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如何产生发展

货币如何产生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4-29 19:40:06

A. 货币产生的过程有几步它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此时标志着货币产生了。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货币的产生过程如下:偶尔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为媒介的交换。他产生的标志我认为是:金银从货币中分离出来,作为一般等价物开始标志着货币的产生
人类社会起初并无货币存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在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后有了一些剩余,于是,在原始公社之间出现了最初的实物交换。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变成经常的行为,交换数量日益增多,范围也日益扩大。但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常会出现商品转让的困难。因为被交换商品必须对双方都具有使用价值,且商品价值又必须等量。而物物交换不可能永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必然要求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暂时地交替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

自货币产生以来,其具体形式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变化,主要体现在货币材料的变化上。从货币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划分为:

实物货币指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非货币用途的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如在中国历史上,龟壳、海贝、蚌珠、皮革、齿角、米粟、布帛、农具等都曾作为实物货币被使用过。但这些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货币,在交换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充当货币的物体,一般须具备普遍接受性、价值稳定性、统一性、可分性、耐久性、轻便性等特点,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为金属货币所取代。
金属货币指以金属为材料并铸成一定形状的货币。金属货币较实物货币更具有充当货币物体的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早在殷商时代,金属货币就已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由于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会磨损减重,加上人为实行的铸币变质政策,以及随着商品交换规模不断扩大,金属货币特别是贵金属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贸易、金融等交易量巨大增长的需要,于是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或信用货币所取代。
信用货币广义指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各种信用凭证,包括银行券、汇票、期票、银行支票等。狭义指银行信用货币,即银行券和银行支票。信用货币以票
据流通为基础,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信用货币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制度日益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日益深化,各种形式的信用货币遂得以产生和发展。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被迫放弃金本位和银本位货币制度,纸币不再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更有了长足发展。信用货币已成为当代几乎所有国家所采用的货币形式之一。
纸币国家发行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本身的价值大大低于它作为价值符号所表示的货币价值,所以习惯上认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作为媒介物的铸币,在流通中会发生磨损,成为不足值的铸币。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在一定限度内仍然可以像足值铸币一样充当流通手段,从而使铸币有了可用其他材料制成符号或象征来代替的可能性。由于统治者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特点,降低铸币成色或重量,甚至用贱金属取代原来铸币,进而利用国家政权发行并强制流通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来代替铸币,强制流通使纸币作为货币象
征或符号得到了社会公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公元11世纪,北宋的交子是典型的纸币,它是由国家印制、强制行使的不兑现的货币符号。其后元、明、清发行的宝钞,也属于典型的纸币。
存款货币指金融机构的存款。由于存款人可以根据银行活期存款或支票存款开出支票,支票又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使银行存款起到了货币作用,故在西方国家一般将银行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称为存款货币或存款通货。但支票本身并不是货币,只是出票人向银行发出并要求银行付款的票据。活期存款才是真正的货币,只要存款人在银行活期帐户上仍有余额,可随时提取,开出支票即可当现金使用,是成本最低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西方国家在计算货币供应量时,根据资产流动性的标志,都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视同现金,并加在一起计算,称为M□,作为
狭义的货币供应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历代政府发行的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自产生金属铸币以来,历代货币形式、种类、数量之多均为世所罕见,并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东方货币文化,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等邻国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货币发展缓慢,很少重大变革。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下,虽然经历了一系列货币改革,开始具有现代形态,但始终未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货币的紊乱状态。
币制改革的经历过程:先秦货币——>秦汉至隋货币——>唐宋货币——>辽西夏金元货币——>明清货币——>近代货币——>革命根据地货币——>现代货币
我国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或一般等价物,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任何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本文认为:我国传统货币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认识都存在偏差,前者的理论只适用于金属货币经济,不适用于信用货币经济;而后者的理论则只是描述了货币的表象,没有涉及货币的本质内容。本文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利用这一观念能较好地描述各种货币形式的内在特征。

B. 简要说明货币产生的过程

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

货币最早起源于物物交换。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后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成为了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上,一般等价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担,随着社会的进步,黄金和白银成了最适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C. 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原始社会中,人们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货物增加,物物交换不再那么适用,便演变出了货币。商品便是随着交换而产生的。货币形态的演进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实物货币、表征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
1. 实物货币:最早的货币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用小麦作为货币来进行商品交换。
2. 表征货币:以我国为例,商朝开始出现铜币,一直到战国时期,货币形状各不一,如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楚国的蚁鼻钱,后秦统一六国,发行 “秦半两”为圆形方孔钱。地方铸币现象昭著,为抵制这一类现象的产生,中央开始铸通宝、元宝,并标定重量。
3. 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流通中现金与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体现在个人、单位在在银行账户的存款。
4.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基于信用货币基础上发展的新型货币,不同的是信用货币的信誉背书是政府:它具有100元的价值,是因为政府的存在,赋予它具有100元的价值,并且我们都相信于是它可以流通。而电子货币呢,网络对它的定义是这样的:消费者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支付传统货币,而发行者把与传统货币的相等价值,以电子形式存储在消费者持有的电子设备中。例如支付宝、微信。电子货币的发行者多为私企,即私企起领导作用,政府进行推广和应用。
5. 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被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所接受和使用。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公众所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

D. 货币是如何起源的

人类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而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几千年以前的事情。

自古以来,对于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与商品是什么关系等问题,一直众说纷纭。

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观察问题,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破解了货币之谜。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交换的出现和发展为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采用的是直接的以物易物的方式。

在简单的以物易物交换中,要求交易者A所交换的物品恰好被交易者B所需,交易者B所交换的物品也恰好被交易者A所需,而要出现这种相互所需的情景十分困难,所以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就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避免“需求双重巧合的困境”,货币就产生了。

因此,货币是商品交换的结晶,只有在商品交换出现以后,才逐渐从商品世界分离出一种商品,固定地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E.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货币可以购买市场上的一切商品。
货币起源于最早的偶然交换中,起初人们通过物物交换各自需要的商品,接着在物物交换中发现了可以用一种物品来换取所有的物品,这种可以换取所有物品的物品就是后来的货币。
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能体现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货币层次是以流动性大小为依据,以转变为现实交易媒介的方便程度为标准对货币进行的分类。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人民币(缩写:RMB;货币代码:CNY;货币符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的发钞行,依法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且均具无限法偿性,即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陈列出来的五套人民币中,与后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币。
人民币是货币吗?
人民币不是货币。货币是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们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本身是商品,本身有价值。一般来说就是金银。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价值尺度:货币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即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3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即商品-货币-商品。在这里,货币在两种商品交换关系中起着媒介物的作用,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F.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偶然的物物交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
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拓展资料:
中国最早的货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盐铁论·错币》中并有“夏后以玄贝”的记载。海贝是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
它开始起货币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在商代晚期和西周,还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至东周发展成为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形成正式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G. 货币形成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种形式

主要经历了三种形式:
1、实物货币形式:主要是五花八门的商品,物物交换.
2、金属货币形式:包括金银铜等贵金属货币.
3、信用货币形式:包括纸币现钞和存款货币.
拓展资料:
简要说明货币产生的过程?
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的发展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其公式是:
1只绵羊=2把石斧
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偶然交换关系。在这一价值形式中,“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它的价值在石斧这一商品上相对地表现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石斧”(称作个别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用它自身的使用价值去表现“绵羊”的价值。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其公式是:
从质上看,由于等价物已经不再是一种商品,使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从量上看,使价值量真正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消除了价值量决定的偶然性。
(3)一般价值形式
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其公式是:
在这一价值形式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通过同一种商品(绵羊)表现出来,这是价值形式发展中的质变。一般价值形式使物与物的直接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其特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是单一、统一的。
(4)货币形式
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其公式是:
货币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金银之所以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它成为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黄金和白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便于永久保存。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H. 货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账单位的一种工具。

货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以物易物的阶段。后来经过金属货币、金银、纸币以及金银本位制度,演化至近代之面貌。

以物易物的方式可能可以追溯到约十万年前,只是没有证据说明有任一个社会或经济体曾经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没有货币的社会可能是用债务或礼物经济原则交易,若以物易物没有发生,一般是出现在完全陌生或是潜在为敌的群体中。

世界上许多不同的文化最后都出现了商品货币。像希伯来人使用的舍克勒本来是重量单位,后来指特定重量的大麦,属于商品货币。

第一次使用货币一词是在公元三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美洲、亚洲、非洲及澳洲曾使用贝币,一般是用宝贝科贝类的壳。依照希罗多德的记载,吕底亚人是西方最早使用金币及银币的民族。许多学者认为最早的硬币出现在公元前650–600年。

有些文化的商品货币慢慢变成了代用货币,金或银的商家或银行会针对存入的商品货币提供收据,并且可以依收据换回商品货币。最后收据可以代替商品货币,成为广为接受的付款方式,最后就成为货币。

(8)货币如何产生发展扩展阅读:

货币的功能:

一、交易媒介

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交易可通过货币完成,不需以物易物。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因此,从价值运动的角度观察,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在同一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双向的。即卖方在得到价值的同时出让使用价值,买方在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使用价值。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称为通货。


二、记账单位

记账单位(Unit of Account)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货币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可以以自己为标准,与其他商品进行量的比较,而此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格形式,商品通过货币进行表达的价值形式即为价格。

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像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然而他的单位则必须依赖于现实中流通的货币。正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三、延期支付的标准

延期支付的标准,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当债务是以货币来计算,其价值会因为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而减低。因此,延期支付的功能需要从上面三个功能中特别分拆出来。

I. 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1、货币的产生:

最开始是简单的价值形式,就是物物交换,后来是复杂的价值形式,就是一个物品可以和多个物品交换,再后来是一般价值形式,就是某一物品成为了一般等价物,但是这个一般等价物存在不易保存等缺点,所以根据需要,人们发现了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等金属,由此货币产生。

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账单位。

实物货币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们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既包括流通货币,尤其是合法的通货,也包括各种储蓄存款,在现代经济领域,货币的领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实体通货方式显示,即实际应用的纸币或硬币,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电子货币。

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

(9)货币如何产生发展扩展阅读:

货币的职能定义: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J.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货币的产生就是有 一般的物物交换到频繁的物物交换,在由物物交换转移到金银交换,再从金银交换升级到货币。有的国家的货币没有辅币,或者虽然有辅币,但是由于币值太小而只是理论上的换算单位,而没有发行实际的货币,比如日元和韩元。

货币区是指流通并使用某一种单一的货币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货币区之间在互相兑换货币时,需要引入汇率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不仅是指现金,而且是现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无形的资产。

(10)货币如何产生发展扩展阅读

货币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

货币区是指流通并使用某一种单一的货币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货币区之间在互相兑换货币时,需要引入汇率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不仅是指现金,而且是现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无形的资产。

热点内容
苹果电脑下什么软件看股市 发布:2025-05-13 17:53:28 浏览:134
基金1w涨7个点是多少钱 发布:2025-05-13 17:53:21 浏览:181
怎么买上交所的股票期货 发布:2025-05-13 17:51:59 浏览:661
股市中多少个点是大单 发布:2025-05-13 17:51:54 浏览:954
中国国威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3 17:44:00 浏览:924
ST股票交易限制50万股 发布:2025-05-13 17:41:53 浏览:438
如何修改金融密码 发布:2025-05-13 17:21:02 浏览:866
华夏科技股票成长基金净值 发布:2025-05-13 17:11:31 浏览:750
股市里搬砖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3 16:58:56 浏览:404
如何分析股市是否强劲 发布:2025-05-13 16:46:37 浏览: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