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狭义的货币政策
Ⅰ 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含义是什么
广义货币的含义:
广义货币是“狭义货币” 的对称。狭义货币 (M1) 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由于各种定期存款一般可以提前支取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把它算作货币,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便于分析和控制市场金融活动。
依此类推,储蓄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易转手的短期债券等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准货币,也可按其流动性状况囊括进来,通常用M2M3等作代号进行分类统计,依次递增的准货币在流动性上依次递减。
各国中央银行对这些分类指标的规定有所不同,广义货币分类指标的多少在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
广义货币的含义:
狭义货币是“广义货币” 的对称。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狭义货币的现金,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是狭义货币中的存款通货。
(1)什么是狭义的货币政策扩展阅读:
广义货币发展历史: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Ⅱ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有哪些
货币政策分为广义的货币政策和狭义的货币政策,我们一般所说的是狭义的货币政策,即央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在金融领域所采取的方针和各项调节经济的措施。一般性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其作用有:1.通过控制货币量来稳定物价,维持币值的稳定。2.保证充分就业。3.通过调节货币总量,结构,投向,有效地调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比例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增减预算支出和增减税收来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使供需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财政政策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税收等。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最终目都是一样的,只是货币政策以货币供求量,利率为核心工具,财政政策以税率为核心工具。另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随机性较高,而财政政策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时,难以做出及时的反应,不宜对宏观经济进行短期和瞬间调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经常配合使用。
Ⅲ 什么是狭义货币
狭义货币是“广义货币” 的对称。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狭义货币的现金,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是狭义货币中的存款通货。
狭义货币一般用字母M1来表示:M1=M0(流通中货币)+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狭义货币的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制定及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依据。
(3)什么是狭义的货币政策扩展阅读;
狭义货币供给量是狭义货币定义下的货币供给量。从数量上看,货币等同于现金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的总量,即M1=C+D。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的一种对货币供给量的界定。
当时,虽然各位学者对区分货币与其他资产的具体标准看法不一,但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货币的主要作用在于增进经济中的交易效率及降低交易成本,因而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则应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特征。
由此推断,货币就是指那些广泛用作交易媒介的工具以及用于清偿债务的资产。从数量统计上看,则应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款。后人将此定义之下的货币供给量称为 “狭义货币供给量”。
Ⅳ 货币政策是指什么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狭义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广义货币政策 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Ⅳ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是当代各国政府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之一.
1、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2、狭义的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
3、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1)控制货币发行。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5)调整再贴现率。
(6)选择性信用管制。
(7)直接信用管制。
4、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
经济增长
(4)
平衡收支
Ⅵ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工具有哪些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 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Ⅶ 请问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是什么意思
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但由于历史原因,在不同国家其统计口径及表示方法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的经济统计中,常常以M3表示广义货币;而在英国,则以M4表示。
狭义货币:一般用字母M1来表示:M1=M0(流通中货币)+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狭义货币的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制定及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依据。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是狭义货币中的存款通货。
狭义货币(M1)=M0+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资料拓展:
货币的含义:
货币CCY(Currency)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货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资料链接:网络 广义货币网络 狭义货币
Ⅷ 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是当代各国政府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之一.
1、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2、狭义的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
3、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1)控制货币发行。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5)调整再贴现率。
(6)选择性信用管制。
(7)直接信用管制。
4、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 经济增长
(4) 平衡收支
Ⅸ 什么叫货币政策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