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为什么比鸿海市值高
1. 富士康为什么干不过立讯
因为富士康最赚钱的苹果组装业务未注入。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于1974年成立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总裁郭台铭。现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
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在中国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
2014年12月12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宣布,由于订单不足,公司于12月24日关闭公司在印度钦奈的工厂。该工厂的1700多名员工有可能面临失业。
2016年2月,富士康对夏普投资超过6500亿日元(约合58亿美元)。夏普董事会全票通过这一收购协议。也就是说,日本夏普公司同意中国台湾富士康公司提出的收购要约。这是日本技术企业有史以来接受的最大一起海外企业收购。
2. 立讯精密两个月暴跌40%,如何看待这件事
过去,白马股深圳O-film Tech Co .,lt,被苹果产业链消息发酵后跌入极限,冲击消费电子板块。被称为“水果链”的Luxshare也遭受了短暂的打击。3月17日,Luxshare低开,随后跌幅扩大至4%以上。截至发表时,Luxshare的跌幅已收窄至1%以下,股价约38.26元,总市值约2691亿元。自今年1月14日以来,Luxshare已从年内最高点63.26元跌至36.79元。短短两个月,股价下跌约41.8%,总市值蒸发1800多亿元。Luxshare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近7倍,但今年Luxshare的股价疲软,这与美国337调查、分析师降低AirPods的发货预测、苹果通过互联网将生产能力转移到印度以及减少重要股东的持股等因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豪华股一度被评为十大金股之一,众多券商高歌猛进,目标价涨到70元。随着Luxshare股价下跌,券商机构的预测“不准确”。k线数据显示,Luxshare从2019年初的8元左右涨到63.88元,短短两年内股价上涨近7倍。但今年1月以来,豪华型股票短暂反弹至63.26元,股价掉头向下。经过梳理,Luxshare股价低的原因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是美国的337调查,让投资者谨慎。去年12月,美国安费诺公司(Amphenol Company)指控乐购及其子公司东莞乐购(东莞乐购)侵犯其专利权,并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 . S .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发布有限禁止令和禁止令。不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对ZJS精密公司展开337调查。虽然今年1月24日Luxshare发布公告,但未能完全消除市场担忧。1月25日,豪华型股票开盘价下跌超过9%。目前,337调查尚未产生结果,投资者正在等待消息。
在规模股东群体中,有投资者表示,“路克赛依然是今年年初券商吹捧的十大金股之一,现在股东们都在发声,李勋已经变绿了”。数据显示,2021年券商机构推荐的热门话题之一包括电子行业,Luxshare位列其中。但从今年的股价表现来看,Luxshare似乎让券商机构“错位”。此外,今年1月,招商证券、CICC等券商分析师在公开场合演唱了多首歌曲,最高目标价为70元。与当前股价相比,Luxshare需要上涨40%以上才能达到目标价格。我们还发现,2020年第四季度,卢克士卡的股东人数为32.26万,截至2021年2月28日,股东人数激增至44.3万。这说明在Luxshare衰落的过程中,增加了约12.04万股东,有财经媒体认为可能是小股东在“抄底”。
3. 潮汕“女版郭台铭”王来春狂啃苹果,一年财富飙升1290亿
《科创板日报》2日消息称,苹果公司10月30日发布公告,召回部分AirPods Pro耳机袜袜;此举意外令立讯精密得到召回部分耳机转单,产能排期至2021年1月。
截止于周一收盘,立讯精密股价升至56.48元,总市值达3944.49亿元。有“最励志打工女”之称的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过去的发展与成功,与鸿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有人称她为“女版郭台铭”。如今,“代工大王”郭台铭旗下的工业互联的市值仅2614.92亿元,已被“小鸿海”立讯远远甩在后头了。
狂啃苹果,“女版郭台铭”王来春打败郭台铭?
苹果CEO库克
苹果(Apple)的iPhone 12已发布,由于发布会上宣布因环保理由,附件不再送充电器、耳机,被质疑只是想增加配件销售赚钱。
6年前iPhone 6迎来一波换机潮,此次苹果会不会也有报复性追单,仍是个未知数。苹果公布了上季财报,尽管营收及获利好于市场预期,但iPhone销售衰退20%、以及中国市场业绩锐减,也令投资者忧心忡忡。即便如此,苹果CEO库克仍对iPhone 12买气,表示乐观,且10-12月本季iPhone销售有望成长,尤其是中国市场将重返增长。
毫无疑义,这对于包括鸿海、立讯精密等供应商而言,是个福音,争夺苹果订单的竞争也可能更趋激烈。
王来春(中)陪同库克参观立讯生产线
2017年上半年,立讯精密成为了苹果无线耳机AirPods生产工厂,同年12月,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参观苹果供应链、生态链合作伙伴时,专程参观了立讯的AirPods工厂生产线。
在立讯精密昆山厂,小小的耳机中装入的是几百个器件,把每个零部件小心翼翼地放入耳机中,工人简直像绣花一样。
AirPods是苹果至今为止工序最复杂的产品之一。苹果的供应链都绝大多数在中国,立讯精密能成为有代表性的一家供应商。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受访时称:我相信那句话,“ 能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 ”
郭台铭旗下的鸿海,一直是苹果产品的代工者,也可以说是苹果供应链的“扛旗者”。曾是“富士康打工妹”的王来春,21岁进入鸿海富士康深圳厂,从组装线最普通的女工做起,一路升至管理数千人的课长。32岁离职后,她和哥哥王来胜2004年在深圳创办立讯精密。
深受富士康影响的王来春,最早战略布局也跟随富士康,也被外人视为“郭台铭精神”的头号实践者。她的努力,苹果也看在眼里,也受到苹果的扶持,即便目前她的规模仍无法与鸿海相比,但在苹果供应链,立讯精密的战穗槐斗力是别人无法忽视的。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右)和裕隆执行长严陈莉莲(左)
10月中旬在三创 科技 园“鸿海 科技 日”,郭台铭的接棒人、鸿海董事长刘扬伟与裕隆执行长严陈莉莲同台,宣布双方合资新公司“鸿华先进 科技 公司”,并秀出两强合作产品——MIH电动车平台,将目标锁定抢当“电动车业的安卓”,2年内生产第一款合作电动车。
将“代工”鸿海,转型为“ 科技 的鸿海”,是刘扬伟的雄心。刘扬伟也在开场致辞时“开宗明义”地说: 鸿海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执行力和效率外,还有 科技 力。
如果单从立讯精密的市值超过了工业互联,就轻易断言“女版郭台铭”王来春打败了郭台铭,简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郭台铭有超前的投资力。
过去,王来春将郭台铭的不少经营思想及理念奉为圭臬,她和郭台铭一样也不甘做低阶代工,也希望通过创新获取更多竞争优势,这方面可从立讯精密和鸿海毛利率及净利率两项指标做个比对。和郭台铭对旗下关系企业有全方位布局不同,国内苹果供应链的二个“女强人”——立讯精密王来春和蓝思 科技 周群飞,在供应链猜好友项目上也仅是占了小部分。
蓝思 科技 创始人、董事长周群飞
在苹果供应链大树下,除了郭台铭旗下鸿海外,争啃苹果的有蓝思 科技 的周群飞、立讯精密的王来春,另外像台企纬创资通的林宪铭、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可成 科技 董事长洪水树等,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具体到苹果供应链项目上,周群飞的蓝思 科技 侧重于玻璃基板,而王来春的立讯精密侧重于连接器和无线蓝牙耳机,生产订单是不一样的。
退一万步讲,即便王来春旗下立讯精密将来有组装iPhone能力,长期来说可能与鸿海角力,但短期受冲击或受影响的应该是纬创、和硕等。因此,国内有一些媒体说什么王来春狂抢郭台铭的苹果订单,目前纯属“无稽之谈”,纯属臆断。
换个角度,苹果将AirPods Pro蓝牙耳机订单转单给立讯,也不代表苹果与鸿海合作关系生变,更不用说恶化之说,这也是苹果基于分散供应链、分散风险的战略布局而为。
竞争者在路上,将来谁领风骚,不知道,路遥知马力!
立讯迎转单,王来春财富还会飙多高?
立讯精密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
2020胡润百富榜,53岁的王来春上榜身家为910亿元,她的哥哥、56岁的王来胜,身家也是910亿元,王来胜、王来春兄妹合计财富高达1820亿元。
2019胡润富豪榜上,王来胜、王来春兄妹身家分别为265亿元,合计530亿元,与今年财富数值相比,一年飙升了1290亿元。
富豪榜上的数据,是洞察财富趋势的窗口,从某种角度上也代表了企业家背后行业态势的变动,更重要的是财富数字也是企业家创业、创新的价值展现。
潮起海天阔,风好正扬帆。 王来胜、王来春兄妹,也是潮汕人在深圳奋斗的成功样本。她们的成功,是时代造就的;穷则思变,也是她们为改变自己命运逼出来的、拼搏出来的。王来春,出身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槐泽村贫困农家,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家庭背景,白手起家,她也是时代背景下潮汕人在深圳创业群体中的成功代表人物之一。
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
回答提问环节,有人问:“台湾今周刊报道,公司与台资厂商的商业合作及生意机会获取系主要客户的牵线搭桥,请问是否属实?公司本次与纬创合作的背景是什么?”
也有人问:“如何看待市场传闻富士康进入airpods组装?公司sip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终端产品?是否可以应用于airpods?”王来春表示,对于市场传闻,公司不方便评论。“公司在sip技术应用上全方位布局。”
在回应5-10年未来公司整体收入结构会和现在有什么差异时,王来春说:“未来,公司仍将专注制造、持续深耕消费电子、通讯、 汽车 等主营业务,顺应市场发展相关趋势,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力争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立讯精密的东莞铁松园厂区
AirPods Pro出包,苹果确认部分无线降噪耳机AirPods Pro有声音问题,近日也推出了免费维修方案。作为苹果耳机供应商之一的立讯精密,此番也因转单而受益,获得了部分转单,毫无疑义,对于提升股价有一定影响,也拉抬了王来春家族的身家财富。
目前,国内负责组装AirPods Pro耳机的苹果供应商,除了立讯精密,还有歌尔股份、漫步者。
立讯是2011年正式进入苹果供应链,并于2019年成为苹果耳机的供应商,参与AirPods Pro整机组装,并提供相配套的耳机连接器及部分结构零件。客观地说,在苹果代工版图里,立讯精密近年来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不少人认为,王来春旗下的立讯收购纬创资通昆山厂,也可能跨入代工iPhone。
立讯精密制造基地分布于海内、外,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山西、河北、湖北及四川等地,并于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拥有相关布局。其中,昆山基地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
在普通版的 AirPods,立讯精密份额约为60-65%,已是苹果AirPods产品最大供应商。若能接下iPhone组装,狂啃苹果,立讯精密业绩持续高速成长就更有保证,尽管立讯精密的崛起之路也会有不少阻碍待跨越,王来春她的竞争对手,肯定是虎视眈眈地看着,丝毫不敢懈怠。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4. 从富士康“厂妹”到立讯掌门,王来春凭什么让郭台铭忌惮
从富士康“厂妹”到立讯掌门,王来春凭什么让郭台铭忌惮?
王来春可能看到了商机或者前景,要立讯迎头赶上,毕竟,立讯跟鸿海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就算是如此,郭台铭对王来春还是比较在意的,尤其是她收购了苹果代工厂的生产线以后。王来春还会有什么突袭之举,而郭台铭又将如何应对?
5. 立讯精密,科技股中的茅台,74倍市盈率高估了吗
说起 科技 股,立讯精密在A股知名度也许不算是最高的,但绝对是表现最牛逼、最被市场看好的 ,说是 科技 股中的茅台一点不为过。2017年以来,在和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制造商富士康(工业富联)竞争中,公司每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都保持着50%以上惊人高增长,而富士康这几年来发展则是几乎停滞不前。
表现在股价上,工业富联股价这两年一直跌跌不休,而2019年以来,立讯精密股价较最低位涨了8倍 ,目前市值超4000亿元, 科技 股中仅次于宁德时代(未来赶超指日可待),比大名鼎鼎的中芯国际、海康威视、顺丰控股还高出几百亿,几乎是中兴通讯3倍市值,更大大超越了自己曾经的“师傅”——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的2800亿元市值。
PS:鸿海集团目前是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 。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下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和富士康集团的一段渊源关系。只有初中学历的王来春曾经只是90年代深圳富士康的一个普通打工妹,不仅没有高学历,而且其貌不扬、家境贫穷,在富士康底层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
学习积累到富士康管理经验后,1999年,有鸿鹄之志、不甘人后的王来春从富士康离职创业,创办了立讯精密 ,20年时间里白手起家,带领立讯精密一路披荆斩棘,从一个小小的连接器企业,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精密制造企业。从富士康第一代打工妹,到身家超600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王来春的励志逆袭故事就像立讯精密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一样精彩。
最后,言归正传,股价一路狂奔屡创新高后, 当前立讯精密市值已经突破4000亿元,滚动市盈率也高达74.62倍(滚动市盈率=股票现价/前12个月的盈利总和,更能够准确反映公司价值),当前估值是不是高估,甚至有泡沫风险了呢?女王觉得不一定,不能简单这么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①注册制时代下,资金向龙头公司集中。 当前A股各行业龙头优质公司,普遍都享受到市场给予的极高溢价,如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87倍,免税店龙头中国中免175倍,酱油龙头海天味业90.25倍,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119倍,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137倍,眼科龙头爱尔眼科168倍,新能源 汽车 龙头比亚迪180倍等等。
因此,从这方面来看, 作为国内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立讯精密74倍估值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不仅没有高估泡沫,甚至还可能有一定提升空间。
②从业绩增长来看, 立讯精密这几年都是50%左右或以上高增长,且随着5G爆发在即,以及立讯精密在 汽车 电子等其他领域布局成效,未来一两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可能性依然很大,是可以对得起也能够很快消化74倍估值的。
③从公司独特优势来看, 立讯精密具备制造突破性技术优势、超强的行业整合经验、极致的成本管控水平和领先的国际化战略布局能力,可以快速适应电子产品“高速、微型、整合”等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4000多亿市值绝非终点,过去10年营收增长超60倍立讯精密的星辰大海或许才刚刚开始!
④ 科技 公司最重要的实力就是研发创新, 立讯精密成立以来始终将研发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置,持续坚持对研发技术的大力投入,努力革新传统制造工艺,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5.69亿元(远超宁德时代12.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74,研发费用占比多年保持在7%,而同类可比制造公司比亚迪、富士康工业富联、格力电器等都是3%左右。
综上所述,依靠自主研发创新和并购整合优势, 立讯精密走出了中国代工企业的自强之路,赢得了苹果、华为等 科技 巨头深度信任合作和愈加青睐,未来还有无限可能、还有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不过,短线来看,虽然股价处于强势上涨过程中,上涨不言顶,但连续大涨后,当前估值已经提前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一年业绩增长空间 ,且有一定高估风险了,此外还有产品技术壁垒不高,面临歌尔股份、蓝思 科技 等竞争者抢占市场份额,以及过于依赖苹果等风险需要注意。
最后,简单说一下大盘, 10月开门红近百股涨停甚是鼓舞人心,盘后又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划通过利好袭来,晚上后美股又大涨助攻,本周也没有IPO批文,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下周个股反弹行情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