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格力市值多少亿2021年

格力市值多少亿2021年

发布时间: 2025-09-15 06:18:13

Ⅰ 白电三巨头,同样是“卖电器”,海尔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掉队了

从所谓家电三巨头的总市值来看,2021年海尔智家三季报发布,总市值达2556亿元,而同一时期格力电器的总市值只有2204亿元。

实际上,在2021年半年报时,海尔智家的总市值便已超过格力,经此一“役”,新的家电三巨头资本市场,美的、海尔、格力的格局基本稳固。

而对于家电三巨头的未来产业发展来看,在家电硬件之外的市场上,海尔则已经完全甩开了美的和格力。

据财报数据显示,海尔智家优势的冰、洗、热产业方面,表现依然十分强势,仍保持线上线下双第一。

海尔智家旗下高端品牌卡萨帝,在海外市场不仅市场份额第一,收入增速也是第一。

除此之外,海尔智家还开辟了一条场景生态的新赛道。那就是三翼鸟场景品牌。今年8月,三翼鸟发布“一站式定制智慧家”平台,上线以来服务家庭数量超3600家,加速落地场景品牌。

可以看得出,三家企业都开始转型。但对比来看,格力和美的仍然以单纯的家电硬件为主,而海尔智家则开始布局进入家庭服务领域。

十分明显,海尔智家的“长期优势”更加突出。

另外不要忘了,海尔智家,只不过是海尔集团下属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Ⅱ 格力“翻盘”无望董明珠再放大招

截止2021年7月6日,格力电器市值为3014亿,美的市值为4835亿。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申明“格力没有把美的当做竞争对手”。然而,美的在多元化经营明显已经超越了格力,并且格力在空调领域的优势也局部缩小。 美的、格力对各自的估值都不满意,试图通过回购提振市场信心。

然而,格力的三期回购,收效甚微。在营收增速放缓,主营业务差距也在局部缩小,格力“翻盘”无望之际,2021年7月6日的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峰会上,格力再放大招,能否助力格力“逆风翻盘”?

格力宣布“第一期回购”——2020年4月10日,动用自有资金30亿~60亿进行回购,价格不超过67.8元/股。第一期回购累计买入1.08亿股,均价55.36元/股,总对价60亿。

格力宣布“第二期回购”——2020年10月13日,动用自有资金30亿~60亿进行回购,价格不超过69.02元/股。第二期回购累计购入1.01亿股,回购均价59.3元/股,总对价60亿,。

格力宣布“第三期回购”——2021年5月26日,运用自有资金75亿~150亿进行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截至2021年6月30日,累计回购6000万股,回购均价52.9元/股,总对价31.75亿,按计划还将投入118亿进行回购。

回购价目前都高于现收盘价,并且但三期回购也是格力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回购计划,最终效果微乎其微。 由于资本投资者基本只会看中一家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单单靠回购来提振信心,投资者是不会买单的,这一决策基本宣告失败。


2012年,格力、美的市值均从千亿出发。随后2016-2020年,美的在方洪波带领下, 领先优势扩大到近40个百分点。

营收增速方面: 美的营收同比增速均是个位数,反观格力,2019年零增长,2020年同比下降15%。不仅在营收方面未能超过对手,连自己的“战绩”也没能保住。 不论从横向看格力自身,还是纵向对比美的,营收增速完全没有优势。

2018年, 格力家用空调业务营收1557亿,美的“家用空调+暖通空调”加起来不到格力的一半。随后,2020年,美的“家用空调+暖通空调”收入达1212亿,首次超过格力“家用空调”收入。而美的的多元化经营全面开花,而格力家用空调在2018年冲高之后,连年下降,此消彼长。 美的的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格力喊了多年 “加快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长点” 。智能手机、精密器械、新能源、半导体、医疗 健康 等这些板块格力也是积极布局参与,但是依然没有摆脱格力电器对空调业务的高度依赖, 这种多元化业务终究成不了格力“翻盘”的重要手段。

董明珠在CBNData举办的2021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峰会上称,“格力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把光能、储能和空调结合起来,当足够的能源聚集起来后通过空调发电。 把这个技术深入研究,一个家庭可以完全自我发电,照明不用花一分钱电费 ”。

首先,从技术层面分析: 董明珠所说的是基于该技术已经能得到验证才能实现“全球温度可降半度”,目前该技术处于开发中,有待研究深入,才能实现“新招”。 董明珠这项新技术方向,或许能够成为格力的“翻盘”大招。 这里不加评论,用时间来证明。

然后,从降本增效方面来说: 2018-2020年, 格力在成本控制方面显然更胜一筹,而且优势越来越大。现今,格力四大成本合计比美的低7.6%。 这也是目前仅存的优势,并且,随着美的的多元化加速,这种优势只会逐渐缩小。

最后,不论格力“翻盘”能否成功,格力在降本增效这一方面是值得学习的。如果格力的多元化经营突破不了“空调天花板”,可以试试把“空调路”走到极致,可以把董明珠的“新招”早日全球化使用,不仅企业能轻松“破局”,对环境也是一大助力。

Ⅲ 利好来了:格力电器、赣锋锂业、智飞生物、长电科技

《松塔 财经 》 最及时有效、中立客观的 财经 公告和公开讯息解读。

1、长电 科技

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115%-136%。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4日晚间,长电 科技 (600584.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到30.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4.96亿元到17.76亿元,同比增长114.72%到136.2%。

公司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高附加值、快速成长的市场热点应用领域,整合提升全球资源效率强化集团下各公司间的协同效应、技术能力和产能布局等举措,以更加匹配市场和客户需求,打造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使公司各项运营积极向好。同时,来自于国际和国内客户的订单需求强劲,各工厂持续加大成本管控与营运费用管控,调整产品结构,全面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科普】

长电 科技 位于半导体产业链中游:设计、制造、封测中的最后封测环节。

设计环节对技术积累和人才的要求最高;制造环节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封测环节则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


【解读】

公司业绩高于机构预期。最近17家机构对长电 科技 2021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26.86亿元。长电 科技 自家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28亿元到30.8亿元,公司业绩略高于机构预期。

之前,被长电 科技 以7.8亿美元收购的“尾大不掉”的星科金朋,在国外疫情严重,芯片工厂减产甚至停产的局面下,忽然摇身一变为“阳光彩虹小白马”,全球订单蜂拥而至,2019年的亏损5431万美元直接变成了到2020年的盈利2293万美元。

长电 科技 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21.16 亿元,同比增加176.84%,不过,长电 科技 股价站上43元后,就开启了跌跌不休之路。或许与大股东减持脱不了关系。2021年第一季度,前十大股东累计持有7.51亿股,占比为46.8%,等到三季度末,前十大股东累计持有还剩6.09亿股,相当于卖出了1.42亿,总持股占比减少到了34.19%。

苏宁金融研究院认为,对于长电 科技 而言,能否把握住先进封装带来的增量市场,是决定其未来盈利能力的关键,也是其估值向芯片行业靠拢的关键。机遇的另一面,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不同于传统的封测技术,先进封测要向着系统集成、高速、高频的方向发展,长电 科技 而言,2021年盈利大增,源于大陆晶圆厂产能的高景气,以及国内IC设计与制造业的崛起,而未来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先进封装带来的增量市场。

目前,长电 科技 已经面临着外部强势晶圆制造厂商进入先进封装市场的威胁。

以Intel、三星、台积电等IDM厂商,纷纷加大了对封装技术的投入。依托自身对设计、晶圆制造技术的了解,台积电等厂商近些年在封装技术方面突飞猛进,大有赶超之势。

此外,长电 科技 主要集中在逻辑芯片领域的封装,下游应用主要是通讯电子和消费电子,消费电子市场本身增速就在趋于放缓,一旦5G通信行业的发展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应用市场规模的缩减必然带来对上游封装市场的减少,进而拖累企业的增长。


【相关公司业绩近况】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9.17 亿元,同比增加16.81%;毛利率17.85%,同比增加2.39%;归母净利润21.16 亿元,同比增加176.84%。


2、顺鑫农业

顺鑫农业跌停,公司去年净利预降8成左右。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5日,顺鑫农业(000860.SZ)跌停,前一日晚,顺鑫农业公告,预计2021年全年归属净利润盈利8000.00万元至1.10亿元,同比上年下降73.81%至80.95%。

业绩下降原因包括:

受猪周期下行的影响,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导致公司生猪养殖、肉食品加工产业同上年同期对比降幅较大;

公司房地产业务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项目销售及回款较缓,影响了公司整体经营业绩。


【科普】

顺鑫农业包括白酒、猪肉为主两大产业。白酒产业的主要产品以“牛栏山”和“宁诚”为代表。

顺鑫农业爆出“业绩雷”,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远不如机构预期。最近11家机构对顺鑫农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数平均数)高达6.9亿元,其中2021年8月31日,东吴证券发布的研报预测顺鑫农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能高达971亿元。最近的一份研报来自中信证券,中信证券2021年11月5日的研报认为顺鑫农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可以达到417亿元。

顺鑫农业自家公告2021年归属净利润盈利8000.00万元至1.10亿元,与机构的预测差距甚远。2021年前三季度,顺鑫农业归母净利润总额为3.72亿,因此,公司第四季度或巨亏超2亿元。

此前,大部分机构认为,顺鑫农业白酒收入持平,地产持续亏损,猪肉业务承压。

地产方面,顺鑫农业持续剥离地产业务,但短期内难以出清。

2021年半年报显示,顺鑫农业主营收入中,白酒达65.36亿,猪肉达19.25亿,地产仅4.1亿。

猪肉方面,2022年或迎来猪周期反转。

广州期货认为,当前正处猪肉传统消费旺季,但今年生猪旺季不旺,节前消费增量尤未出现。现货延续下行态势,跌幅加深。供应端压力犹存,存栏拐点或在二季度后才会出现。

南华期货分析,长期而言,今年猪周期将迎来拐点,反弹幅度可期。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顺鑫农业单季度主营收入24.2亿元,同比下降16.5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384.15万元,同比上升9.67%。


3、鸿博股份

又有上市公司抛“股东回报规划”,鸿博股份未来三年拟拿出不少于20%净利润进行分红。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抛出“股东回报规划”。1月24日,鸿博股份(002229.SZ)公告称,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合并报表当年实现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可分配利润的20%,且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无独有偶,1月24日,格力电器宣布,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净利一半。


【科普】

鸿博股份是中国彩票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小赛道“隐形龙头”。


【解读】

费雪大师在他的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中提出了他的15条原则,其中,这些原则最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大股东是否有意愿兼顾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一前提具有一票否决权。上市公司乐于拿出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鸿博股份还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该计划,首次授予董事、高管、核心骨干等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3.27元/股,同时设置了业绩考核,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5%,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


4、智飞生物

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预增200%-220%,大超机构预期。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智飞生物(300122.SZ)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9.04亿元-10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220%;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9.69亿元–106.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220%。

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经营发展目标持续发力,加大研发投入推陈出新,自主产品和代理产品销售均持续稳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重要财务指标较上年同期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科普】

智飞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推广、配送及进出口为一体的生物高 科技 企业。公司自主疫苗产品包括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ACYW135多糖疫苗、Hib疫苗、AC结合疫苗,代理产品包括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和23价肺炎、灭活甲肝疫苗。


【解读】

智飞生物的业绩表现大幅超出券商预期。Wind数据显示,最近29家券商对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均值为70.82亿元,增长率114.52%。智飞生物业绩预告为99.04亿元-105.64亿元,同比增长200%-220%。

公司介绍,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主产品和代理产品销售均持续稳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智飞生物是默沙东4、9价HPV疫苗国内独家经销商。2020年报显示,靠代理默沙东起家的智飞生物当时自主产品-非免疫规划疫苗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仅为7.89%,代理产品-非免疫规划疫苗占总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1.86%。到2021年半年报披露时,自主产品的营业收入就已经几乎与代理产品平分秋色,而且自主产品的营业成本只有代理产品的六分之一,毛利率却高达86.88%,是代理产品毛利率的2.5倍。

消息层面上,自主产品方面,智飞生物新冠疫苗在2021年3月份获得紧急批准,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根据智飞生物半年报,新冠疫苗生产企业智飞龙科马的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亿元,净利润为34.49亿元,几乎为智飞生物自主疫苗销售总增长量。考虑到龙科马的产品结构及上半年预防用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商品名为微卡)尚未形成实质销售,估计龙科马的收入主要来自新冠疫苗。也就是说,智飞生物新冠疫苗4个月收入,或许超过50亿元,妥妥的“印钞机”。

代理产品方面,智飞生物HPV疫苗出现下滑,是受疫情影响。默沙东在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里表示,由于海外疫情肆虐,导致HPV疫苗进口受阻,所以上半年国内销量有所下滑。也就是说,默沙东HPV疫苗下滑现象是“假摔”。除了HPV疫苗收入略显意外,智飞生物其它代理产品表现突出。

西部证券认为,目前海外多国包括以色列、英国、土耳其、美国已经启动新冠加强针接种,国内的新冠加强针接种势在必行。同时,疫苗出口市场加速打开,我国主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疫苗,截止7月底我国出口新冠疫苗和原液超7亿剂。智飞生物的重组新冠疫苗凭借完整且靓丽的3期临床数据,将在国内加强针和国际出口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有望取得较大市场份额。截至今日,智飞生物的新冠疫苗在印尼、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哥伦比亚均获得注册上市。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智飞生物2021年三季报营业收入218.3亿元,同比增加97.5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04亿元,同比增加239.05%。


5、格力电器

公司终于派钱了: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科普】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4日,格力电器(000651.SZ)披露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进行两次利润分配,即年度利润分配及中期利润分配。在公司现金流满足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解读】

格力电器加大力度分红,可能是大股东高瓴资本的意思。如果按照格力电器当前的净利润和市值计算,“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相当于股东每年赚5个点。

扩大分红比例,显然对中小投资者是好事,对大股东高瓴资本也是好事。

2019年10月,高瓴资本借助珠海明骏在格力电器股权混改的过程中斥资416.62亿元,以46.17元/股的价格购入格力电器15%的股份。

按照当前股价,高瓴资本在格力电器上已经被套16个点。

高瓴资本入股格力时,曾承诺积极行使股东投票权,尽力促使上市公司每年净利润分红比例不低于50%。

“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按照这个公司政策,投资者可以拿多少钱?

如果按照当前的净利润和市值计算,相当于每年赚5个点。

格力电器近年来每年的归母净利润都在200亿以上,最近30家机构对格力电器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238.68亿元。

假设格力电器2021年归母净利润238.68亿元,50%就是119.34亿元,格力电器当前市值2298亿元,也就是说,如果2021年拿出50%的净利润分红,分红率 119.34/2298=5.19%。

假设格力电器未来净利润、市值不变,分红率5%以上,相当于买入格力电器,每年分红可以净赚5个点。

2018年,在格力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女士曾称:“我5年不给大家年底分红,又能拿我如何,给你们越多,你们的话就越多。2年分给你们一百八十亿,难道还不够吗?这是靠你们来的吗?”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10月27日,格力电器披露了2021年的三季报。根据财报第三季度格力营业收入470亿元,同比下滑15%,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滑15.66%。相比往年,三季度正是空调销售的旺季,格力业绩在旺季出现明显下滑。


6、赣锋锂业

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368%-437%,大超机构预期。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4日,赣锋锂业(002460.SZ)公告,预计2021年净利润48亿元-55亿元,同比增长368.45%-436.76%。随着新能源 汽车 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公司锂盐产品产销量增加且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公司锂电池板块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故公司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增长。


【科普】

赣锋锂业业务涵盖上游锂提取、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加工以及下游锂电池生产及回收。


【解读】

赣锋锂业预计的归母净利润大超机构预期,不过这其中存在“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掉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赣锋锂业2021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9~36亿元。赣锋锂业身处碳酸锂黄金赛道,未来或长期受益于行业景气。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升值产生的利润,“质量”不高,因为不具可持续性。

最近20家机构对赣锋锂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33.91亿元,赣锋锂业自家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48亿元-55亿元,大超机构预期。不过,赣锋锂业预计的2021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9~36亿元,跟机构预测的归母净利润差不多。

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碳酸锂需求日益增加。根据上海钢联数据,截止2022年1月18日,均价突破35万元/吨。

民生证券认为,预计未来全球锂资源供应紧张将长期持续,高锂价中枢将是未来行业常态。当前锂价下,板块估值性价比凸显,把握资源自给率高+业绩兑现高两条主线。

银河证券认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上游资源板块业绩开始大幅释放。仍然看好钴锂稀土板块的投资机会,2022 年行业景气依旧火热,价格持续上涨使板块业绩确定性高。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赣锋锂业单季度主营收入29.89亿元,同比上升98.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上升506.99%。


免责说明

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热点内容
格力市值多少亿2021年 发布:2025-09-15 06:18:13 浏览:272
玉米期货利润是多少 发布:2025-09-15 06:06:49 浏览:626
南华期货黑色金属怎么样 发布:2025-09-15 05:58:41 浏览:581
acwi可持续影响指数股票行情 发布:2025-09-15 05:57:04 浏览:666
维修基金计哪个科目好 发布:2025-09-15 05:52:13 浏览:331
送股会影响股票价格吗 发布:2025-09-15 05:52:09 浏览:437
icc货币生态是什么 发布:2025-09-15 05:32:05 浏览:486
外盘德指期货一个点多少钱 发布:2025-09-15 05:23:24 浏览:198
股市如何判刑犯人 发布:2025-09-15 05:18:10 浏览:462
绿色金融人才短缺会导致什么问题 发布:2025-09-15 05:08:48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