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市值多少钱
❶ 南京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有什么关系
一、归属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集团是北京市政府独资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整个集团拥有六个二级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现在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同仁堂就是北京同仁堂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2、南京同仁堂:同仁堂集团另一家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医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研究生物制剂,主要产品包括感冒清热颗粒、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及感冒软胶囊等。
二、创建时间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9年的历史。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成立于1926年,原来是北京同仁堂在南京的分公司。不过在1955年公私合营时期,南京同仁堂从同仁堂集团分拆,北京同仁堂归北京市政府,南京同仁堂归南京市政府。
三、产品服务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的产品服务包括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参茸饮片等产品。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的产品服务包括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产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同仁堂、网络——南京同仁堂
❷ 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如同仁堂,大概要多少钱
同仁堂今日市值215.10亿元,如果要控股,差不多需要120亿元人民币。
❸ 同仁堂这个股怎么样
最近市场大量资金进入医药板块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78、1.01和1.25元,对应的PE为42、32和26倍。虽然目前PE较高,但相较于公司的市值,公司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品牌价值未能充分体现。给予"推荐"评级
❹ 仅隔10天,同仁堂两高管被查,他们被查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被查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清朝初期,乐显扬在皇宫太医院出任出纳文书的吏目,收集大量的宫廷秘方、古方、民间验方及祖传秘方。1669年,乐显扬创办了同仁堂药室。
1706年,其后人乐凤鸣在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序言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1723年(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
1907年,同仁堂乐氏第十二代子孙乐达聪在济南魏家庄创建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药店”。
1997年6月,同仁堂集团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同仁堂股份。同年7月,同仁堂股份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5月, 集团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实现了国内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数据显示,同仁堂在1997年登录A股后,除2008年大跌57%外,2016年之前几乎都在上涨,其巅峰时期为2015年12月,当时公司股价最高超过42元,市值一度达到612亿元。
2016年一季度,公司股价大跌32%,此后一直在25元至30元之间震荡。
截至3月5日午间收盘,A股同仁堂报26.36%,微涨1.07%,总市值362亿元,较5年前蒸发250亿元。
❺ 同仁堂是大盘股还是小盘股
大盘股和小盘股都区别主要在于市值总额的大小,市场流通量的大小,市场定价的高低。
大盘股就是流通盘较大的上市公司,一般来说流通盘在100亿以上为大盘股;
同仁堂流通市值超300亿,妥妥的算大盘股。
❻ 求同仁堂股票分析报告
一季度业绩超过预期:
201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38.2%;实现净利润9,928万元(EPS0.19)元,同比增长23.4%,发展超过我们的预期。
正面:
加大销售力度,主营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8%,创2003年以来单季度同比增速最高水平,收入环比增长51%。主要品种整体增速超过20%,其中六位地黄丸、感冒清热胶囊、牛黄解毒片增长较快。
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内部销售结构调整效果初显,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4.3pp至45.4%,较2009年全年提升2.7pp。
报告期内应收票项目有所增加,存货下降1.34亿元,应付款项有所增加,经营现金流同比增加32%至2.8亿元,经营质量保持了一贯的高品质。
负面:
加大销售力度后,销售费用上升89%至2.6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6.1pp至22.8%,导致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1.7pp。
发展趋势:
公司品牌基础雄厚,同时具备丰富的产品资源,有42个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将受益于医保覆盖增加带来的需求增长。品牌价值受制于体制弊端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公司为此进行了长期渐进式改革。一季度营销推动带来的向好变化体现了内在潜力,未来上升空间取决于体制方面的改革力度,可作积极关注。
盈利预测调整:
我们维持业绩预期,2010、2011年每股经营性收益分别为0.65和0.78元。
估值与建议:
目前股价对应2010年和2011年动态市盈率41x、34x,公司渠道和品种具备一定优势,营销改革带来积极变化,维持“审慎推荐”。
报告标题:同仁堂(600085)一季度净利润超预期,关注集团资产整合2010-04-27 09:25:34
一季度净利润超预期:2010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11.47 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9928 万元,同比增长23%,每股收益0.19 元,超过我们0.17 元的预期。净利润增长超预期有2 个原因:①2009 年第四季度公司控制发货,一季度公司采取有效促销措施,加大促销力度,公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8%;②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高。
综合毛利率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非常好: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高4.3 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公司生产成本控制较好。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5.9 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加大了促销力度,增加了销售费用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7 天,存货周转天数247 天,周转均同比加快。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54 元,远高于每股收益,主要是存货较期初减少,应付账款较较期初增加,说明公司一季度经营质量非常好。
关注同仁堂资产整合:我们认为同仁堂集团层面整合是大势所趋,同仁堂集团最好的资产健康药业,目前门店500-600 家,门店数量扩张很快,未来单店规模稳步上升,2009 年收入规模超过30 亿元,净利润超过3 亿元。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10-2012 年每股收益0.62 元、0.71 元、0.82元,同比分别增长13%、14%、15%,对应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43 倍、37 倍、32 倍。公司坚持稳健经营,考虑到同仁堂集团资产整合,公司市值有扩大的空间,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❼ 同仁堂分拆上市的经济后果
同仁堂分拆上市会进一步影响到同仁堂的企业运营,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公司的股价。
一、分拆上市对同仁堂的影响。
分拆上市一旦完成,不仅给已上市公司带来一块巨大的可以变现的投资收益,而且会对已上市公司向现代化、国际化大企业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同仁堂是中国资本市场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个成功实现分拆上市的A股公司。这次分拆是同仁堂A股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二、分拆上市的好处很明显。
分拆上市一旦完成,将给A股公司带来一块巨大的可以变现的投资收益。同仁堂A股当初仅仅投入同仁堂科技1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和业务,每股面值1元,折合1亿股。经过半年多的资本运营,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同仁堂A股所持有的1亿股同仁堂科技股票已身价倍增至4.73亿元的市值,这是香港资本市场给出的公允价格。同仁堂A股总股本2.4亿,流通股6000万,99年每股收益0.58元。也就是说,此举为同仁堂A股带来每股高达1.55元的投资收益即(4.73-1)÷2.4=1.55。
【拓展资料】
1、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2、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 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8年同仁堂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八。
❽ 南京同仁堂跟北京同仁堂有什么区别
一、归属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集团是北京市政府独资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整个集团拥有六个二级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现在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同仁堂就是北京同仁堂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2、南京同仁堂:同仁堂集团另一家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医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研究生物制剂,主要产品包括感冒清热颗粒、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及感冒软胶囊等。
二、创建时间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9年的历史。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成立于1926年,原来是北京同仁堂在南京的分公司。不过在1955年公私合营时期,南京同仁堂从同仁堂集团分拆,北京同仁堂归北京市政府,南京同仁堂归南京市政府。
三、产品服务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的产品服务包括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参茸饮片等产品。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的产品服务包括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产品。
❾ 老字号同仁堂集团总经理高振坤被查,此事会给同仁堂造成什么影响
据北京市纪委监委2月22日消息,中国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其主要造成的影响有,在“蜂蜜门”事件爆发后,同仁堂的业绩也出现下滑,2019年更是出现了十几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中成药生产总量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0%以上。近年来,尽管同仁堂不断尝试在日化、咖啡等行业跨界转型,但业绩始终萎靡不振。同仁堂2020年3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营收达90.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9.59亿元下降9.09%;净利润达7.1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50亿元下降15.89%。如今的“中药四虎”中,相较云南白药1859.26亿市值和片仔癀2135.8亿元市值(市值截至2月22日下午收盘),同仁堂股份353亿元的市值已明显掉队。
❿ 北京同仁堂和南京同仁堂的区别是什么
一、归属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集团是北京市政府独资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整个集团拥有六个二级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现在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同仁堂就是北京同仁堂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2、南京同仁堂:同仁堂集团另一家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医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研究生物制剂,主要产品包括感冒清热颗粒、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及感冒软胶囊等。
二、创建时间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9年的历史。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成立于1926年,原来是北京同仁堂在南京的分公司。不过在1955年公私合营时期,南京同仁堂从同仁堂集团分拆,北京同仁堂归北京市政府,南京同仁堂归南京市政府。
三、产品服务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的产品服务包括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参茸饮片等产品。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的产品服务包括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产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同仁堂、网络—南京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