利好: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
当一些人或部门手握“谁可以上市”“谁先上市”的大权时,不可避免会引发权力寻租现象,这些权力可能会被转化为个人利益。最终,谁为这种昂贵的“审批权力”买单?绝不是上市企业,而是中小投资者。这就好比,谁为出租车的牌照,为“份子钱”买单?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隐藏着对中小投资者的“暗中掠夺”的不合理机制。如果不实施注册制,无法谈投资者保护。
二、注册制可以有助于将资金引流到实体经济,有助于“万众创新”。 在很多人眼中,股市仅仅是让上市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与其他企业无关,与经济无关。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因为审批制及上市难问题,A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市场,股市走牛也只是让壳资源更抢手,更稀缺。如果实施注册制,那就不同了。注册制让风投、创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机制。有了上市预期,A股的高估值将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进入中小微企业,投资和服务于新经济。这种市场化的资金导流,打通股市和经济的“任督二脉”,显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让A股由赌场向市场转变,减少毫无意义的壳资源炒作。我们知道,核准制的结果是壳资源稀缺,而不是投资资金稀缺。其结果是,很长时间里,一堆资金围着壳资源乱炒一通,在5000点的时候,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达到120倍以上。这其实就是赌场,我想不出这些炒作资金对经济的任何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赌场中,价值投资成为空话,中小投资者大多为输家。
四,增加市场稳定,减少大幅波动。对于上一波股灾,有很多人认为是股灾拖延了注册制施行。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是注册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股灾。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短时间内暴涨,因为泡沫。我们知道,在严格的核准制下,企业上市的节奏肯定跟不上杠杆资金入场的节奏。如果注册制早点推,如果股票供应与杠杆资金入场保持更好的市场动态均衡,可能就不会短期暴涨暴跌。
3、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涨跌停板也会助涨助停。笔者认为这都是A股长期大幅波动的根源,务必要引起重视。
4、利空:
因为目前的股票价格是有壳资源溢价的,也就是含有“审批权力”的价值。如果推行注册制,部分股票,特别是中小市值股票的价格会受影响。这个原因完全可以理解。这就好比,手里如果持有出租车牌照的人大多会反对完全市场化且无需牌照的专车。
㈤ 重磅消息,股市T+0、印花税、全面注册制,A股要爆发了吗
整个股票市场不平静,主要是证监会给市场释放了一大堆消息,让市场沸腾了,尤其是股市T+0交易制度,让多少股民期待这个制度尽快实行。
根据证监会信息得知,证监会给市场主要释放以下信心量:
1、印花税立法
2、股市T+0制度
3、全面推行注册制
4、进一步扩大融券券源
以上三点就是最值得市场关注的,消息一出来之后,都认为是重大利好,下周A股要爆发了,事实并非如此,下面进行逐步分析。
印花税立法
股市印花税是目前炒股最高的一种费用,自从2008年调整为0.1%之后,至今已经十几年没有进行调整股市印花税了。
㈥ 注册制对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我觉得是利空。预计大盘会到1600点。
(1)放松审批必然是利大于弊。股票也是一种资本性商品,如果让证监会充当判断一家股票是不是好,实际上就是一种垄断权力,这会导致市场估值的扭曲,人为创造了稀缺性。
(2)关于审查是否造假的问题。打个比方。你生产一个产品,如果你还没生产出来,别人说你的产品不好不让你投放市场,对你公平吗?你生产的产品好不好,先生产出来,真的不好再惩罚你,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不然,大量的有效供应无法产生,在需求端就会产生某些产品的稀缺性。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各种基本的审查下都通过了,就不应该找各种借口不让发行。股权的交易应该是市场行为,市场主体要有交易的权利。
(3)关于造假的问题。这需要投资者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要让别人告诉自己一个东西好不好吃,先自己研究一下再决定吃不吃。如果吃坏了肚子,也别怪别人。只有获得了自由,才能懂得什么叫做责任。造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美国证券市场几百年了,也不能杜绝造假,指望一个证监会把几千家公司的情况全部看准确,这不就是推卸自己的责任么。
(4)关于做空的问题,是否做空不影响全局。不能做空,也会由于大量的股票供应,导致资金抛弃差股票,即便不能靠做空获利,投资者也会抛弃掉这个股票,主流资金会参与好股票的炒作。
(5)真正的关键在哪里?真正的关键是差股票能不能退市!而不是其他。如果退市机制不断完善,你说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如果一家差公司很可能退市,那么炒差的风险自然增大。好股票的估值自然抬升。
所以,审批还是注册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能不能优胜劣汰,让差者真正淘汰才是关键,实现了这一步,才有市场机制的健全。如果这一步实现不了,别的都没用。
㈦ 股票注册制改革带来的机会有什么
对散户是灭顶之灾。指数向好,制度改革以后未来五千八千甚至一万点都是指日待的事情。
指数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美股施行注册制后,散户亏得一地鸡毛,有数据显示,1945年时,美国股市散户比例高达93%,现在呢?现在美国散户比率不到10%,机构和散户的比例完全反过来了。A股全面注册制后,也会有一个去散户化的过程,有人可能会把内裤都输掉。
当然,市场不会从3月1日开始就突然变脸,目前A股的退市率还不可能这么高,今年A股预计退市的公司也就12家左右,但哪怕只是12家,退市的数量也刷新了历年记录了,可以预料,随着注册制实施后,退市制度的市场化、常态化、法治化将是大势所趋。
一个好的交易者,会有自己成熟的交易体系、完善的交易模式、了解市场的运作原理、良好的自我纠错能力、懂得认清自己。这些特质已经可以闭环,高手在越好的行情下,越会保持沉默。他们从不人云亦云,也时刻保持着独立思维,看淡金钱,专注交易,所以好的交易者从来都是精神上的孤独者。
㈧ 全面实行注册制对股指期货的影响
摘要 股指期货与A股是正向关系,所以理论上是也利好A股。
㈨ 注册制来了,股市会怎样
注册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成熟证券市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发行监管方式。注册制度下,证券主管机关对证券发行人发行有价证券事先不作实质条件的限制,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只需全面、准确地将投资人判断证券性质、投资价值所必需的重要信息和材料作出充分地公开,经证券主管机关所确认公开的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即可允许其发行。
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 , 即使该证券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证券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因为自愿上当被认为是投资者不可剥夺的权利。
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上市公司发行规模将会扩大,发行价格将会降低,而中国股票市场表现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发行价格过高。对券商而言整体利好,但是未来保荐风险将加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不是特别好的事情。
《决定》指明了方向,看来证券市场配合整个国家改革的力度非常大。力度是空前的。但是,希望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大智慧,不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也将非常大。具体有什么好处,可能说大了,对国家的经济肯定是好的,融资渠道更加通畅。说小的,对券商板块是利好的。
㈩ 中国股票注册制推出来后,对股票的价格会有什么影响
不出意外应该是会下跌的,凡事决定万物的只不过供需而已,长期是利好,短期是利空。试想一下如果你能买和苹果公司一样优秀公司的股票,会去买暴风科技这样公司的股票吗?而中国股市多的是这样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