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大盘每年最高到多少点
㈠ 中国股市牛市的时期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4月6日收于3300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一年多时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㈡ 股市上历史最高点,最低点的时间什么时候
上证指数 最低点1991年12月31日:95.79,最高点:2007年10月31日:6124.04。
深证成指 最低点1991年09月29日:396.52,最高点:2007年10月12日:19600.03 。
上证的最低点是上证开盘的第一天,深证的最低点也是开盘的第一天。
㈢ 中国股市大盘每年的最高点位是多少
中国股市大盘每年的最高点位:(截止2015年10月)
1990年:127.61,
1991年:292.75,
1992年:1429.01,
1993年:1558.95,
1994年:1052.94,
1995年:926.41,
1996年:1258.69,
1997年:1510.18,
1998年:1422.98,
1999年:1756.18,
2000年:2125.72,
2001年:2245.44,
2002年:1748.89,
2003年:1649.60
2004年:1783.01
2005年:1328.53
2006年:2698.90
2007年:6124.04
2008年:5522.78
2009年:3478.01
2010年:3306.75
2011年:3067.46
2012年:2469.84
2013年:2444.8
2014年:3239.36
㈣ 中国股市牛市熊市时间一览表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
㈤ 大盘指数历史最高点和最底点是多少什么时候
上证指数的历史最低点是1990年12月19日所形成的95.79,历史最高点是2007年10月16日所形成的6124.04点,所以历史上的上证指数也是经历了诸多变化,而现在的上证指数也是在这个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前持续波动。
股市指数的意思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指数是各个股票市场涨跌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指数,我们可以对当前整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有直观的认识。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其实还是比较难懂的,那学姐就不在这里细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可以被划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五个当中,最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规模指数,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沪深300”指数,说明了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在沪深市场上都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一个整体状况。
再者,“上证50 ”指数也是规模指数的一种,也就是说其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整体表现。比方说“沪深300医药”代表的就是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整体状况,这也对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作出了一个小小的反映。
主题指数代表的是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等,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根据上述的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指数在选取市场中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的,因此,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速的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从而对市场的整体热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甚至对于未来的走势也可以预测一二。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㈥ 中国股市最高是哪一年,有多少点
中国股市在2007年10月16日创新高6124,04点,收盘6092,06点。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
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
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6)中国股市大盘每年最高到多少点扩展阅读:
1.26暴跌事件
2016年1月26日,A股市场遇“寒流”,三大股指大跌,沪指跌破婴儿底2850点后再创调整新低。早盘,在原油价格再度大跌,外围股市大幅收低的影响下,沪深两市再度低开,盘中虽在国资改革等板块的活跃带动下两市跌幅有所收窄;
但成交量始终维持低迷态势显示出市场资金追涨欲望不强,临近中午收盘,指数再度有所回落。从盘面上看,早盘两市总体呈现出弱势震荡走势,热点较为匮乏。
午后开盘,两市持续震荡下挫,盘中虽有券商股拉升护盘,但依然难挡跌势,沪指跌幅再度扩大,跌破2850点婴儿底后又跌破2800点,创13个月以来新低。同时,创业板盘中暴跌8%。
盘面上,所有板块皆墨。早盘仅有猪肉、机场航运板块等稍显活跃。个股较惨烈,仅9只股涨停,1100余只股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报2749.79点,跌6.42%,成交额2126.08亿元,深成指报9483.55点,跌6.96%,成交额3104.67亿元,创业板指报1994.05点,跌7.63%,成交额289.33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股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㈦ 中国股市最高点是多少
沪综指全天震荡上扬,于13:41分成功突破历史前高点2245.42点,盘中最高至2250.321点,创造了自1990年12月19日编制沪指以来的近16年历史新高。最终,沪指数收于2249.110,涨幅1。15%。
重压股市5年的历史高点被突破,让市场“群情激昂”。一些分析师忘情地表示,宝钢、中石化、工行、中行,这些昔日的“定海神针”将成为推动股市的“核动力”,“漫天飞舞的红色海洋叫每一位市场的参与者都刻骨铭心、激动不已”。
也有评论称,2006年12月14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将载入中国股市史册,它标志着中国股市最伟大的一次制度变革最终取得成功。曾让普通股民记忆犹新的“5·19”大牛市也从此可以淡忘,“12·14”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吉祥数字。
(7)中国股市大盘每年最高到多少点扩展阅读:
截止到2001年,沪综指从2245点惨跌至998点,然后经过一年多的爬升,终于回到起点,经过了一个让人恐惧又令人痴迷的大轮回。
如今,中国的证券市场远不同于五年前的混沌迷茫,股权分置改革一扫多年沉疴,优质蓝筹纷纷重回A股,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基金发行规模屡破纪录,而外部的宏观经济看好,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正在迅速提升,这些条件都让2249点的历史新高拥有相对坚实的基础。
招商证券在刚刚发布的2007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中预测,从2007年开始,中国经济和股市将步入“黄金十年”。该报告认为,一个大国经济的繁荣必然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与高度繁荣,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为本国经济增长带来额外的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股市站上历史最高点
㈧ 历史以来股市大盘最高点与最低点是多少
股市变幻莫测,历史以来股市大盘最高点与最低点是多少?
我们股市有两大交易市场,分别为上海证券交易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市场,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指数的最高点是6124点,于2007年10月16日到达;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成指的最高点位是19600点,于2007年10月10日产生。
收盘价低于开盘价时,则开盘价在下收盘价在上,二者之间的长方柱用红色或空心绘制,称作阳线;其上影线的最高点为最高价,下影线的最低点为最低价。 收盘价高于开盘价时,则开盘价在上收盘价在下,二者之间的长方柱用黑色或实心绘制,称作阴线,其上影线的最高点为最高价,下影线的最低点为最低价。
㈨ 中国股市最高是哪一年,有多少点
中国股市在2007年10月16日创新高6124,04点,收盘6092,06点。
㈩ 历史以来股市大盘最高点与最低点是多少
股票市场是已发行股票的转让、交易和流通场所,包括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因为它是以分销市场为基础的,所以也被称为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也更大。从长远来看,国民经济基本上是导向良好的,股市改革的红利还没有结束。这波市场上升空间可见一斑,可想而知。但是很难重现以前的疯牛病节奏。稳步地来回打太极拳,在改革的道路上慢慢地奔跑和摇摆。缓慢改善和成熟,类似于美国股市的长期缓慢牛市趋势,实际上是大多数人的预期。
许多股票仍处于低点,甚至不如前几年那么好。近年来,跨年度市场严重不合理。如何跟进还有待验证。散户投资者在操作上仍较为保守,资金量不宜过大。可以进入一些回调机会。赶不上高峰。所谓牛市和熊市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牛市中有股票持续下跌,熊市中有个股创新高。如果我们想在股市中获得利润,我们不必关注指数。我们最好把注意力集中在个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