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贸易货币互换是怎么回事

贸易货币互换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2-03-26 01:23:39

Ⅰ 韩澳货币互换协议是怎么回事

韩国银行(央行)8日和澳大利亚央行签署延长双边货币互换的协议,协议有效期到2020年2月7日。同时,货币互换规模也从此前的5万亿韩元扩至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0亿元)。
韩澳两国2014年2月23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协议将在22日到期。在续签的协议中,双方新增了货币互换目的,即用货币互换资金不仅可进行贸易结算,还可用于维护金融稳定。韩国央行方面表示,期待韩澳续签货币互换协议能加强韩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为促进两国经贸发展和金融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另一方面,中韩货币互换协议将于10月到期。韩国市场担忧中韩续签货币互换协议或因“萨德”入韩而受到影响。对此,韩国央行方面表示,经贸问题不应与政治外交问题挂钩,计划在适当时机与中方就延长货币互换协议进行商讨。模增至540亿元。

Ⅱ 货币互换协议的内容

2008年12月,央行和韩国签订了260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货币互换协议。
2009年1月20日,央行和香港金管局签署20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
2009年2月8日,央行和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协议实施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9年3月11日,央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9年3月23日,央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在北京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9年3月29日,央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在亚麦德林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
2010年6月9日,央行和冰岛签署一项价值超过5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35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
2010年7月24日,央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北京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约300亿新加坡元,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1年4月19日,央行和与新西兰储备银行在北京签署了金额为25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1年4月19日,央行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人民币7亿元货币互换协议,协议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1年5月6日,央行和蒙古国中央银行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金额为50亿元人民币,协议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1年6月13日,央行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银行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签署了金额为7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1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中央银行)在首尔续签中韩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扩大至3600亿元人民币/64万亿韩元,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2009年4月20日签署的原中韩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自本续签之日起失效。韩国央行2013年1月27日表示,该行首次动用了与中国签署的用于贸易结算的货币互换安排,向韩国外换银行贷款人民币6200万元,这笔资金将贷给希望用人民币向中国贸易伙伴付款的韩国企业。
2011年 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北京续签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币扩大至4000亿元人民币/4900亿港币,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2009年1月20日签署的原货币互换协议自续签之日起失效。
2011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泰国银行在曼谷签署了中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3200亿泰铢,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1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在伊斯兰堡签署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1400亿卢比,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2年01月17日,中国央行与阿联酋中央银行在迪拜签署了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350亿元人民币/200亿迪拉姆(约55.4亿美元)),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2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续签了中马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扩大至1800亿元人民币/900亿林吉特,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2009年2月8日签署的原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自续签之日起失效。双方认为,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续签将有利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
201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土耳其中央银行在安卡拉签署了中土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30亿土耳其里拉,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2年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蒙古银行在北京签署了中蒙双边本币互换补充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亿元人民币/1万亿图格里特扩大至100亿元人民币/2万亿图格里特。双方认为双边本币互换补充协议的签署将有利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
2012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在北京签署了中澳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00亿澳大利亚元,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2年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乌克兰国家银行在北京签署了中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190亿格里夫纳,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3年3月26日,巴西与中国签署了一项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预计这一安排将为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提供保障。
2013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其与英格兰银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期限为3年。英国也由此成为首个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G7国家央行。
2013年10月9日,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支持,并维护金融稳定。
2014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新西兰中央银行续签了规模为250亿元人民币/50亿新西兰元的中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14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续签了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900亿阿根廷比索的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210亿瑞士法郎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此举旨在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流动性支持,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4年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蒙古中央银行续签了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4.5万亿蒙古图格里克的中蒙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14年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斯里兰卡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2250亿斯里兰卡卢比的中斯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14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中央银行续签了规模为3600亿元人民币/64万亿韩元的中韩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14年10月13日,央行网站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公告称,此举旨在便利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4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卡塔尔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亿元人民币/208亿里亚尔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卡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4年11月8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加拿大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00亿加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14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已续签一份为期三年的货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与先前的协议相同,相当于5050亿港元。内地与香港于2008年签署规模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2011年首次续签,今年再次续签协议。
2014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泰国银行(泰国央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3700亿泰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Ⅲ 中阿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阿根廷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 是如何具体操作 实施的

此700亿掉期协议是迄今中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也是中国首次与拉美国家签订双边货币掉期。 自去年12月起,中国央行已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和印尼签署类似协议。

注意这是掉期协议,即此协议覆盖的人民币和比索之间应该是约定了固定的汇率(有可能分批固定),这样等到贸易发生时,阿根廷方可根据固定的掉期汇率直接兑换为人民币(以前要通过美元得出套算汇率,这样不仅要承担汇率风险,还会增加成本)。
你所提到的结汇的问题不存在,因为到结算日比索会直接按照掉期汇率兑换成人民币。

Ⅳ 什么是掉期期货货币互换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掉期(Swap) 掉期交易(Swap Transaction)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更为准确他说,掉期交易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等价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交易。较为常见的是货币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货币掉期文易,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交易、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两种货币资金的本金交换。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种货币资金的不同种类利率之间的交换交易,一般不伴随本金的交换。掉期交易与期货、期权交易一样,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编辑本段]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主要地位。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
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Ⅳ 谁能简洁回答什么是货币互换 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谢谢

目的是:
向两个基本面和运行情况良好的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并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并可以有效地应对两币种汇率发行的激烈波动,两国央行可及时进行干预,使对贸易的负面影响缩减。近期,韩元兑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这时,韩国央行可介入人民币进行抛售,以达到压低人民币的目的,使得两国汇率不出现剧烈波动。

Ⅵ 货币互换机制的实例

第一份互换合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那以后,互换市场有了飞速发展。这次著名的互换交易发生在世界银行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间,它由所罗门兄弟公司于1981年8月安排成交。
1981 年,由于美元对瑞士法郎(SF)、联邦德国马克(DM)急剧升值,货币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汇兑差额,所罗门兄弟公司利用外汇市场中的汇差以及世界银行与 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过协商达成互换协议。这是一项在固定利率条件下进行的货币互换,而且在交易开始时没有本金的交换。
世界银行将它的 2.9亿美元金额的固定利率债务与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债务互换。互换双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银行希望筹集固定利率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资金,但世界银行无法通过直接发行债券来筹集,而世界银行具有AAA级的信誉,能够从市场上筹措到最优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银行希望通过筹集美元资金换取IBM公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务;IBM公司需要筹集一笔美元资金,由于数额较大,集中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妥,于是采用多种货币筹资的方法,他们运用本身的优势筹集了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然后通过互换,从世界银行换得优惠利率的美元 。
为什么中国没有加入货币互换机制:
融危机以来,中国央行先后与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白俄罗斯、阿根廷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
4月6日,美联储也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等四大央行宣布了总额近30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与人民币各自进行的货币互换,两者被赋予的“使命”截然不同。美联储寄望通过货币互换,维持美元的价值稳定和地位,而中国央行与多个经济体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则是为人民币参与国际贸易结算创造条件,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地位,继而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基础。
2870亿美元五大央行新货币互换
根据美联储的声明,此次互换协议涉及总金额约为2870亿美元,美联储可通过支出美元购买其他央行的货币储备。具体来讲,美联储将可从英国央行购买300亿英镑(约合450亿美元)的储备,从欧洲央行购买800亿欧元(约合1080亿美元)的储备,从日本央行购买10万亿日元(约合990亿美元)的储备,从瑞士央行购买400亿瑞士法郎(约合350亿美元)的储备。
五大央行当天发布的联合声明指出,如果需求增加,将通过这一新货币互换协议,向美联储提供相应的欧元、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声明还强调,西方央行将继续合作采取必要步骤促使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当天,《华尔街日报》撰文认为,美联储和其他央行之所以希望设置这样的货币互换额度,存在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某些假日美国市场处于休市状态时,其他国家市场还在运作,这种情况下,在海外市场操作的美国机构可能会面临暂时的资金需求。
另一个原因是让已有的安排更具互惠性。过去几个月来,根据之前已宣布的互换计划,美联储向其他央行出借了数千亿美元,这些资金随后被提供给需要美元的外国金融机构。而这次的新安排是正式允许在需要的时候实现资金反向流动。
此外,这轮金融危机期间,外国金融机构对美元资金需求很大,这迫使其他国家央行转向美联储,希望后者能对外出借美元。但美国金融机构并不存在严重需要外币的情况,没有必要向美联储求助获得外币贷款。
美元贬值风险较大货币互换为财富保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为挽救实体经济大举发债。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国债净增发额达1.47万亿美元,2009年美国增发国债规模势必会更加庞大。高额财政赤字和美国货币当局本身已无限膨胀的资产负债表,使得美元未来走势不容乐观(图5)。中长期看,美元贬值风险较大,而美元贬值的直接后果便是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财富缩水,因此继续持增美国国债或意味着未来出现更大损失。在此次参与货币互换协议的西方央行中,包括持有美国国债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第三位的日本和英国央行(图3)。基于此,西方五大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有规避汇率风险,财富保值的考虑。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同样表示,西方五大央行的货币互换与人民币不一样,美元长期有贬值风险,货币互换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避汇率风险(图4),这是货币互换的一个目的,另外,通过西方五大央行的货币互换形成一个利益相关的整体,对抵御经济危机的冲击,快速恢复经济有积极作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对美国有较大依赖,力挺美元对大家都好。
强势美元受挑战货币互换维护美元地位
“西方五大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有积极维护美元地位的意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如是说。
美元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全球性金融危机重新点燃了市场对创立新的储备货币的兴趣。从4月2日20国峰会落幕那天起,美元强势的地位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20国集团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SDR)的规定以及预备于今年9月在纽约讨论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问题,毫无疑问,在短期内对美元的走势将不利。
丁志杰认为,美国与西方四大央行签署货币互换是出于各自利益考虑,西方经历经济危机后正在衰退,这个时候需要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货币互换就是合作的最佳体现。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在积极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西方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应对来自中国等国的挑战首先要在西方确立美元的优势地位,因为从当前看,无论欧元还是日元都无法取得美元的地位,与其内部竞争分散美元的优势不如一致行动做强美元,其次,通过西方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辐射美元影响,美元的地位巩固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利益也巩固了。尤其是英国和日本,他们与美国息息相关。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同样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元预期贬值,美元地位受到其他货币挑战,G20前,中国、俄罗斯等国倡导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更是对美元地位的挑战。此次五方货币互换,是在一大利益集团内维护美元的地位,同时凭借西方五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重要作用,巩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同是货币互换人民币与美元使命不同
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美元从流动性过剩到紧缺,出现了借贷困难和汇率风险,因此区域内自然产生了本币互换贸易结算的需求。
此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白俄罗斯、阿根廷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图6)。此外中国央行正积极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央行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磋商。
“同为货币互换,但两者被赋予的使命截然不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如是说。
在吕随启看来,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是一种创新形式,其运作机制是,央行通过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借以减轻因美元流动性缺乏带来的贸易融资萎缩,也推动了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的流通程度。
此外,中国央行对于交易伙伴亦有自身考虑,从实际情况看,主要是选择周边经济体,特别是经贸往来密切的经济体,比如选择马来西亚、韩国、白俄罗斯等等。就是因为中国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显现出人民币开始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潜力。长期来看,周边地区以及本地区外国家开始以人民币进行贸易定价,也将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及国际地位(图1)。
“具体来说,中国货币互换协议顺序为‘先周边,后拉美’。”丁志杰表示,与阿根廷的互换,人民币在贸易中充当支付结算的角色;白俄罗斯则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与韩国的互换,主要作用是方便韩国在华企业进行融资;与香港互换,是由于香港是人民币第二大集散中心,中央又准备在香港发债,货币互换主要是为满足资金供给;与马来西亚和印尼互换,是用于双方的商业贸易结算。
美联储与数家央行重启临时货币互换机制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日启动与欧洲中央银行、加拿大、英国和瑞士等四家央行的临时货币互换机制,以帮助缓解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元流动性压力。
美联储当天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些机制旨在改善美元融资市场的流动性情况,防止紧张局势蔓延到其他市场和金融中心。”美联储说,中央银行将继续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融资市场的压力。
美联储说,这些货币互换协议期限为2011年11月,有关细节将尽快发布。
此外,日本中央银行也旋即宣布,向市场注入216亿美元资金,以应对希腊债务危机对日本金融系统的影响。
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联储曾与这些中央银行采取了同样的美元流动性互换机制。
因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情况恶化,近日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市场对美元的需求显著增加。

Ⅶ 货币互换对中国出口的预期影响该怎么实证

一、人民币升值,福祸难料除日本指责中国因贸易竞争加剧日本的通货紧缩之外,美国、IMF等也都站到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行列中,特别是美伊战争局势,它带给中国最大的负面影响实际上还是增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因美伊战争,欧美市场的安全性相对减弱,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可能进入中国,从而使我国的投资、工业和外贸出口增长随之加快,但随着外资供给增多,人民币会相对“紧缺”,人民币升值这根“弦”势必将绷得更紧。届时,我们既不能突然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那样的话,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可能会升至5:1至4:1之间,同时,又不能不考虑人民币流通状况,因为一旦人民币扛不住市场的压力而被迫升值,带来的动荡将更大,面对如此现状,采取措施消除市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从放松外汇管理入手,调节人民币的实际升值压力,是政府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利弊对比表:利处弊端1.有利于中国进口1.不利于中国出口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2.可能加剧市场投机行为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3.中国吸引海外投资优势减弱4.如果是美元支付工资,结果劳动力成本增加,赢利应该减少4.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5.可能导致出现通货紧缩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6.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产业受冲击7.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7.可能出现“暴富效应”8.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8.可能加剧低收入群体的支出负担三、人民币升值对外贸领域的负面影响从1994年1月1日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逐步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取消外汇分成,目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加入世贸组织后,若政府对人民币的干预程度降低,人民币势必不断升值,其负面影响主要有:1.出口方面人民币大幅升值,出口减少势必影响经济增长,并加深失业问题。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几乎所有出口产业都遭受打击。不过享有外销低利贷款,外销退税,甚至以内销补贴外销的产业较没有受到此等优惠的产业,所受冲击相对较轻。享受优惠者多为比较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相关产业或地方政府为了争取补贴收入,而极力维持生产,这些无竞争力的产业都可依靠补贴勉强存活。而未受优惠者,则有不少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因无政府补贴而影响生产和出口,结果率先倒闭,造成反向淘汰,致使产业结构趋向恶化。许多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虽政府制定法律、规定加以防治,但不守法的业者,没有按规定进行防治污染投资,所造成的污染推给社会承担,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即使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这些企业的产品仍然可以出口。反之,守法的厂商因负担了污染防治的处理成本,相对前者缺乏竞争力,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无力出口而被迫倒闭,形成守法者遭受淘汰,违法者持续生存的不公平现象。2.进口方面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进口增加,对当地产业产生冲击,但受政府保护与未受保护的产业,所遭受的冲击程度不同。进口有管制的产业,即受政府保护的产业,在政府控制之下,不致因人民币升值而增加进口。因此,此类产业并未受到影响。受高关税保护的产业,因有高关税保护,此类产业仍相对有竞争力,所受影响相对也有限。本地产业受影响最大者,是那些没有进口管制,亦无高关税保护的产业,因进口大量增加,加之人民币大幅升值,进口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当地同类产业无法与之竞争而被挤跨。由此可知,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贸易失衡问题虽可获得解决,但对总体经济产生极其重大的伤害。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低效率的当地产业依赖政策保护,受冲击小或没受冲击而大多继续生存;高效率的产业,因缺乏保护,受打击大反而被淘汰。亦即出现劣币驱除良币,产业结构产生逆调整,整体产业效率相对下降,失业增加的现象,不利于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3.金融方面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投机盛行,金融秩序混乱。我国出口额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加工贸易,所得只是微薄的加工费。尽管加大了在半导体、通讯设备及其它先进数码设备上的出口,但我国出口的优势领域,依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重估人民币会使我国的通货紧缩状况更加严重,并削弱国内需求。并且我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通过降低名义工资来维持我国的竞争力,我国的货币升值不仅不会缓解东亚其他经济体的通货紧缩压力,反而会使东亚地区变得不稳定。国内以美元表示的财富迅速增加,股市、房地产达到高潮,泡沫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继续,而通货紧缩加剧,会导致财政危机、外汇危机和货币危机,那时通货紧缩虽不能转变为恶性通货膨胀,但最终可能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四、人民币强势时期的对策思考人民币升值的弊端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然而变压力为动力以实现经济更为健康发展才是当前大计。在亚洲国家中,韩国、日本都曾经历过本币升值的困难时期。尤其是日元在1985~1986年间升值达45%,这给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沉重的打击,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期间从4.9%下降到2.5%。然而,日本通过产业结构改造,用几年的时间逐步走出了本币升值的阴影。日本银行的投资调查显示,出口业的萎缩使国内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如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电子产品等制造厂商不仅从出口市场转向国内市场,而且从制造业转向非制造业,因而使第三产业得到了加强。从日本的发展经历可见货币升值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如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人民币升值事实上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提供了有利因素。利用货币升值的收入效应,扩大高科技产品进口力度,以促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大中国海外资本扩张速度。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元强势时期,日本在80年代后半期及9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期,都采用海外资本扩张的策略,我国应借鉴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鼓励企业通过扩大海外生产规模的方式来回避风险和降低生产成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海外投资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还需要在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主动使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人民币升值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如果一直实行一成不变的固定汇率政策,很可能意味着货币在逐渐偏离价值,所以对于人民币的汇率就需增加其弹性,即扩大汇率浮动的范围。在浮动汇率制下,更应防范国际投机家利用国外人民币对我国经济进行冲击,保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快速发展。加强调控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的流通,加速银行体系改革,提高银行体系的经营管理水平。人民银行也应利用监督、公开市场业务等多种手段,争取调控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动权,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使人民币真正体现其内在价值。

Ⅷ 双边本币互换是什么

本币互换就是以一定的汇率互换一定数量的双方的货币量,增加对方的外汇储备以应对不测之需。是国家出于提高两国的外汇储备,以平衡两种货币的供需,稳定汇率,防止(特别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出现外汇市场的混乱。

与有关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系列本币互换协议,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同时,还体现了对货币互换的创新,即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其运作机制是,央行通过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的进口商品。

Ⅸ 全世界如果统一真金白银做货币交换该是什么局面

一方面贵金属供应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会出现“钱荒”,另一方面使用中会发生损耗,使铸币不足值,好的货币人们不舍得花,市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用金银铸币带着也不方便。现在金银(除了发行的具有法定面值的金币、银币)已经不是流通货币了。金银饰品造假肯定违法,是商品造假,不是制造假币。还有:1、在税收上的相对优势。
2、产权转移的便利。
在财产继承中,黄金是最便利的,只要直接让子女搬走即可。而股票,房产还要交继承税。这样往往算起来实际转移到的资产比能继承的少的多。
3、黄金是世界上最好的抵押品种。
在货币贬值时,人们会对黄金格外看好。黄金是一个特殊的金属,就向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说的:“货币天生不是金银,但是金银天生是货币”。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黄金的价值始终是被认可的。
4、黄金能保持久远的价值。
黄金在经济的发展中曾一度起到货币的作用,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黄金虽非货币化但是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保值的手段和投资的工具。集商品功能和金融功能于一身。
5、黄金是对抗通胀的最理想的武器
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力是基于物价指数而决定的。物价稳定,购买力就越稳定。然而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往往会出现通胀的现象。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黄金会随着通胀而相应的上涨,不会贬值。

Ⅹ 中俄为什么要扩大货币互换协议

俄媒11月7日报道称,北京与莫斯科希望扩大三年期250亿美元的人民币-卢布货币互换协议,寻求在贸易中增加使用本币的比例。专家表示,这有可能减轻对美元的依赖。

据俄罗斯11月3日报道,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说:“两国金融管理者正在探讨继续延长三年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报道援引梅德韦杰夫的说法表示,以本币进行贸易可以保护国家不受“外部势力影响”,有助于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货币互换协议还有助于减少预算赤字。

报道还援引了一位金融专家的观点。后者说:“中国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最大买家。延长货币互换期限将降低两国贸易成本。以人民币进行交易将减轻俄罗斯对美元的依赖。”

热点内容
601010文峰股份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5-14 11:26:47 浏览:936
退市的股票买得到吗 发布:2025-05-14 11:23:50 浏览:806
吉利金融逾期怎么办 发布:2025-05-14 11:17:23 浏览:593
退市后持有股票 发布:2025-05-14 11:12:16 浏览:257
原油期货最高赔多少 发布:2025-05-14 10:58:51 浏览:592
股票交易买要收费吗 发布:2025-05-14 10:46:10 浏览:786
股市四大败相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4 10:45:11 浏览:671
期货居间税费多少 发布:2025-05-14 10:43:10 浏览:167
基金分散多少合适 发布:2025-05-14 10:43:01 浏览:815
股票交易量越来越少 发布:2025-05-14 10:43:00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