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什么是派生货币

什么是派生货币

发布时间: 2022-04-20 08:17:32

Ⅰ 如何理解转账和银行部分准备金是派生货币的条件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以及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原始存款是指银行以现金形式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的创造必须具备三大基本条件: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实例: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 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在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组织转帐结算的过程中上进行的。 条件1:在发达的银行制度下,客户之间的支付广泛采取非现金的转帐结算方式。 条件2:银行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 条件3:客户始终存在贷款需求。

Ⅱ 关于基础货币和派生货币的问题

首先,你要明白两个的基本概念和区别以及关联
基础货币是源,派生存款是流.
从一定的基础货币所派生的存款量=派生后的存款数=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率+备付金率+客户提现率)
1.基础货币又叫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国外资产业务:主要是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变动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在不同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方式和工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采用间接控制的方式,通常运用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进行。
2.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即存款货币银行系统。
(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3)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二是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三是广泛采用非现金货币结算方式。这三个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的策源; 二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在这两个环节中,银行存款是货币供给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并且在创造过程中始终受制于中央银行,因此,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3.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系列过程.

所以,你假设的情况在高度监管的条件下是不存在的。

Ⅲ 请分析为什么商业银行有派生货币的职能而投资银行没有这个职能

商业银行是搞间接融资,发放的资金是由商业银行出,所以需要货币派生职能。
投资银行是做直接融资的,直接撮合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见面,完成融资。投资银行本身是不需要提供资金的,当然不需要货币派生职能。

Ⅳ 货币派生公式

其计算公式: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准备率-1)。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创造的存款。商业银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后,只按规定留一部分作现金准备应付提存,其余部分则可用于放款和投资。在广泛使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取得银行贷款或投资款项的客户并不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帐户。这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形成一笔新的存款。接受这笔存款的银行,除保留一部分作准备金外,其余部分又可用于放款和投资,从而又派生出存款。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派生存款。 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它要受到两个限制:
(1)它要受存款准备金的限制。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存款扩张倍数越小。中央银行把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作为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可用公式表示: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1)
(2)受客户提现率的限制。用公式表示: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提现率-1)

Ⅳ 派生货币 在 M0 M1 M2 中的哪一个

亦称货币供应。即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总额,是该国家一定时点的除中央政府或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以外的非银行大众所持有的货币量。它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一个流量概念。即它是一个时点的变量,而不是一个一定时期的变量。货币供给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它由流通中的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构成,银行的活期存款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货币供给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和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甚至还包括储蓄债券、大额存款单、短期政府债券等现金流动资产。通常情况下,各个国家按货币的流动性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作为其对货币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据。因为不同层次的货币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的程度不同;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总量影响着商品价格、就业和经济活动水平,以及货币本身的价值。货币供给的变化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为引起的。一般来说,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它发行的货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在一切交易中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占货币供给的绝大部分,它包括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居民个人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现金存款,它只是将现金变为活期存款,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化。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创造的存款,派生存款增加着货币供给总量。中央银行通过对存款准备率的规定来影响存款货币的创造。货币供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货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涉及货币控制和管理政策的重大实践问题,世界各国对货币供给都给予高度的重视。货币供给从定义上来说,可以分为狭义及广义两种。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民间所持有的现金加上可以开支票的存款,通常这类定义范围的货币供给称为M1;广义的货币供给是指M1加上定期储蓄存款,即常见的M2。 由于国情不同,对货币供给定义的范围也不一致,如德国定义有M3货币供给,英国则从M0到M4都有。就台湾而言,M1又可以分为M1a与 M1b,其内容如下: M1a = 公众持有的现金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 M1b = M1a + 活期储蓄存款 基本上「M」字母旁边所附加的阿拉伯数字愈大, 英文字母顺序愈后面,表示所涵盖的范围愈广。 货币供给成长率如果增加太快,表示民间持有的货币太多。假设社会上所生产的商品并没有增加,则「过多的金钱追逐过少的货物」便会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各国为了监控货币供给的成长,都会选择与通货膨胀相关性最高的货币供给加以监控。 例如德国央行每年都会对M3货币供给成长率订下目标区,当货币供给超过目标区时,表示货币供给过高,也就是说民间持有的货币太多,为防范物价上涨的压力,当局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 相反地,如果货币供给成长率低于目标区,则因为资金供给不足,想要借钱来消费或投资的人(货币需求者)必须付出较高的利息作为代价,因而减少消费及投资的意愿,阻碍了经济的成长。此时当局便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 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市场,实现对经济的干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Ⅵ 什么是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获得再贷款、再贴现而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 ,是商业银行将其原始存款运用于资产业务后所形成的存款。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是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一对互动变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联系是:①原始存款数量变动是派生存款数量变动的唯一动因,派生存款数量变动要由原始存款数量增减来解释;②原始存款数量变动在先,派生存款数量变动在后,没有原始存款数量的张缩,便没有派生存款数量的增减。区别是:①原始存款系由商业银行被动收受,派生存款则由商业银行主动创造;②原始存款能够充当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派生存款则不能;③原始存款的形成并不增加货币供应总量,派生存款的形成则要增加货币供应总

直接借鉴的哈

Ⅶ 为什么商业银行有派生货币的职能,而投资银行没有这个职能

商业银行是做间接融资的,资金是由商业银行派发给融资企业。
而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直接撮合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见面,不需要投资银行提供资金,所以投行当然不需要派生货币的职能。

Ⅷ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的含义和关系

银行的存款来源不外乎两种:一是原始存款,二是派生存款。所谓原始存款,是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但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须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帐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活期存款。这种通过银行转帐方式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就称为派生存款。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在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的情况下,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除了法定准备金外全部用于放款,客户取得贷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一企业的银行存款帐户。接这笔新存款的银行,除保留一部分法定准备金外,又将其余部分用于放款,这样,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创造出大量存款。
派生存款 又称转来存款,是商业银行将其原始存款运用于资产业务后所形成的存款。菲利普斯指出,派生存款是接受银行放款和票据贴现的顾客将其资金转入自己的存折上,或是转入新开立的存折上的存款。与原始存款概念一样,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用以说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和供给存款货币过程。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供给存款货币的结果,凡是能够影响商业银行信用、供给存款货币能力的因素,都是派生存款的决定因素。归纳起来有:①通货比率的高低。通货比率越高,由非银行部门流入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越少,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多。②法定准备率的高低。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所能运用于资产业务的原始存款数量越少,信用创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多。③超额准备比率的高低。超额准备比率越高,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越小,信用创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多。
联系与区别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是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一对互动变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联系是:①原始存款数量变动是派生存款数量变动的唯一动因,派生存款数量变动要由原始存款数量增减来解释;②原始存款数量变动在先,派生存款数量变动在后,没有原始存款数量的张缩,便没有派生存款数量的增减。区别是:①原始存款系由商业银行被动收受,派生存款则由商业银行主动创造;②原始存款能够充当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派生存款则不能;③原始存款的形成并不增加货币供应总量,派生存款的形成则要增加货币供应总量

Ⅸ 银行创造出的货币是指什么、

银行制造货币的过程其实是通过不断的存款贷款过程,通过乘数效应放大货币供应量的。举个简单例子:设银行的准备金率为10%,甲在A银行存了10元。A交给中央银行准备金1元,然后将9元贷出去。然后这9元会通过流通再投资等过程到乙手中,乙再将钱存到A,A留下0.9元准备金,再将8.1元贷出。如此循环,到最后相当于流通的总货币由最初的10元变为了10/0.1=100元。当然这个例子是简化了的,比如乙可能有部分现金保留在手中沉淀下来退出了循环体系,或者没有存入A银行而存入B银行,这都不会影响本质结果的。但是以托宾在代表的新货币主义学派对此提出异议。建议阅读货币银行学的书籍。

Ⅹ 什么是存款货币与派生货币

说得简单易懂一点吧!就用自己的话吧!首先声明:我不是在乱说,我是学金融学的!
你说的存款货币用金融学术语就是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由此可见,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这说的应该够简单吧!不知你懂了没有!

热点内容
pp基金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2025-05-15 04:53:06 浏览:232
深圳股市交易所每年税收多少 发布:2025-05-15 04:44:35 浏览:43
金融负债累累怎么处理 发布:2025-05-15 04:31:01 浏览:841
处置股票时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 发布:2025-05-15 04:13:44 浏览:56
哪个app可以看越南基金 发布:2025-05-15 04:13:38 浏览:477
股票回购员工未解锁股票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5-15 03:30:47 浏览:32
股票交易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发布:2025-05-15 03:30:39 浏览:897
退市老三板股票 发布:2025-05-15 03:27:45 浏览:231
对股市指数影响大的股票名单 发布:2025-05-15 03:05:45 浏览:470
如何找期货的数据 发布:2025-05-15 03:03:36 浏览: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