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柯达和中国什么股票有关
㈠ 柯达一夜熔断13次是怎么回事
7月29日晚,在前一交易日股价暴涨203%的情况下,柯达再度大幅高开,随后盘中更是加速上涨,最高涨幅一度达655%,股价最高报59.98美元,向上触发熔断多达10次。然而,在飙升之后,迎来暴跌,柯达迅速从涨幅的572%跌至260%,这也引发了当天该股的第13次熔断。
在本周一开盘时,柯达的股价仅为2.13美元。然而之后连续3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1480%,市值暴增13.6亿美元。这种暴涨速度和势头是柯达公司2013年摆脱破产后重返纽约证券交易所以来从未出现过的。
这次协议可能会为柯达带来转机,但这并不是柯达第一次转向制药产业——早在1988年,柯达便成立了“伊士曼制药”事业部,并在同年收购了斯特林制药公司。20世纪90年代,柯达还参与了阿司匹林等非处方药的生产。
柯达转型成为医药公司的决心相当坚定,柯达CEO吉姆·科伦扎说:“我们真的不生产相机,我们做的是胶卷。我们一直是一家化学制品公司。我们在化学和先进材料方面拥有很长的历史,远超100年。”这一声明凸显出公司在化学领域的地位,而非摄影领域。科伦扎29日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还表示,制药最终可能占到柯达业务的30%~40%。
(1)美国柯达和中国什么股票有关扩展阅读
柯达一夜熔断13次的原因
美东时间28日,美国政府宣布依照《美国国防生产法》给予柯达公司7.65亿美元的贷款,专门用于生产非专利药品的原料,旨在重修美国本土药品供应链,并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这是此类法案中的第一笔贷款,特朗普称其为“美国制药业历史上最重要的交易之一”。
柯达表示,公司计划用这笔贷款成立一个制药部门,并将按照美国食药监局的要求,生产被认定为必要但已在美国陷入长期短缺的药品成分。柯达还补充称,上述贷款将至少创造360个就业机会,公司在成立新的柯达制药部门后,将扩大其在纽约州罗切斯特和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现有设备设施。
消息一出,柯达公司的股票当天暴涨逾200%,周三更加疯狂,再度大幅高开,随后盘中更是加速上涨,最高涨幅一度达655%,股价最高报59.98美元。
㈡ 柯达一夜熔断13次,股价发生了什么变化
北京时间7月29日晚,在前一交易日股价暴涨203%的情况下,柯达再度大幅高开,随后盘中更是加速上涨,最高涨幅一度达655%,股价最高报59.98美元,向上触发熔断多达10次。不过暴涨之后又迎来暴跌,柯达从572%的涨幅快速回落至260%,这也触发了该股当日的第13次熔断。截至收盘时,柯达报33.2美元/股,涨幅318%。
目前,柯达的市值已超过10亿美元。在周二贷款消息宣布之前,该公司市值仅为1.15亿美元。据Robintrack数据,在过去的24小时内,有20000多名Robinhood用户将柯达股票添加到其投资组合中,使该股成为该平台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股票。
(2)美国柯达和中国什么股票有关扩展阅读
柯达股票大涨的原因
当地时间7月28日,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DFC)和柯达联合宣布,前者向伊士曼·柯达提供7.65亿美元贷款,支持柯达制药的上市。这个新部门将生产关键的药物成分。
其目的是帮助美国加快生产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并减少美国对外国供应来源的依赖。据美国有关部门介绍,柯达医药行业启动后,美国所需药品活性成分的1/4可以在这里生产。这一消息也直接点燃了柯达的股价。
根据柯达公司的声明,只能提供25%的“非生物、非抗菌仿制药”活性成分。其制药业务预计将提供36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1200个间接就业岗位。
㈢ 科达制造是什么股票代码科达制造三季报业绩预告科达制造是属于国企吗
机械行业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制造业界的支柱产业了,就是我国在实行"十四五"计划以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机械行业带来新的机会,我们作为投资者是否还有参与在其中的机会?正好有这个机会,我就和大家一同聊聊关于机械行业的上市公司-科达制造!
那么开始分析科达制造之前,我整理好的机械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直接点击领取:宝藏资料:机械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科达制造创建于1992年,并于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陶瓷机械、墙材机械、石材机械等建材机械、海外陶瓷生产及销售、洁能环保、锂电材料、液压泵、流体机械、智慧能源等。
简略介绍了科达制造的公司一些情况后,我们来看下科达制造公司有什么优势,是否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科达制造现在是国内仅有一家能够给建筑陶瓷整厂整线设备提供的厂家,其在建筑陶瓷机械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夯实国内建筑陶瓷机械行业领跑者地位的同时,向海外市场大力拓展。
作为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为了公司现在未来营收稳定而建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亮点二:技术创新
目前来说,柯达制造已经制造建立了与公司在发展方面相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且在国内已经成功推出了最大吨位KD18008型号陶瓷压砖机。
据我了解,公司从引领中国陶瓷机械行业到推出针对中国能源结构的清洁燃煤气化系统,对于同行业而言,始终都是佼佼者,同时还会带领着行业向着节能,环保,高效等方面而发展。

亮点三:品牌优势
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科达"品牌是由科达制造打造的,其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早已获得认可。
我认为,该品牌优势将会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和助力公司发展提供了应有的前提条件,对公司成为大型国际优质企业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篇幅有限,针对科大制造更详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将它们总结进了这篇研报之中,想要知道具体内容的话,直接点击即可:【深度研报】科达制造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启了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同时逐步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机械行业平稳发展带来了相应的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随着科达制造的不断大力扩展海外市场和国内的需求不断增长后,将会为公司的市场营收带来相应的机会,是一家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
但是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会滞后于实时行情,如果想更为确切地掌握科达制造行情,不妨点击一下链接,有专业的投顾给你意见,看下科达制造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科达制造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0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㈣ 美国柯达公司为什么会与两家出资额为1元人民币的中国公司合作而设立柯达(中国
说白了还不是想让他们的国家垄断其他的垄断世界国家。
㈤ 柯达一夜熔断13次,你如何看待柯达进军制药界后股价暴涨
胶卷大王柯达跨界制药,股价暴涨,是必然的。柯达曾经是一个超级巨大的工业巨头,拥有相当多的专利技术,曾经有过经营制药企业的经验。并且柯达此举是响应抗疫的社会需求,并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可以及时转化产能,这个曾经的企业巨头再一次站在了时代发展的风口。
在12年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以后,13年柯达就踏上了跨界转型之路,它创办过时尚杂志,研发过手机,也办过制药企业,有相关的经营经验。最重要的是它手上拥有很多化学领域的专利技术,而药品制造研发又是化学工程和工艺的一个分支,这将是柯达药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㈥ 柯达的历史详细
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
伊士曼柯达公司
(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2012年一月,一百三十多年历史的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保护。公司有以下几大业务领域:摄影—为大众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和电影摄影师提供数码
“黄色巨人”柯达
[1]和传统产品及服务;医疗影像—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传统和数字影像获取、存储和输出产品及服务;商业影像—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影像获取、输出和存储产品及服务;元器件—为原始设备生产商(OEM)提供光学元件和感光芯片;以及显示器—设计和制造世界领先的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显示屏以及其它特殊材料。 公司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柯达全球员工总数约为七万人,其中三万九千人在美国。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向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销售种类众多的影像产品。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柯达公司的前身是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和商人亨利·斯壮在1881年建立的“伊斯曼干版公司”。 作为胶卷、胶片和第一部给非专业人士使用的相机的研发者,例如布朗尼和Instamatic,该公司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胶片供应商之一,包括业余和专业市场。它也进入了其他影像相关领域(例如医疗影像),并继续致力于在不断增长的数码摄影和数码成像行业获得更坚实的立足点。 该公司前身为“伊士曼公司”,后由于生产的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名为“柯达(Kodak)”,遂改名。乔治·伊士曼在被人问及此事时回答说:“从语言学上说,‘柯达(Kodak)’这个词就像婴儿说的第一个‘goo’一样毫无意义—简洁、突兀、甚至有点粗鲁,字面上两端都由坚定不妥协的辅音字母截断,听起来就像你面前的相机快门声一样干脆。这不就是最好的名字!”该款相机获得巨大成功,“柯达(Kodak)”这个词由此被加入到公司的名称中。
1986年1月9日,柯达输掉了与宝利来(Polaroid)的专利官司,因此退出了即时拍相机行业。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到2004年底,柯达将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胶片的生产还将继续。这些变化反映了柯达已将注意力转移到新兴的数码市场中。 柯达图文影像集团自2005年6月完成对克里奥的并购后,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图文影像新时代。目前,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图文影像产品与服务的全方位大型跨国公司,印艺业的客户可以在柯达图文影像世界里得到最广泛、集成的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从图文影像的智能输入、设计、输出、再到图文影像的流程管理、远程管理和存储管理、咨询管理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并购的成功标志着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实现了向数字化的转型成功,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影像业向数码图文影像业的过渡,初步完成了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在数码领域的战略部署。 曼柯达公司自1880年成立以来,柯达一直在全球影像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业务多元化,涵盖传统卤化银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各方面。目前,柯达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对象包括一般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医疗服务机构、娱乐业以及其他商业客户。公司设有四个业务部门:摄影事业部,医疗影像部,商业影像部和元器件事业部。凭借其技术优势、市场规模和众多的行业伙伴关系,柯达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柯达120多年的历史正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柯达照相机在1888年推出,伊士曼奠定了摄影大众化的基础。几经变化之后,伊士曼的公司在1892年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柯达百年沉浮史】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 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888年,柯达照相机推出,伊士曼奠定了摄影大众化的基础。 1889年,伊士曼摄影材料有限公司于伦敦成立。 1891年,伊士曼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 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 1900年,柯达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 1976年,柯达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 1986年1月9日,柯达输掉了与宝利来(Polaroid)的专利官司,因此退出了即时拍相机行业。 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 2000年,柯达的数字产品只卖到30亿美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 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这与100年前伊士曼果断抛弃玻璃干板转向胶片技术的速度,形成莫大反差。 2003年9月26日,柯达宣布实施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 2004年1月,柯达宣布裁员其现有20%的员工,即当时70000名员工在生产和行政部门的12000到15000人。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 2004年底,柯达将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胶片的生产还将继续。 2005年1月,柯达任命了新的CTO:William Lloyd,这位在惠普工作了31年的技术专家,被外界冠为“数字CTO”的称号。 2011年10月1日凌晨,美国当地时间周五,拥有131年历史的相机制造商伊斯曼-柯达公司(EK)可能提交破产保护申请。受此消息影响,美国股市盘中柯达股票一度暴跌68%,创下该公司自1974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2012年1月3日,柯达公司宣布已收到来自纽交所的警告,因为其平均收盘价已连续30日跌破1美元。如果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仍无起色,柯达将面临摘牌。 2012年1月19日,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已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以争取渡过流动性危机,确保业务继续运营。 编辑本段海外业务公司成立之初,伊士曼就意识到全球民用摄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积极向海外扩展业务。伊士曼干版公司在美国成立5年后就开始在伦敦设立销售办事处。随后,伊士曼摄影材料有限公司于1889年在伦敦成立,全面负责柯达产品的海外销售。起初,所有的产品都在罗切斯特生产。不久以后,国内外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因此,伊士曼于1891年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截至1900年,柯达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此外,日本的销售办事处已经在筹划之中,而加拿大的生产厂随着加拿大柯达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今天,柯达的生产厂遍及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印度、中国和美国。同时,柯达产品通过世界各地的子公司销往150多个国家。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 编辑本段柯达危机柯达早在1976年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但是到2000年,柯达的数字产品只卖到30亿美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
㈦ 中国国内企业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外资为第一股东
你好,这个问题实在太难的了,官方的文献也很难找~~毕竟我们中国的产品被外国控制本来就是让国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现在能给你招出十个从朋友哪里知道的,原来是我们中国的,但是现在已经是外国品牌的东东~~~都是真实的,我都有点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帮助~~第一名:中华牙膏
怎么排这个第一,我倒着实为难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这个企业一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算去算来,也只能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了。毕竟你可以不上网、不买车,但你不能不吃饭、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实了5家网站,才敢肯定,中华牙膏早就已经是荷兰联合利华的了。我想,大多数老百姓打死也不会相信中华牙膏居然是荷兰的——它上面不是有中华两个字么?
1994 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与此类似的是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该品牌曾经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中华牙膏的命运正是如此。
从整个洗化行业上来说,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我想支持国货,但我在洗化行业连支持国货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中国的每个行业都像洗化行业一样,那么中国的企业也就完了。
第二名:双汇
我承认,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吃点双汇火腿肠(习惯了),虽然它早在2006年就卖给美国高盛集团。08年,高盛又投资2—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购了10多家养殖厂。
“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罗杰斯如是说。
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我不是民族主义者,但看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双汇放心肉专卖店,看着双汇不断攀高的市场占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担心。垄断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资打着中国企业的名号,不断着蚕食着市场。
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双汇是美国的,就这么简单
第三名:娃哈哈
本来想提名健力宝的,当年的东方魔水,在中国的罐装饮料市场上是威风八面,一统江山,但自从李经纬离开后,健力宝是一泻千里,现在只能给当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间,脑袋突然开窍,健力宝鼎盛时期还是属于咱中国的,现在虽然属于统一了,但台资企业还算不得外资,那是咱人民内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当年法国达能收购娃哈哈时,宗庆后还一度扛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勾起了广大国民的无限爱国情怀,结果呢,宗庆后在收购争论的数年前早就拿到美国绿卡了,一个美国居民跟咱谈中国的民族情怀,真**扯淡。
怎么说呢,我挺喜欢娃哈哈的,但法国达能已经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别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龙鱼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国的了。典型就是金龙鱼,这个牌子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是第2名福临门的8倍,但它彻头彻尾是一家外资企业,属于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跟中国毛关系都没有。
目前,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所控制。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即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已现实弱化了我们的市场调控能力,这不仅对食用油乃至对国家安全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直接威胁
第五名:大宝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多么熟悉的广告语啊,大宝几乎是大多数工薪阶级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国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把它和美国联想起来呢?可惜事实是,早在2007年4月美国强生就已经收购了大宝。别以为中低端这块市场老美不要,对于外来资本来说,虾米也是肉。何况中低端市场真的是虾米吗?中国13亿人,有多少有钱人
第六名:苏泊尔
2006 年8月法国著名小家电企业SEB收购国内烹饪炊具第一品牌苏泊尔,当然新闻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这则新闻呢?起码我是事后多时才知道的——还是因为我在家和朋友聚会时吹牛说自己多么支持国货,买东西首先国货时,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这个插曲,也许我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个当年起身浙江的中国名牌,已经成了法国货。
又一个行业第一被纳入了国外资本的怀抱,而我们(我相信绝不止我一个人)依然满怀爱国情怀的支持着已经变为洋货的曾经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汇源
可口可乐179亿元收购汇源,一场轰轰烈烈的收购案,那么多保卫民族企业的呼声,换来的却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个事实。
在和汇源联合发表收购要约后不久,可口可乐中国区副总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汇源品牌由汇源香港上市公司拥有,而汇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达能、境外公众股东和一家美国的私人投资基金拥有,因此这次交易前和交易后品牌的持有是从一家外国公司转到另一家外国公司,没有民族品牌流失。当时有媒体查出,汇源果汁的详细注册地址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离岸公司。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以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对汇源的兼并案,说明中国不欢迎外资到中国投资,是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陈德铭说道:“可口可乐兼并汇源发生在两个外资企业之间,可口可乐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汇源果汁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一个外国公司,这两个外国公司之间的企业兼并不涉及中国的投资政策,只涉及中国对这两个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的经营集中度的审核问题。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电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还是首选南孚电池。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贪婪是魔鬼,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2003年8月,南孚电池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当年的手下败将,现在成了老板。
曾经,孙雯那句铿锵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让南孚这个响亮的品牌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可是现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经不是中国的企业了?所谓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谁?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国,谁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会首选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这玩意现在压根就不是咱中国的东西。
2006年10月,德国拜耳医药与我国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 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
这其实只是医药行业的冰山一角,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的华药集团,早在 2004年已经卖给了荷兰的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西安杨森虽然名字里有个西安,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了,中国最常用的紧急避孕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现在是瑞士诺华100%控股。
先说这么多吧,再说下去,别说你,我担心我自己都被吓到。这些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认为是中国的,结果呢,却都是外国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中国人感个冒,避个孕现在都掌握在别人外国人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