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间货币怎么换算
『壹』 货币的换算
先给个货币汇率的换算网站
http://www.pbc.gov.cn/huobizhengce/huobizhengcegongju/huilvzhengce/renminbihuilvjiaoyishoupanjia.asp
言归正传:
首先,汇率是怎么产生的呢?最早的汇率产生是因为各国之间进行贸易往来时,在货物和商品交易中,彼此需要支付各自的货币,于是产生了汇率。
第二,什么是汇率?两种货币交换形成一个比价,这个比价就是汇率。比如,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贸易,如果美国商品出口到中国,我们用什么货币和它结算呢?这要看合同的规定,有可能用人民币结算,也有可能用美元结算。如果是用美元支付,那就要把人民币按照一个汇率换算出应该支付多少美元,再到银行兑换以后支付给外商。这看似一个简单的兑换行为,其实里面大有学问。我们在合同中选择以什么货币支付,什么时候支付;是以签约时约定的汇率支付,还是以实际支付时的即时汇率行情支付,都会对交易的利润产生影响。有些企业在跟外商做交易时,本来它的账目上已经赢利了,可是等到支付外汇的时候,经过换算才发现自己没赚反倒赔了。为什么呢?因为它在支付的时候,国际汇率行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影响汇率的是什么?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影响一国汇率根本走向的,是一国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增长速度。简单地说,一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致富机会,就会带动国内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从而在汇率上反映为一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和货币的升值。相反,如果经济衰退、政局不稳、安全没有保证、政府信用丧失,都会导致汇率下跌。汇率,现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比较与较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汇率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常识。
『贰』 各国家之间货币是按什么标准换算的
只使用汇率
比如7.5元只能换一个1美元
这与物价无关
只是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叁』 古代多个国家鼎立时期,各国之间的钱币怎么换算
这个问题真的问的太好了,那我就说战国时期吧,各国鼎立时期,下面参考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开始说。
从刚刚上面的换算,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秦是大国,他的货币价值比其他的要高,因此,发展水平高,交易相对就占优势,不过他国内的物价相对也是高的,和现在是一样的道理,以上就是各国鼎立时期,货币之间的换算了。
『肆』 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
本人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我见到过这样一段文章,觉得他说的和LZ提问的关联比较大,也是我了解这方面只是的一个起点。
在1997年中国银行独家推出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时候,对外公布远期四个月美元的结汇价格高达8.4以上,甚至有达到8.5的时候,比正常的8.27左右的结汇价格高出了许多。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受到冲击而大幅度贬值,人民币贬值的谣言四起,中国银行公布了如此高的远期结汇价格,许多不明白远期价格形成机制和计算方法的公司都不理解,担心这是人民币贬值的前奏,或代表了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人民币不贬值,今天结汇价是8.27,四个月后也是8.27,那么中国银行能提供四个月期的结汇价为8.4,到时如果市场价格低于8.4,中国银行肯定会亏钱,银行又肯定不会做亏本生意,说明四个月后人民币的汇率起码要贬值到8.4以上。其实这是由于许多公司不理解远期外汇买卖价格是怎么样形成和计算的。
比如说在三个月后要将美元兑换成日元,要怎么样做呢?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现在将美元兑换成日元,把日元存定期三个月,另外一个方法是现在先将美元存三个月定期,到期后再连本带息兑换成日元。这两种方法获得的日元一定是一样的,否则市场就会出现套利的机会。但是美元和日元的利率是不同的,所以两种方法所使用的汇率水平也不同,第一种方法使用了即期汇率,而第二种方法使用的是远期汇率。所以远期价格主要是即期汇率加减两种货币的利率差所形成的。如果把美元(即第一个货币或数值不变的货币)当作是A货币,而把日元(即第二个货币或数值变化的货币)当作是B货币,它们的远期计算公式是: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B拆借利率-A拆借利率)×远期天数÷360
从这个计算公司可以看出,在即期汇率确定的情况下,远期汇率主要与这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和远期的天数有关。而远期汇率如果B货币的利率高于A货币的利率,公式中的中括号值为正数,远期汇率就高于即期汇率,称为升水,中括号值称为升水点;如果B货币的利率低于A货币的利率,中括号值为负数,远期汇率就低于即期汇率,称为贴水,中括号值称为贴水点。而在两种货币的利率都确定的时候,远期期限越长,升水点或贴水点就越大,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价差也越大。
比如说美元一个月期的同业拆借利率为2.46%,日元的利率为0.11%,美元/日元的即期汇率为120.45,用这些因素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月期美元/日元的远期汇率了:
一个月期美元/日元汇率=120.45+120.45×0.11%-2.46%×30÷360=120.45+-0.24=120.21也就是说,美元/日元一个月期贴水24点。
同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97年时中国银行的远期结汇价格高达8.4以上了。当时人民币资金市场紧缺,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高达两位数(假设为13%),而美元的同业拆借利率不到5%,以此计算四个月期美元/人民币的远期汇率为
四个月期美元/人民币汇率=8.27+8.27×13%-5%×120÷360=8.27+0.22=8.49
所以,当年确信人民币汇率不会贬值的进出口公司,利用中国银行公布的较高的远期结汇牌价,纷纷将未来出口收入的外汇与中国银行签定远期结汇协议,在别的公司还只能用8.27的即期牌价结汇时,他们已经可以享受到8.3、8.4甚至高达8.5的远期结汇牌价办理出口结汇,不到一亿美元的出口收汇,这些公司通过中国银行“外汇锦囊”中的远期结汇业务额外获得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汇兑收入。同样,在1999年,由于担心美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多次提高了美元的利率,使美元的同业拆借利率高达6.5%,而人民币的同业利率大幅度下降到3%左右,使中国银行的远期结售汇牌价由大幅度的升水变为大幅度的贴水,四个月期的远期售汇价格不到8.2,较近8.3的即期售汇牌价贴水了01,许多需要购买美元支付进口需要的公司又纷纷与中国银行签定远期售汇合同,同样的售汇金额,节省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购汇费用,极大改善了公司的经营效益。
远期汇率的计算公式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比较重要和有用的一个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发现:A/B货币对于远期汇率与A、B这两种货币汇率的未来变动趋势没有一点关系,远期汇率贴水(低于即期汇率)并不代表这两种货币的汇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下跌,只是表明A货币的利率高于B货币的利率;同样,远期汇率升水也不代表货币汇率在将来要上升,只是表明A货币的利率低于B货币的利率。远期汇率只是与A、B这两种货币的利率和远期的天数有关。掌握这点对我们运用远期业务防范汇率风险十分有用。
『伍』 各个国家的货币与中国的货币怎样换算
这个嘛 没必要出题 问我或网络搜索就可以 新闻上也有 1美元=7.3人民币 1英镑=14人民币 1 人民币 = 15 日元 1 欧元=11人民币 1法郎=不到2人民币 就知道这些了 网站搜索还有 这个几乎每星期都有变化 但一般很小变化 最近没看新闻 前段时间美国强力要求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值人民币 中国政府当然不能那么做 但又不能一点不理睬 就进行了小幅度增值 (原来1美元=8人民币 增值后=7.3人民币)
『陆』 货币换算怎么换
一个国家的一定单位的货币应折合多少外国货币,这一比率是如何确定的?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汇率确定的基础是不同的。在本金位制下,汇率是由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对比确定的;在纸币流通的制度下,汇率则是由同一时期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的。
在本金位制下,各国都规定了自己货币的含金量,将一国货币的含金量与另一国货币的含金量对比,就可以得出两国的铸币平价。例如,1929年英国规定1英镑含纯金113格令,美国规定1美元含纯金23.22格令,根据它们的含金量计算,英国的美国的铸币平价是113÷23.22=4.8665。也就是说,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元含金量的4.8665倍,即两国货币汇率为1英镑=4.8665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由于受供求影响,实际汇率会有时高于铸币平价,但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各国普遍实现了不兑换的纸币流通制度。各国货币不再公布含金量,或虽公布含金量,但已是名存实亡,下面就依其货币在同一时期的实际购买力对比来确定交换的比例。目前一般认为可以通过两国的进出口商品的物价水平的对比,来确定两国货币的汇率。由于各国物价经常变动,这时的汇率也往往是不稳定的。
黄金的价格也随时变动的
『柒』 货币怎么换算啊
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或比率,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折算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首先要确定以哪一国货币作为标准,即是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标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