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股票人
❶ 在中国经济界最重量级的人物有哪些
2008年这十个人物在中国经济界有突出贡献: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董事长李宁
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
中影董事长韩三平
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CEO卢文兵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
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海南省农垦总公司总经理王一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❷ 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三大重要人物
1、吴敬琏
2001年在中国股市论战后上镜率极高,只要吴教授出现,就会成为焦点。
吴敬琏教授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在商务人士中颇受好感,点击率达到70%。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2、厉以宁
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受到商务人士中高端人群的欢迎。
3、林毅夫
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
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受到有海归身份的商务人士和学者们的好感。
❸ 中国股市中敢死队有哪些
1.徐翔:号称当年的宁波敢死队总舵主,1978年生,徐翔没学历,没背景,绝对的草根一个,低调。90年代中期开始入市炒股,当时只是一个高中生。传言,第一次炒股是从舅舅那拿了20万,爆仓一次,之后舅舅又给了20万,拿到第二笔钱后,苦悟半年重新出手。据传徐翔和宁波的其他大佬们去澳门玩,以他们的身家,他是唯一个输满10万后立刻收手不玩回房间的,他的定力不是一般的强。徐翔在中国股市的意义,不仅因为他股炒得好,更因为他的人生历程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他的背景、他的成就,点燃了无数同样没背景的小散心中的希望之火。与徐翔存在关联账户的包括郑素贞、李菊青、王腾超、朱秀平、徐柏良、瞿月霞、徐涌良等7个,但这可能还仅是徐翔众多马甲的一小部分,也充分显示出了徐翔的实力。2009年年底创立上海泽熙投资,正式进军阳光私募。
席位: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打浦路证券营业部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江苏路证券营业部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京东路证券营业部
2.章建平:1967年出生,天津商学院毕业,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章建平将当时仅有的5万元资金投入股市,就此成就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1999年达到500万,一年后又到了3000万元。2007年高峰的时候,章建平个人的资产,据说已经达到近20亿元。2000年,已经颇有实力的章建平到了国信证券杭州保俶路营业部,两三年后,又去了新疆证券庆春路证券营业部。2005年全国8大敢死队栖身营业部,新疆证券杭州营业部排名第五。2005年7月,章建平转移到东吴证券湖墅南路,后来的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文晖路证券营业部,据说章建平只有自己和妻子方文艳两个股票账号,没有任何助手和智囊团,更没带徒弟,也不做委托理财。他习惯的是独立思考,独立操作。
席位:
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文晖路证券营业部
中信金通证券_杭州延安路
3.asking:实名邱宝裕,和徐翔同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号称A神。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人物,炒股生涯,破产二次,第一次股票,第二次期货,最穷时,买一份报纸也不舍得买,母亲相信他的能力,高利贷款10万,作为炒股的原始资金。他对股市和期货的看法:期货他坏就坏在一点,你做的再好,也绝不能犯一次大错误,一次就能要你的命.你说跟这样的老板还怎么混.而股市,只要你足够优秀,即使犯了好多次大错误,只要勇于及时认错.股市老板还是会原谅你的,职位还给留着,薪水照发,加薪还有机会。“我买的股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当然多数都是上天堂的了。闽发里没几个人有AUDI ,BMW,保时捷吧,我做超短把它们都赚到了.明年准备买一法拉利.没钱人,要想爽,做超短.听我的,错不了。我一个月的返佣,几乎都够买一部保时捷”。
席位: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湖东路证券营业部 (这个席位现在不是很活跃,或转换风格或更换营业部)
4.落升(江南神鹰): 网名:落升,生于 1968年8月23日大学文化,入市时间:2000年
投资风格: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擒贼擒王,波段操作。投资格言:热点,就是股市里的提款机。早在2003年的熊市中,落升就是一个当红“明星”。那时,只要他股评一旦出现在网上,一夜间会点击量过万。2005年底,在大牛行情来临前,落升消失在公众视野中:电台里没有声,电视上没有影,网站论坛里,也看不到他的文章了。他隐居到江南一个无人关注的滨江小城,选择远离喧嚣,与寂寞相伴。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听到大盘的呼吸”。隐居3年,他狂赚112倍。相关证券营业部提供的数百页的交割单,详细记录着落升从2006年至2009年2月的每一笔交易。那幅资产与大盘走势背道而驰的“喇叭口”曲线图,令人震撼。2008年和2009年初,虽是一轮前所未有的熊市行情,但这一年多来,市场上涌现出的主流热点板块,如农业、创投、迪士尼、奥运、基建、新能源等,几乎都被落升做到,并且都是在启动之初介入。
席位:光大证券金华宾虹路营业部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双溪西路证券营业部
(这两个席位现在不是很活跃,或已经更换营业部)
5.马信琪:当年宁波敢死队成员之一。也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一直坚守国元宁波解放南路的成员之一吧,多数转战上海。
席位: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
6.徐晓:江湖传言,徐翔与张建斌、徐晓一起被称作宁波敢死队“三巨头”。
席位: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虹桥路证券营业部
7.职业炒手王元杰:应该是1967年左右生人,真实姓名应是王涛,王元杰也是个网名。以前老闽发的老人,淘股吧的知名ID,著名的淘股吧百万实盘赛就是他发起的,并获得了首届比赛的冠军,并且以后的比赛也都冠名“职业炒手杯”。个人账户从10万到100万折腾了近10年的时间,突破百万后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冲上4000万以上。最让人佩服的是2009年3478以来的震荡盘跌中,他给自己的千万账户定的盈利目标每月10%,实盘战绩辉煌,短线手法多样,目前以隔日超短为主,随着资金的增多一直在探索大资金的操盘思路。2011年成立银帆私募,任基金经理。银帆的战绩目前一般,资金的突然增多和资金在操作中不断增多应该不是一个概念,对操作是一个考验。他的席位现在很活跃,关注龙虎榜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看后面银帆战绩如何。
席位:
西藏同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东大街证券营业部
8.只做涨停板:应该是1981年左右生人,出道时间不长,但有名师指点,非常善于捕捉热点题材,正如其名,几乎只参与涨停板,标准的游资操盘手法。从淘股吧的实盘赛开始为人所知,第二届的第二名。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路相当活跃的游资,榜单经常可以见到的席位,和职业炒手一起并称“西藏双雄”。
席位:
西藏同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东方证券营业部
9.赵老哥:共参加了3届淘股吧百万实盘赛,第五届第1名,第六届第2名,第七届第5名,可谓战绩辉煌。和只做涨停板的风格类似,而且因为操作手法原因都是STT重点监控对象,都收到过深交所拟限制交易账户首选名单的函。
席位: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证券营业部
❹ 中国四大智囊机构是什么
中国四大智囊机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高校及各部委下属研究机构。
而这当中,最为外界所耳熟能详的当数经济方面的智囊人物。比如:“洗尽铅华走市场”的吴敬琏,“人民币守护神”易纲,“北大经济第一人”林毅夫,“国有股减持专家”王国刚,“国情智囊”胡鞍钢,还有更多的不为世人熟知的经济学家和学者,从事着许多重大的研究课题。
内设机构
办公厅(人事局)、国际合作局、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宏观经济研究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农村经济研究部、产业经济研究部、创新发展研究部、对外经济研究部、社会发展研究部、市场经济研究所。
企业研究所、金融研究所、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
❺ 股市为什么涨不起来
中国股市为什么涨不起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因为世界经济还未从危机的余波中完全走出来,一些尚不明朗但又确实存在隐患的因素依然存在,这些不确定的隐患,随时有可能使经济危机再次掀起甚至扩大化。其次,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不具备推动股市上涨的两大因素:科技创新和先进的管理。科技创新,使用高成本、高售价,来实现高利润。先进的管理,是在同等竞争力的产品上,以同等的售价,通过降低进料价格和减少生产加工的损耗、浪费,来降低成本,实现高利润。而推动股市上涨的,并不是高产量,而是高利润!可中国的企业了,现在大多都只能在高产量上下功夫。即使不在高产量上下功夫的,也都是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自己基本上没有核心技术。
股市,在西方发达国家被誉为:资本市场的精华。可在中国由于产品不具备高利润和核心技术,使股市失去了上涨动力;现在股市在中国已经形同鸡肋,对于中央政府来讲是弃之又畏,对于中国股民来讲是食之无肉!
按理讲,股市是用资金拉动的,中国现在有数以万亿计的财富储备,如果想要股市大涨,只需从国库里调10000个亿出来投入股市就行了!可中央政府为什么不这样做了?原因很简单,股市必须依据市场规律上涨才是良性的,违背市场规律操作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股市不具备上涨动力,却运用资金强行拉升,那么拉升的将不是上涨,而是泡沫。拉得越高,泡沫越大,就越容易被国际投资家狙击,而导致崩盘,使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因此,中央政府不逆市拉升股市,是对中国民众负责,不拿国民财富当儿戏!中国的股市,已经患上了“恐高症”!
难道中央政府对此境况就坐视不管吗?当然不是!我相信中央政府也早已看出了问题的所在,正在为此而努力。而与此同时,美国的高级智囊们,也看出了中国力图实现自身创新的意图,于是他们使出了一击“杀手锏”——“低碳经济”。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诧异了,“低碳经济”怎么成了“杀手锏”,这不是时代发展的好事,是一种时尚吗?如果你这么想,那我就只能说,这是因为你的智商太低,理解太单纯。
你想想“低碳经济”只有西方发达国家才能达到那样的水准,而现在的中国根本无法达到那样的水准。这就好比两个拳手竟技,“低碳经济”的推出,使得中国这样一个轻量级的拳手,必须跟西方发达国家这样一个重量级拳手,同台竞技,其结果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低碳经济”的推出说白了,就是美国的智囊们,要把中国力图实现自身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意图,扼杀在摇篮里,不给中国人创新、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在“低碳经济”下,中国只有两个选择:一个,由于时间不够就只能强行提升;另一个,就是屈服于美国,依赖他们的核心技术,永远充当美国人的世界工厂,做美国人的打工仔,给美国人打工,来实现“低碳经济”。请问你愿意吗?
也许有人会讲,那就强行提升,誓死不做新奴隶!在这里我赞同你的气节,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是很危险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美国的高级智囊们,既然已经掷出了“低碳经济”这样一击“杀手锏”,那么他们必然还有深沉的后招来扼制中国的强行提升,我前面说过的“一些尚不明朗但又确实存在经济隐患”就是他们为这些深沉后招,埋下的伏笔。
强行提升,也并非不行。其前提就是必须对美国的深沉后招,洞察清楚,制定出充分的应对之策。如若不然,在美国智囊们攻击下,中国的强行提升一旦失败,自身经济必然遭受严重的内伤,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如果提升成功,那么中国将毫无疑问的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准!危险与机遇并存,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考虑的问题!
❻ 中国的智囊团有哪些
中国有三大机构对中央的决策影响比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人大。“洗尽铅华走市场”的吴敬琏、“人民币守护神”易纲、“北大经济第一人”林毅夫、 “国有股减持专家”王国刚、“国情智囊”胡鞍钢……张卓元、胡祖六、宁向东、袁纲明、李扬、张立群、张军扩、卢中原
❼ 中国的智囊团都是怎样的一些人
一是围绕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关注民生、及时反映群众期盼;三是更好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在历届政府幕后,都有一大批默默无闻,尽心尽职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的"智囊",他们用才识和专注为中国构筑了一道"智慧长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国务院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最重要的官方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之一,1981年正式成立,直属国务院。
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为国务院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下设10余个研究部和研究所。
国研中心诞生了许多中国最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王梦奎,樊纲,卢中原等都出自此门。
❽ 中国政府的智囊在哪
在中国政府幕后,有一批默默无闻,尽心尽职奉献着自己的慧心和才华的"智囊",他们用才识和专法为中国构筑了一道"智慧长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高校及各部委下属研究机构,构成了中国庞大的智囊团.而这当中,最为外界所耳熟能详的当数经济方面的智囊人物.比如:"洗尽铅华走市场"的吴敬琏,"人民币守护神"易纲,"北大经济第一人"林毅夫,"国有股减持专家"王国刚,"国情智囊"胡鞍钢……还有更多的不为世人熟知的经济学家和学者,从事着许多重大的研究课题.
"不经意间,这些学者正在研究的课题, 就有可能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述.
国研中心:直属国务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最重要的官方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之一,1981年正式成立,直属国务院.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为国务院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下设10余个研究部和研究所.
国研中心诞生了许多中国最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王梦奎,樊纲,卢中原等都出自此门.
可以肯定,国家许多重大的政策都出自这里,而像吴敬琏,刘世锦,卢中原等经济学家,本身就是国务院的座上宾.
卢中原,宏观经济部部长.在过去一年间,他在国家核心刊物如《经济研究》发表7篇研究论文,这甚至超过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一生的成果.他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仅在国研室内部刊物登载的调研报告中,便有7篇得到了国务院领导批示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卢还参与了许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起草,尤其是财政税收金融等体制改革方案的讨论,调研或设计.
张军扩,市垢经济研究所所长.熟悉张的人都表示其卑时甚为低调,不喜欢张扬.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共完成了四项研究,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打破地方垄断统一市场,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为政策和立法提供决策支持.他的课题报告--《关于怎样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建议》和《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构成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权威之作.他的《现代市场经济重新认识》更是为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有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部分提供了背景支持.而其正在研究的"关于直销立法"的课题,很可能为即将诞生的直销方面的法律构建基本的框架.
张立群,宏观经济部研究员.他的每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都被送到国办会议之上.这位从1986年就在国家计委研究宏观经济的年轻经济学家,直接参与了国家"九五"和"十五"计划的制定.他一直关注着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他提出的有关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财政应转向社会如农村,教育和低收入人群,宏观经济应依靠货币政策进行适度微调正被经济运行形势所验证.
而他们,不过是国研中心上百名研究人员的缩影.
社科院:每年参与政府工作报告
1977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承担许多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任务.在几十个研究所中,经济研究所,财贸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都是影响巨大的国务院和其他政策部门的智囊.而董辅扔,刘国光,张曙光,刘树成则是其中的代表. 张卓元,一个外界并不陌生的名字,正是这位经济所资深的经济学家参与起草了十六大的报告.据悉,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社科院人士参与.
李扬,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由其执笔撰写的《2002-2003年度中国金融运行分析》,成了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参考.在这篇文章中,李扬对2002年货币供应量及结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货币政策在传导机制方面正面临挑战,而对汇率问题他也提出了自 己的见解.而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克服通货紧缩","亚洲地区债券市场发展与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用5-10年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体系:历史,结构及未来改革"等观点也正影响着中国目前的金融政策.
❾ 中国智囊团有哪些人
中国有三大机构对中央的决策影响比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