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货币量如何增加
『壹』 存款准备金率20%,社会货币总量增加多少
将所吸纳存款的20%交到央行,自己留下80%,所以增加了所吸纳存款的80%
『贰』 社会上的货币总量是怎样增加的
2种途径,一种银行存款变成贷款,贷款后存入银行,这个是叫派生存款,也叫原始存款加派生存款叫广义货币M2
另一种就是央行印钞票,直接增加狭义货币M1。
『叁』 社会上的货币是如何多起来的(人民是如何富起来的)
上面这几位都没有回答楼主提出的问题,请看准问题再作答
我学的是国际金融
讲些大实话吧,听起来比较通俗
首先讲以前;
那个时候经济活动较少,用到钱的地方没有现在多,那个时候物资也少,所以用来交易的货币相应的也少。那人民银行就少印些,多了也没地方用啊,花不出去啊。
现在;
经济活动增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就多了,所以国家就相应的增加印量,
那那那那那那这些钱怎么流向社会呢?????????
一种方式,国外投资进来的外汇,不能流通吧?要换成人民币去花吧?这就流出一些到社会上了
方式二;国家投资,比如说三峡,聘用来的人得给工钱吧?买材料得给钱吧?搬迁户得给钱吧?用钱的地方多了。这就又流出去一些到社会上了。
方式三;国家拨款、支援,救灾、抢险,得买材料吧?得给运输费吧?得给老百姓发救灾补助吧?用钱的地方多了。这就又流出一些到社会上了。
方式四;发放国债,国家发放国债,不是为了真的和老百姓借钱,而是要控制市场上的通货量。国债的利息要给吧?这不又流出一部分么?
方式五;发放工资,(国家相关公务人员),这些人的钱里有一部分就是由国家来控制发放的。
方式六;存款利率,银行是赚钱,但这里面也有国家的基准利率,这就又出去一部分。
方式七;贪污腐败(不上台面的),这就不解释了。
方式八;社会福利,养老金、住房保障、军烈属补助、残疾人补助、教育补助。这些钱虽然很少,但全国加起来也不少。
方式九;产业补助,进出口补助、退税等等。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国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把这些印出来的钱,想方设法的给它弄到社会上去,方法太多,不能尽数,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你。
『肆』 国家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量
人民币从央行库(即金库)进入到流通领域称为投放人民币,反之为回笼人民币
投放人民币的主要渠道:
1.从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同时投放相应数量的人民币,如今年增加外汇储备1300亿美元,则相当于投入1万亿人民币
2.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3.再贴现,即购入商业银行的未到期票据
4.回笼国债,在公开市上回购国债,同时投放人民币,这与近期央行发行国债是逆操作.
5.降低存款准备金,每降0.5%,相当于释放1800亿人民币的货币供给
『伍』 经济学问题:社会的财富(人民财富的总和)是如何增加的
钞票应该是按市场的流通速度来印的,价值就在流通中增加
你赚了一万元,并不代表别人少了一万元
事实是,你买了别人的东西,别人不会亏本卖,一定有利润,
然后你再卖出去,也一定有利润,就是这样在用钱买货,在用货换钱的过程中价值增加了,单纯的钱和货都是不能增加价值的,价值就在流通中增加。
『陆』 为什么货币总量会不断增加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货币总量与社会的商品总量是成比例的。社会的商品总量是不断增加的,所以货币总量也是不断增加的。
『柒』 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后果
四楼的答案已经比较好了,我想补充一下。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是市场上的钱增加了,在国民总产出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或者是国民总产出水平增长不如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快的情况下,就会引起通货膨胀,这在现代社会中十分常见。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飞涨,货币贬值。
同时,通货膨胀有一个收入分配效应,债权人的收入被潜在的转移到了债务人的身上(因为债务人还钱是根据票面金额还的,可是此时的钱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总之,通货膨胀使得每月获得固定名义收入的人变得贫穷了。
以上基本上各派经济学家都认同。
另外,如果你认同凯恩斯的价格刚性的理论的话,就如楼上的所说,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会使得厂商只有在改变价格获得的利润大于“菜单成本”时,才会提高价格(这里主要是指不完全竞争市场下,比如垄断厂商,他本来利润就很高),这样的话价格的上升也许没有那么快。
还有经济学家提出,通货膨胀给调节过高工资提供了一个手段,因为人们是极度厌恶调低工资的,因此要降低名义工资是困难的,而在通货膨胀时,只要不提高工资就实际上是降低工人实际工资了,这样做起来比较容易,因此这为调节过高工资提供了手段。
『捌』 社会货币的总量是如何增加的
我也不是学经济的,我个人觉得有几个可能,1:每年国家都会新造大量人民币(数字非常庞大);2:通过贸易顺差赚取的外汇;3人民币升值;4其他方向的投资 发行国债-投资,借贷给企业和个人-通过工资等手段回到人民手上-人们再消费。。。其实也是个循环的过程。。。。
『玖』 社会上的货币是如何多起来的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货币创造乘数
假设,一个国家得存贷准备金率为20%,也就是说当银行有存款100W得时候,能够贷出去的货币只有80W。必须要留下20W。
我们考虑社会生产。先简单点,一家银行吸收了100W得存款,然后A工厂借了80W,她用这80W向B厂买来了机器设备,然后B厂又把这80W存入了C银行,然后D工厂又从C银行那里借钱,但她只能借80W的80%,也就是64W用来盖厂房,然后承包建筑D厂厂房得建筑公司又把得来的64W又存入银行,银行又把钱借出去,就这样循环。本来真真只有100W得资金,到后来却有500W得资金在流动。货币创造乘数也就是1/20%。也就是5
社会上的货币就是这样多起来得
『拾』 为什么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增加通俗点。最好举点例子 我高一
答:
是这样的,假如社会上只有一种商品,就是苹果,这一年社会上的总产量就是100筐苹果,然后央行发行了100元的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那么就应该是100元等于100筐苹果,那就是1块钱一筐,对么?这是初始情况。现在国家增加货币供应,变成200元,那么200元100筐苹果就是2元一筐,也是符合逻辑的吧?现在问题来了,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人并不能完全知道自己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状况。那么,当货币供给突然变成200元的时候,每个人手里的钱突然多了起来,他不会意识到这只是名义上的自己财富的增长,而实际上并没有增长,钱多了就更多的花钱,这是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突然增加的货币供给让卖方也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去涨价,市场上的价格调整也是需要时间的。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钱是多了,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交易习惯是有惯性的,在这个惯性存在期间,人们还会按照货币供给调整之前的币值去认识货币,所以造成了总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