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资源包括资金股票资产房产等对吗
1. 资产类科目有哪些
资产类会计科目: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
4.交易性金融资产
5.应收票据
6.应收账款
7.预付账款
8.应收股利
9.应收利息
10.其他应收款
11.坏账准备
12.材料采购
13.在途物资
14.原材料
15.材料成本差异
16.库存商品
17.周转材料(建造承包商专用)
18.存货跌价准备
19.待摊费用
20.长期股权投资
21.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2.长期应收款
23.固定资产
2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1604在建工程
25.工程物资和固定资产清理
26.无形资产和累计摊销
27.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8.长期待摊费用
29.待处理财产损溢
2. 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任何营商单位、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各种具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 资产按其流动性(资产的周转、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有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
资产是会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共同的构成的会计等式,成为财务会计的基础。
在会计恒等式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结账以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2、结账以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财务资源包括资金股票资产房产等对吗扩展阅读:
一、资产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是指资产直接或间接导致资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减少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虽然某些资产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用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这些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只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二、资产的两个要义
(1)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这是资产的第一要义。
(2)资产的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也就是说,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该企业,为该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这是资产的第二要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企业资产
3. 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项目包括股票吗
不包括。
资产包括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同理,负债包括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包括专项应付款、长期借款、专项应付款等。
相对企业资产负债表而言,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与企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不尽相同。一个家庭同样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毕竟家庭不需要用每年做财务报表来应付上级检查。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部分包括现金、存款等流动资产,也包括股票、房产等一些非流动资产。
(3)财务资源包括资金股票资产房产等对吗扩展阅读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是家庭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是家庭储备应急资金的主要来源,一般需要保持家庭3~6个月开销的资金量。
2、其他金融资产(生息资产):是那些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外的,能够带来未来增值收益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权、期货、保险、贵金属投资等,这些金融资产是在(家庭)理财规划中最重要的,因为是财务目标的来源。除了房地产,大多数的理财就是针对这些金融资产。
3、实物资产是家庭生活所使用或收藏的各种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自住房产、投资性房产、汽车、家具家电、珠宝、有价值的收藏品等。
4. 经营资源中的无形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吗
不包括财务资源.无形资源是指无实物形态的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非物质资源.
5. 资产包括哪几类
资产
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资产概念,可以看出,一资产的主体是经济实体;二资产与企业的关系以控制权为标志;三资产要能以货币计量;四资产的存在形态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如人才,知识/技术,动植物.....)。
资产的主体具有多重性。即同一资产具有多个出资主体。如在投资法律关系中,投资企业是资产投出的主体,被投资企业是资产的控制主体。投出资产转为投入资产后,投资企业对资产的主体资格并未丧失。此时,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同为资产主体之一。
同一资产上可设定多项权利,多项权利又可由多个主体同时享有。企业法人对企业资产享有财产权(财产使用权),出资人享有所有权(财产所有权),债权人享有债权。
拥有或者控制是所有人对资产享有权利的标志。拥有是享有财产使用权和财产所有权的标志;控制是享有财产使用权的标志。既不拥有,也不控制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所有人。
资产要能以货币计量收支,不能以货币计量的资源不是资产。
作为资产的经济资源不限于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一、资产定义的几种主要观点 1.未消逝成本观 未消逝成本观是对资产性质的早期描述。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 Introction to Corporate Standard)(1940)中明确提出了未消逝成本观。他们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经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耗用的成本为资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资产是营业或生产要素获得以后尚未达到营业成本和费用阶段的那部分余额,是成本中未消逝的那部分余额。显然,这种观点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它着重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资产,强调了资产取得与生产耗费之间的联系。 2.借方余额观 资产定义的借方余额观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前身)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在其颁布的第1号《会计名词》(1953)中提出来的。该公告认为:“资产是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某种东西。这一借方余额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规则从结平的各账户中结转过来的,前提是这一借方余额不是负值。作为资产,它代表的或者是一种财产权利,或者是所取得的价值,有的则是为取得财产权利或为将来取得财产而发生的费用支出”。这一认识的基本特征是将资产视为借方余额的体现物。据此,不仅借方余额所体现的应收账款、存货、设备、厂房等要确认为资产,而且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递延费用等项目也可以确认为资产。显然,这种观点只是从会计结账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资产,很难说是在描述资产的性质。 3.经济资源观 经济资源观是关于资产定义的颇具影响的一种观点。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对资产的这一认识,第一次明确地将资产与经济资源相联系,虽然它并未正面提到无形资产的内容,但这一定义至少可能将无形资产包纳其中。另外,它也明确了资产与特定会计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特定会计主体能够借助资产业从事未来经营。1970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第4号公告中提出了一个资产定义:“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虽不是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这一定义虽然明确指出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接受了“经济资源”这一新认识,但它却认为,经济资源应否视为资产,取决于公认会计原则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这就把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了。 4.未来经济利益观 目前比较流行的资产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观点。1962年,穆尼茨(Moonitaz)与斯普劳斯(R.T.Sprouse)在《会计研究论丛》第3号——《企业普遍适用的会计准则》这一文献中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现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SFAC No.6)中提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
6. 资产类别有哪些类型
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资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别:
1、按耗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2、根据具体形态,长期资产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分类;
3、按是否有实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综合这几种分类标准,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类别。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歒、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长期投资是指不可能或者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愤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资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4、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及大修理支出等。
5、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目以外的长期资产。
资产金字塔:
(6)财务资源包括资金股票资产房产等对吗扩展阅读
资产的确认方法:
按照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还要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现实生活中,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
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该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以各种具体形态分布或占用在生产经营过程的不同方面,按其流动性通常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7. 评估财务资源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资产结构
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构,
三、利润
四、销售收入
五、总成本
六、公司盈利
七、现金流量
八、融资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