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印度货币怎么改革

印度货币怎么改革

发布时间: 2022-05-16 13:45:35

Ⅰ 印度为什么要废钞:印度为什么要深夜作废大额纸币

根据权威经济学者发表的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清理地下经济。

印度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清理所谓的地下经济。其实印度的国家经济很大程度上靠纸币来运行的,大量的货币囤积到民间,无论对于经济的正常运转还是对于国家财政税收来说,其实都是不太容易整顿的秩序。

两个原因——通货膨胀、财政赤字

在金融史上,废除货币或者变换货币,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通货膨胀特别严重,第二个财政赤字难以控制,印度这次恰恰反映的真实原因就是这两个。

第一个通货膨胀,从2010年开始,印度的通胀率是7.5%,从2010年开始到2016年,印度央行一月份自己公布的预测,2016年的通胀率是在6%左右,也就是说通胀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第二个财政赤字,印度政府债务这十几年像滚气球一样越滚越大,已经滚到难以控制,这两项加在一起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它经济增长的速度,所以这才是它最深层次的原因。

以清理现金市场的形式清理地下经济。它的支付系统基础设施不太发达,如果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就不会有那么多到人到银行去兑换现金,这样国家因为地下经济比较发达,所以现金交易才比较发达。

为了整顿这种秩序,可能莫迪政府才做这种努力,要清理现金市场,以清理现金的形式清理这个事,另外就是他将来强迫走现代的支付系统,也就是电子交易这样的系统,其实对于整个地下经济的控制会比现在要好的多。

Ⅱ 印度货币改革什么时候结束

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
莫迪将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
因为他的目的很明确,让黑钱吐出来。
显然这不是很快能够解决的。
耐心看吧~

Ⅲ 印度废钞原理,怎样实现他打击黑钱的目地

印度废钞令其实是为了躲避美国剪羊毛。因为印度在日本那里得到消息,美国的金融巨头想做空印度。所以突然下令废钞,结果就是牺牲了几个点的GDP,但是成功的避免了美国的剪羊毛。
美国现在很饿,全球找猎物,日本已经被剪了(上万亿养老金贡献给美国爸爸了),德国也被剪了(大众和德银事件),但是这点对于美国这个体位来说一分饱都没有。。所以又在找猎物,本来想找中国,但是上次剪中国的羊毛结果被反剪羊毛,大批资金被困上海房市。
这次印度入侵中国边疆事件也是美国策划的一个局,目的还是要剪印度的羊毛。中国也参与了。。还有几个大佬也一起参与了,这次印度怕是在劫难逃了。
这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印度GDP2万多亿美元 国债5000亿美元 外汇储备3700亿美元, 也就是 印度现在很缺钱,所以废钞令直接就是血洗了印度小资创业者的原始资本,后面印度又来了一招税制改革又血洗了众多土邦的血汗钱。。。

Ⅳ 印度取消大额纸币,对中国经济会造成影响吗

看腾讯的专题
世界各国的吐槽。不过,印度国内的网友却认为这是好政策,阵痛的代价值得承受,觉得这招确实能够对付严重的假钞、贪腐和洗钱行为。废除大额钞票和走向“无现金社会”,会是反腐的一着妙棋吗?
要点速读
1不同于中国网友的普遍嘲讽,在印度国内,大部分网友都对这一政策表示了支持。他们认为混乱是短暂的,但长期来看会有很大好处。 2减少现金使用,能够有力应对假币、贪腐、黑钱、逃税等现象,是可以尝试的方向。
不出意外的,印度政府的废钞政策引发了大规模混乱,但许多印度网友对此依然大力支持,甚至认为这是激动人心的改革

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同一天,印度总理莫迪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即日起原先使用的500与1000卢比纸币作废,同时推出面额为500和2000的新卢比,旧纸币可在一定时期内兑换或存到银行。1卢比约等于0.1元人民币,莫迪的这一政策相当于中国废除50元和100元人民币钞票,这种做法影响范围有多广、影响程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不少人猜想,莫迪刻意选择在美国选举出结果的时候公布这一政策,是为了降低关注,减少国际媒体的批评。

废钞政策引发了混乱,受到了许多批评
但废除大额钞票引发混乱的报道,还是很快就全世界都知道了。比如造成了人民财富损失,因为有太多的人想把手头的500和1000卢比纸币兑换出去,所以宁可用1张废除了的500旧卢比向愿意的人兑换4张还可以用的100卢比。比如在引发通货膨胀,许多东西价格立刻上涨了20%以上,甚至据路透社报道,在孟买仍然可以用旧版钞票买到盐,但是商家要价是原先的10倍。废钞政策还引发了一些更严重的事件,比如有报道称一家医院拒绝接受旧版纸币,不同意收治一个婴儿,结果婴儿夭折了。还有报道称,特兰伽纳邦的一名妇女因政府突然宣布新政策自杀,原因是她刚卖了房子收到560万卢比的现钞,听到消息后以为全部作废了,所以寻了短见。
不少中国网友非常关注莫迪政府的这一新政策,但很多人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这或许是因为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喜欢“中印比较”而产生的竞争者心态,以及印度在中国网络文化中被塑造成“雷人”形象而造成的。很多人嘲笑印度政府乱折腾,认为这类似朝鲜当年的政策,肯定会失败。一些人则斥责印度政府做法过于忽略了底层人民,认为印度农村广大消息闭塞、教育程度落后的人会因此受到很大损失。
不过,在印度国内,大部分网友都对这一政策表示了支持。他们认为混乱是短暂的,但长期来看会有很大好处,印度时报一位读者表示“莫迪出重拳打击黑钱,打击腐败,打击假币,打击犯罪,向莫迪致敬,我们支持你”,另一位则呼吁“大家别恐慌,这是开创性的改革,不是倒退”。在英文知识问答社区Quora上,更是有许多网友表示了对这一政策的兴奋之情,认为这是莫迪的大手笔,是历史性的光辉决定。

印度网友对莫迪的政策普遍持支持态度
莫迪政府的出发点是打击假钞,而且相信这一做法还能够打击黑钱和腐败

何以印度网友对政策引发的混乱不甚在意,而要支持这一政策呢?这恐怕还是因为,长期以来,印度人民对经济社会现状有着切身的不满,废除大额旧钞票是针对性地应对这些不满的。而且莫迪是以底层人民代言人、以改革者的姿态成为印度总理的,因此人们对莫迪的政策抱有较大期待。
具体来说,这一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应对假钞。印度的假钞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七、八年前,根据印度情报机构和印度央行的数字,当时印度流通的卢比假钞总额多达510亿美元,而印度卢比真币的总额也就1400亿美元。照此推算,印度市场上流通的卢比中假币占到了大约25%。而近几年情况更加恶化,据印度央行的说法,2011年到2016年,印度纸币的供应量只增加了40%左右,但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纸钞在市面上的流通量却增加了76%和109%,原因就是极大一部分是假钞。这些假钞甚至被用来资助与印度政府敌对的恐怖分子。之前假钞之所以泛滥,很大原因就是旧钞的防伪技术不过关,在流通中不易被识别,这次废除大额旧钞的举动,可以直接让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流通假钞失去价值。

印度流通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假币、黑钱
其次,这一做法可以应对印度严重的黑钱、腐败和逃税现象。有印度网友举了一个例子,称一个使用欺诈手段经营采矿业的大亨,每天的黑钱收入多达1.6亿卢比,基本上用的都是现金。这位网友认为现在这个人的钱都作废了,由于是黑钱,他也没有办法进行兑换。同样,印度严重的贪污行贿行为也基本上是通过大额钞票方式进行的,新政一出这些见不得光的钞票也没法使用了。印度逃税现象也非常严重,因为用现金交易可以规避会计、审计方面的记录,印度政府收到的企业所得税比应收的要少上许多。
不少人提出疑问,很多政府官员和政党领袖就是贪腐分子,难道他们不会提前得到消息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废钞政策执行得相当隐秘,只有极少数政府首脑和央行、安全部门的官员才知晓此事,因此很多印度人认为政策效果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但是,印度政府在废除旧钞的同时,又发行了新的大面额钞票,那么这种做法还有意义吗?不会出现新的假钞、黑钱、腐败和逃税现象吗?
莫迪政府的目标是尽量降低现金的使用,“无现金社会”的确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在印度政府推行新政的时候,有个说法不胫而走。说新推出的2000卢比钞票,上面都带有微型GPS定位装置,从而印度政府能够清楚知道钱的动向,从而能够杜绝黑钱和腐败行为。但这只是个美好的设想,实际上印度官方从未提过这个说法。主要是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不现实,纸钞的厚度是容不下一个GPS芯片的。
但因此就以为发行了新钞没有意义,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发行新钞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使用,因为完全没有大额钞票是不利于现实中的交易活动的。但是印度政府可以控制新钞发行的数量,让其仅满足流通的基本需要即可。更多的流通需求,可以通过电子货币来解决,也就是说印度正在谋求建设“少现金社会”或“无现金社会”。这就是与以往废除旧钞发行新钞政策的本质区别,像印度1970年代曾经做过的那样,因为当时没有办法实行电子化货币,回收销毁多少旧钞就得发行多少新钞,因此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腐败很快能卷土重来。但这一次情况就不同了,只要政府能很好地控制大额新钞的数量,加上新钞使用新的防伪技术,那么对假钞、黑钱、腐败和逃税现象依然是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备作用。

“无现金社会”能够有效减少腐败
对于“无现金社会”,印度政府是有所准备的,印度这些年建立了全球最大生物识别数据库——Aadhar项目,以及配套打造的UPI统一电子支付系统,这两个项目使得印度人民有办法进行放心的电子交易。再加上智能手机在印度的兴起,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少现金社会”,至少在许多城市地区让电子支付得到通行,是有可能的。虽然印度在这方面的条件比不上丹麦、瑞典等同样尝试建立“无现金社会”的国家,但关键在于民众对现状感到不满,对莫迪政府有足够的支持。而且对于印度人来说,电子支付化导致的隐私问题是相对次要的,能够反腐、对付假币黑钱、增加安全感是更重要的。除了印度外,其他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也在尝试尽量减少现金,如尼日利亚,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情形与印度很大不同,但减少现金使用,确实是可以值得借鉴的反腐的做法。

Ⅳ 中国对印度换旧币看法

笑而不语,乐观其成
历史学家表示,没文化,真可怕,昔日老蒋在发行金圆券的教训就历历在目,印度是不作不死

按照计算,当前印度流通货币中的60%是大面额的,一下子禁止使用,然后新的兑换工作又很缓慢(印度银行业大约是180-190万人,柜面人员按照1/3计算,也就是6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是空白)

结果是什么——通货紧缩,市面上没有可流通的货币了
参考昔日上海的情况,结果是什么?老百姓恐慌性采购,商家涨价,进一步通货紧缩
由于缺乏一般等价物,只能使用外国货币或者以物易物
结果就是印度卢比反而被驱逐出市场
经济崩盘

这次有剪羊毛之嫌,有权的有关系的早就转移了

Ⅵ 在印度,为何不允许外国人将货币带出境

在印度,不允许外国人将货币带出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影响印度国内自己的货币的流通。

印度是一个很穷的国家,每次发行货币的数量都是有限的,而且根据印度的国情和市场情况,发行的货币是一定的,如果外国人到印度游玩以后都带走部分的卢比,那么就会影响到印度当地人的货币使用情况。毕竟印度还没有扫码支付,还是需要支付现金的。之前发行了新币后要兑换的时候,就大排长龙。

所以如果想要留一部分的卢比当作纪念的话,那么在最后的时候要确认一下自己剩下了多少钱,尽量提前兑换掉或者花掉,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Ⅶ 印度有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印度政府和印度央行已经就一项货币政策架构达成一致,该架构将令管理通胀成为央行政策决策中的关键决定性因素。
据上周末在印度财政部网站上公布的声明显示,作为这个架构的一部分内容,印度央行将以在截至2017年3月份为止的一个财年中把通胀率压低至4%为目标,上下浮动2%。
印度央行一直都在利用多项指标作为货币政策行动的指导,如经济增长速度、汇率、通胀和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等。据上述协议称,现在货币政策的目标将主要是维持物价稳定性,同时考虑保持经济增长的因素。
孟买证券公司Anand Rathi Securities的首席经济学家Sujan Hajra称,新的架构将令印度央行的政策决定更加接近于某些大型西方经济体的模式。举例来说,政策决定将以通胀为唯一的重点,而美联储也同样以控制通胀和失业率为使命。
虽然这项协议设定了通胀目标,但同时规定将由印度央行行长来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需要采取的最合适的措施。如果这个目标未能达成,则印度央行将需向政府汇报原因,并汇报该行计划采取的补救措施。
在2013年底,印度的零售通胀率上升至两位数,促使当局更加关注通过货币政策来大幅压低通胀率的问题。今年1月份,受一系列加息措施以及能源和粮食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印度的通胀率已经下降至5.1%

Ⅷ 8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的货币新政或引发怎样的经济问题

莫迪此举目的有四:反腐、打击黑钱、打击假钞、打击恐怖主义。印度民间存有大量现金,国民习惯现金交易尤其是在行贿受贿时。新钞票的流通将受到监控,受贿的官员手中的现金将无所遁形。USA Today此前的报道曾指出,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黑钱”交易排名第四,从2004年至2013年间,每年有510亿美元的黑钱在印度流动。

莫迪新政将会对印度经济带来3方面影响:
1、那些和货币挂钩的资产会因此增值,比如卢比对美元的汇率波动。
2、短期内印度经济会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乱,但长期来看积极影响将成为主流。尤其对印度的创业项目来说更是重大利好,创业项目的融资多来自于报过税的“白钱”,莫迪总理的新政后,“白钱”池子会得到很大补充,创业项目将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发展是必然的。
3、移动支付企业,移动支付网关企业,甚至比特币的业务都将得到极大发展。

Ⅸ 国际货币体系的体系改革

背景 随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改革国际货币制度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1972年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决议,成立一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加的国际货币制度和有关问题委员会(即二十国委员会,在十国集团外增加了澳大利亚、印度、巴西、摩洛哥、埃塞俄比亚、阿根廷、墨西哥、扎伊尔、印度尼西亚和伊拉克),讨论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但在如何制止由于美元泛滥而造成的国际货币动荡局势,以及如何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等问题上,美国和西欧国家之间矛盾重重。西欧国家要求美国恢复美元兑换黄金,以清偿美元债务;而美国则坚持要等其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后再解决,主张创立一种由国际机构管理的固定的国际货币,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具有世界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西欧国家尤其是法国主张用黄金取代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认为现阶段黄金仍是政府间办理清算的重要手段,而美国则主张减少黄金的货币作用,实现黄金非货币化,使之成为一种金属商品。由于各方意见分歧,使二十国委员会成立时原定在两年内提出货币改革方案的计划无法实现。1974年6月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原则性的“改革大纲”便结束了工作。同时成立了一个临时委员会代替二十国委员会继续就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进行研究,并于1976年1月就取消固定汇率制、肯定浮动汇率制、各成员国可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废除黄金官价、取消有关基金份额中的25%须以黄金缴付的规定,以及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等问题达成协议,即《牙买加协定》。但这些改革与发展中国家要求根本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愿望相差甚远。1968~1987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南斯拉夫等77个发展中国家(即七十七国集团)先后举行过 6次部长级会议,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行动纲领,通过了《哈瓦那宣言》。其主要内容是:制定一个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新战略,把债务的偿还额同实际偿债力挂钩;增加多边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免除较穷发展中国家所欠官方发展援助项下的债务;通过各种渠道如官方发展援助、出口信贷和直接投资等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流入量;稳定货币汇率;增加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大幅度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设立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加的部长代表委员会,审议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等问题。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货币多边谈判提供了一个较为统一而完整的指导方针。但这些建议由于遭到发达国家反对,一直未能实现。
改革创造超主权储备货币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
理论上讲,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首先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其次,其供给总量还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第三,这种调节必须是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历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既可能因抑制本国通胀的需要而无法充分满足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能因过分刺激国内需求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理论上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即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
当一国货币成为全世界初级产品定价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后,该国对经济失衡的汇率调整是无效的,因为多数国家货币都以该国货币为参照。经济全球化既受益于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又为发行这种货币的制度缺陷所害。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不仅储备货币的使用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发行国也在付出日益增大的代价。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
二、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1、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张虽然由来以久,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上世纪四十年代凯恩斯就曾提出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值基础建立国际货币单位“Bancor”的设想,遗憾的是未能实施,而其后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显示凯恩斯的方案可能更有远见。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于1969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下称SDR),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但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
2、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做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三、改革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
重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可能是个长期内才能实现的目标。建立凯恩斯设想的国际货币单位更是人类的大胆设想,并需要各国政治家拿出超凡的远见和勇气。而在短期内,国际社会特别是基金组织至少应当承认并正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对其不断监测、评估并及时预警。
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SDR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同时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这需要各成员国政治上的积极配合,特别是应尽快通过1997年第四次章程修订及相应的SDR分配决议,以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
SDR的使用范围需要拓宽,从而能真正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
●建立起SDR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改变当前SDR只能用于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结算的现状,使其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
●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不仅有利于加强SDR的作用,也能有效减少因使用主权储备货币计价而造成的资产价格波动和相关风险。
●积极推动创立SDR计值的资产,增强其吸引力。基金组织正在研究SDR计值的有价证券,如果推行将是一个好的开端。
●进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可将GDP作为权重考虑因素之一。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对其币值的信心,SDR的发行也可从人为计算币值向有以实际资产支持的方式转变,可以考虑吸收各国现有的储备货币以作为其发行准备。
四、由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更是加强SDR作用的有力手段
1、由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将全球储备资金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管理,并提供合理的回报率吸引各国参与,将比各国的分散使用、各自为战更能有效地发挥储备资金的作用,对投机和市场恐慌起到更强的威慑与稳定效果。对于参与各国而言,也有利于减少所需的储备,节省资金用于发展和增长。基金组织成员众多,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以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为职责,并能对成员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监督的国际机构,具备相应的专业特长,由其管理成员国储备具有天然的优势。
2、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储备,也将是推动SDR作为储备货币发挥更大作用的有力手段。基金组织可考虑按市场化模式形成开放式基金,将成员国以现有储备货币积累的储备集中管理,设定以SDR计值的基金单位,允许各投资者使用现有储备货币自由认购,需要时再赎回所需的储备货币,既推动了SDR计值资产的发展,也部分实现了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甚至可以作为增加SDR发行、逐步替换现有储备货币的基础。

Ⅹ 印度货币与度量衡制度是什么

印度的货币是卢比,度量衡采用公制
完全没有英国的影子

热点内容
长春燃气股票会退市吗 发布:2025-05-14 08:38:50 浏览:749
爱康医疗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5-14 07:45:06 浏览:849
期货跌多少算垄断 发布:2025-05-14 07:41:35 浏览:108
退市整理板的股票是怎么显示的 发布:2025-05-14 07:41:35 浏览:816
股票交易系统怎么购买国债 发布:2025-05-14 07:30:10 浏览:229
迪康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4 07:29:01 浏览:707
全国股转系统挂牌股票交易知识 发布:2025-05-14 07:21:56 浏览:413
燃气期货一点多少钱 发布:2025-05-14 07:08:03 浏览:326
中国南方航空股票投资公司分析 发布:2025-05-14 07:08:02 浏览:153
今天基金为什么都在跌 发布:2025-05-14 07:06:27 浏览: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