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失业如何影响货币

失业如何影响货币

发布时间: 2022-05-10 21:54:31

⑴ 通货膨胀与失业哪个对经济的影响大

失业
这要分阶段与情况的
我认为一般情况来讲还是失业影响大
因为通货膨胀如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
但是失业会直接导致消费减弱
当然也要分国家,比如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想对美国来说要低的多
所以美国对失业率更加敏感,而我国就没那么敏感
当然如果通胀达到一定程度的话我想他的影响力是毁灭性的
拓展资料:

1、通胀刚刚开始时,也即货币开始超发时,部分物价会上涨(商品供应量未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商品的价格自然上涨),企业家会认为是需求增加,于是扩大产能。于是经济表面开始繁荣,失业率下降。

2、如果通胀维持加速度增长,那么物价继续上涨,企业继续扩充产能,经济表面继续维持繁荣,失业率继续下降。

3、通胀要么一直加速度到货币体系崩溃(例如委内瑞拉),要么就要匀速或者减速。当通胀维持在固定的速率或者减速,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上涨。但产能已经增加了,而真实需求没有增加,于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就出现了。企业开始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通胀持续的时间越长,失业率越严重。

4、失业率上升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不再通胀,那么失业的人口会寻找机会,创业,经济会慢慢平复,失业率会再次下降。

综上所述,任何的通胀,都是一开始降低失业率,最后大幅提升了失业率。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周期。通胀造成了经济周期,而凯恩斯却说要通过通胀来解决经济周期。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唯一的影响是对一部分债务人。

通货紧缩时,人们的货币价值上升了,消费能力自然提升。只是静态的考虑持币需求上升是不准确的。对于工厂生产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存在工厂不愿意生产的情况(因为需求增加了)。

但通缩的影响只是一种理论推导。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通货紧缩。各种恐吓,让主流经济学家和人们非常恐惧通缩。

⑵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就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就高。
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进一步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曲线就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就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就高。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一种理论框架,现实中两者常常并不能达到均衡。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生产会萎缩,而且会有一部分劳动力资源闲置,即表现为失业。失业者是指年龄在规定范围段,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失业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失业程度的严重与否。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失业率过高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奥肯定律”论证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指出,当实际GNP低于潜在GNP3%时,失业率要上升1%。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率较高时,往往是实际GNP低于潜在水平的时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失业率的减少、就业率的增加同样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不仅存在着“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而且存在着“就业的经济增长弹性”。
2.失业率过高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和消费,不利于改善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工资,人们一旦失业将失去基本的生活来源,造成失业者甚至整个家庭逐步与贫困相伴。
3.失业率过高会引起诸多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
拓展资料: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使用国内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⑶ 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失业的

西方人的经济失业被解释为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接受收取现有工资水平的工作。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那些在考察期间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且正在寻找工作的年龄以上的人。就整体经济而言,一般称劳动年龄人口为某一年龄段的人,其中一部分人处于工作状态,被称为就业人员,一部分处于找工作却没有找到的人叫作失业。另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工作或不找工作,称为不在劳动人口中,这部分人称为失业人口。

拓展资料: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以“萨伊定律”为核心,认为供给可以创造需求,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并且每一种商品生产者都是理性的,都会尽力扩大生产、销售,使社会的生产、销售达到最高水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提出“非自愿失业”理论,认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有效需求,是决定社会总就业人数的关键因素。如果"有效需求"不够,充分就业就无法实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为前提,用工资和价格黏性来解释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工资具有短期黏性,而且随着劳动需求的变化,失业率不会得到充分调整。现代货币主义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地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它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如果政府通过增加货币量来刺激就业,而员工并未预见到实际收入下降,他们就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但是长期来看,不仅失业没有减少,物价还会持续上涨。
失业具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一般可分为两类: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尽管失业的社会影响很难被评估和测量,但是它是最容易被人感觉到的。作为社会单元和经济单元,失业威胁着家庭的稳定。如果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满足家庭的需求和需求,就会破坏家庭关系。来自西方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解雇带来的创伤不亚于朋友和朋友的去世或学业失败。另外,失业对家庭以外的关系有很大影响。失业人员丧失了自尊和影响力,在受雇人员中,面临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可能会丧失自尊和自信。最后,失业者的情绪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机会成本概念可以理解失业对经济的影响。如果失业人数增加,这个经济体本来可以由失业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就会失去。经济衰退中的损失,就像许多汽车、房子、衣服和其它东西被毁掉一样。在产出核算方面,失业人员的收入损失与生产损失相等,因此,生产损失是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这表明了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一个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化与产出变化的经验关系,即奥肯定律。西方人认为,奥肯定律揭示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极其重要的关系,它描述了实际 GDP的短期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的联系。

⑷ 失业率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失业率对经济的影响有:
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所以失业率指标通常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是经济市场上最为敏感的经济指标。一般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所以世界各国一般都会统计失业率。

⑸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通胀率和失业率有个菲利普斯曲线,两者关系相反,一般情况如此。因此,政策制定者选择在两者之间平衡。但也存在特殊情况,比如经济滞胀的时候,两者可能同时升高。

上世纪美国70年代就是如此。通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则相当复杂,他们之间没有一个确定的变化趋势,但是相互影响。一般来说,在经济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一样,比如当前,经济衰退、通胀也下降,但是失业问题似乎并不突出,当通胀问题政府完全可控的时候,政策取向必然是放松,经济就会复苏,工作也就好找了。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

⑹ 如果一国的经济处于国内失业,国际收支顺差的状况,适合采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

一国以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经济目标之一。顺差时,采取紧的货币政策,减少市场货币量,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出口。紧的财政政策则可减少企业的税后利润,影响企业的积极性而减少出口。
当然这里是针对这一个指标来讨论的,因为国家经济目标是多个的,双紧的政策会引起经济增长减速,从而影响就业等相关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紧财政政策的实际会对国内的经济影响比较大。
国内失业增加,国内经济下滑,因而要宽松财政政策以刺激生产;国内生产放缓而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外商品涌入本地市场,大量外汇结算导致货币流通紧张,所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矛盾,宽容货币政策是不是指政府可以多印钞,干预利率水平。收紧货币政策是缩减货币流通量,解决货币多发造成的通胀问题。
国内收支逆差,如果是资本型逆差,就意味着资本外流,造成国内货币供应紧张,导致利率上升、失业率增加、利率上升,应该适用宽容货币政策。
一、逆差加通胀,实行双紧。
二、顺差加通胀。实行扩货和紧财。
三、逆差加失业。实行紧货加扩财。
四、顺差加失业。实行双扩。
理论是这样的,但是具体情况具有局限性,对于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的解决,通过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因为货币政策只是能解决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金融项目,并不能解决经常项目的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处于第四种情况,采用的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还是没有解决,这就可以说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组合使用的情况,存在着扩张、紧缩的组合,形成4种组合。
在经济严重萧条时,扩张的货币政策与扩张的财政政策混用,会使经济体的产出增加。
扩张财政政策:政府减少税收、增加开支,就会增加国民收入,进而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这样就会使国内失业率降低。
扩张货币政策:增发货币、降低利率、投资刺激。增发货币会使本币的汇率降低,进而刺激出口,吸引更多外资;降低利率则增加贷款、刺激投资促进本国生产进而使进口降低。这样就会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降低贸易逆差。
我说的只是帮助你理解问题,真正意义上说:当两种政策混用时,就不能加以单独的分析,要考虑两种政策的交互影响,当政策中的各种因素发生相互作用时,就会是政策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有可能与实行政策的初衷相悖。比如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就使利率变得不确定。
这就是开放经济宏观失衡的四种情况。有一个很著名的斯旺图示。
一、逆差加通胀,实行双紧。
二、顺差加通胀。实行扩货和紧财。
三、逆差加失业。实行紧货加扩财。
四、顺差加失业。实行双扩。
二和三会出现政策困境。
扩(紧)财代表扩张(紧缩)的财政政策。扩(紧)货代表扩张(紧缩)的货币政策。
人民币为什么不能自由兑换,要进行外汇管制?这是因为:(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不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⑺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是什么

通货膨胀与失业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菲利普斯曲线体现。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经过改造,菲利普斯曲线通常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间的关系时不同。
拓展资料
1、通货膨胀率,经济学词汇,指一般物价总水平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上涨率。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价格指数的上升和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来表现。通货膨胀率,也称为物价变化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程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程度。
2、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就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仍有未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2013年,中国首次向外公开了调查失业率的有关数据。失业率英文解释为“Unemployment occurs when people are without work and actively seeking work”, 译为没有工作且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没工作且在此前4个星期中不曾试图找工作的人,不在此列。来源:《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占总工作的人(除了小孩,老人,不能工作者)的百分比,也可以译为失业率。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属滞后指标范畴。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信号,可导致政府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使央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在美国劳工部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市场上投资者对其非常关注。

⑻ 失业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充分就业是指将失业率降到一个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

关系:

  1. 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加,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升。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要实现物价稳定,又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减少。

  2. 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信号,可导致政府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使央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

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

热点内容
理财负收益如何解决 发布:2025-05-14 20:27:55 浏览:715
在哪里查所有基金 发布:2025-05-14 20:18:22 浏览:957
股票交易怎么设置自动止损点 发布:2025-05-14 20:08:22 浏览:413
基金三买三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4 20:01:55 浏览:929
股票多少个交易日无买卖退市 发布:2025-05-14 19:40:40 浏览:669
退市股票不确权重新上市能交易吗 发布:2025-05-14 19:40:34 浏览:918
如果退市持有股票怎么办 发布:2025-05-14 19:30:44 浏览:668
一般至少多少亿市值没有庄家 发布:2025-05-14 19:24:04 浏览:907
股东抛售股票的影响 发布:2025-05-14 19:15:34 浏览:833
退市的股票一般还留有散户吗 发布:2025-05-14 19:14:08 浏览: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