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货币如何应对
Ⅰ 2017年中国将会怎么应对美国的货币
当局如何应对使我没明白他们玩的是哪套,但是就目前来说个人意见是趁着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不断上升,把美元储备尽量兑换成黄金储备再加上其他外汇,例如欧元、日元..让外汇储备多元化。目前央行主要是以美元作为担保发行人民币来确保人民币的地位以及汇率不贬值,当时是因为美元是国际硬通货,现在我们可以换成更硬的硬通货--黄金。美元贬值则黄金上涨,及时美国对中国开始金融阻击,那么我们也不会亏损太多。
Ⅱ 美国的货币政策如何面对此次金融危机
有人说,监管漏洞致股市暴跌。可是一两个违规违纪案件是打不垮股市的,真正能重创股市的只有基本面的变化和资金供需的严重失衡,恰恰只有货币政策才能同时作用于这两个方面。 资产证券化的先决条件是资产货币化,也就是说,要向市场投放一定量可供交易的资产,你必须同时投放与之相适应的货币,否则,便会出现供需失衡、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局面。2005年底,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仅为10630.52亿元;到2007年底,这个数字就变为87411亿元,两年时间增长了7.22倍。而同期货币供应(无论是M0、M1、M2)每年只增长百分之十几、二十几,这个增长率对实体经济来说都不太够,相对于如此快速的资产证券化的需要来说,货币供应更是非常“吃紧”(尽管有存款搬家和热钱流入)。由于实体经济对货币需求的弹性要比资本市场小得多,所以,当货币供应不敷市场所需时,货币总是从资本市场流向实体经济,如果资本市场暴跌,资金觉得已无钱可赚,那么,这个过程就会加速进行。这正是半年来资本市场暴跌的主要原因!推荐阅读大陆富豪江南春将迎娶凤凰卫视美女主播(组图) 统计局:保增长对抗通缩 中石化称“天价灯”纯粹谣言 逾九成股市大户炒股资金来自贷款 中澳就“力拓间谍案”交涉升级 九散户豪赌中汇医药七天赚1.6亿 比亚迪将申请上市 拟发1亿股A股 四川强降雨 市民拿竹篓街上捉鱼 祸不单行的是,央行在股市供需结构本已严重失衡的天平上再加一刀,连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紧”针对CPI高企,可是我们知道,国内货币政策对输入型通胀根本不起作用,本来用在实体经济的“药”却从实际和心理两个方面让资本市场很受伤。由于资金紧张,企业(“大小非”)只好大量抛售手里的股票以套取现金,形成所谓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残酷博弈,广大散户惨遭池鱼之殃。在1929年大危机中,胡佛总统和他的美联储主席贸然增税和紧缩银根,从而使危机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灾难,直到二战爆发,美国经济才重又恢复活力。从那以后,美联储再也没有在股市大幅下跌的时候加息或从事其他紧缩银根的举措,绝大多数时间里是立即减息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在美联储看来,救市就是救经济;在美国人看来,如果中央银行不能解决股市不稳定问题,而是使这个问题更严重、更复杂,那么,中央银行就是严重失职! 20世纪70年代初爆发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美国同样遭遇了高通胀,尼克松政府是物价管制和收紧银根同时并举,但物价没有降下来,而失业率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指标却急剧恶化,形成滞胀的局面。它告诉我们:货币政策不是无所不能的。正如节食可以减肥,但无限制地节食,可能使人的内分泌彻底紊乱,从而不可逆转地损害人的健康。对于正在“长身体”的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这种无限制的“节食”危害岂不是更大!
Ⅲ 面对美国的货币贬值,中国政府应当如何应对
1、以外交政治手段敦促美国慎重行事;
2、适时适度脱手美国国债;
3、利用人民币汇率高企的形势加大人民币对外投资力度;
4、注意人民币对外币的平衡贬值。
Ⅳ 美国直接通过向市场增加基础货币量来应对金融危机这一决定会有怎样后果
你也问啊,是作业本上的?
我觉得是A。使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比价上升,所以美国购买国债为了换升值的中国国债。
我是这样理解的,有可能错,你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看法比较好。
我找了当时的文,仅供参考。
美国正计划通过一些重大举措将资产负债规模扩大一倍以上,从1.9万亿美元增加到9月的4.5万亿美元。无论是赞同或关注美联储的意图,大多数评论家并不明白真实的美国货币基础的规模扩大了多少,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在国外循环美元。
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美国货币为外国持有,这意味着美国的货币基础远远小于美联储的整体资产负债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计划导致了15倍的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对美国货币来说是一个惊人的贬值!这意味着,2008年9月时在美国的一美元,现在联储将创造14倍多的美元!
扩大货币供应量是容易的。美联储所能做的就是印刷美元去购买资产,却没有办法对其印刷和支出多少美元进行有效的限制
收缩货币却复杂得多。为了收缩基础货币供应量,美联储要出售其资产并回收流通中的美元。美联储能够收缩货币供应的额度受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市值的限制。由于美联储在试图恢复金融部门的健康的过程中买入了有毒证券,现在坐拥数十亿美元的未实现损益。这些未实现损益意味着美联储几乎没有弹药可以使货币供应量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到今年9月,如果美联储希望逆转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将货币基础从2620亿美元收缩到38180亿美元,那么将需要卖出35560亿美元的的资产。然而,其资产的市值将只值得其一小部分。
即使美联储努力收缩货币,很可能导致对其行动的政治约束:
A) 打折卖出毒资产将使得美联储面临巨大的尴尬并破坏其权威。例如,去年美联储拿出290亿帮助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毒资产时,它向美国人民保证,持有这些证券直至到期,将纳税人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如果美联储以一个灾难性的折扣卖出贝尔斯登的毒资产,它会引发选民和国会议员的极大愤怒。
B) 以低于账面价值卖出资产将迅速导致美联储的所有者权益变负。美联储将需要来自财政部的新债来充实资本金,这将增加美国的债务。
3) 如果美联储开始出售资产,其资产负债表扩张所得收益将尽失
美联储正在积累有毒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长期国债和其他资产,以解冻信贷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出售这些资产将导致信贷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崩溃,而这正是美联储一直拼命阻止的。
上述问题中最重要的是,美联储将面临复杂的困境,即美国国债和其他美国债券的收益率向上的压力。这种向上的压力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将国债货币化,这个额度将远远超过它已经宣布购买的3000亿美元,这将使美联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努力更加复杂化。
财政部为了2009年的巨额赤字进行融资所出售的国债将毫无疑问地迫使收益率走高。根本没有足够的买家来吸收这种国债供应。
2) 作为一种储备资产,国债在2009年将面临巨大的抛盘压力
人们错误地认为国债可以作为避风港,因此看好国债。事实并非如此。这种逻辑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储备资产,如国债,在景气时储备,在不景气时卖出。联邦和国家机构将出售国库储备。例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出售国债偿还破产银行的储户存款,失业信托基金将出售国债支付给失业人员。
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出售国库储备。由于预算问题恶化,国家已经开始动用储备。这些储备的大部分仍然存在,今年他们将被出售一空。
银行和保险公司将出售其国债损失准备金。金融机构已就去年同期的违约增长预期,建立其国债贷款损失准备金。
外国央行将抛售其外汇储备库。沙特、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为了弥补其赤字或避免本币贬值,均预计会卖出他们的美国国债。
甚至中国为了调整其美元储备,也将成为美国国债的卖家。中国政府已经发出了明确信号,它正从被动转为主动管理其储备,并正在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以动用储备来支持其国内经济发展。
3) 退休基金已不再流入美国国债
30多年来,由政府退休基金支持的国债不断积累,帮助吸收了国债的供应。这种政府债务的积累确保了婴儿潮时代人们的退休压低了美债收益率和基金赤字开支。截至2008年9月,最大的四大基金共持有3.3万亿国债。
今天,由政府退休基金累积的国债已经结束了。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资金外流增加,失业率上升,流入国债的资金被切断。更重要的是,这些基金积累的3.3万亿美元国债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防止国债价格崩溃政治动机。面对国债的运行,政治家将指示美联储将国债货币化,而不是去解释婴儿潮一代的退休储蓄都消失了,单这点就将阻止美联储逆转其目前的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4) 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去杠杆化将推高风险溢价
53万亿的CDS市场正威胁着金融体系的偿付能力,其主要威胁是所有债务有巨大的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抬高的原因在于以下的恐怖事件:
1.25-6万亿美元的合成CDOs,
15倍杠杆比率的恒定比例债务CPDOs,
80倍杠杆比率的信贷衍生工具产品公司CDPPs,
由于这些杠杆投资工具卖出了大量的保险,CDS的保费急剧下降,使得公司的债务似乎更安全,利率更低。53万亿的CDS市场创造了人为的债务低风险溢价。不幸的是,现在钟摆正向相反方向运动,痛苦才刚刚开始。
出于对政府违约的担心,保险成本持续上升将破坏美元的信心。CDS市场告诉我们10年期国债的风险已比两年前高100倍。
5)黄金套利交易平仓
美国货币供应的大规模扩展无疑将推动黄金价格高好出几倍,并迫使黄金套利交易平仓。
为了了解黄金套利交易平仓的威胁,有必要了解美国和英国的金融机构是如何使自己陷在一个巨大的黄金空头头寸的,这些头寸使得他们永远无法逃走。如下五个步骤使得华尔街不断重复走向毁灭。
Ⅳ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大量印钞
货币是需要本位的,失去本位的货币,就是失掉了货币的发行主权,一个国家的钞票,不是货币,而是货币本位的符号,发钞银行正确运作货币的方法是:让钞票和货币本位等比增大。这样运作的结果是,钞票为发钞银行的负债,而货币本位是偿还债务的资产。
我国银行进行的结售汇业务,一方面扩大了本国银行的对外债务,一方面持有了外国银行的外汇债务,使得国民所产全部转化为外国银行的对我国的负债,这是我国银行失去货币本位,丧失货币回兑主权的表现。
你如果真正研究货币银行学,而且精通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你或许清楚货币产生于货币兑换业,往来各地的商人进行商品交换的实体工具是黄金或者白银等货币的本体。商人们把黄金、白银交给货币兑换商保存,货币兑换商出具提银票据,持票人可持银票在货币兑换商经营的范围内兑取黄金白银,这个简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兑现的过程。
如果国家宣布我们的货币不兑现,这其实是说我欠的债务永远不会偿还,你认为欠账不还合理吗?不还帐的票据就是光吃不吐,谁欠你的?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对于国内而言,或许国家可以聚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但如果欠账不还,还拉开了分配的差距,这实际上是人类最不公平的分配制度。
离了货币的本体这个国家就是穷的没了一分钱。所以使用货币符号替代货币的本体,这种方法使货币丧失了货币的贮藏职能,只能充当流通手段。而我国出口的一切商品,由于本国没有货币本位,也就是代表商品价值的实体工具,所以一切对外交换都成了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国内经济的一切发展成果也都表现为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规模的扩大。这样就会形成国家的债务无限膨胀,而持钞人确无处讨债,因为欠账的不还,谁接受这个钞票谁就还了前手的应收债权,而形成了持钞人的应收债权,而当将外钞兑换黄金,则国家收回了国外欠账,而对内卖出黄金又偿还了对内的债务,这就是货币扩张与货币紧缩的基本原理。
应对美联储印钞,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收回对国外提供的商业信用,将货币符号转化为货币金属,或者是货币本位,也就是让我们国家的货币转化为一个具有贵金属本位的货币,这是抑制货币无限扩张,将国内经济发展成果凝结成可以保存货币价值本体的唯一可行的途径。
而在金本位时期,国际间平衡国际贸易差额的最后手段,就是顺差国在逆差国购买黄金回输国内,完成国际间的彻底清算。
国际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掠夺和破坏使用的普遍手段就是彻底摧毁殖民地国家的货币本位制度,大清政府对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破坏就是彻底摧毁了几千年来的中国金银本位制度,抽空了可以充当货币手段公平交易的交易手段。大家都知道大清政府除了割地就是赔款,而大清政府的赔款就是赔干净了中国的货币本位,这对后代的影响是,从来没见过黄金白银是商品交易的手段,因此也就淡忘了货币本位的概念,使得本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变成了幽灵依附在洋钱之上。
看看伊拉克战争你会明白美国人收到的战争成果之一就是摧毁了伊拉克的货币本位,抽空了未来伊拉克货币的本体,一个新的信用货币自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将在伊拉克诞生,这或许也将影响伊拉克几百年!
醒醒吧,积累外汇的蠢才们,国家的独立需要货币的独立,失去货币本位的货币只是掠夺民财的工具,欠账是要还的,如果没了限度,那这个国家也就快收到马克思的请帖了。
Ⅵ 美国应该如何调整国际收支和货币供应量,解决经济问题
摘要 在美国,货币政策调 控工具不仅包括众所熟悉的“三大法宝”——公开市场操作、 贴现与 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还包括专门针对资本市场货币流通量的 调节要素——证券投资透支比率,形成美联储四大货币政策调节工 具。它表明,美联储通过对货币总量和信用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在 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是要保持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 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所需要的货币流量和信用流量的平衡。 而这种平衡 通常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储备水准来实现。(1)公开市场操作——通过 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影响货币总量和信用总量,并影响货 币储备量和货币基础。(2)贴现率——以影响储蓄机构使用资金的成 本,来影响贷款和投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基础。(3)存款准备金率 ——其变化会影响货币乘数。(4)证券投资透支比率——其变动直接 影响证券市场的投资活动。早期,贴现政策是美国调节货币和信用流 量的主要工具;后来,美国不断运用其它调节工具,但一旦发现公开 市场操作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功能相一, 且前者在实际调节中更具有弹 性,而后者的“刚性”易导致直接的货币供应减少、出现经济不景气 和伴随高失业率时,1990 年 12 月,美联储取消了对所有定期存款的 存款准备金要求,在 1992 年 4 月,也将活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从 12%降到了 10%。加拿大、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干脆完全取 消了所有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公开市场操作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发达国 家中最重要的一个货币政策工具
Ⅶ 中美货币战争美国采用了哪些措施对我国金融体系有哪些影响
1、美联储放水影响或扩散
美联储如市场大多数预期那样推出了QE3计划,而且资产购买没有上限限制,宽松程度某种意义上甚至超出市场预期,新一轮货币宽松的预期让欧美商品和股市应声大涨。显然,疲软的就业形势和奥巴马政府所面临的竞选压力是美联储推出QE3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因新一轮宽松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将扩散至全球,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争"可能加剧。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QE3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联储再度放水将引发美元贬值,这使得手里持有大量美债的中国将承受资产缩水的损失;第二、美国已经接自然灾害把农产品[0.00%
资金
研报]价格炒作起来,再加上QE3放水,中国所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更糟糕的是出现制造业因政策和成本因素回流美国创造就业,而投机热钱可能回流中国的情况,这将给人民币国际化制造麻烦。;第三、一旦中国央行迫于通胀压力而不敢跟随放水,必导致人民币出现被动升值,刚出的外贸救市政策效果降低,这无疑是对中国的出口雪上加霜。且央行的货币政策无法施展,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难以扭转。
二、中国的对策
第一、因为美联储大量放水导致美债贬值,因此未来中国政府或抛售美债,以减轻外汇损失,并将更多的外汇储备换成黄金或别国货币。由于欧元因欧债风险相对较大,日元存在一定政治风险,因此黄金仍是最佳选择。在此情况下,未来黄金的价格或有望维持上升趋势。
第二、中国政府将面临如何应对输入性通胀压力的问题。首先国家会继续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控制基础粮价,其次会加大储备力量以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如国家可能加大猪肉收储力度等等。其次面对可能出现的投机热钱回流,国内楼市调控会继续保持高压状态,而股市的QFII审批额度或进一步增加,并有可能视情况推出国际板,建立资金蓄水池缓解通胀压力。
第三、面对美元的持续走低,日本政府已发出话,将采取坚决行动打压日元。因此一旦人民币出现被动升值,中央政府也将加大干预力度,包括在通胀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适度放松货币政策;提高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和财政补贴;进一步出台鼓励国内消费的财政补贴政策等等。这些措施或将相关的行业板块带来利好。
Ⅷ 美元不再作为国际结算的货币时,美国该如何应对
美国有没有考虑过美元不再作为国际结算的货币时该如何应对?
美国一直以来在全世界的动作,打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亚叙利亚,还有一直想打的伊朗,和未来想打的其他国家。
目的是什么?其实前期打越南和朝鲜是目的估计还单纯点,是为了政治,或者为了经济,到后来打其他国家的时候,不管他美国找什么借口,目的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为了铸币权,而钱币很明显是要依附于商品才有实际价值的,那他到后期打这些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美元找一个可以依附的商品,而这个商品就是石油。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成功加入SDR,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事实上,人民币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世界第三大结算货币,成为世界金融和经济的稳定锚。然而,人民币能否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头号结算和储备货币,需要科技发展和实体经济实力的支持,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需要几代中国人挽起袖子,努力奋斗,这一天终将到来
个人浅见,不喜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