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电子货币的流通如何影响货币流通

电子货币的流通如何影响货币流通

发布时间: 2022-04-23 01:45:46

⑴ 电子货币对货币发行权的影响

电子货币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一些企业发行(我们只讨论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发行)。电子货币的发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用发行,另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债权形式发行。

1.发行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的电子货币:
目前发行的所谓电子货币其实是现金替代物,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不会造成冲击;

发行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发行电子货币的时候,客户是用其不该银行的活期存款购买的,这种情况符合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情况:以活期存款为依据申请电子货币--银行卡。这个过程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其超额储备,而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减少,或者等额增加流通中现金(现金进入流通领域),或者等额增加了另一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现金作为存款流入另一家银行),因此,这种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景响,也不会增减基础货币。如果客户用现金购买银行卡办理活期存款的同时办理银行卡和用现金购买银行卡类似。这种方式和其他企业发行电子货币的效果相同,故不另外分析,商业银行把增加的活期存款存入央行的准备金账户,流通中现金减少,但是基础货币仍然没有减少。

如果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所得的现金资产留存在商业银行的现金库房(准备金)或者发放贷款(流通中现金),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电子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可能造成影响,由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原因会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一方的结构--法定准备和发行货币等量增减,但基础货币仍然没有变化,没有减少或者增加基础货币,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的货币发行没有影响。

2.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增加发行电子货币:如果这种电子货币在支付过程中不是同步结算,从支付到结算的时段内,这种电子货币充当了货币的职能,商业银行在发行这种电子货币的过程中获得了铸币税收入。这种电子货币发行增加了基础货币,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形成某些冲击。但是,由于目前电子支付的同步性,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不可能成为基础货币,对央行的冲击只是在逻辑上存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3.真正能够成为信用货币的电子货币是以电子货币形式发行,到期期限足够长且可以无限背书的银行本票和支票(包括企业发行的本票)--电子本票和电子支票。一旦技术成熟,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将彻底颠覆央行货币发行的垄断,一个新金融时代就将来临。

⑵ 电子货币对货币制度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影响:

1、使货币划分层次模糊。由于电子货币是以虚拟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用户可以随时通过自己的指令来改变现金与储蓄、活期与定期之间的转换。所以货币划分层次的界限由于电子货币正在日益减少,原来认为货币供应量有着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优点将丧失。

2、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实行法定推备金制度以控制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一个特殊的货币层次。随着电子货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当电子现金可以成为新形式的现金货币,加入基础货币行列时,则可能使得基础货币虚拟化。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同时,如果电子货币替代银行存款,由于目前各国法律尚未规定电子货币要交准备金,因此这将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推备金,也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

3、使货币供应主体变大。在电子货币无须准备金和市场准入的条件下,很多金融组织,甚至是企业加入了电子货币的发行。从电子货币的职能与特性、电子货币的发生与主体等方面看,进入电子货币时代后,货币的发行权将趋于分散化。

(2)电子货币的流通如何影响货币流通扩展阅读:

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子货币部分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对货币的需求会减少。另外,电子货币还有信用创造的作用,也使得对货币的需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而导致利率的波动,利率的波动反过来导致货币需求的不稳定。货币需求的波动加大,就会降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传导作用。

⑶ 电子货币的利与弊是什么

电子货币优点方便支付交易,尤其是线上的,实名认证,每一笔钱都是某某的,不易丢失,不像实物货币,容易丢失,别人捡到了说不清这钱到底是谁的,别人也可以使用。电子支付,快捷,方便,天南地北随时交易转账。
然而,电子货币的缺点:
1、需要第三方的强大支持。银行存款要有信誉良好、资金雄厚、服务优质的金融机构保障,储户才敢将现金存入银行。电子货币需要有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支持。没有平台支撑,电子货币无法使用。
2、新的风险产生。上述这些平台与第三方的存在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如以前曾出现过的黑客攻击,造成很多客户银行卡中资金被盗的案例。
3、使用范围有限。
另外,电子货币是代替纸币的一种货币,一种由政府央行发现的合法货币。或许在技术上有区块链的影子,但它最多只能是局域链,因为它是有发行主体的。这种电子货币是可以离线交易,像纸币一样,不是一定要在银行系统中才能交易,或者一定要微信、支付宝有网络信号才能交易。只要手机碰一碰,就能完成交易。可以说,这种电子货币,是只要有电的手机就能交易。发行数字货币还可以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
最后,弊端毕竟是新兴事物,对于中老年或者文化水平有限的人群来说,在操作方面会有弊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弊端会慢慢削弱,比较年轻人的接受能力远远高于中老年人群,所以数字货币之后大概率会代替实物的纸币进行流通。

⑷ 电子货币符合纸币流通规律吗

电子货币和纸币的本质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把纸币进行了电子化而已。这样有利于国家加强货币管理,便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所以电子货币也是符合纸币流通规律的。
而且需要区分电子货币和现在常说的加密货币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两者需要区分开来。

⑸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基础货币和派生存款的影响

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货币基础货币B的构成可用公式表示为:
B=M0+银行准备金总额=流通中的现金+银行准备金总额
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呈下降趋势。
在货币乘数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基础货币的减少,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将会使货币供应量大为缩减。但从长远角度看,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会适当减少超额准备金,而流通中现金的日益降低,会使现金与存款比率大为缩减,从而使货币乘数加大,因此,即使基础货币下降,但乘数的加大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将使货币供应变化不大,或略为上升,但乘数中各个因素的不确定性会使货币供应量的测度和控制难度更大。
电子货币对派生存款的影响
在电子货币产生的货币创造过程中,客户持有的电子货币中的一部分会变换成为现金或存款,从电子货币发行部门流出,出现“漏损”资金。这样,就使得电子货币在扩大贷款资金上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从而或多或少抑制了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⑹ 电子货币的流通怎样影响货币流通

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有着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替代加速效应,二是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使电子货币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⑺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使用,给银行的货币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使用,给银行的货币管理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货币形态的发展。电子货币作为新形态的货币,以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成为当今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逐渐加强,与此同时,电子货币的发展也给银行的货币管理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机遇:
1、减少了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和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
首先,中央银行尚未对电子货币计征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履行了货币交换媒介的货币基本职能,发挥着替代存款、现金的作用,却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没有交纳存款准备金。其次,中央银行根据货币的流通性确定不同比例的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越强,存款准备金率越高。由于电子货币转换迅捷,使其既可以归类为活期存款,也可以统计成为定期存款,这样,就为商业银行少缴存款准备金提供了可能,最终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率。第三,由于不同期限结构的电子货币资产转换时间短、成本低廉,商业银行没有必要持有较高的央行超额存款准备,从而减少了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来源。另一方面,电子货币所特有的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手段降低了经济交易成本,而以活期甚至定期存款形式所得到的利息收入更是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

2、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
对于银行而言,通常纸币和铸币需要大量的费用用于清点、记账、存储、运送以及安全保卫等,但是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可以大大简化这些工作,并节约因处理铸币和纸币而需付出的高额成本。电子货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以电子信息流发挥交易、流通和支付作用,必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流通交易速度。

3、银行内部方便不同支行间的转账,调拨。

4、利于银行发卡业务的发展
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将以拉动内需为主,银行贷记卡产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5、使银行积极开发新工具,进行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除了原来的银行业务外,还开展了新的业务,如在柜台之外办理存款取款,开设个人理财账户如消费账户、投资账户、外汇交易账户等,以办理及个人消费信贷、 教育 投资信贷、投资组合工具等业务,积极与各大型商场、超市等电子货币使用频繁的单位联系,在以上单位设立POS机等,将银行、单位、政府、个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庞大的服务网络。
6、进银行营销方式的改变
电子货币的产生使商业银行之间和其他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对电子货币的流通总规模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商业银行的职能进行重大转型,商业银行之间将为争夺网上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上的市场份额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促使银行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主要营销方式,争取占有更多的顾客群。

挑战:
1、我国电子货币年消费额从2003年开始呈现大幅度上升状态,电子货币消费给其发行机构带来的收入也大幅提高。商业银行若不争取更多的电子货币发行资格或停留在目前电子货币业务服务经营水平,将会失去电子货币业务收入份额。

2、如果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在使用者初始购买电子货币时,使用者的传统货币存款减少,电子货币存款增加,社会的传统货币存款量也有所减少。如果中央银行没有对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存款计提存款准备金,那么随着使用者使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活动,社会的电子货币存款总量会持续增加;而相应的,传统货币的存款创造过程则会停止,这样商业银行传统货币存款总量必定减少,进而使得存款准备金量有所减少。

如果商业银行以外的机构发行电子货币,在使用者初始向发行者购买电子货币的时刻,使用者的商业银行存款减少,而发行者的商业银行存款却会增加相同的数量,因此这个时刻的传统货币存款数量是不变的。然而随着使用者使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活动,在发行者“创造”的电子货币体系中,电子货币在不断地流通着,从最初的使用者不断地向另一个使用者转移。而同时,传统货币的存款创造过程相应停止,使得商业银行传统货币存款总量减少,存款准备金量也有所减少。因此,随着电子货币存款量的增加,无论发行者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机构,电子货币的使用都会使社会传统货币存款总量减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量也相应减少。

3、商业银行将流失大批个人客户。如果拥有先进计算机技术和大量资本,敢于创新的机构和个人被允许像商业银行一样发行和经营电子货币,这将给商业银行进行信用创造的基础带来严重冲击。这些机构和个人自身发行与经营的电子货币发展壮大后,将形成各种新的行业,他们越过商业银行单独向客户提供更加快捷和便利的金融服务,抢占更大的市场,致使商业银行流失大批个人客户。

4、积分点形式的电子货币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目前,商家为了吸引和巩固顾客群,使用积分点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顾客消费了商品和服务后可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购买该商家的产品,从功能角度看这种新的购买力可以称之为一种电子货币。但目前来看,积分点的使用范围和规模还比较小,且各个商家的积分点兑换也没有实现,并且从理论上讲,实现的难度很大。

5、电子货币年消费额能够说明电子货币使用的活跃程度,电子货币使用活跃的程度如何最直接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从协整检验的分析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电子货币年消费额增长率与活期存款增长率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协整关系。利用协方差分析得到两者的协方差为-8.67,说明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在电子货币年消费额增长率上升的时候,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电子货币的发展势必会对商业银行造成深远影响,我国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要及时出台新政策、调整现有政策以适应其发展带来的影响。

实例分析
住在湖南长沙的小云告诉记者,他的13台机器在26个人24小时不停的操作下,每天可以从《魔兽世界》中打出十几万魔兽金币。因为金币增多导致贬值,每个魔兽金币的收购价已从此前的七八分降至眼下的3~6分;同时因为暴雪公司每个星期查封ID,即便他尽量去金币价格较高的淘宝网进行交易,自己的收入还是下降明显。网名为“金色思念”的某女玩家在广西钦州拥有跟小云类似的打币工作室,她笑称自己20多台机器每月打出的网易梦幻币换来的5000多元,刚刚够她的零花钱。像小云和“金色思念”这样不以游戏为乐、而是通过打币练级然后将虚拟金币和装备(或称道具)卖给第三方交易商或需求方,从而换取人民币或美元的游戏“玩家”,被称作网游的“金币农夫”。根据美国《堪萨斯星报》今年7月份的调查,目前国内的“金币农夫”人数不下50万。

虚拟金币是否有人要、买家在哪、会不会上当受骗等问题,统统不必担心。一如农夫在田里种出的玉米,如果自己消费不完,就可以把玉米卖给收购的商贩,换回真金白银。目光敏锐的网游道具和金币第三方交易商,就像收购玉米的商贩,专门从事网游玩家之间的虚拟产品零售、批发及担保业务,赚取差价。

⑻ 电子货币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可能对货币总量需求和货币政策的制定产生潜在的影响。

电子货币能够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改变,对于那些把货币总量作为其目标和指标的国家而言,货币流速的改变可以暂时减少货币总量尤其是狭义货币的有效性。电子货币对实施货币政策的影响将取决于是否对银行的准备金的需求或中央银行提供这些准备金的能力构成首要影响。

2、可能带来相关的法律问题

消费者、零售商以及发行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各种契约关系和法律关系仍可能很复杂。至于何时支付是最终的,消费者或商家在结算发生之前是否承担信用风险、结算风险和其它风险,各个系统不尽相同。

3、许多与电子货币安全性相关的特性也会影响其对洗钱和其他犯罪活动吸引力。

在多大程度上电子货币余额能够在无须同系统运营者交互的情况下进行转账,电子货币设施中所能保存的最大额度和保持记录的能力,跨国转移电子货币的便利程度。

如果能很快地将来源于非法活动的钱转账到那些在法律上对洗钱限制较为薄弱的国家去,那么允许电子货币通过计算机网络方式进行跨国支付就会对罪犯非常具有吸引力。

(8)电子货币的流通如何影响货币流通扩展阅读

如果对电子货币加密,电子货币其实就等于记名一样,如果欲不记名,电子货币则连密码都不能加。问题是如果使用不记名的电子货币,则一些犯罪活动,电子货币如洗钱、贩毒、恐怖活动、买卖军火等将大肆猖撅。

而执法机构将无法在网络中查出这些电子货币的来源或去处,电子货币在此情况下,则又形成无法保护使用者的局面。毫无疑问,电子货币无国界并可在瞬间转移的特性将造成治安上的死角。法律应当权衡两者,电子货币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平衡的规定。

在电子货币的交易中,电子货币有关结算信息会被大量积累储存到结算服务提供者处。不同的电子货币种类和结算类型所涉及的个人信息有所差异,电子货币所涉个人信息的隐私程度和范围也有所不同。

客户对结算服务提供者处大量积累个人信息未必能理解,电子货币由此而产生不安全感。所以,结算提供者应对其存储和积累的个人信息的范围和隐私程度公开向客户做必要的说明,并保证该信息的积累和使用仅为保证交易之安全的目的。

⑼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发展有助于政府对电子货币进行监控并根据电子货币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及时调整其货币政策,并同时保证了支付系统的可靠性。

相关介绍:

电子货币技术标准的制定,电子货币的推广应用,在大部分国家都具有半政府半民间的性质。一般是企业负责技术安全标准的制定。政府侧重于推广应用。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

(9)电子货币的流通如何影响货币流通扩展阅读

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使得网络银行的出现成为必然。网络银行有两类:一种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银行,另一类是指传统银行运用公共互联网,把网上银行业务作为银行零售业务柜台的延伸,达到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目的,并节省银行的经营成本的模式,完全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即第一类网络银行。

电子货币是通过电子网络发行并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货币,这就使一国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力被打破,于是世界上那些拥有先进技术和大量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如软件公司、电信业者、中介业者等)像商业银行一样都将发行和经营电子货币作为其主要业务。

热点内容
私募基金团队一般能赚多少 发布:2025-05-12 03:24:20 浏览:332
股市精功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2 02:52:04 浏览:156
欢瑞世纪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5-12 02:22:59 浏览:958
淘宝买股权有什么用 发布:2025-05-12 02:18:55 浏览:100
恒大员工有多少人买了恒大理财 发布:2025-05-12 02:18:54 浏览:968
股票交易过程中的税务 发布:2025-05-12 02:08:33 浏览:233
炒股如何找好的点 发布:2025-05-12 01:55:23 浏览:352
对投资万科股票分析 发布:2025-05-12 01:48:14 浏览:869
新海宜出售股权怎么样了 发布:2025-05-12 01:33:23 浏览:794
vivo市值多少港币 发布:2025-05-12 01:31:05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