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白银为什么成为货币

白银为什么成为货币

发布时间: 2022-04-11 00:28:55

A. 白银在明代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白银在明代的时候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主要是因为明代的时候商品交易规模扩大,铜钱货币运输不便,必须使用更加贵重的金属货币进行补充和替代,而白银在明代的时候拥有大量的储备,而且满足贵重这个条件。

一、货币更迭的原因

最初,我国古代采用的货币是海贝,在夏朝的时候,海贝就开始起货币的作用。商和西周的时候,海贝是主要流通货币,到了东周的时候,货币就发展成了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战国时期则出现了小铜片状的布币,到了春秋的时候,这种货币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秦代的时候,则以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延续至清朝末期。在这期间还有其他货币的出现,但是主要使用的还是秦代时规定的货币。货币的更替其实就意味着朝代经济状况的变化。

B. 白银是怎样成为货币的

1明代以前,由于中国不是白银的盛产国,白银的产量很小,根本无法满足流通所需的数量。到明代时,随着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原先的铜钱货币运输不便,无法适应大批量的流通,必须有一种更贵重的金属货币进行补充替代。而当时由于中国在与西方的多年贸易往来中一直处于巨大的贸易顺差,西方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支付,使中国的白银储备大量增加,最终使的白银成为了普遍流通货币。

C. 白银为什么成为货币

白银,近几十年,属性发生了变化。
1.金融属性,可能只有中国及周边国家,用这个当货币,其余的地方是没有的。
2.工业属性,现在用途多了,工业很广泛,基本上电器元件都要用。现在的工业属性马上要大于货币属性了。
3.大量的衍生白银面世,造成价格一直不高,被压制!

D. 本身作为收藏家“玩物”的白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货币化的

白银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天然的等价交换物,在战国时期的各种货币中并不能明确地看到白银的影
子,珠宝、玉器、刀币等是战国时期真正可以用于交换的货币,此时的白银只是作为收藏家的一种乐趣而存在。

后来到了西汉时期,白银的地位有所提升,到了汉武帝时期,白银进入“白金三品”的行列,但无论是拿当时人们对于货币的观念还是实际使用习惯来说,把白银称之为可以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不恰当,也就说此时虽然银贝之类的银制品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它仍然不是官方所认可的货币。

但是后来,白银已然作为一种贵重的金属并且担负着货币的各项职能。那么白银是怎么从收藏家中的“宝藏”变成市场上广泛流通的货币呢?这要从唐朝说起,从唐朝开始,白银才正式改变了自己的地位,广泛用于交易、皇家赏赐、国际贸易等各种领域。



因为其开放性决定了在向外输出的过程极易得到接受方的认同,加上唐朝强大的综合国力,唐文化成为当时西域各国家学习的典范,而白银也自然成为唐帝国与域外国家文化交流最为重要的媒介,文化渗透在通商贸易中,各国使者在贸易的过程中无形之中已经成为唐文化的传播者,当然这一切表面上的媒介便是白银。

E. 明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主要原因就是经过两三千年的开采,境内露天铜矿的出铜率越来越低,封建社会开采技术没有革新的情况下,国家只好以金银取代铜作为法定货币发行

F. 白银成为正式货币的意义是什么

白银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是唐宋以后的事情。有学者认为,唐代白银登上了历史舞台,由一般的贵重物品或装饰品而迅速地转变为正式货币,完成了我国货币史上又一次重大变革,这就是银本位制度的初步确立。

G. 在古代,为何黄金白银能够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货币

货币的出现起源于神农之世,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将贝壳看作是可交换商品的凭证。后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慢慢地货币种类也多了起来,在秦始皇时期,货币实现了统一,以黄金和白银为首的流通货币开始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作用。古代时由于货币一长时间不能够统一,但是黄金和白银却被所有国家认为是贵重金属,其稀有性和物质的稳定性两个特点决定了它们能够成为通用货币。

三、货币的发展

直到今天,黄金和白银依旧作为国际市场上各国之间通用的货币。这与这两样货币的价值有关,由于他们俩的稀缺性让人们更加觉得珍贵,以黄金或是白银来衡量商品是否等值,作为商品交易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判断标准。黄金和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发展也将不断持续跟进,历史终究是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


H. 白银如何成为明代中后期的主流货币的

很多古装历史题材(明代以前)的影视剧中,人们下个馆子,随便买个小东西,出手就是几两银子。这给很多人误导,使人们误以为古代白银就是主要货币。事实上,大多数历史时期,白银并没有成为主流货币。

中国古代并不是产银大国,注定大部分历史时期,白银很难成为古代主流货币。实际情况是,多数时期,白银作为贵金属存在。白银从贵金属到主流货币,经历了唐宋的小范围使用、元朝作为价值尺度、明朝中后期大范围使用的过程。

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考证,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的1/3涌入中国(总量在3.5亿两到5亿两之间)。跟据全汉升《明代中叶后澳门海外贸易》记载:仅1631年,马尼拉输入澳门白银就达1400万两,相当于万历年间朝廷国库收入的3.8倍。

明朝在海外白银大量流入的刺激下,工商业和民间经济空前活跃,白银交易在民间盛行。在宝钞逐渐崩溃的背景下,白银取代宝钞成为主流货币。而白银崛起,也反过来对民间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

I. “茶叶”和白银有什么关系,为何会让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九州配图:清朝国库白银示意图

也许是受影视剧作品的影响,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白银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流通货币。其实不然,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虽然早在先秦时期已经被人们所使用,但它作为社会上交易货币的历史远不如想象中那样久远。

历史上,白银作为通货用于流通,最早始于唐代时期的岭南一带,当时最多只能算作与铜钱并行的区域性货币。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明代中后期,才悄然发生改变。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贸易的蓬勃兴起,白银通过贸易的形式从西方国家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致使当时社会上的白银保有量急剧增加,明代中后期以后,白银才开始取代铜钱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主流流通货币。


九州配图:欧洲贵族喝茶图

1559年,威尼斯作家拉马歇创作了《航海旅行记》《中国茶》两部书,第一次将这种来自中国的“药草汁液”以及饮用之法进行了介绍。此后,随着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家们,更是在回国之后绘形绘色的对这一神奇的东方“神物”进行广泛的宣传,更是加深彼时的西方人对中国这一东方神秘大国的钦羡之感。

自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最早将中国的茶叶运回到欧洲开始,西方国家的上层权贵阶层逐渐以能喝上东方茶叶为荣,饮茶之风日益风靡。与之相伴的是,茶叶成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物品。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垮台之前的近三百年间,欧洲人对于被称为“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的中国茶叶的需求成几何级数的增长。


九州配图:西方饮茶之风

以英国为例,从1662年葡萄牙公主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之后,这位酷爱喝茶的公主第一次让英国上流社会的贵族们也喜欢上了茶,中国茶叶自此便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英国盛行开来。从1664年到1879年的茶叶进口数据,充分的说明了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对于茶叶与日俱增的庞大需求。


九州配图:英国茶叶进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由此可见,当茶叶取代瓷器和丝绸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第一出口和创收商品,白银便被中国通过贸易的形式赚了进来。在明朝末期,世界上50%的白银都流入了中国,而到了清朝时期,中国作为世界上GDP总值最大的国家,同时又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的茶叶贸易,在西方人对茶叶的近乎疯狂的需求下,形成一个极强的吸血效应,西方殖民国家鼎盛时所掠夺的白银几乎全部流入到中国来。

茶叶贸易的兴盛,客观上稳固了白银在清代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如前文分析,特别是进入清代以后,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迅速火爆,西方国家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致使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茶叶贸易极为繁盛。彼时的中国,尤其是鸦片进入之前,是一个典型的出口远大于进口的国家,茶叶的大量出口,使得国外的各种银元,如荷兰的“马剑”、西班牙的“本洋”以及欧美其他国家各种形制的银元,在强大的贸易逆差中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


九州配图:荷兰“马剑”

如此一来,中国境内出现了本土银两、制钱和洋钱并行流通的金融市场状态,但洋银元拥有定制、定量、易携带、易衡量等优势受到了人们的极大欢迎。可以说,随着洋钱银元的大量流入,白银在清代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巩固。

此外,造成当时中国对于白银依赖度急剧增强的还有另外两个因素。

首先,铜价的快速上涨,降低了制钱的货币地位。一直以来,中国是一个贫铜和贫银的国家,更受限于冶炼技术的低下,本土的铜产量主要依赖云南等地的开采,但总量极为有限。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在清代时期用以“制钱”的铜材料几乎全部是从日本进口。然而,进入到18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国开始对铜出口的严格限制,导致中国铜的保有量难以满足市场所需,铜价也随之快速上涨,也是当时出现“银贱铜贵”和“钱荒”的一个关键原因。而这样的局面,导致制钱的流通性显著降低了,取而代之的便是“洋币”银元和本土银两的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


九州配图:铜钱——制钱

其次,国内的商业活动的逐渐兴起,亟需一种成色重量和规格一定又方便运输和携带的货币形式。乾嘉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兴盛,国内的商业贸易也日渐繁盛,走南闯北的商人越来越多。这样一来,相比于本土的“银锭”、“纹银”和“制钱”,洋币银元就着很大的优势,不仅规格和成色稳定,而且扁平圆形又方便运输携带,因此非常受欢迎。


九州配图:清代纹银

综上可见,白银特别是“洋币”银元能成为清代最重要的流通货币,虽然有当时中国内外部的因素促成,但本质上与茶叶贸易的异常火爆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九州君评

对外茶叶贸易的兴起,尤其是明代后期至整个清代(鸦片战争之前),因为长期存在的巨大贸易顺差,致使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进而极大影响了明清两代的金融货币市场,白银逐渐成为了最受欢迎、最受认可的硬通货,在货币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九州配图: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成了分水岭

世人都知中国曾经在茶叶贸易上有着国际垄断地位,但并不知晓,就是这样一样看起来不起眼的国货,曾让西方人趋之若鹜,甚至将各大洲殖民掠夺而来的白银几乎悉数贡献给了中国。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朝时期,西方国家在茶叶贸易上造成的长期巨额贸易逆差,几乎掏空了这些殖民列强在其他洲国所掠夺的钱银。也正因为这个,在此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客观上促成了中国被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打开了国门进而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为后话。

热点内容
2021年包钢股票创历史新低吗 发布:2025-05-14 22:02:40 浏览:238
股票退市整顿是什么 发布:2025-05-14 21:58:22 浏览:520
大型股票退市的影响 发布:2025-05-14 21:47:06 浏览:173
区块链股票交易平台 发布:2025-05-14 21:37:26 浏览:513
股票交易技巧书籍 发布:2025-05-14 21:34:41 浏览:373
中国农业银行理财怎么查询 发布:2025-05-14 21:28:55 浏览:791
股票大跌谁对谁影响最大 发布:2025-05-14 21:28:43 浏览:673
余额宝转货币基金如何转换回来 发布:2025-05-14 21:17:59 浏览:397
股票投资菜鸟自我介绍 发布:2025-05-14 21:17:11 浏览:957
内部转让股权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4 21:14:44 浏览: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