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为什么不成熟的股市值得投资

为什么不成熟的股市值得投资

发布时间: 2022-04-09 00:18:02

1. 人们在股市挣完钱以后,为什么都舍不得离开股市呢

因为很多人已经尝到了甜头,并且觉得自己是幸运儿。

我需要强调一点,在投资市场当中,没有任何人是幸运儿,因为你通过运气赚的钱一定会通过实力亏回去

股市是一个检测人性的大熔炉。

我在多年前就听过了这句话,当时觉得特别有道理,因为股市考验的正是每个投资者的人性。对于正常投资的而言,因为我们并没有投资机构铁一般的纪律,也不知道怎么控制风险。很多人在投资的过程中出现过巨额亏损,也会有一些人比较幸运,他们在股市里面挣完了钱,但是他们却舍不得离开

2. 有人说中国股市不成熟的原因是散户太多你认同吗

多人评论目前A股不成熟,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从未出现过健康稳定上涨的情况,大多数人把原因归结于A股的散户太多,散户占比一旦较大后,市场的投机性的就很大,投机性较大的市场自然会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所以的A市场的不成熟的就是因为散户的太多造成的

但我觉得这种观点相对片面,一个市场的成熟与不成熟不是取决市场的投资者,主要还是与制度的缺陷存在很大的关系,在不成熟的制度下造就市场的投机的氛围,散户太多只是结果,不是本质原因,下面我们重点的分析下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最主要原因和股市投机性跟散户之间的存在的关系。

上图案例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A股今日的交易金额在12亿元左右,而H股只有成交6000万左右港币,这个交易量简直是天壤之别,12亿元的交易贡献大多数还是来自于散户,一个市场的好与坏界定的一项标准就是交易量,市场交易活跃上市公司才能够继续融资,如果交易流动性的差有多少机构愿意参考定增和非公开发行,为什么新三板的无人愿意参与,甚至机构也不愿意参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三板没有散户参与的市场,投资门槛在500万。

再次很多公司想着上市,很多也是上市后可以减持套现,如果无法套现等,谁还愿意上市,还稀释了自己的股权,其最大的贡献还是来自我们散户投资者,所以我们散户投资者才是对A股发展贡献最大。总结:A股的不成熟只是由于本身发展历史较短,很多制度的还不够成熟,在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散户投资者更愿意选择投机

由于散户投资者占比较大,大部分散户投资都是投机行为,间接影响的市场的波动,但也是机构投资者见有利可图的情况,可以选择割韭菜才会让股市暴涨后长期低迷,而我觉得散户投资者是对A股贡献的最大的一部分投资者,但各项制度和政策却并未导向散户投资者,导向的基本是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3. 有一些散户一点都不懂的股票,为什么就敢炒股呢

1、散户人群中,对股票一窍不通或了解较少的人,其实占了不少比例。这些人之所以愿意炒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股市阶段性赚钱效应与部分股市造富神话,对这群人带来的吸引力。近17年来,整个A股可以算得上牛市的周期一共有三次,分别是2006-2007年的牛市,2014-2015年的牛市,以及2019-2020年的牛市。

4、A股市场的开户门槛很低,但散户要在市场中赚钱必须经过研究、交易、仓位管理等多重考验。在市场中能够稳定盈利的散户,往往经历过多轮牛熊转化市、震荡磨底市的考验。因此,散户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比及时感知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波谲云诡的股票市场中存活、发展。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4. 为什么说中国股市还不成熟

不成熟,将会成为过去时!
现在,不泛外国的元首\财政要员到访我们国内为的就是取得在经济上的经验!而,首要的当然就是虚拟经济的股票市场了!

5. 中国的股民太难了,中国股市真的有价值投资吗

我觉得能在中国股市实行价值投资,但真正想要在中国股市实行价值投资确实非常困难;因为中国股市是融资市场,是投机市场,并非是价值投资市场。

股民投资者真正想要走价值投资,最好的就是去投资美国股市,美国股市是最具有价值投资的市场。

因为美股成熟,美股制度完善,而且美股投资者已经养成了价值投资思维,内心已经接受了价值投资,包括机构投资者也是追求价值投资。

根据目前中国股市的特征,想要在中国股市炒股变轻松,最佳方法就是提高投机能力,只要投机能力强,才能吃香,才能把股市当作提款机。

但真正想要在中国股市走价值投资不是不可能,只是风险再次增加,股票没选对很容易被收割了,成了接盘侠,成了机构的下酒菜。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每个国家的股民都难,每个国家的股市都是赚钱的是少数,多数人都是亏钱的,这是股市的规律。假如股市这么容易赚钱,各个都炒股,各个都会成为富翁了,体现不出股市是高风险投资了。

所以大家要认清事实,接受事实,只有认清和接受了事实,才能真正成为股市的强者。

6. 为什么说中国股市还不成熟

中国股票市场不成熟因为不规范需要调整的地方很多
主要表现在: 近年来我国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然而证券交易的基本法规《证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证券法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环节无法可依,加之对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1995年发生的“三.二七”国债期货的严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造成的。 1)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 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 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 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已涉足证券的承购包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顾问等内容,但与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资银行核心任务之一的购并业务对于我国中介机构来说几乎还未曾涉及。西方国家的公司购并活动大多由投资银行策划完成,投资银行起着搭桥牵线、筹划交易过程、为交易筹措资金和参与交易谈判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重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5) 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品种单一、结构残缺。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样化趋势。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权、认股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这类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过现货市场之势。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集资形式更为多样化,在债券、票据和存款证3种形式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浮息工具、变息工具、可换投股债券、信用卡应收债券等多种形式,目前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债务工具已增至129种。相比之下,我国大陆的资本市场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种种限制,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6) 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从制度本身还是从执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开不够的问题,表现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极大挫伤了股民、债券投资者的信心。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被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过大,严重措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7. 我为什么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值得长期投资

我为什么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值得长期投资?在A股,好的投资标的会“说话”

第三,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证监会通过对内幕、坐庄、爆炒等非法行为加重处罚,完善监管制度,重塑机构投资者理念和行为,即重视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平衡风险与收益,与企业共同成长;而个人投资者很少具备全面的企业价值分析能力,由专业机构统一分析并配置将成为趋势,个股分化也许不会结束,而可能成为常态。

2

转型与去杠杆下的宏观环境

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以后开始放缓,并在

结构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有二:

1、总量增速放缓

,2010前十年,GDP平均增速达到10%,供应不足、资本开放及劳动力红利,成为经济腾飞的推动力,2011年开始,实业结构型过剩,总量增速放缓,存量竞争成为很多行业的共同点,但于全球角度,依然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增长结构转变

2010前十年,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力,物质基础薄弱刺激实业投资,但2011年开始,出口优势缩小,投资费效比下降,消费及内生增长成为经济最重要拉动力,行业分化成为趋势。

对于经济总量,我们认同L型企稳的增长路径,高层重视经济质量而非数量,消费增长会提供主要拉动;对于经济结构,过剩产能在供给侧改革下企稳,新增长点更多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及消费升级展开。

同时,在2010年之前,企业间规模差异不大,各企业均能从经济腾飞中获得超额收益,但在经济降速期,市场竞争加剧,大中型企业凭借资本、管理、人才、渠道、品牌等优势,能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并实现并购整合,实现行业内的强者越强,由3-5家核心企业瓜分行业多数利润,是大部分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行业核心企业的研究尤为重要。

价格现象从来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2010年之前,央行的外汇资产是货币创造的发动机,银行依靠存贷差即可获取暴利,自身加杠杆动力不强,商业银行总负债/央行总负债一直保持在3-4倍以内;但2010年开始,外汇资产下降缩减了商业银行存贷差收益,商业银行转为发展主动负债,大幅放大经营杠杆,来维持高额收益,商业银行总负债/央行总负债在今年达到7倍,随后遭到监管层强力的降杠杆措施。

在2011-2012年的第一轮金融创新中,非标资产成为商业银行加杠杆对象,并蔓延至其他资产,但很快被监管严控并纳入表内,造成股债双灾,“钱荒”效应即是在此阶段产生;在2014年开始的第二轮金融创新中,加杠杆对象直接作用于股债,并蔓延至房地产,形成股债房三牛,随后迎来了监管层暴力去杠杆,股票及债券分别在2015、2016年被刺破泡沫。

本轮商业银行的去杠杆仍在深入,唯一高高在上的资产只有房价,股市杠杆已基本清理完毕,在流动性层面上,

目前更多是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状态,对企业本身价值更为关注。

3

好行业、好企业、好生意

在投资中,股票价格围绕价值会有较大波动,但对于企业经营本身,应是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因此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我们通常围绕好行业、好企业、好生意的三个标准进行抉择。

1、好行业。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特点,大多数行业从诞生开始,都会陆续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经历大量竞争和并购后,最终形成行业内的寡头垄断,由3-5家主导企业分享多数收益,如果丧失创新机遇或被替代,甚至可能遭遇衰退期,如柯达、诺基亚等。

对成长期行业的投资,更关注行业规模增长的持续性,以及企业本身能从行业增长中获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对成熟期行业的投资,更关注企业在竞争中构建的独特优势,并依靠优势获取盈利和成长的能力。

2、好企业。

在行业高速成长期,单独企业的优劣并不明显,但随着行业发展成熟,竞争压力增加,好企业的价值将放大。在我们评判企业本身优劣的过程中,着重分析其管理团队、竞争优势、财务状况三个方面。

优秀的管理团队,具备对企业战略战术的坚决执行和反馈能力,能灵敏地捕捉市场趋势的变化并作出针对性决策。

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帮助企业树立竞争壁垒,维护自身收益水平,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

清晰的财务状况,既有利于评估管理团队措施执行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在行业间进行比较分析,明晰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对企业进行定量化的价值评估。

3、好生意。

商业模式对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其表现为盈利与增长模式、核心竞争力、市场壁垒等,同时商业模式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如2010年之前,批量化、低成本、分销式带来的规模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满足市场需求,获取高额收益,但随着竞争加剧和消费升级,个性化、高品质、直销式可能成为企业突破竞争的重要方向。

例如,在2011年时,宜华生活与索菲亚均为家居行业重点品牌,且宜华生活市值与市场规模均高于索菲亚,但随着消费者对家居品质及定制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对直销门店渠道的把控,索菲亚从竞争中突破,其市值从36亿增长至360亿,而宜华生活市值从94亿增长至146亿,两者增速差距巨大。

作者 王建辉

8. 为什么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股市求解答

巴菲特的选股方式主要看会计报表,通过公司的财报,估算出股票的实际价值,如果股票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就买入,等待股票价值回归以赚取差价。这是一个建立在数学知识基础上的很科学的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在中国A股市场上有效吗?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二:第一,在中国A股市场上没有信得过的财报,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普遍弄虚作假,不作假的才是异常。想通过这些虚假的数据算出股票的真实价值,怎么可能?第二,好公司的股票在A股市场上价格并不便宜,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在A股市场上的发行价比在H股市场上的发行价贵10几倍,结果巴菲特在H股中国石油上赚的盆满钵满而内地股民亏得倾家荡产。可见便宜的好股票在A股市场上是很难寻觅到的。
另一个长期投资的代表人物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彼得·林奇,著有《战胜华尔街》和《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看了这些著作,会让人觉得林奇的选股方式很生活化,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产品,发掘出好公司,再进行投资。于是我也试着去选,看有没有这样的公司股票。在大学里我跟风随大流上了“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觉得不错,进而觉得这家公司不错,可它楞没在中国上市,股票漂洋过海挂在纳斯达克,让我怎么去买?我又觉得我家附近菜场的雨润肉不错,想来这公司也不错,可它的股票在H股市场,我又买不着。网络、新浪、搜狐、优酷……这么多熟悉的好公司,赚了中国人多少钱?哪一家在中国A股上市了?在A股上市的只有我从来不用的乐视网,我投资它干吗?能通过生活发现好股票的只有酒鬼和建筑、医药等行业的专业人士了,可我又不喝酒,又不是专业人士。再看A股股指,十年了,居然是负增长!长期持有,再等多少年?听信忽悠在A股市场搞价值投资的股民恐怕都赔钱了。A股市场上能赚钱的人除了有内幕的权贵外只有会投机的精明人了。又有人会大叫A股投机氛围太浓了,但你给我做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试试?这是“逼良为娼”啊!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是不可行的,想赚钱只有短线投机。

9. 为什么很多什么都不懂的人,就敢去炒股票呢

其实很多投资人的心态就是这样,追上去,然后想着股票涨了还能涨,然后不涨了,就想着一定要洗盘子,继续捧着,最后要么带点利润走人,要么直接割肉。如果手里的股票跌了,他觉得是垃圾,恨不得马上扔掉。股市有它的魅力,可以让你变得富有和贫穷。这是一种赌博,一种愿意冒险的基因。在现代社会,当然是相对文明的,不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种与野生动物的殊死搏斗;在当今文明社会,你生存最重要的就是赚钱。我们最常见的赚钱方式是工作。赚的钱比较稳定,但是收入不高,不能超过社会平均水平。

虽然股市让很多人亏了钱,但也有人靠它发了财,尤其是牛市,会更容易获利。这种情况会让一直亏损的投资者对股市一直抱有希望。在利益和人性弱点的驱使下,很多投资者一直在股市中苦苦挣扎。希望是他们坚持到底的动力。

热点内容
怎么查基金公司是否公募基金 发布:2025-05-09 10:57:35 浏览:82
避开基金投资误区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09 10:12:23 浏览:523
理财通和货币基金哪个收益高 发布:2025-05-09 10:11:39 浏览:229
股票交易情绪的影响因素 发布:2025-05-09 10:09:51 浏览:474
新西兰买东西用什么货币 发布:2025-05-09 10:03:27 浏览:755
农行的期货怎么开户 发布:2025-05-09 09:54:33 浏览:956
金融看多看空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09 09:33:23 浏览:567
美的集团股票历史最高 发布:2025-05-09 09:29:54 浏览:382
支付宝买基金怎么购买 发布:2025-05-09 09:23:17 浏览:458
县城60万的房子维修基金多少钱 发布:2025-05-09 08:29:59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