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在执行什么职能时能自发调节

货币在执行什么职能时能自发调节

发布时间: 2025-08-08 18:13:13

『壹』 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并试举例说明之。

【答案】: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中亩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
①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在执行这个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它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②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运动形式,使物物交换分解为买与卖两个环节,突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③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而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不能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④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转移,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的基础,一方面克服了现货交易的局限,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另一方面又造成买卖进一步脱节,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⑤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世枣货币职能。世界货币职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货币的一个单独的卖返森职能,它只是商品生产和交换超出国界,使货币的以上四种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延伸的结果。
货币的五种职能,各自具有相应的内涵与作用,但相互之间又紧密相连。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两个基本职能,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发展的结果。

『贰』 货币如何执行贮藏手段这功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只有当纸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储藏纸币。纸币有储存手段(在银行)的职能,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2)货币在执行什么职能时能自发调节扩展阅读:

特点:

贮藏手段应该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在保存过程中不易损坏和变质。

第二,当需要使用时,可以比较方便地与其它商品相交换,转换成需要的形式。

第三,它的价值是稳定的,在贮藏前后能够转换成数量相同的其它物品。

交易媒介是最容易和其它商品交换的商品,天然满足了第二个条件。金属货币同时具有耐贮存的特点,也满足了第一个条件,纸币在耐贮存方面比较差,但银行存款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交易媒介一般也可以满足价值稳定要求,因为执行交易媒介职能本身也需要价值稳定。所以,货币尤其是金属货币也可以作为贮藏手段。

『叁』 货币流通规律的自发调节

在现实的交换过程中,商品流通的数量和价格总额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也是在经常变化的。因此,货币的实际需要量是一个经常变动的量。但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以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
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过多时,也就是货币量供过于求,货币就会贬值。这时,货币的所有者就不愿把自己的货币按贬低了的价值去交换商品,而宁可把货币贮藏下来,这样就使一部分货币自发地退出流通领域,货币过多的情况就会消失。而当货币短缺、货币求过于供时,货币就会升值,从而能用同样的货币换回更多的商品,它会刺激货币贮藏者把自己手中的货币投入流通。这样就使流通中的货币增加。所以货币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就能够在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过少时进行自发的调节。货币的贮藏职能好比是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并不会溢出它们的流通渠道。

『肆』 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当中,所谓货币的职能是指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是由其基本职能衍生而来的附加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的第一个基本职能是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

作为测定价值标准的货币,其单价是衡量所有可交换物品价值的尺度,货币作为价值的尺度可以使所有具有价值的物品转化成货币单位进行运算。

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用观念上的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出来即可,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因此,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交换媒介

交换媒介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也叫作货币的流通手段。

与价值尺度不同,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使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分成了两种交易行为:第一步是将物品换成货币,第二步再以货币换成物品。

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市场和分工的发展。

3.储藏手段

储藏手段是指货币由于各种原因暂时不再在社会中流通,而是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被保存起来。

货币作为储藏手段,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在商品流通的初期,有些人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保存起来,这种储藏金银的行为被看成是富裕的表现,是一种朴素的货币储藏形式。

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功能日益增大,一切物品都可以用货币来买卖,货币交换扩展到一切领域。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人们持有货币作为储藏手段会受到通货膨胀风险的影响。

相对而言,贵金属货币在保持购买力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货币在执行储藏手段职能时,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2)作为储藏手段的货币,它必须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货币作为储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当市场上商品流通缩小,流通中货币过多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被储藏起来;当市场上商品流通扩大,对货币的需要量增加时,有一部分处于储藏状态的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领域。

4.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所谓单方面转移是指经济行为的发生和货币支付在时间上有差距。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起源于商品交易中的信用买卖。

商品赊销和货款预付是信用交易的两种形式,前者是商品销售在先,货款支付在后;后者是货款支付在先,商品销售在后。

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支付在时间上的分离。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就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了,表现在用来支付税金、租金、工资、劳务等。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曾长期由金银充当,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世界各国采用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一些综合国力强的国家的货币,被大多数国家认可,这些国家的货币就在国际市场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美元、英镑等。

目前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

热点内容
货币在执行什么职能时能自发调节 发布:2025-08-08 18:13:13 浏览:474
上海天使创业引导基金如何入股 发布:2025-08-08 18:00:47 浏览:436
如何转入理财通 发布:2025-08-08 17:46:21 浏览:763
中国m2期货币是什么 发布:2025-08-08 17:29:54 浏览:358
本轮股市怎么走 发布:2025-08-08 17:19:41 浏览:317
上海金山金融平面设计要多少钱 发布:2025-08-08 17:14:51 浏览:54
新基金第二天就赔了怎么办 发布:2025-08-08 16:56:20 浏览:39
四人实体店怎么分配股权比例 发布:2025-08-08 16:45:25 浏览:476
哪些基金有交易所 发布:2025-08-08 16:44:24 浏览:922
国家如何调整货币紧缩 发布:2025-08-08 16:07:56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