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为什么可以作为货币
㈠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货币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起源于商朝的贝币。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贝币的流通数量日益庞大。由于天然贝来源有限,不敷应用,于是便出现了仿制贝。最初的仿制贝是石贝、骨贝、陶贝,以后便发展到用铜来制造,这就是铜贝。
铜铸币的产生,使古代货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发展及广泛流通是早期货币发展中的重大转折。这一时流通的货币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措施,统一货币就是其中之一。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统一的货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按枚使用,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禁止其他财物作为货币流通。
(1)牛羊为什么可以作为货币扩展阅读:
货币的分类:
1、流通币
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
2、收藏币
收藏币发行的目的不是为“流通”服务,而是为硬币“收藏”服务,通常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或远高于面值的价格售出
3、投资币
发行投资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规的“收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投资币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贵金属(银、金、铂、钯)制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币”形金属锭块。
参考资料:
网络-货币
㈡ 实物货币是指什么
实物货币是指商品因其自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特定的时期和区域被人们所共同承认而成为货币。具体来说:
- 定义:在世界的货币发展史中,除去信用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其他担任过货币的各种商品,如石器、贝壳、牛羊、粮食、棉花、农具等,都可以被称之为“实物货币”。
- 历史应用:实物货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中充当过交换媒介。例如,在某些原始社会中,贝壳因其稀有性和易于携带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作货币;而在一些农业社会中,粮食和牛羊等实物也被用作交换的媒介。
- 特点:实物货币的价值来源于其本身的物质属性和使用价值,这与信用货币和金属货币的价值来源有所不同。实物货币的价值往往与其作为商品的价值紧密相关。
㈢ 金融学的问题关于货币的!
先看第二个问题吧,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是指货币演变的三个阶段。
1、实物货币是指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其本身既作为商品,同时又作为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实物货币又可划分为两个阶段:A、朴素的实物货币阶段,例如牛羊等;B、贵金属货币阶段,既金银,此时的金融学中所指的货币形态在马政经中才被称作货币。
2、代用货币是黄金等贵金属的替代品,代表黄金等发挥货币的职能。其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价值。此处注意对价值的区分:“代用货币自身的价值(不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和“代用货币作为货币的价值(在商品交换中所能体现的价值)”。
3、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行使货币各种职能的货币。例如现在的美元、欧元等。
对于第三个问题,涉及到货币制度的演变。在银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金本位制的时代,虽然代用货币已经存在(注意:代用货币也可能为纸币)但是从本质上讲都是贵金属在发挥货币的职能,且金银等贵金属在世界范围内有普遍的认可,可以执行货币的所有职能。在信用货币时代(现阶段的纸币本位制),不与贵金属挂钩的纸币发挥着货币的职能。在执行世界货币这项职能的时候,只有美元、欧元等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兑换的纸币能发挥这一职能,现在外贸结算中已经很少直接使用金银了。总的来说,纸币和贵金属都可以执行货币的职能,只是具体指哪一个要依具体货币制度来看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自己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1、从对货币的定义来看。在金融学中,侧重于对货币功能的描述,更多的把货币当作是促进商品交换效率的工具,只要在商品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作货币,这就是为什么朴素的实物货币阶段,金融学中认为牛羊也是货币,而马政经中不这样认为。而在马政经中,将货币定义为固定得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在马政经只有贵金属是货币。同时我觉得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实行的不是纸币本位制,所以他的著作中也不会有相关的描述。
2、从货币价值和财富代表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马政经,或是在金融学中,对实物货币中贵金属货币的价值界定都是一致的。但是,在马政经中,把价值定义为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信用货币和纸币都仅仅是货币符号,而不具备内在价值。在金融学中,认为信用货币虽然没有内在价值,但能发挥货币的职能,是价值和一般财富的代表,是直接购买手段,可以与其他财富交换,所以信用货币也是财富的一部分。注意信用货币是独立的货币形式,其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
㈣ 货币是怎样从最初的牛羊变成纸币,银行卡的
时代与科技的进步将货币简化。
按照主流的货币起源理论,钱只是商品交易的产物。远古时代,人类是以族群为主,慢慢形成了部落,大家一起捕猎、摘果食,分享获取的食物、衣物等,所以那个时候没有产生商品交易,就不存在“钱”。
后来,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快,他们开始有了剩余的产品,并互相换取所需要的物品,于是就出现了“物物交换”,但是还没“钱”什么事儿。
但是长期以往,大家都觉得“物物交换”太麻烦了,为了方便点,就出现了原始的结算方式,比如,一只羊=两把斧头,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自然货币。
从远古时代到今天,货币的形式千变万化,由最开始的实物货币走向非金融货币;非金融货币走向金属货币;金属货币走向纸币。如今不论是纸币还是金属货币,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又有的新的货币形式,那就是电子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