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货币发行量太多会怎么样
1. 货币发行量不是越多越好吗发行过多会造成什么压力呢
央行的货币发行量不是越多越好,发行过多是一个感觉,央行货币发行不是随意发行的,需要与GDP增速匹配,物价因素、宏观调控、汇率政策等多方因素。如果发行过多,必然导致物价上涨,经济过热、汇率贬值等多方影响。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用社会,货币的发行是有发行、调控、监管等一些列体系来完成的,需要衡量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考虑物价、汇率、债务、社融等综合因素,需要科学衡量是否超发。
2. 货币发行量过多会有什么危害和好处,请详解
货币的发行量过多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货币的增多 导致利率的下降 从而促进了消费 消费上涨 刺激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 危害是过多的货币的流通 股票等投资活动会增多 根据市场波动 投资越多反而会阻碍利率的上涨 因而货币贬值 通宝财富 玉石多样
3. 为什么纸币发行量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
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这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
种社会经济现象,通常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亦即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的普遍下降。
原因纸币纯粹是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只
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
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所以纸币的流
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如果纸币的发
行量超过了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流通数量,它
就要贬值。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越多,贬值也就
越厉害,物价上涨的幅度也就越大。这种由于滥发纸币
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是造成通货膨胀
的直接原因。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流通领域中的价值符号不
仅有纸币,还有大量的信用货币,它们都能在商品流通
中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在计算货币流通量
时也应把信用货币的数量包括在内。信用货币发行过多,
同样会引起或加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的测量 西方国家对通货膨胀的衡量,
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物价指数
:①消费物价指数,常常被称
为生活费用指数。
②生产价格指数,它反映生产成本的
变化。这一指数的优点是对经济周期较为敏感,并影响
消费品价格的未来变化。
③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
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
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如198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当
年价格计算为5660亿元,以1975年价格计算为2890亿元,
则198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1975=100)为
□×100=196。这一指数包括的范围最广,因此能较
准确地反映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趋向。
4. 货币发行过多对于经济的危害
货币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纸币发行的多少并不是可以被任意决定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它必须要遵循的标准,货币的需求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货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总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即社会中的商品总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当然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大。
而它又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周转次数越多,流通速度也就越块,而如果所发行的纸币超过了实际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所谓的通货膨胀。
(4)如果货币发行量太多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1、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2、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3、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4、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5、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
5. 货币供给过多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和后果
增加货币供给量,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增加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内,企业获得资金更容易,可以增加投入,提高产量,从而GDP增加。
但是,如果在经济均衡时增加货币供给,会破坏经济均衡,会导致通胀,会导致房价上涨等,还会使产品市场产能过剩,企业意识到市场的真实需求后,会减产,裁员。经济会陷入萧条,GDP下降。
(5)如果货币发行量太多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
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所持倍数放大效应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额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使用便产生倍数放大效应。
使1元的中央银行负债,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几元的商业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了的银行负债,与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部分现金一起,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
以上分析看出,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条件。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把基础货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又是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扩张能力的制约条件。而整个货币供应量又是基础货币与信贷扩张能力(即货币乘数)的乘积。
可见,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中,“基础货币——超额准备及它的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供应量”这三个基本因素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货币供应量增长18.07%。2008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7%,增幅比上年末高1.3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1.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7.93%。
增幅比上年末低3.1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12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8%。
6. 货币发行量超过GDP70%会怎么样。。解释一下
没事。美国都超了100%了。还是世界老大。
7. 纸币的发行量过多或过少会导致什么结果国家应该怎样解决
纸币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纸币发行过少也会造成通货紧缩,是的市面上的可用货币量不足,市场上需要的货币总量是由货币发行量和流动速度决定的,并不单单是和发行量有关,因此把货币发行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里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8. 如果货币发行量过多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你好,如果货币发行量过多会造成通货膨胀,针对这个问题可能会采取的政策有提高准备金率来抑制不良贷款,控制市场流通资金。再一个就是扩大产能,使产品和货币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