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雷达概念股票龙头
㈠ 激光武器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华工科技(000988) 大族激光(002008) 利达光电(002189) 福晶科技(002222)
机器人(300024) 大恒科技(600288) 深圳华强(000062) 青鸟华光(600076)
新南洋(600661) 金运激光(300220)
仅供参考
㈡ 华为激光雷达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
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达。
1、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444,证券简称“巨星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中高档手工具、电动工具等工具五金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是国内工具五金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高和渠道优势最强的龙头企业之一。是亚洲最大、世界排名前六名的手工具企业。
2、中海达是专业从事GNSS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核心团队具有二十多年GNSS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市场服务经验,年产值达两个亿;在全国建有30家技术服务机构及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
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实际上,华为也在激光雷达业务中有巨大的投入。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但华为并非是上市公司。
(2)中国激光雷达概念股票龙头扩展阅读
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在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是其关键技术之一。考虑到新基建及5G部署得较快,这块细分市场的需求也将可能持续放大。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达等。
㈢ 车载激光雷达概念股一览 车载激光雷达概念股有哪些
万集科技(87.95 -1.97%,诊股)从2015年开始开发多线车载激光雷达,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术积累,有着较为稳定和较强实力的研发团队,同时布局了未来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
永新光学(32.48 +1.12%,诊股):在高性能车载镜片加工、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镜头制造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竞争力,已实现相关产品的批量或小批量制造销售。
中海达(8.55 +2.76%,诊股):北斗+精准位置应用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卫星导航、光电、海洋声呐、激光雷达、UWB超宽带、高精度惯导等技术和产品在军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3)中国激光雷达概念股票龙头扩展阅读
例如Velodyne基本放弃了中国市场。原因在于,激光雷达领域,Velodyne的产品已不是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的唯一选择,中国的激光雷达公司包括禾赛、速腾、大疆、innovusion等公司的产品,成为了自动驾驶公司的选择。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产业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所需要的传感器“激光雷达”正日益受到整车制造商、自动驾驶厂商以及高精度地图厂商的重视。国内厂商除了更便宜,技术支持也更及时,受到青睐。
㈣ 激光雷达国内龙头企业有哪些
我知道,思岚科技
㈤ 激光雷达上市公司有哪些
激光雷达上市公司有以下几个:
1、中海达:北斗+精准位置应用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卫星导航、光电、海洋声呐、激光雷达、UWB超宽带、高精度惯导等技术和产品在军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2、万集科技:从2015年开始开发多线车载激光雷达,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术积累,有着较为稳定和较强实力的研发团队,同时布局了未来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
3、永新光学:在高性能车载镜片加工、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镜头制造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竞争力,已实现相关产品的批量或小批量制造销售。
4、巨星科技:在2019年年报中提到,未来公司将全力发展激光测量领域,包括进一步研发完善激光测量产品线,加大整合国内外激光测量产品产能,打造全球最大的激光测量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手段,完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融合,加速激光雷达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客户认知。
(5)中国激光雷达概念股票龙头扩展阅读:
3D激光雷达具有测距精度高,方向性强,响应快,不受地面杂波影响等优势,被视为现阶段实现无人驾驶最有效的路径。由于最初多用于军工领域,激光雷达并不被人所了解。
在谷歌无人驾驶应用世界领先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产品后,激光雷达一战成名,成为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激光雷达的整个市场也被资本所挖掘。
有消息称,网络已与VelodyneLiDAR(Velodyne刚成立的激光雷达公司)达成投资意向,而在2017年11月16日的网络世界大会上,李彦宏表示,预计2018年7月,网络与金龙客车合作生产的无人驾驶小巴车将实现量产。
此外,网络也与江淮、北汽等合作伙伴联合推出更多款车型的无人驾驶汽车。据推测,网络投资VelodyneLiDAR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自动驾驶量产。
权威分析机构IHSMarkit在报告中指出,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会达到2100万辆,按照单台无人驾驶汽车需配备4个16线3D激光雷达(单价5000美元,系统全套2.5万美元)来计算,到时激光雷达市场空间将超百亿美元。
㈥ 市值达18亿美元,Velodyne站上激光雷达第一股
5月29日,Velodyne扩大合作伙伴关系,并将Idriverplus纳入Velodyne自动化整合系统生态系统,通过该计划,Velodyne将进一步与Idriverplus合作,以支持其持续的创新并推广Idriverplus自动驾驶汽车,包括街道清洁工,乘用车和物流车辆。
6月16日,Velodyne与Outsight达成多年合作协议,该公司是智慧城市监控领域的领先创新者。
Outsight在其3D语义相机系统中使用VelodyneLidar传感技术,该技术可帮助企业和政府改善在拥挤的环境中对人员流动和资产的分析和管理。
如今,Velodyne提供了具有广泛传感解决方案的高性能产品线,包括经济高效的Puck?,多功能的UltraPuck?,可自动推进的AlphaPrime?,经过ADAS优化的Velarray?以及用于驾驶员协助,Vella?。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激光雷达有哪些国内公司在做啊禾赛怎么样
激光雷达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激光雷达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北京万集科技(300552)、中海达(300177)、永新光学(603297)。
1、 中国激光雷达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对比
目前国内激光雷达领先企业有禾赛科技、速腾聚创、Livox、镭神智能、一径科技等。其中禾赛科技PandarGT与速腾聚创RS-LiDAR-M1为企业最新固态产品,均采用MEMS技术。从最大扫描范围来看,PandarGT可达300米(10%反射率),而RS-LiDAR-M1仅200米。从可视角度来看,RS-LiDAR-M1的FOV为120/25度,均超过PandarGT的60/20度。综合来看,两款产品各有千秋。
2、禾赛科技:名校光环,造就资本市场的宠儿
禾赛科技三位创始人分别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并分别取得博士、双学位硕士等学历。豪华的名校阵容创造出资本市场的宠儿:2014年,禾赛科技成立,并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完成5轮融资。在资金的推动下,公司分别于2017年、2019年、2020年推出40/64/128线激光雷达,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3、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务布局及合作现状
——激光雷达主营收入区域构成:境外是重点布局区域
截至2020年末,禾赛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布局主要分布于北美,其次是中国大陆。其境外主要与老牌激光雷达厂商Velodyne、Luminar、OUSTER等进行竞争,境内与速腾聚创、一径科技等企业竞争。
——激光雷达生产:产能迅速扩张,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
截至2020年9月,禾赛科技产能、产量呈上升趋势。从增长趋势来看,2017-2019年间,禾赛科技的产能由400台增加至6188台,产量由352台增长至5408台;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4%-88%之间。
根据禾赛科技官网信息汇总,公司合作伙伴有:上汽智能重卡、网络Apollo、小马智卡、一汽集团、BMW、美团、Kodiak汽车等多家企业。
4、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绩涨势迅猛
从激光雷达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2017-2019年,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业务收入稳步增长,2019年激光雷达收入2.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呈先增后降趋势。2020年1-9月激光雷达业务占比大幅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售价方面,2017-2019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销售均价在10-11万元/套浮动,2020年较低价格的PandarQT销售占比上升,因而销售均价有所下降,为8.94万元/套。
在毛利率方面,2017-2020年,公司毛利率保持在70%以上。这是由于该行业的技术与人才壁垒较高,产品研发及量产所需的资金投入规模大,且公司产品性能优越、市场认可度高。
5、禾赛科技:自主设计芯片是未来发展方向
禾赛科技通过开发无人驾驶高线数激光雷达积累了高性能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并预判行业终局中激光雷达的高性能、低成本化和高可靠性会是机器人和量产车ADAS市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关键效途径是芯片化。于是公司在2017
年底部署芯片技术发展方向,成立芯片部门,根据产品上积累的系统需求定义芯片参数,自主设计芯片。未来禾赛科技将进一步加大在芯片和算法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化规模化生产能力,为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爆发打好基础。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㈧ 禾赛科技股票代码
禾赛科技的股票代码为A04676。禾赛科技是上海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立,其主要经营范围是研制并销售激光气体传感器和激光雷达等产品。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布局,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等技术领域内的咨询、开发以及转让等相关服务。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年成立于上海,禾赛依靠近500人的团队打造出一系列创新型传感器解决方案,兼顾业内顶尖的产品性能、可量产的设计以及出众的可靠性。禾赛凭借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专利布局,客户遍布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座城市。迄今为止,禾赛已完成累计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德国博世集团、光速、网络等全球知名的行业企业和投资机构。
拓展资料:
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的一家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于2014年在上海成立,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 它凭借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在核心元器件、自研芯片、车规级生产能力、功能安全、主动抗干扰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雷达感知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客户遍布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座城市。2021年4月20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上海禾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依靠近500人的团队打造出一系列创新型传感器解决方案,兼顾业内顶尖的产品性能、可量产的设计以及出众的可靠性。禾赛凭借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
清华斯坦福硅谷团队和技术,发明了先进的激光空气检测设备,广泛用于能源化工行业的过程和安全监测,同时其搭载于公交车的智慧城市大气数据平台可以为民众,政府和房地产,保险等机构提供空气质量历史数据服务。
㈨ 激光武器概念股有哪些
激光武器概念股
据美国媒体30日报道,美国空军计划为战斗机和轰炸机装备固态激光武器,预计于2014年进行地面测试。美国海军也准备于明年年底测试小型舰载激光武器。新型激光武器的功率为150千瓦,其体积和重量仅相当于此前制造的试验型激光武器的十分之一,属于正在实施的“高能液态激光区域防御系统”项目的一部分。根据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说法,这种激光武器也可作为进攻性武器,打击地面目标。
激光概念股:
中国十大上市激光公司
华工科技(000988)国家“863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
大族激光(002008)公司已成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天下私募
利达光电(002189)利达光电是国装备水平最高、规模化生产能力最大的光学镀膜产品生产企业之一。
福晶科技(002222)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及光通讯领域。
机器人(300024)隶属中国科学院。激光新松公司的主导产业之一
大恒科技(600288)恒系列专用激光打标机、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激光热处理[机天下私募]等,
深圳华强(000062)生产的激光头及其应用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25%公司在安徽芜湖、重庆、广东汕头建成3个大型高科技主题公园www.southmoney.com
青鸟华光(600076)参与激光照排“748工程”
新南洋(600661)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氩气高频电刀、微波前列捎热疗仪、YA G激光眼科治疗仪、激光手术刀等。
金运激光(300220)一家专业致力于为[天下私募]全球用户提供中小功率激光加工解决方案的上市企业
紫光股份(000938):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赵卫国介绍,紫光创投旗下的北京殷华激光快速成形自主研发我国首台3D打印机。
法因数控(002270):公司所生产的飞行光路双台激光切割装备和三维数控成型设备被喻为工业3D打印机。
四维图新(002405):子公司中交宇科(控股51.98%)的主导产品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航重机拥有30%权益的中航激光
温州宏丰:温州高新区升格国家级,打造一城三园四带五区,其中有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核心园。
3D新材料:北矿磁材、博云新材、中钢天源、东睦股份
㈩ 禾赛科技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它算是国内激光雷达领头羊吗
激光雷达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激光雷达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北京万集科技(300552)、中海达(300177)、永新光学(603297)。
1、禾赛科技VS万集科技:激光雷达业务布局历程
目前,中国激光雷达行业领军企业分别是禾赛科技、万集科技,两家企业在激光雷达业务上的布局历程如下:
2、激光雷达业务布局及运营现状:禾赛科技略胜一筹
——激光雷达产量:禾赛科技领先,万集科技涨势迅猛
从激光雷达产量来看,2020年,禾赛科技相较于万集科技略胜一筹。数据显示,2020年,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产量超过6000台;万集科技的激光雷达产量为5046台,但年增长率达143.39%。
注:禾赛科技产量数据仅披露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全年产量数据为前瞻根据其业务发展情况初步估计
——激光雷达销量:万集科技销量更高
从激光雷达销量来看,2020年,万集科技更胜一筹。数据显示,2020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销量约3046台,同比增长5.3%;万集科技激光雷达销量5023台,同比增长626.92%。
注:禾赛科技销量数据仅披露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全年销量数据为前瞻根据其业务发展情况初步估计所得
3、激光雷达业务业绩对比:禾赛科技营收规模领先、但万集科技盈利能力提升快
从激光雷达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2018-2020年,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业务收入均领先于万集科技,2020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务实现收入约3.84亿元,万集科技的激光雷达业务实现收入1.04亿元。
从激光雷达业务的毛利率来看,2018-2020年,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业务毛利率均高于万集科技;从毛利率变化趋势来看,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业务毛利率总体稳定,而万集科技的毛利率不断提升。2020年,两家龙头激光雷达企业的激光雷达业务毛利率差距较2018年大幅缩小。禾赛科技毛利率为71.19%,万集科技毛利率为61.20%,禾赛科技高出约10%。
注:禾赛科技营收数据仅披露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全年营收数据为前瞻根据其业务发展情况初步估计所得
注:禾赛科技2020年数据为前三季度毛利率
4、激光雷达产品对比:禾赛科技领先
从产品参数来看,禾赛科技Pandar128与万集科技WLR-736均为企业最新车载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从最大扫描范围来看,Pandar128达到200米(10%反射率),WLR-736可达330米。从激光线数来看,WLR-736为16线,而Pandar128为128线。综合来看,两款产品各有千秋,但禾赛科技由于线数远超对手,在测量分辨率上遥遥领先。
5、前瞻观点:禾赛科技为中国激光雷达“领军者”
在激光雷达行业中,激光雷达毛利率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实力,而激光雷达营收业绩能反应公司的经营概况。基于前文分析结果,前瞻认为,禾赛科技因在激光雷达毛利率、激光雷达营收方面占有优势,目前是我国激光雷达企业中的“领军者”。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