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民国时货币为什么不一样

民国时货币为什么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5-09-06 04:06:30

A. 民国时期的货币和人民币汇率

民国时期与人民币无官方汇率,可通过购买力间接换算。

民国时期货币体系复杂,受战乱和通胀影响极大,不同阶段货币购买力差异明显。

  1. 银元:在民国初期(1912 - 1920年),银元购买力最强,1银元约合今150 - 250元人民币,能购买30斤大米或8斤猪肉;1920 - 1936年,因通胀影响,1银元约合100 - 150元人民币,可买16斤大米或4 - 5斤猪肉;1937年后法币恶性通胀,银元作为硬通货,购买力约为150元人民币。
  2. 法币:1935年法币改革后,100元法币约等于50银元;但到1948年恶性通胀时,100元法币仅约合0.0008元人民币。

此外,民国时期还有铜元等货币,1银元可兑换“当十”铜元300枚或铜钱3000文,但地区与时期差异较大。人民币自1948年发行,汇率随时代政策逐步调整,1949 - 2005年间经历了多次变动,2005年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所以,要准确衡量民国货币价值,需结合具体时期、物价等因素综合判断。

B. 我想问民国期间中国用的法币和法国的一样吗

不一样。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我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国内的货币发行也未趋统一,杂乱不堪。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热点内容
民国时货币为什么不一样 发布:2025-09-06 04:06:30 浏览:547
股权诉讼书怎么写抗诉官司 发布:2025-09-06 03:55:48 浏览:139
什么是存款货币及具体例子 发布:2025-09-06 03:53:42 浏览:223
指数基金指标看什么 发布:2025-09-06 03:42:04 浏览:284
股市大额买为什么不涨 发布:2025-09-06 03:26:57 浏览:527
股市账号里的闲钱怎么没了 发布:2025-09-06 02:41:55 浏览:287
股票投资视 发布:2025-09-06 02:19:40 浏览:460
大叔炒股怎么不亏钱 发布:2025-09-06 01:56:05 浏览:105
教师能投资股票吗 发布:2025-09-06 01:47:35 浏览:964
股票基金股权投资基金 发布:2025-09-06 00:54:50 浏览: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