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货币发行量
① 我们国家怎样控制货币发行呢
央行的固有特性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通常具有三个最基本的传统职能: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主要负责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全国范围的金融业进行宏观调控;作为货币发行银行,央行掌管货币发行权,控制货币发行量并由此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银行的银行,央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控制全国规模的银行信用创造.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有许多不可剥夺的特性.
依据新修订的《人民银行法》第四条,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一)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三)发行人民币;(四)监管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五)实施外汇管理,监管银行间外汇市场;(六)监管黄金市场;(七)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八)经理国库;(九)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十)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十一)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交存存款准备金;(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可见,央行在银行业监管方面仍然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对部分微观层面仍有实质性的监管权,这是由其特性和法律地位决定的.央行的某些职能基于宏观市场调控,包括: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货币发行;决定商业银行存贷款基本利率水平;决定存款准备金率.另一些职能不仅有宏观调控作用,还对被监管机构有直接作用,包括:监管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监管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实施银行间清算;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提取存款准备金.《人民银行法》强调"央行对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负有直接责任".因此,央行必须了解全行业的状况以及掌握每家银行的经营情况,这样才有可能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以及正确运用金融工具对银行机构进行调节.
② 世界各地对钞票的发行量是如何控制的
纸币是指以柔软的物料(通常是纸张)造成的货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而是由国家对其面值进行定义。相较硬币,纸币的面值通常较高。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纸币最早在中国产生,宋朝的交子、会子,作为类似今日汇票的功能,是纸币的前身。而正式发行广泛流通的纸币是在元朝,被称为钞,但在元末至正年间,由于印纸钞过量,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在南宋末年,便曾出现滥发交子而造成交子严重贬值的现象)。
现时的钞票是要有足够的储备才可以发行,香港的钞票便使用了外汇储备来支持它的币值。由于外汇储备有一个固定数目,所以钞票发行量亦受控制,最佳方法便用一个编号去计算钞票的发行量。故此钞票上会有钞票编号。若发行量太多而外汇储备不足够支持,这个地方的货币便会贬值。另外,钞票持有人只须将钞票拿到发钞银行,发钞银行便有责任给持有人“凭票即付”等值的外汇,所以钞票编号亦是一个统计和防伪的资料。
③ 中央银行怎么控制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他资产业务的变化影响到负债业务的变化,从而影响基础货币。
(1)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如果增加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即增加再贷款或再贴现,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减少。
(2)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财政的债权可以影响基础货币量。不管是透支还是购买财政债券,结果都是财政支出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增加,如存入银行,存款增加,准备金增加,如不存入银行现金增加,也是准备增加。反之减少。
(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外汇、黄金占款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如果中央银行增加外汇黄金储备,如果向个人买入,导致现金增加,如果向企业、商业银行买入,导致存款增加,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如果卖出,会导致现金或存款的减少,基础货币减少。
(3)如何控制货币发行量扩展阅读: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来调控经济。
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是中央银行各政策措施与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中介指标之一。
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
而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
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它们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可动用的基础货币量相应减少。
信贷规模减少,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减少了货币供应量,造成通货紧缩,抑制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中央银行若在公开市场上从商业银行或公众手中买进证券,便向市场投放了基础货币,虽然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但可动用的基础货币较之增加更大。
信贷规模增大,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促进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参考资料来源:基础货币_网络
④ 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波士顿的苏弗克银行的改革。以解决乡村银行劣币驱逐城市银行良币,要求乡村银行在城市银行存入足额存款,城市银行则按面值收兑乡村银行的银行券,维持其面额十足流通,保持了银行券流通的稳定。
优缺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由于对经济具有极大冲击力,因而中央银行使用时一般比较慎重。在世界范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呈现降低趋势。
(4)如何控制货币发行量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央行可用货币政策工具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工具综合组成的工具体系,每一种工具各有其优点和局限,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使用来实现其宏观调控的目标。
⑤ 联系当前的经济现实,谈谈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科学的控制货币流通量
1、规定货币资金使用的职权和责任,保证权责密切结合。
2、规定货币资金核算和管理的处理程序及手续制度,使货币资金运转正常。
3、健全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货币资金业务建立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基础上。
(5)如何控制货币发行量扩展阅读:
增加或减少货币流通量主要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货币流通量过少,不能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即会影响经济发展;货币流通量过多,超出商品交换的需要,即会出现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经济增长。
一定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即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的总和;货币流通速度,即同一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
⑥ 货币政策通过什么措施可以释放资金流动性,减少货币供应量
释放资金流动:可以通过降低准备金、利率、贴现率;也可以减少发行央票或由央行买入市场的证券标的;又或者通过汇率进行市场调整令本币贬值。
减少货币供应量就是紧缩资金流动性,与上述操作相反
⑦ 纸币发行量取决于什么
货币的发行数量原则上由市场的需求决定,央行可以控制。如果市场需要更多资金,而央行资金投放比较少,就会出现资金紧缺现象。
货币发行量是指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数,通常包括所有的流通与非流通货币。其中,流通货币也即现金发行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行的现金数量。
货币只是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的一种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实国库,一种方法是正常的税收等等,另一种方法是印刷钱。第二种方法因为生产力没有相应发展(商品数量没相应增长),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不值钱的,意思就是第二种方法会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穷了,之后老百姓买不起东西,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拓展资料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央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货币政策的性质(央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央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央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央行可用货币政策工具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工具综合组成的工具体系,每一种工具各有其优点和局限,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使用来实现其宏观调控的目标。
⑧ 中国央行是如何决定人民币的发行数量的
中国央行作为货币发行主体,货币发行量依据的是社会总产品及其增量。
这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货币流通规律的根本要求是: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流量相符合。其理论公式是: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量。
⑨ 国家是根据什么来决定钞票的发行的发行量是如何控制的
一般都会根据国家的经济税收状况,还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然后也会根据物价水平以及国际地位来确定发行的数量,一般都会有严格的把控,不然的话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或者是物价贬值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