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如何回笼

货币如何回笼

发布时间: 2022-03-26 14:33:24

⑴ 货币回笼的基本介绍

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其经济活动中所收入的现金,一般都按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除保留必要的库存备用金外,都要存入其开户的银行。居民个人的货币收入,国家也鼓励储蓄。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从1950年开始按年编制现金出纳计划。银行将各部门、各单位和城乡居民存入银行的现金按不同类别分项编列现金回笼计划,主要项目有: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储蓄存款收入、税捐收入、农村信用合作社收入、邮局汇兑收入等等。从这些方面存入的现金,都可称为货币回笼,这些项目称为货币回笼渠道。前两项称为商品(服务)回笼,后几项称为信用回笼。一般来说商品回笼的数额要占货币回笼总额的70%左右。这就是从回笼现金的过程和渠道方面理解的货币回笼。狭义的货币回笼,指一定时期内存入银行的现金大于从银行支取的现金的差额,即银行收入总额减去银行支出总额,差额为正值(>0)时即为货币回笼,又称现金收差或现金净回笼。

⑵ 货币回笼怎么算

由于近年来出现了货出去,钱不进来的“虚销售”或钱出去,货不进来的“虚进货”,造成某些销售企业供需两方拖欠货款,而形成“资金沉淀”,危及企业生存。所以还要结合资金使用计划,从总量上控制资金的投放和回笼,办法是考核资金回笼率。计算公式为:
资金回笼率=(已收回用户货款+预收用户货款)÷(销售总额+预付厂方货款)×100%

⑶ 什么是回笼货币

货币回笼是货币投放的对称。国民经济各部门向银行存入现金的过程及其结果。货币回笼的数额、结构、速度和水平,反映一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市场商品劳务的供应状况、居民消费趋向的变化。货币回笼增加表明流通中现金数额减少。每个年度由银行投放出去的货币应该在当年回笼的比例,有一定的规律性。回笼不足或回笼过旺,则表明经济运行中存在某些失衡和失调的因素,它可以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不间断的动态信息。

  1. 货币回笼的基本介绍:

    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其经济活动中所收入的现金,一般都按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除保留必要的库存备用金外,都要存入其开户的银行。居民个人的货币收入,国家也鼓励储蓄。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从1950年开始按年编制现金出纳计划。银行将各部门、各单位和城乡居民存入银行的现金按不同类别分项编列现金回笼计划,主要项目有:商品销

    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储蓄存款收入、税捐收入、农村信用合作社收入、邮局汇兑收入等等。从这些方面存入的现金,都可称为货币回笼,这些项目称为货币回笼渠道。前两项称为商品(服务)回笼,后几项称为信用回笼。一般来说商品回笼的数额要占货币回笼总额的70%左右。这就是从回笼现金的过程和渠道方面理解的货币回笼。狭义的货币回笼,指一定时期内存入银行的现金大于从银行支取的现金的差额,即银行收入总额减去银行支出总额,差额为正值(>0)时即为货币回笼,又称现金收差或现金净回笼。

  2. 货币回笼的基本方法:

    国家虽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货币回笼,但主要依靠间接手段,即依靠充足优良的商品劳务供应、适宜的市场价格、有吸引力的金融业务(包括储蓄、保险、信托等业务)和完善的法制(包括财务管理法规、税收管理法规、金融法规),将流通中的现金最大限度地组织回笼,使这些游离中的货币投入社会再生产,增加社会资金的积聚,保持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货币回笼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规律。在中国,一般来说,每年的上半年是货币回笼季节,可将上年6~12月投放的货币回笼80%左右;全国各大中城市绝大多数是回笼地区;在各产业部门中,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金融业是主要的货币回笼部门。

  3. 货币回笼 - 与货币投放

    货币回笼”与“货币投放”,是反映银行现金收支状况的专业名词。所谓“回笼”是指银行现金收入,银行现金收入主要由商品销售收入,财政税收收入,农村信用社收入,储蓄存款收入等项构成,反映了现金由市场流回银行(即:现金归行);而“投放”一词则表示银行的现金支出,银行现金支出主要由工资及对个人其它支出,农副产品采购支出,行政企业单位管理费支出,储蓄存款支出等项构成,反映了现金由银行流入市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把银行一年的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相抵,收大于支时称为“货币回笼”,支大于收时称为“货币投放”(也叫做货币发行)。而对于一年之内某一时期的收支差额,则称之为“货币净回笼”或“货币净投放”。
    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是中央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有计划地控制、调节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数量,适时掌握调控力度,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
    简单的说,货币的投放即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向市场,而货币的回笼则是货币从市场流回中央银行。
    货币的投放主要表现为:①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对职工支付工资以及政府采购支付货币;②国家
    收购各种农副产品而支付货币;③发放贷款
    货币的回笼主要表现为:①商品回笼,出售商品而收回货币;②财政回笼,征收税款而收回货币;③服务回笼,提供有偿服务而收回货币;④信用回笼,通过储蓄,发放债券和收回贷款而收回货币。

    参考信息:http://www.ke.com/wiki/%E8%B4%A7%E5%B8%81%E5%9B%9E%E7%AC%BC

⑷ 央行发行票据回笼货币具体怎么发生作用,其详细过程呢(请举易懂例子)

假如一年中国家多投放了500亿元的货币量,一年后国家想要收回多投的500亿元的货币量,请告诉我国家能否全部收回500亿元的钱吗,如果不能的话能差多少钱收不回,投放与收回的差额占比率是多少。

⑸ 央行是通过什么方法去回笼货币又是怎样将回笼的的货币再次在市场的流通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央行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也就是减少货币流通量,发行国债只是一个方面,比如还有增加存款准备金等等。货币流通速度减少,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存款利率一定是上升,这是相对上面的存款准备金上调所说的。银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存放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高了,银行的存款目标也要跟着上去,因为银行要有钱贷出去,所以就要拉拢资金。当然这只是从银行的角度出发的
如果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财政紧缩政策:比如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明显出现了断层(就像去年);国家自然会出台办法来减慢经纪发展的速度。说的更民间一点就是国家不想让人们的手里有太多的钱。因为有了钱就会乱投资,让一些产业出现白热化(如去年的房产牛市,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所以一下抬高了贷款利率,抬高了存款利率。这样就能减少货币在市场的流通量。让那些想通过贷款做投资的人就会多掂量一下,因为贷款利息太高了,风险加大而不再马上投资。这样可以稳定市场。存款利息增加可以鼓励人们把手中的钱先存在银行,这样也可以稳定市井。
总之,这样的问题不能只考虑银行,这是很片面的。因为银行只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一定要从大的方面来考虑这样的问题一

⑹ 央行货币回笼是什么意思

目的:一是替换旧币,二是收缩流动性,减少货币量,从而给经济降温。

手段:卖出国债,提高利率,卖出外汇等

对象:就是央行的资产了

⑺ 求助,央行是如何回笼基础货币的

中央银行采取的三大措施: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少商业银行的放贷数量与规模,从而减少市场上所流通的货币;也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债券,回笼货币,减少货币流通量.

⑻ 净回笼货币,怎么净回笼

净回笼货币亦称“回笼差额”,是“货币净投放的对称,指货币回笼大于货币投放的差额。 货币回笼在农村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上半年需要购买大量农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往往货币回笼大于货币投放,从而形成回笼差额;在城市,货币回笼不太均衡,但也有其规律性,在节假日,特别在春节期间,城市出售商品较多,大量货币回笼,形成回笼差额,有些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以及交通枢纽、旅游胜地,则常年回笼大于投放,形成地区性回笼差额。 在全国范围内,全年货币回笼大于投放的差额,就是全国性年度货币回笼差额,货币回笼大于投放的银行分支机构,称为回笼行。

⑼ 货币回笼的主要手段

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延续了8月份以来的大幅回笼力度,共回笼76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由于CPI数据短期从高位回落,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宏观调控重点可能已经逐步向保增长倾斜,之前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或将被公开市场业务替代;不过短期来看,央行从紧政策难以发生变化,放松将在资源价格修正之后。 2008年7月初以来,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明显减弱。数据显示,2008年7月份到期资金量仅为2671亿元,2008年8月份到期资金量小幅回升至3610亿元,不过仍保持在低量水平。与此同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7月份CPI数据大幅回落至6.3%的水平,好于预期,对于通胀的担忧趋于平缓。基于这两大背景,央行暂时放弃了之前对存款准备金率一月一调的节奏,连续两个月按兵不动。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放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适时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除了8月第一周净投放390亿元之外,接下来的两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分别净回笼890亿元和285亿元;第一个公开市场交易日,央行即大幅回笼760亿元,而到期的资金量仅仅为780亿元,周内再度净回笼已是板上钉钉。
广发证券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央行加码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反映央行认为市场上资金仍然比较富余,最近债券市场回暖以及银行间回购利率缓慢回落是有力佐证。不过,由于七、八月份公开市场上到期资金量较少,通过反操作,央行完全可以实现对冲;此外,考虑到资金分配的不均衡,以及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资金紧张局面的出现,央行暂时放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在情理之中。 2008年以来,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历史高位17.5%,持续的紧缩政策对控制物价、吸收流动性的功效明显,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担忧。近来有报道称存款准备金率面临下调,对此多数专家表示,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但是短期来看,中央的从紧基调难以发生改变。
经济发展环境发生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恶化,全球经济衰退局面出现,欧洲进入减息周期;其次,国内中小企业受到成本上升和资金紧张两方面挤压,生存和转型发生困难;第三,物价回落趋势短期得以确定,目前机构普遍预测2008年8月份CPI将降低至5.5%左右。
基于这些变化,有分析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可能放松。2008年7月底,央行会议允许中资行增加5%~10%的信贷额度,用于投放给中小企业,这也被市场解读为放松的迹象。
不过,国泰君安一位宏观研究员指出:其一,当前宏观经济增速还远未到底,此轮经济放缓周期可能才刚刚开始,此时放松货币政策是不适宜的;其二,当前流动性充裕局面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人民币升值预期大为减弱,但是外汇储备仍在持续增长,热钱并未出现大规模流出迹象;其三,中国资源价格改革和农产品(000061行情,爱股,资讯)价格修正过程才刚刚起步,通胀压力依然很大,放松货币政策无疑将不利于控制通胀。由此看来,虽然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货币政策短期内难以放松。

热点内容
长春燃气股票会退市吗 发布:2025-05-14 08:38:50 浏览:749
爱康医疗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5-14 07:45:06 浏览:849
期货跌多少算垄断 发布:2025-05-14 07:41:35 浏览:108
退市整理板的股票是怎么显示的 发布:2025-05-14 07:41:35 浏览:816
股票交易系统怎么购买国债 发布:2025-05-14 07:30:10 浏览:229
迪康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4 07:29:01 浏览:707
全国股转系统挂牌股票交易知识 发布:2025-05-14 07:21:56 浏览:413
燃气期货一点多少钱 发布:2025-05-14 07:08:03 浏览:326
中国南方航空股票投资公司分析 发布:2025-05-14 07:08:02 浏览:153
今天基金为什么都在跌 发布:2025-05-14 07:06:27 浏览: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