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如何获取货币
Ⅰ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这句话不明白,请教高手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后,如果不再进行购买,而是把货币当作财富存放起来,这时的货币就起着贮藏的作用。
贮营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城,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只要商品的流通一中断,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以后不立即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货币就退出流通领威而成为贮藏货币。
货币能够成为贮葡手段,是因为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股代表,只要有了货币就傲时可以换取任何一种商品,从而引起了人们贮存的欲望。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的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部分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成为贮宜货币;当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一部分贮载货币又会自发地加入流通过程。这样,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发调节流通的货币量,使它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相适应。
贮藏手段职能产生的原因: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般代表,贮藏货币等于贮藏社会财富;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可随时购买商品。
贮藏手段的特点:
必须是足值的、实在的、或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地代表一定的价值量。
由此看来,货币能否作为价值的储藏,取决于两个因素:
—是在储藏期内不损失其价值;
二是在需要购买时能顺利地购买到所需商品。
贮藏手段在调节货币流通中的作用:
当流通规模扩大时,储藏的货币会进入流通;当货币需要量减少时,货币又会退出流通,进入储藏。这一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只有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才能形成。
Ⅱ 政治经济学公式
政治经济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考研政治中的“数学”,考研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的公式主要为以下三个:
1、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c:v)
2、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 m/v)
3、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w=c+v+m)
(2)政经如何获取货币扩展阅读
政治经济学是一个传统学科,经济学从中繁衍出来,政治学也与其息息相关。但是,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并没有被全面认识。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虽然政治经济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但能够比较稳定地在政治学里发展,因此它的发展趋势也与政治学的发展趋势有直接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有以下特点:
1、研究视角的多样性
从以个体为中心的理论视角到以国家为中心的理论视角,可以说是花样繁多。比如,以国家为中心的理论视角在国内层面有国家主义。国家主义研究的脉络主要是建立在国家的概念以及国家自主性、国家能力这一系列概念之上,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来探讨政府对经济的影响。
2、研究层次的多样性
从个体到国家、再到国际多种研究层次。比如国家自主性这个概念的得来直接涉及到个体、国家、国际三个层次。因为国家自主性在政治经济学当中经常关系到这个国家有没有能力去指导经济的发展。
如果国家缺少自主性的话,它对国家经济的干预经常是破坏性的,而国家自主性强的话,它就可能为国家去设定并贯彻一个全面发展计划。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1988年出版的《统治与财政收入》(Margaret Levi, Of ruleand revenu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就是从理性选择的视角来做政治经济分析的。
4、关注政策背后的政经互动
政治经济学研究一般是政策的研究,但政治经济学家从来不相信政策是由几个专家、学者研究然后向政府提建议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学家认为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肯定要涉及到不同利益集团的争夺,无论这些利益集团是在政府内还是在政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