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货币升值最多
1. 日元对人民币升值高峰是哪年最高峰是多少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最高是2011年初,福岛地震之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最高价100日元=8.574人民币
2. 人民币什么时候开始升值的升值多少了
人民币在2005年7月29日开始升值.到了今天人民币已经升值了1.44元,升值的幅度为18%
3. 人民币升值
上图是过去二年来,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走势。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2005年7月21日之前,人民币兑美元一直是固定汇率,1美元兑换8.28元人民币。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改为实行浮动汇率,汇率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升值2.1%。
在此之后,人民币便开始一路升值。开始的时候,速度还比较平稳,半年的时间才升值了5分。在2006年1月以后,升值速度开始加快。2006年5月15日,第一次突破了8元心理关口。此后,更是加速升值。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简直出现了暴涨走势。
9月初,1美元兑换7.96元人民币,到了9月底,1美元只能兑换7.90元人民币了。一个月的时间,人民币将近升值了1%。不要小看这个1%,要知道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大约相当于22000多亿美元,那么升值1%就意味着,中国人可以不用多花一分钱就从美国多进口220多亿美元的商品或服务。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那么,为什么人民币在9月份会出现疾升走势?下面我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件,不加分析,大家自己体味。
* 9月16日,美国新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在新加坡说:“在短期,内人民币需要表现出比目前更多的灵活性,改革的步伐应当更快一些。”
* 9月22日,胡锦涛会见保尔森。
* 9月16日~2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从7.96元升值到7.92元。
* 9月26日,美国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表示,正在考虑推迟表决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报复提案。
* 9月28日,舒默和格拉厄姆表示,放弃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议案。
* 9月26日~2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从7.92元升值到7.90元。
* 9月2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反弹到7.91元,这是三周多以来第一次反弹。
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请看我的分析文章《人民币汇率法则》。
4. 什么时候钱币升值
这个要看你是什么币,是古币,还是现在的旧币,是中国币,还是外国币。古币民国以前的都值些钱,具体看是铜钱,元宝,银币,金币,还是刀币银锭,银票。那个朝代,年号,会根据不同时期,发行量,工艺情况而定价。保存越久越值钱,基本一直都会升值,只是升值多少问题。
5. 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涨幅,人民币为什么会大幅升值
从人民币汇率5月底以来一路升值的曲线,你可以感受到人民币升值有多猛。9月1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一美元对人民币6.7825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调升397基点,升破6.8关口。拉长时间来看,5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1316,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了3491个基点。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涨声一片”。 9月16日上午,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一度升破6.77关口。
6. 人民币什么时候会升值
现在人民币在国际上就是升值的,现在国家一直提倡扩大内需,就是为了给多的企业以发展空间
满意请采纳
7. 为什么这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在持续
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人民币近10年都处于升值趋势中,人民币升值是以人民币汇率下降形式反映出来的,即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金额减少。1994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6212,1995年为8.3490,1996年为8.3143,到2003年为8.2770(国家统计局,2004),人民币汇率近10年下降了4.1%。从2001年开始连续3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8.2770,2004年1—5月人民币汇率累计平均仍为8.2770.2003年以来,人民币再一次面临升值压力,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欧盟、日本等不断施压,希望迫使人民币升值。国内外理论界也有人依据各种模型估算出人民币“应升值的幅度”,高的估计达到50%以上,低的估计也有15%以上。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从1994年至今,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均为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2002年达到2864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了5.55倍。从人民币购买力评价(PPP )看,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世界银行,2002)。从通货膨胀率差异看,美国自1998年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3%,中国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CPI )为-0.3%,比美国低2.53%。1978—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年均增长9.3%。这2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看,中国同业银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中国的短期利率比美国利率高1.5个百分点。在国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个百分点。此外,2002年上半年开始,美元由强走弱,人民币跟着美元一起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背离。在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情况下(1993—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至少比同期美国制造业高1.5个百分点),人民币反而随着美元贬值,使得贸易逆差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些都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上讲,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国际政治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有学者特别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如西方国家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造成美国就业机会减少的因素不是中国,而是全球化竞争的无形之手。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实际上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以及美元贬值的J曲线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内容。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加入WTO以后,中国处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8. 中国人民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升值的今年预计还升吗
人民币升值并不纯粹是一个好的现象,对出口企业而言它的升值会导致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利润减少,但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百姓而言将会增加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刺激对进口产品的消费,而且对于其升贬值问题,并不是由我国政府当局自己说了算,更多的是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今年的货币升值大部分原因是美国经济危机导致负债严重,当美元贬值后可以减轻其债务,例如美国欠中国10亿美元,按以前的汇率套算,美国将付给中国价值80亿多的人民币,而现在只需付60亿多,近20亿的债务就因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而消失了。
我估计人民币升值可能性不大,此次升值也是美国政府施压很久之后的结果,短时期内如果再有变动会导致本国货币不稳定,一些炒汇率的人钻空子,使得经济危机更复杂,就像97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因为泰铢的不稳定导致索罗斯的对冲基金钻空子,将泰国政府的货币体系摧垮.
9. 未来升值空间最大的虚拟货币
未来升值空间最大的虚拟货币前五归纳
1、ETH-以太币。以太币总市值507.24亿美金,占全世界总的市值的10.1%,商品流通总产量1.13亿,24小时成交量77.87亿美金,发布了324交易中心。
2、XRP-瑞波币。瑞波币总市值109.46亿美金,占全世界总的市值的2.18%,商品流通总产量436.85亿,24小时成交量20.94亿美金,发布了238交易中心。
3、LINK。LINK总市值65.37亿美金,商品流通总产量3.五亿,24小时成交量20.27亿美金。
4、 BSV-BTCSV。BTCSV总市值29.4亿美金,占全世界总的市值的1.18%,商品流通总产量1827.16万,24小时成交量22.34亿美金,发布了152交易中心。
5、LTC-以太币。以太币总市值38.11亿美金,占全世界总的市值的0.97%,商品流通总产量6399.七万,24小时成交量18.13亿美金,发布了297交易中心。
拓展资料:
虚拟货币
1、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知名的虚拟货币如网络公司的网络币、腾讯公司的Q币,Q点、盛大公司的点券,新浪推出的微币(用于微游戏、新浪读书等),侠义元宝(用于侠义道游戏),纹银(用于碧雪情天游戏),2013年流行的数字货币有,比特币、莱特币、无限币、夸克币、泽塔币、烧烤币、便士币(外网)、隐形金条、红币、质数币。全世界发行有上百种数字货币。圈内流行"比特金、莱特银、无限铜、便士铝“的传说。
2、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资和交易虚拟货币不受法律保护。
3、2021年5月18日晚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公告明确表示,有关机构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同时提醒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财产和权益损失。
10. 人民币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升值的
人民币汇率改革大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09:30 国际商报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
2003年起: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
1997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在较窄范围内浮动,波幅不超过120个基本点,并没有随宏观基本面变动而波动。
1996年12月1日:中国实施经常帐兑换,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为8.3兑1美元。在此之后,汇价固定在8.28兑1美元,上下浮动的幅度很小。
1994年:采行所谓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符合外汇调剂市场的8.70兑1美元。
1990年11月17日:由1美元换4.7221元人民币调到1美元换5.2221元人民币,贬值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相当大。
1989年12月26日:由1美元3.7036元人民币调到1美元换4.7221元人民币。
1986年7月5日:由1美元换3.1983元人民币调到1美元换3.7036元人民币。
1985年1月1日起:取消贸易内部结算价,重新实行单一汇率,l美元合2.7963元人民币。
1981-1984年:官方牌价与贸易内部结算价并存。
1981年起:人民币实行复汇率,牌价按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1980年:中国银行(4.99,0.26,5.50%)1980年设立外汇调剂中心,持有外币者可在调剂中心向需要者出售外币。人民币由1981年的1.50兑1美元下贬为1984年的2.30兑1美元,并在1993年之前,再贬为5.8兑1美元。
1971年:在以美元为基础的布列敦森林协定1971年崩溃后,许多国家采行了浮动汇率机制,容许由市场决定各主要货币的汇价。
1970年:中国在1970年代末期推行经济改革,以建立比较市场化的体制,并实施货币双轨制,人民币只在内部通行,至于外籍人士则必须使用外汇券。
1953至1972年:在中国1953至1972年的苏联式计划经济全盛期,人民币固定在2.42兑1美元价位。为维持这种不切实际的汇率水平,中国政府采行严格的兑换规定,要求所有企业和个人向指定银行出售手中外汇。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成立,并发行人民币作为中国的新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