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虐我千百遍是什么意思
① 炒股票,买彩票,搓麻将,你最痴迷哪样痴迷到什么程度
炒股、彩票和麻将,我个人痴迷的就是炒股票,彩票和麻将偶尔玩玩,而炒股不同,已经痴迷到股市孽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恋的程度。
首先说说彩票,彩票几年前买过,买的就是双色球,那个时候买彩票就是想要实现五百万的梦想,整整坚持一年半,每一期都是买2元双色球;结果一年半之后最高中过10元的奖,随后对彩票彻底失望了,从那以后至今还没碰过彩票了。
我个人痴迷股市的最大根源是在2015年,由于那一年a股进入牛市,整一轮牛市坚持操作,股市资本翻了好几倍,第一次感觉到炒股来钱这么快,房子和车子都是在2015年牛市赚到的,对股市更痴迷,仿佛已经爱上股市了。
如果非要证明我个人对炒股痴迷,而且还能证明痴迷的炒股程度,我只能这么说吧,这辈子对股市“不离不弃”就连自己的工作和投资都是选择股市,内心也是已经接受股市,能达到这种境界了,证明我已经是股迷了。
或者理解为已经有股瘾了,炒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反正有事没事都是去看这些跟股市有关的知识或者消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与股市有关的事,这就是我个人对炒股的痴迷的程度,这辈子绝对不会离开股市的,坚持炒股。
② 做股票都要注意什么
炒股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圈,每个人的能力圈都是有限的,不要自作聪明。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股市大多数人不赚钱。
股票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但其实最大的风险在于投资者自己。涨的时候贪婪,跌的时候恐惧。这是很多投资者都克服不了的。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加杠杆,杠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噩梦。当然,如果能力确实出众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加杠杆。证券公司提供的杠杆率一般不超过2倍,民间杠杆公司的选择就多一些,靠谱的像小满实盘资金配比这类无门槛股票杠杆平台,8倍杠杆,无资金门槛,无疑是他们的首选。小资金个人就可以参与,直接线上办理,非常便捷。
③ 进了股市的人,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都离不开了呢
一般进入股市的人都是奔着股市能赚钱,往往在牛市的时候,伴随着亲朋好友在股市躺赢以及媒体大肆报道市场的赚钱效应之后,进入股市的韭菜会集聚增多。而且随着新股民在牛市期间轻松赚钱,就逐渐会有点飘,就会慢慢就得股市是自己的提款机,但是几年过后,才发现炒股最大的目标是回本,大多数股市投资者都应了那句: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恋。
之所以进了股市的人,最后大部分的人最后都离不开了呢?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参与股市的投资者都很清楚,股市就好比电子鸦片,一旦置身其中,想要在抽身是很难的,要知道股市的涨跌带来的财富效应是很多人难以拒绝的,尤其很多投资者进入股市往往是在牛市阶段进入的,也就是说进入之后很轻松的就赚钱了,而这个赚钱的记忆会让自己印象深刻,而且这个钱来的比工作要快得多,即便后期亏损了,这些投资者也认为行情配合或者自己技术进步的话,还是能够赚回来的。所以就一直留在股市当中。
第二,a股向来有牛熊转换,即便在牛市顶端买入被深套了,很多投资者依然坚信牛市来了,个股应该会解套,甚至还有赚钱的机会,也正是因为a股存在牛熊周期,所以才给了众多投资者较大的期望,所以才导致众多投资者不愿离开这个市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投资者即便被深套依旧不选择离开这个市场,甚至负债炒股的人也一大把,可见股市的魅力是巨大的。
最后,身边的朋友为了面子,往往报喜不报忧,一般只道自己股市赚钱的案例,而对于自己亏损的例子绝口不提,这种现象也容易误导一些在市场亏损的投资者对股市继续抱有希望。再加上媒体时不时的会报道一些股市财富神话的股市,比如赵老哥八年一万倍、章建平从5元炒到20亿等等,也导致很多投资者相信股市也能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所以最终选择继续留在股市。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接触过股市,那最好这辈子别碰它,它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烦恼。而一旦进了股市的人,往往多数人都不愿意离开股市,甚至即使亏了很多钱,还继续沉迷这个市场,始终不愿离开。为啥说进了股市的人,都不愿意离开呢?
第二阶段:股市完成了构筑中长期顶部,开始出现了下跌,甚至大跌,就像今年4月底到现在的情况一样,股民这个时候账面上由原来的浮盈开始转为浮亏或微盈,不过,这个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就是,每一次牛市大跌都是抄底的机会。此时,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出局,甚至还要拿钱来抄牛市大底,结果越抄越亏。任何在牛市结束下跌中途抄底的资金都会被套在了高位之上。
第三阶段,随着股市进一步深跌,很多人都看出了,之前牛市已经结束,现在已经进入到熊市下跌调整期了。但此时,股市已经跌去了30%至50%以上,于是市场又传出声音,股市已经跌了这么多,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更何况,中国股民只要一直持有股票到底,最多是只输时间,不会输本钱。于是,很多被套在高位的人,也只好被迫接受目前股市下跌,账户亏损这种现状,等待下一轮牛市。
第四阶段,股市最后进入到熊市大底的区域,此时股市天天下跌,每次出现反弹过后,股市又要大跌,并且创出 历史 新低。此时,多数股民亏损已经达到七成以上,而且新闻媒体都充斥着利空的消息,更有市场分析人士由原来的死多头,变成了空头。
此时,股民感到绝望,他们表示:只要让我少亏点钱,或者把本钱还给我,我从此远离股市,再也不玩股票了。随后,股民们就趁着熊市底部的一波反弹,就割肉出局。而这一割肉,往往都割在了熊转牛的黎明之前。
第五阶段,股市由熊转牛后,刚开始趋势不太明显,多数股民还以为自己仍在熊市当中,所以很多人开始做起了短线投机,在短线博弈中也是有输有赢,赢少亏多。忽然有一天,股市开始发力上涨,就把那些做短线的股票抛在了身后,此时,股民也忘记了之前的亏损,有的在股市中做起了短线,有的暂别股市,等到新一轮牛市接近尾声,有了赚钱效应时再进场接盘。
在A股市场很少有出现过闭着眼睛就能赚钱的时候,如果有那就是牛市的后期了,此时恰是广大新股民入市的时候,刚开始还有不错收益,越抄股票到后头,越是亏损惨重,到最后不是股民离不开股市,而是因为前期亏得太惨,总要把本金赢回一点再离开股市吧,就这样循环往复,股市伴随着股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因为上瘾了!
股市就是有这个魔力。一旦进了股市的人,基本上是很难离开了。即使短时间内会因为亏惨了,剁手了,销户了,离开这个股市。但是,当行情一来的时候,还是回来了。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股市有钱赚啊,赶紧往里面冲啊,不然来不及了。
进了股市的人,很少人有人会真正地离开股市的,股市有种东西叫股瘾。这种瘾和其他的瘾是一样的,比如烟瘾,想戒都戒不掉。亏损了,总想着要赚回来。在别的生意赚回来的不算,一定要在股市里面赚回来,就是有这种心理才会导致离不开股市。
而对于一些退休的人来说,手上有些养老金,也不知道如何打发日子,就会不自觉地买点股票。买股票之后才有那种恐惧和贪婪的感觉。才觉得有事做。否则会觉得空虚啊。
还有的职业投资者已经是一种股痴,就是以股票为生的人。我遇到一个老人,是A股第一代操盘手,起起伏伏很多年,现在已经超过60岁了。还天天在操盘。问他为什么,他说一天不操盘心理就不舒服。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不是为了赚钱。相信大部分人也有这样的感受。
其实,对于大部分想在股票上赚点钱的人来说,最好还是以价值投资为主。尽量减少操作。不要追涨杀跌。最好也不要看盘了。只有不看盘,或是买点基金,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才是炒股的最好方式。
亏钱了,就走了。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好,进入到股市中的人,不是大部分离不开股市,是基本所有人都离不开股市,凡是离开股市的人都是一个原因:本金亏光,被强迫淘汰出局。那么为什么股市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股市能够满足人性的所有需求。虽然很多人对股市抱以成见,并且在股市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亏钱的,但实话实说,股市确实让很多人改变了命运,实现了财富自由,有很多人通过股市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这是其他投资渠道所没有的功能,这一个最核心的功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亿万股民,从而就有了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恋的豪言壮语。
同时股市又是最大的博弈场,交织着各种智慧和小聪明,展示着人性中的各个方面,恐惧、贪婪、期望、失望、倔强、耐心、等待等等,能够满足你最大的好奇心和占有欲,能让你感受到世界上最刺激的 游戏 玩法,这种 游戏 的玩法让所有人欲罢不能,所以凡是接触到股市中的人,除非是被 游戏 规则所淘汰,或者已经没有资格再玩下去,否则都不会离开股票市场,这是一种命运,也是一种选择。
进了股市的人,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都离不开了呢?笼统点的说就是养成了习惯、成瘾了。
赚钱的瘾
亏钱的瘾
亏钱之后与其说是对股市成瘾,不如说是有很多的无奈,而且很多因为炒股亏钱了最后离不开这个可能才是题中说到的大多数。
在亏钱之后人都有会心有不甘,从开始认为的亏钱只是暂时的,抓到一只好点的股票可能就回来了,到能够翻个本就退了,最后要么因为翻不了本越走越深、要么因为贪念或者赚钱的瘾导致翻本了又搭进去。
总之,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类似的情况,有的因为能赚钱或者得到某种回报一直在坚持、也有咬牙坚持的,重点还是在于这种坚持的心态,做什么其实没有本质的对错,年轻人很多创业也上瘾的,也不是最后都成功了。
其实股市是什么?让我说我们的股市就是赌场。在2001的时候,有一个叫吴敬琏的人也说起,他说A股连赌场都不如。我是1996年开户的一个普普通通股民,我对股市的理解就是 股市是赌场,就像打麻将吧,四个人一桌,一个是国家队,一个是基金或券商机构,第三个是有实力的私募基金,第四个人是我们散户,人家国家队没事可以起来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三个人的底牌,基金或券商机构们也可以左顾右盼看看第三个人私募基金的牌和我们小散户的底牌,第三位私募基金靠着一点点实力,也时不时的斜着眼睛看看我们的散户的底牌。
股市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市场中最聪明的人,都自信的认为自己哪怕买的价格高了也会有更傻的人去接盘,这就是所说的博傻吧。
在股市里总免不了有一些想挣快钱的人,这些人喜欢追涨杀跌,甚至还有的人会透资或借钱炒股。
22年的炒股过程,我认为股市是一个反人性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都会表现出人类人性的两大特点:贪婪与恐惧。另外,我想说炒股比的不是人技术,因为技术图形都是人为做出来的,炒股,我认为比的是一个人的心态,一个人的定力。最后我要说的是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所谓的价值投资,对于中国,价值投资在A股这个市场不好使。在这个赌场里,我从一开始炒股就鄙视与放弃媒体或专家所说的“价值投资”,我的钱,我做主。我只相信自己,《估值投资》才是完全正确的投资道路。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赔钱只是早晚时间的事,也会有人不甘心赔了钱,想再捞回来的想法也会叫这帮人不甘心离开这个证券市场。
放马一博,但万不可把你养老金,救命钱,孩子教育金等急钱投在这个市场,开心投资,也得给自己留有后路。。。
不知不觉,我进入股市已有十多年了,已从年轻小伙子变成了油腻“大叔”,却从未想过说要离开股市,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吧:
一、在股市中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
“想让一个人死心塌地的爱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不停地付出,付出越多越无法割舍......”在股市亦是如此,因为自己在这上面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做别的就意味着之前的付出都是白费,所以,很多人尽管是亏损连连,却依然在股市中坚守,这是在“感情”上的套牢,你已经离不开它了!
二、股市中充满着各种机会与诱惑:
股市中每天都有涨停和跌停的股票,每天都充满着机会与陷阱,这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股市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都上演着不同的剧情,而其他行业很多都是十年如一日,毫无新鲜感和想象的空间,所以,很多人都对股市很痴迷,股市就像一个会“365变”的美女,让你欲罢不能!
三、股市是参透人性的圣经:
股市就像一本书,既可以越看越厚,也可以越看越薄,同样的市场,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股市的魅力所在,股市是参透人性的速成课堂,在这里,一切人性的弱点都会被无限放大,你要想在这个市场活得更久,需要“谨言慎行、如履薄冰”的纪律性......
读懂了股市,你也就读懂了人性!
想要明白这个原因很简单,梳理一下进入股票人的心态和情况就行了!
第一阶段:吸引
进入股票的大部分散户第一步都是因为被市场的赚钱效应给吸引了,才会“看上”股市,并且进入股市的!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散户进入股市的周期都是一轮大级别行情的后期,甚至是一轮大级别牛市的后期。
因为在这个后期的行情里,大家进入股市都是盈利,甚至大赚的,那么自然不愿意离开股市,谁又能拒绝一个“到处捡钱的市场呢?”
第二阶段:陷阱
而当大部分的散户进入来股市之后,A股也逐步进入了一个牛市结束,熊市开始的阶段!于是A股会散发出各种各样的天大利好,来吸引散户接盘,这都是机构和主力的“功劳”!
而在行情的末升段里,就象流水席一样,任你吃喝,来者不拒,但一刹那间,大门关上,一举成擒,被逮住的人,要把前面吃喝的人所欠的账全部还清!
所以在这个这个牛转熊的阶段里,大家会以为是又一次赚大钱的机会,从而开始纷纷“砸锅卖铁的买入”!试问,当所有人都觉得是机会的时候,还是真的机会吗?但是大家却一定认为是机会,这就是股市的陷阱,让你不愿离开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套牢
在这个阶段里,往往已经说明了A股进入了熊市下跌周期,这个下跌是仅仅是有弱小的反弹,大部分的时间处于暴跌,慢跌,阴跌的过程之中。
而大部分的散户也会在这个周期里套牢严重,亏损幅度大幅提高,从而不敢割肉!甚至大部分的散户报着“只要可以坚定持有,总有一天可以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更有人认为,只要没有割肉,那么亏损的就不是钱,只是数字!
所以说,在这个阶段里,大部分的散户是严重被套,没办法离开股市的!而大家的口头禅也会变为“回本后就再也不玩了!”
第四阶段:逃离
当熊市结束,A股就会进入一个熊转牛的周期,而大部分的个股也会开始止跌,不在创出新低!甚至许多个股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散户开始陆续减少亏损,甚至回本!
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主力和机构开始震荡洗盘,割韭菜的周期!可惜大部分的散户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熊市之后,已经形成了一种“熊市思维”!认为上涨只是反弹,下跌才是趋势!
所以,在慢慢的震荡洗盘过程之中,一个个变为了韭菜,陆续丢失了底部的筹码,甚至有些人认为是一种解脱,终于可以离开股市了!这也是唯一一个阶段,散户会离开股市的周期!
第五阶段:循环
而当熊转牛,牛市的初期结束!
当主力和机构的震荡,洗盘,割韭菜完成!
A股就会进入一个大级别的牛市行情,而在这个行情里,绝大部分的个股都会上涨,甚至涨幅惊人!大家从消息面得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利好,看到的都是周围一片的赚钱效应!
于是再次出现了吸引散会回归市场,甚至进入市场赚钱的一个趋势!而许多前期离开的散户,也会因为这个赚钱效应,再次回到A股,想要捞一票,甚至想要挽回前期的损失!
最后,大家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开始新一轮的牛熊转变!
总结
当你了解了一个股市的规律,一个散户的周期逻辑和情绪,你就明白进了股市的人,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都离不开了。其实就是一个人性的使然,牛市里贪婪,想要赚钱,熊市里恐惧,不敢接受亏损的事实!
要知道,股市是有规律的,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
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
可惜大部分的散户都是颠倒着这个周期逻辑做的.......
赚了还想赚,亏了要板本。
④ 投资看哪些书
1、投资的书反正多看总是好的,只要能融会贯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巴菲特的书是一定要看的,哪怕你根本不可能复制他,哪怕你囫囵吞枣曾经死守某个股票,以为在做价值投资,最后心灵被摧残,但安全边际、能力圈、护城河、滚雪球这些任何一个拿真金白银操练的投资人必须要理解的,是内家正道功夫
3、彼得林奇的几本书可以看,一是可以给你信心,让你觉得凡人也可以成为大师,一个凡人搞成了大师,这多磨令我们普通人激动啊;凡一本书具备励志的功能,对无比苦逼的股民来说,那就足够掏钱买了;二是林奇会让你明白,大师之路要努力再努力,要调研,亲自搞,身边都是投资机会,别随便相信别人忽悠。三、林奇喜欢看到美的就上,然后逐步汰劣留优,a股用这个方法,至少市场感觉会保持的不错;4、《专业投机原理》,维克多斯波朗迪写的,你会明白投资其实是胜率的游戏;a股亏钱的人大多是,赢的时候小仓位,感觉爽极了,搞什么什么成,一旦放大仓位,就悔恨半年;理解了胜率,就如同理解了人生既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差.得失寸心知,要蛋定。其他的内容都落入俗套。
5、约翰.涅夫的书要看,此君低市盈率投资大师,没看他的书之前,我对市盈率与预期的理解总隔着一堵墙,看了后,茅塞顿开,投资可能主要就是几个关键地方的理解突破
,有时候,自己累死,发现,妈的,人家几十年前就说出来了,自己都不知道。
6、威廉欧奈尔的书要读,在当今a股很流行,强者恒强,很多人比葫芦画瓢;精髓确实有,等于基本面发现了至爱后,市场面又给你验证了,做投资的人,碰到如此两全其美的勾当,会特刺激,有成就感,人活着,往往快感就如一刹那的烟火,但追求者至死方休;但a股搞欧奈尔的,大都是盯着创新高,外形学的很像,搞着搞着,就走火入魔了,忘记欧奈尔创新高背后的基本面逻辑了;新高是基本面变化的结果,同时对基本面进行技术上确认,但不是只要新高就是欧奈尔,无数资金操纵的股票最后蹂躏的你惨不忍睹。
a股反正散户多,阿公阿婆多,只要有足够资金,又多年走江湖,深谙人性和市场情绪,搞个新高,总能把人忽悠进去,形成新高之后,造成一个认识,那就是要么公司基本面好了,要么是有题材,要么是主力志存高远,解放一切,后面还有空间,到最后就是看谁更傻。
7、利弗莫尔的书要多读几遍,一是股票投资就是挫折学,你虐我千百遍,我待你如初恋,没有这个精神,一定半途而废,此君一生沉浮,无尽唏嘘,积极者看了增强韧性,消极者读了金盆洗手
9、费雪的书得看吧,巴菲特都说是他老师,我们还是赶紧谦虚吧,成长股理论在当今可是有市场的。
10、米勒的书看一下也无妨,此君成于高科技
,败于高科技,书会会告诉我们,搞科技股中的市梦率股票,反正你得提神吊胆,主要的问题是,技术趋势太难掌握,非要搞这个,就真的懂行。不像白酒,是个嘴巴就能喝一口。高科技股时代烙印太强,书的内容大都无甚意义了,但有一点,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里感到自己无知,那也足以有价值了。
12、波浪理论的书就别看了吧,即使看看也权当填补亏损后的心灵鸡汤吧,做投资不是算命,等你把浪数完了,自以为数懂了,你也浪不起来了。人生苦短,要有所学有所不学。
13、德国股神安德烈的书必须读,多少年前的投资人都能出口成金句,吾辈差之甚远;有钱人可以投机,钱少人不能投机,没钱人必须投机,08年去三亚琢磨大海后,微薄的积蓄很快要枯竭,眼看要被迫回到媒体圈再从事崇高事业的境地,我就是靠这句话和beyond的《海阔天空》激励下,在09年靠12%到15%的年息融资投资才养活一家人。谁都知道借钱投资风险大,但你以为本金会从天上掉下来啊?人生靠屈膝卑迎不如靠自己主宰自己,当然,你得让自己水平变得靠谱,否则,哪个股神的书也没用。
15、《对冲基金风云录》,对那些想将来管理资金的人,值得一看,主要不是看风云,资金管理的历史,没有风花雪月,全是孤独寂寞,赢得时候,拔剑长啸,也顶多嚎叫那一会,净值新高后,就是未知的世界,要是输了,就回家抱孩子吧,退隐江湖,爱恨就在茶壶里;你爱这行必须超过对美女的热爱,否则,既做不好,又苦痛挣扎。而且你会发现,投资的丛林里,各路高手各有各的招法,你还是反思自己的那招吧。
16、但斌的书,对初学价值投资者可以一看,感受一下岁月久远的慷慨和馈赠,直到我们完蛋的理念,会让你短暂的激动,投资就是得让你荷尔蒙上升,激发你成功的兴趣,然后经受失败挫折,螺旋式上升。但我还是建议你去读上面的那些书,a股还年少轻狂,没有大师,哪里有人能写出有价值的投资书,都拾人牙慧而已。李驰的书就更别看了,此兄颠覆了投资是体力劳动的本质,整天满世界摇晃,以为参透了某个市盈率高低循环大法,就能一招制敌,连那些成就斐然的大师个个都被投资累的只爱股票不爱美女,索罗斯一到关键时刻背都发疼,林奇度蜜月都要安排调研,巴菲特虽然看起来逍遥,人家也是阅读帝;等李兄既晃荡又能把业绩做起来,那就赶紧拜读他的大作不迟。
17、想学技术看盘的,什么短线长线金银的,都是扯淡,看盘功夫就是足够长的时间盯盘和悟性,k线理论,量、盘中的情绪和资金操作手法的理解是精髓,什么kdj之流的,都误人子弟,但这些,等你搞多搞久了,你发现也是扯淡,应付点小资金,某天收盘后找小美女吹牛,说自己又搞了牛股,能带动荷尔蒙,是可以的。最早读股票操作学大全,厚厚一本,好像一个姓张的人写的,讲四要八如,后来有个只铁的人写了本书,当时也如痴如醉,以为自己可以如将军一样横刀跃马,对提高看盘能力还是有帮助的,但时代不同,坐庄跟庄的模式已夕阳西下,你是想赚钱,还是想穿越?
18、还有不少好书,就不一一说了,反正花钱买书总比大把亏在市场里好的多。再提一个看法,就是有些人觉得国外大师的书,远离国情,没用。除了确实有天才外,我还没看到一个持这个想法的人投资持续赚钱过,这类人大多智商狡猾而慧根不净,世故练达却鼠目寸光,自己读书读的食洋不化,却说人家天外飞仙不接地气;投资这个行,什么都在变,但千年来人性贪婪和恐惧不变,人家经历过的教训,其实一天一天在我们身上用大把的财富去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