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中国股市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股市的核心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4-12 22:52:04

Ⅰ 中国股市究竟深藏哪些悲剧性问题

股市低迷和实行什么体制没有直接关系 年初的大跌不是因为熔断机制的实施 如果非说监管和政策 那就是管的太死条条框框太多 限制了快速发展 把本身不健全的A股市场变得更死板。A股最大的不正常不在其熊市之煎熬,而在市场极度低迷时,上市企业排队还越来越长,垃圾股往往比绩优股更受追逐吹捧。二级市场投资者已苦不堪言,但新股上市发行仍然不断不败,老股东套现绵绵不绝。

Ⅱ 中国股市“只进不出”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中国股市“只进不出”

核心原因是赌博心理

永远给自己希望

中国股票发展史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Ⅳ 中国股市繁荣需要哪些条件

4、监管制度,交易制度与国际接轨

监管制度,交易制度与国际接轨,真的实现市场回归市场,但目前口号“不干预,让市场回归市场”,但实际上我们看多的是只要股价上涨,都被问询,但股价下跌,问询较少,让投资者非常愕然,放开T+0,涨跌幅限制,让投资者自由初入,更能保护投资者,而不是为了稳定市场,还保持固有交易制度,最后就是允许做空,条件是股民就可以,而不是附加50万门槛,让同一市场,区别对待。

Ⅳ 中国股市现状

在经过前期市场大幅波动之后,“投资者信心已经进入企稳修复阶段,投资者的成熟度也在逐步提升。”

同时报告也展望,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外围市场环境逐步改善以及政策利好刺激,都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于股票估值水平的认可度,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而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7月中国结算统计月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正在加紧布局A股市场。7月末,持仓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共9226个,较6月新增106个;持股市值超过1000万元的机构投资者达21566位,比6月新增433位,占比接近机构投资者总数的三成。

Ⅵ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股市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不一样。

它不是投资的市场,而是用来融资的市场。更确切的说,它只是政府用来变卖国有资产的交易市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国有企业体制演变为如今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结构。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因体制及背负的历史包袱太重等原因,不敌外资、合资、私营企业败下阵来,只能靠政府不断注入资金输血维系生命。由此造成了承担着输血任务的国有银行因不堪重负形成了大量的坏帐,中央政府又不得不几次从中央财政资金中拨出资金来救济银行,以此来维系银行系统的运转。国有企业成了的巨大的经济婴儿,躺在政府的怀抱里,贪婪地吞噬着其它经济体创造的社会财富,而政府却不得不扮演一个偏心的老娘,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喂养它。因为不管国有企业如何的不争气,但在现在这个时候,它仍然国民经济的支柱,现在它还不能倒。

国有企业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性,变国家政府经营为社会经营。然而这种转变之路走得颇为坎坷,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引发了国有企业的贱卖和腐败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也最终催生了国资委――处置国有资产的机构。

中国股市的产生最初并不是为了要解决国有企业问题,而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以西方市场经济模式为参照物,股市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搞股市带有很大的实验性质,因此它的产生在当时也备受争议。然而股市强大的融资功能和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要求却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转型提供了一条捷径。企业借了银行的钱要还贷,还要支付利息,通过上市融资却不用还一分钱,减轻了银行的压力;要上市就得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优化了企业管理结构,又减少了政府的麻烦,至少可以少抱几个只会吃奶拉屎的孩子,何乐而不为。因此一家又一家的国有企业在经过一番股份制的改造后源源不断地挂牌上市。

但国有企业上市后只是一时解决了当时的融资问题,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的状况。股市成立时出于对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担心使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制度设计上做了折中的处理,上市公司的资产只有少部分进行流通,上市企业的控股权仍然掌握在国企大股东手里。此种设计引发了二个恶果:一股独大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股市上能够轻易地融到几个亿的资金的诱惑使得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不去考虑如何改善经营业绩,而是利用证券监管制度的薄弱环节在股市上大肆圈钱,利用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把上市公司变成了提款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无法在股市上进行。对此弊端的纠正由此引出了全流通的股改。

中国的股市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国有企业要改造,实现从政府经营向社会化经营的转变,所有权也要经历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的实现过程中,股市就成了国有资产的变卖或卖出的交易市场,因此它也承担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使命。

中国的股民无疑是这场经济变革的牺牲者。从中国股市成立至今,上千家上市公司在股市里得到了几万亿的资金,企业也因此焕发了活力。而中国的股民们得到的回报却是亏损,再亏损。从密集的公司上市,不良上市公司的造假圈钱,直到大小非解禁,以及政府为了使上市公司融资的最大化在股票发行制度上的设计,造成了上市公司股价市盈率的高企,各种因素造成了中国股市长期的低迷,低迷的熊市一次次的将股民深套其中。

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股市却表现得持续低迷,这种异常现象为世界所无,中国独有。原因纷繁复杂,从表面上看是政府在操控着股市,频繁密集的股票发行不断地抽取着股民的入市资金,当股市低迷到危及股市的正常运作时就暂停发行,引发一波行情,才缓过气又再次发行,形成了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现象。然而核心问题却是因为中国经济的组织结构正经历着一场所有制的蜕变,这种蜕变的压力主要由股市来承担,由此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低迷。如果换个角度跳出股市去看中国问题,不难发现另一番景象,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一场脱胎换骨的过程:从国有到私有。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不难认识到中国经济只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市场化机制才是健康的,国有企业只有经过私有化改造,才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只有建立在一个完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股市,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而这一过程无疑是相当漫长的,也许要十年,也许要二十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并且至今仍然在膨胀的国有资产,至少需要一两代股民和机构的资金投入去消化。

只有当相当规模数量的国有企业转型为私有后,中国股市当前的历史使命才告结束。

而在此之前,中国的股市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寒冬,才能迎来温暖的春天。无数的股民和机构也必须在熬过这个寒冬后,才能在充满了生机的股市中收获自己的所得。

Ⅶ 我国的股票市场的功能应如何定位

其实楼上的说的都是核心,只是说的比较土,

股票市场的中心性质就是融资,也是他一开始的用处,欧美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也是他们发明的东西,开始欧洲发现新大陆的时候融资发明的,到现在都好几百年了,也形成正规的体系,合理的监管,虽然也出现了08年的金融危机,但那些是金融衍生品的问题,股票的制度还是很完善。

中国的股票市场从1990年才开始,加上中国是GZZY,社会制度不同,人群也大,原本的核心定位也是给上市公司融资,但是中国的企业道德还不够好,监管也不完善,还是要改进,危害就是投资者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股民对上市公司失去了信息,将会影响好的企业融资,影响经济的发展,

Ⅷ 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核心是什么

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这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这是股票发行注册制首次列入中央文件,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影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中国股市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就是对股票发行的过度行政干预。近一两年来,市场对实行注册制的呼声很高,监管层也多次透出未来要推行注册制的信号。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资本作为基础性资源,在配置中更应凸显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董登新说,注册制改革已经没有退路

热点内容
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用什么 发布:2024-05-07 10:17:30 浏览:601
中电投资股票 发布:2024-05-07 09:26:00 浏览:300
基金卖出如何知道是否盈利 发布:2024-05-07 09:24:26 浏览:636
海螺股票历史ROE 发布:2024-05-07 09:21:02 浏览:565
新年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4-05-07 09:13:36 浏览:584
股票为什么大涨却不涨停 发布:2024-05-07 09:13:35 浏览:500
外汇期货投资什么好 发布:2024-05-07 09:09:14 浏览:745
基金是如何做到同日转化 发布:2024-05-07 08:59:48 浏览:455
顺网科技股票趋势分析 发布:2024-05-07 08:55:38 浏览:912
华天科技股票数字认证 发布:2024-05-07 08:51:27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