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为什么需求量下降

货币为什么需求量下降

发布时间: 2022-05-07 18:56:00

① 如果流动资金需求量恒定。为什么货币需求量会下降

你好朋友,流动资金需求量恒定,货币需求量下降。他们两者是相互的所以说会有所下降

② 为什么物价上升货币需求增加,预期物价上升货币需求减少

价格总水平上升,也就是说东西卖得贵了,东西贵了就表示钱不值钱了,那么钱这种货币贬值了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用钱来换取物品,物品内在的价值是不会变的啊,所以会使人们的货币交易需求增加。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用钱来换取物品,可是价格总水平上升,需求降低了,即使用更多的钱换物品,不也还是货币交易需求降低了吗?
价格总水平上升就是以前100元的东西要200元了,其实这个时候人对物品的需求是不变的,但是钱在贬值啊,你再把钱存在手里可能200元都买不了了,或许要300、400了啊,钱贬值了人们就会想要把钱换成保值的物品,尤其像是金银这种东西啊,这个时候货币的交易就要往上涨了,需求就增加了。
这是因为物价上涨,持有货币就意味着时时刻刻遭受货币贬值的损失,而把货币换成黄金、房产等其他实物,却能保值,甚至有收益,因此在通胀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愿意持有货币。
那么,在通货膨胀下,消费者在某些方面的消费更加理性,比如一些耗材……另外一面,由于通涨,多数人这时肯定得把手中的货币换成更加稳健的资产,不动产房产等。这两者都会造成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的减少。供参考。

③ 为什么货币需求量下降会使利率下降

货币需求量下降会使利率下降原因:

从现实生活角度分析:

1,从预防动机看,人们持币是为了避免因流动性不足而造成损失。

2,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和利率。因此,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影响利率水平,而利率水平变动又影响货币需求量,从而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而有效需求的变动,在充分就业下,影响商品价格;在未充分就业下,则影响产出和就业。

3,预防性货币需求余额大小卢出现流动性不足时损失大小存在一定的间接联系,而其与利率成反向变化关系。因此,货币需求量下降会使利率下降。

(3)货币为什么需求量下降扩展阅读

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

1,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系一种相对狭义的货币需要量,认为货币源于商品交换并服务于商品交换。因此,货币需要量直接为流通中商品量所决定,货币过多或不足将引起市场物价涨跌,导致商品流通以及货币流通的紊乱。

这种观点看重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同时强调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贮藏中的以及结算抵减的货币量,不在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之列。

2,再生产过程对货币的需要量系一种相对广义的货币需要量,同时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与贮藏手段两种职能,认为货币对物价、储藏、投资、国民收入等都有相当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货币作为一种独立的资产发挥作用而产生的。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持有货币,实际是持有一种特殊的金融资产,由于贮藏中货币对利率和投资有密切的关系,贮藏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货币需求形式,因此不能把它排斥在货币需要量之外。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货币需求量

④ 为什么货币持有量减少,货币交易需求量就下降

货币需求量下降会使利率下降,是因为储蓄利益或利益驱动的影响。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投机性需求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通俗的讲就是利率越高。需要钱的人们因为成本增加而更不愿意贷款,货币需求减少,即二者是负相关的关系。
(一)从存款方面看,货币需求量下降,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相对增加。因为流动性增加,有更多的钱用于储蓄,银行向储户借钱的成本压力减小,于是利率就下降。反之,货币供应量少了,用于储蓄的钱也就相应减少,银行借钱成本压力增加,就会提高利率。
(二)从方面看,货币供应量相对多时,流动性增加,银行借钱成本减小,就会降低贷款利率。反之,货币供应量少了,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增加。就会相应提高利率。

⑤ 宏观经济学问题,为什么实际货币供给量下降了,会使利率上升

一、并不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而导致利率的上升.而是当一个国家实行的是紧缩型的货币政策时,一方面,在市场上,他会减少货币的供应量---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利率,既可吸引更多存款,亦可减少企业的贷款量---间接作用.当然还有提高税收等方式.这是为了冷却市场上消费过热 ---- 投资过热 ---- 物价盲目上涨 ---- 通货膨胀的连锁反应.
二、拓展资料;影响利率的六大因素:

1、信贷增速水平:信贷增速跟回购利率呈阶段性高相关。即当贷款增速较快时,市场资金面相对会紧张,同时回购利率上升。 自宏观调控以来,信贷增速同比逐步回落,银行贷款受一定程度的紧缩,银行资金大量流入货币市场,导致市场资金面宽余,市场利率不断走低。

2、外汇占款:近期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再次强化,导致大量外汇套利资金流入国内,造成基础货币供给上升,使资金面进一步宽余。

3、升息后储蓄存款出现回流:使部分银行资金面进一步宽松,而同时贷款增速依然处于相对低位,导致货币市场资金供给上升。

4、升息后货币市场基金价值凸现:导致基金销售规模大幅攀升,大量社会资金通过货币市场基金进入货币市场,导致短期市场资金供过于求。

5、通胀和升息预期:并不会直接影响短期资金成本和短期资金供求,但会直接影响投资人投资策略。市场普遍认为通货膨胀形势至少在短期内并没有改善迹象,因此依然存在强烈的升息预期。由于货币市场投资工具利率风险较低,是债券市场资金的避风港。出于此目的,导致债市资金纷纷云集货币市场,进一步导致市场资金供求失衡。

6、股票直接融资:近期股市直接融资处于停滞状况,客观上造成这部分参与一级市场的资金转向短期货币市场,同时也造成货币市场上短期融资需求减少。
三、一般说来,低利率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充裕

⑥ 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下降会减少货币的需求,从而降低利率

较低的价格水平表明市场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处于衰退状态。为了刺激需求,政府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降低利率,这样人们就不会在银行存那么多钱。其目的是刺激消费。
银行利率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短暂的关系。利率反映了国家的经济状况。如果国家利率高,就意味着国家经济状况较好,那么就会导致个人持有的货币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如果国际利率的下降表明国家经济形势低迷,就会间接影响到个人资金持有量的减少,这自然会影响到物价水平的下降。因此,就会出现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就是如果国家利率高,价格就会高,如果国家利率低,价格就会低。这样,从普通价格水平就可以直接看到国民经济的现状。
拓展资料
利率市场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市场在资金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使市场在资金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
目前,主流经济学理论主要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角度来描述利率的决定。在产品市场上,居民的“资本节制”倾向和对当期消费的时间偏好决定了储蓄函数,企业对投资回报的预期决定了投资函数。储蓄和投资共同形成产品市场的利率-产出均衡。
在货币市场中,由交易、防范和投机三种动机所形成的居民流动性偏好决定了货币需求,而央行决定了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形成了货币市场的利率产出均衡。因此,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决定了利率,这是理论上的利率市场化决策。

热点内容
股市黄昏星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5 15:15:00 浏览:495
建设银行股票历史最低是多少 发布:2025-07-05 14:43:57 浏览: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场 发布:2025-07-05 13:56:21 浏览:866
如何介绍基金定投业务 发布:2025-07-05 13:56:21 浏览:744
黄金期货浮动盈亏如何处理 发布:2025-07-05 13:47:41 浏览:251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5-07-05 13:39:43 浏览:126
股票历史财务指标查询网站 发布:2025-07-05 13:34:23 浏览:777
首旅酒店股票历史 发布:2025-07-05 12:29:18 浏览:606
佛山照明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7-05 12:21:47 浏览:48
对冲基金的对冲成本指什么 发布:2025-07-05 12:12:09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