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信用货币如何行使职能

信用货币如何行使职能

发布时间: 2022-04-27 06:30:51

A. 名词解释:信用货币

作为金属货币符号在市场上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有支票、期票、银行券等,而以银行券为其主要的、完善的形式。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

与纸币不同,可使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不需用货币。信用货币可以不断地从一人转让给另一人,而由发行者负责兑现清偿。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信用关系。

信用 :

①诚实,遵守诺言而取得的信任:守信用。 ②货币借贷和商品买卖中延期付款或交货的总称。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包括:

(1)银行信用,是以银行为一方的货币借贷活动;

(2)商业信用,是以商品交易中任何一方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的短期信用活动;

(3)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如发行公债);

(4)消费信用,是对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如分期付款)。 ③信任重用:能否信用能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货币 : 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

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目前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可以说,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

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制度,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

信用货币制度在全球的推行又分为了两个步骤,而这两个步骤的实现又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两个国际货币制度来进行的。前者切断了黄金与纸币在国内的自由兑换关系,后者切断了黄金与纸币在国际上各国政府间的自由兑换关系。

B. 信用货币可以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吗

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等形式存在。信用货币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许多国家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再能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应运而生。

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目前信用货币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态:①辅币。其功能是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多以贱金属制造。②现金或纸币。主要功能也是担任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一般为具有流通手段的纸币,其发行权为政府或者金融机构专有。

2、电子货币包括信用卡,电子转帐终端等组成的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中可以用来支付的价值,如智能卡。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储价值。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用语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成为数字现金。它通常由一组组二进制数据流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电子货币产品主要被设计用来替代流通中的通货。

它与传统货币在本质、职能及作用等方面是相同的,本质上都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这些一般属性外,与通货相比,它是一种“无形”货币,有着许多通货所不具有的属性:电子货币由电子脉冲代替纸张传输和显示现金,通过微机处理和存储,没有传统货币的大小、重量和印记;通货一般由中央银行或特定机构垄断发行,而电子货币从目前来看,既有中央银行发行的,也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发行,传统通货是以中央银行和国家信誉为担保的法币,由货币当局设计、管理和更换,被强接受和使用,而目前的电子货币大多由不同的机构自行开发设计,其担保主要依赖于开发商自身的信誉和资产,其使用只能宣传引导,不能强迫使用;电子货币在使用中要借助法定货币反映和实现商品的价值,结清债权和债务关系;

C.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纸质信用货币是如何行使货币的职能的

现代信用货币在国际上可自由兑换,具备货币的各项职能。
货币的主要职能包括三方面: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财富储藏。
现代信用货币较与金属货币,形态、用途与方式上有所变化与发展:
形态变化: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方式变化:个人窖藏→请人代管→存入银行
用途变化:单纯致富→积累资本,提高消费

D. 信用货币是什么信用货币制度是什么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目前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可以说,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

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管理纸币本位制,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它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一般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的

(2)不兑现纸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不能兑换黄金等贵金属

(3)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信用货币的性质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增长的需求量相适应的要求。

优缺点原因相同,货币发行时没有足够贵金属作为准备金而仅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当然是有监管单位的,不过关键时候都是监守自盗,例如民国后期滥发法币,实行的金圆券)优点很明显利用杠杆原理可以溢生大量(虚拟)财富,央行也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与此同时一旦信用受到大范围质疑,或者由于滥发货币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银行大面积挤兑,信用货币就会缺乏完全的支付能力,那么货币势必贬值,国民经济也会重创。

至于未来货币发展演化的方向,在目前可视之内,电子货币很大可能会代替信用货币执行货币职能(发达国家已经迈出第一步了)。但是电子货币全球化目前还是有很多阻碍的,电子货币本质上也是信用货币,拥有信用货币的优缺点。

E. 为什么说信用货币的产生源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信用货币的产生源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没有足够的钱交货的时候就产生了信用。
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信用货币制度的产生,则源于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并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相关。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以金本位和银本位为货币制度。也就是说政府只能印相当于手中储藏黄金或白银等价值的货币。研究历史不难发现,世界上的很多文明的兴起,都和金本位有很大的关系,而文明的衰亡,也都和金本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如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首相衰落都和往金币中参入其他金属导致的金融崩溃有一定的关系。
金本位的解题标准的时间节点源于一战,战争爆发各个国家都疯狂印钱扩充军备,导致金本位在一战开始后一周基本就全面解体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原理,政府就这么多黄金,货币能够代表的黄金有限,那么印钱能够稀释原有的货币价值而将更多的或比较值集中到自己手中,后果是原有货币反映不了黄金的真实价值了,好处是价值资源都集中在了政府手中,让政府有更多资源准备战争。所以金本位解题而政府解决了困难。这其实就是价值尺度发生了变化。
随后又出现了金汇兑本位从而最终到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制度在全球的推行又分为了两个步骤,而这两个步骤的实现又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两个国际货币制度来进行的。前者切断了黄金与纸币齐国内的自由兑换关系,后者切断了黄金与纸币在国际上各国政府间的自由兑换。
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为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货币体系,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有美、英中、法等44国代表参加的世界货币金融会议上,创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1)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价格为35美元。
(2)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央行)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义务。
(3)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1%上下幅度波动,各国央行有义务在超过规定界限时进行干预。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但美元的价值仍然是与黄金挂钩的,同时各国政府仍然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将美元自由兑换为黄金,它只是切断了公众将纸币在国内自由兑换成黄金的关系,并没有切断各国政府在国际市场将美元自由兑换成黄金的关系。
这个体系对二战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的是致命缺陷是:美元的供给刚性使美元同黄金的可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1971年8月5日,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对外国府和央行履行美元对黄金的兑现义务。随后几年里各国政府纷纷宣布其货币与美元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制代替了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之后逐渐形成国际货币关系新格局,即“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协定》的原黄金条款作了新的规定:
(1)黄金不再作为各国货币定值标准,它作为特别提款权的价值单位也被取消。
(2)废除黄金宫价,成员国可在市场上自由进行黄金交易。
(3)成员国间及成员国与基金组织间的债权债务必须用黄金清算的规定取消。
(4)基金组织持有的黄金应逐步加以处理。
(5)基金组织在其对黄金问题的决定中,要避免在黄金市场上干预金价或确定一个固定金价。
(6)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由特别提款权取代
信用货币制度的实质与优缺点:
牙买加体系中对黄金条款的改动,实际上是要实现黄金的非货币化。它切断了各国政府将美元储备自由兑换成黄金的关系,从而也切断了纸币与黄金的最后一层关系,国际货币体系彻底过渡到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之下。
信用货币体系克服了金本位制下货币供应缺乏弹性的致命缺陷,政府货币当局在应对经济危机时有了更大的调控空间,但其最大的危险性在于政府的货币发行规模摆脱了黄金储备的束缚之后,很容易失控,各国政府的负币当局在货币发行规模上已经在传统教科书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所严格禁止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他们在货币发行上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从超过GDP的1%到百分之几百。由于纸币的信誉依赖于政府信用,—旦政府出现财政或货币危机,信用货币便会一文不值,从而造成社会危机。
自从信用货币主导国际金融体系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始终在与通胀作斗争,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的危害已经有目共睹。信用货币超量发行的结果除了通胀和金融危机外,另一个重要结果是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品的爆炸式扩张,这种由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品发展引发的货币异化现象,是现代国际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课题。这些问题不但是管理层要从理论和制度层面要面对的,也是金融市场的交易者在金融投资实践中要面对的。而深刻理解这些现象,适应新形势的前提是必须对黄金有深入的了解。
而造成通胀,因为政府能够稀释信用印钱,不断的使价值尺度发生变化,所以,信用货币制度产生源于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F. 现代信用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需要具备的条件

发行这种信用货币的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的或统治的地位。只有当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各国有著广泛的贸易、金融联系时,它的信用货币才会在国际间被广泛使用,并顺利地被接受。

这种信用货币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任何信用货币本身都是没有价值的,要保持其稳定性,就必须与黄金发生联系,即能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汇价兑换成黄金。因此,有关国家必须具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才能保证其信用货币的稳定性。

(6)信用货币如何行使职能扩展阅读

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

在20世纪30年代,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G. 何谓信用货币它有哪些职能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H. 信用货币是在货币哪个职能上产生的典型的形式有哪些

信用货币是货币在流通手段的只能上产生的。
典型的信用货币主要包括信用卡。纸币还有支票等

I. 什么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为代用货币的进一步发展.

信用货币是指币材的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信用货币之所以能够取代金属货币,一是由于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扩大货币供应对其的需求,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交易使用金属货币极为不便;二是由于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时本身就包含着信用货币出现的可能性。作为交换媒介,人们关心的是借助于它能否换到价值相当的商品,而不是货币本身,只要人们乐于接受,货币就完全可以用价值较低的商品甚至没有价值的符号去代替。信用货币的典型形式是银行券和政府纸币。前者可称为可以兑现的信用货币,因为它是由银行签发交给持有人以保证向其兑付金银货币的债务凭证。后者可称为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因为它是由政府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当代以中央银行名义并通过信贷渠道投入流通的银行券已经普遍代替政府纸币行使国家统一货币的职能。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了非实体化的存款货币的形式,人们的货币只有一小部分以现金(钞票和铸币)的形式持有,大部分以记账符号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的账面上,当收到货币时,由银行将付款人账户上的存款划转到收款人的账户上;当需要支付货币时,付款人可以签发由银行发给的支票,通知银行将其存款账户中的一定金额转于收款人的账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这种存款货币的支票划转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电子货币转移系统”所代替。

信用货币(法币):最显著的特征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相同的。
它是不可兑现的,只是一种符号,是通过法律确定其偿付债务时必须被接受,即法
偿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式,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如期票、汇票、支票等

信用货币具有以下特征:
⒈是货币的价值符号.
⒉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⒊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⒋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

热点内容
2008金融危机投资什么最赚钱 发布:2025-05-14 02:23:52 浏览:502
炒股中原证券app如何下载 发布:2025-05-14 02:17:24 浏览:518
际华集团股票历史最高 发布:2025-05-14 02:17:22 浏览:152
创业板股市上市首日涨多少 发布:2025-05-14 02:16:29 浏览:239
散户股票交易费用是多少 发布:2025-05-14 01:41:27 浏览:630
各类金融机构如何响应碳金融 发布:2025-05-14 01:23:46 浏览:948
a股1000元的股票历史 发布:2025-05-14 01:21:45 浏览:474
理财电话回访为什么必须本人 发布:2025-05-14 01:15:57 浏览:971
股票历史价格app 发布:2025-05-14 01:00:15 浏览:934
南财金融学硕一年多少学费 发布:2025-05-14 00:54:48 浏览: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