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的增函数是什么

货币的增函数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5-18 04:34:22

❶ 货币发行为什么是利率的增函数

利率可以看着是货币的价格,供应量相对增大利率会降低。但是当货币需求增加的时候,供应量增加也并不一定就利率下降;只有相对货币需求增加供应,利率才会下降。 当然,货币量增加都会导致通胀。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它是跟随需求来自我调节的,如果有需求,它的收入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相关,通常是贷款量越大,收入越高。因此,商业银行并不根据通胀来进行自我调节利率;除非降低利率会导致银行自身收入下降,否则,银行会降低利率来扩大贷款量以扩大自身收入。也就是说,商业银行认可的最高通胀率与国家或者社会认可的通胀率完全不是一回事情。

❷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
因此这句话是对的

❸ 货币发行为什么是利率的增函数

你说的这个是可贷资金理论
而且他的本意是信用创造是利率的增函数
就是说,利率越高银行的二次放贷所创造的货币会越多,所以货币发行会越多
你所找到的矛盾之处在于你套入了IS=LM理论里面的货币发行与货币需求的均衡
在这里货币发行是由国家控制的,并不由利率决定,只是配合货币需求以使其均衡
而且是存在非均衡点的,这个非均衡点就是国家用来调控的手段
不然无论什么时候货币供给都配合货币需求就又会导致经济危机了
这个是凯恩斯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解释国家调控的必要性
你所说的货币供给在货币需求很低时达到的均衡的确是很少的,但是你的理解有两个偏差
一个就是货币供给是很少,但是国家会努力加大货币供给使其逃开LM曲线垂直区域,所以你所说的“应该减少”是不成立的
第二就是问题的理解方式不对,这个在一开始就已经指出了

以上~

❹ 货币需求函数的问题

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不变,收入增加,利率上升。可以从两方面理解:(1)由于收入和货币需求是正相关,所以收入增加,对货币需求也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所以利率提高,对货币的需求减少,对有价证劵的需求增加,从而保证货币市场均衡。(2)货币市场均衡方程M\P=k*Y-b*I,其中k是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b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M\P是实际货币供给。从方程上看,货币供给M\P不变,收入增加,即kY增加,要使等式两边相等,则bI也必须增加,由于b在短期内看做是不变的,所以利率I增加。

❺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以下三种动机:

一是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

二是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

三是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

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

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与投机需求(L2)之和。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L2=L2(i)。但是,当利率降至—定低点之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即进入了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这样,货币需求函数就可写成:

❻ 怎样理解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从对经济主体的需求动机的研究出发的。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③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与投机需求(L2)之和。
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

❼ 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 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吗

不是。

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因此构成货币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

2、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财产。二者缺一不可,有能力而不愿意持有货币不会形成对货币的需求,有愿望却无能力获得货币也只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

(7)货币的增函数是什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概念,它主要考察在特定的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意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❽ 货币需求函数的货币需求方程式

货币需求函数的雏形是有关货币需求的方程式,主要有I.费希尔的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式(M=kPy)(见剑桥方程式),以及J.M.凯恩斯的物价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因变量单一,主要说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并带有恒等式的属性,不宜视为规范的函数式。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根据其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把货币需求分解为交易(含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两类。指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投机需求的提出及分析系凯恩斯首倡。凯恩斯通过对货币与债券的流动性进行分析后提出,投机货币需求产生于债券利率的不确定性。个人预期利率仍将上涨时,将持有债券而不持有货币;预期利率将会下跌时,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债券,因此,利率对投机性货币需求具有很大的影响。就整体而言,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很高的弹性,并且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可用函数表示为:
L=L1(Y)+L2(i);L1Y>0,L2i<0
式中L为总的货币需求,L1为交易性货币需求,L2为投机性货币需求,Y为名义收入,i为利率。L1Y为L1对Y的导数,L2i为L2对i的导数。L1与收入同方向变动,所以L1Y>0;L2与利率反方向变动,所以L2i<0。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 J.托宾、W.J.鲍莫尔等后凯恩斯派学者对凯恩斯流动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发展,根据“平方根定律”、“资产选择理论”等新的分析指出,首先交易性货币需求不仅是名义收入的递增函数,而且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受利率的影响。其次,投机性货币需求不仅仅限于在无风险的货币与有风险的债券间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同时持有多种资产下根据风险、收益、流动等原则进行选择。这种经修改的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一般地表述为:
M=f(Py,I)
式中P为一般物价水平,y是实际收入,Py为名义收入,M是Py的递增函数和i的递减函数。由于f是P的一阶齐次式,因此: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M.弗里德曼将一般需求理论作为分析的起点,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四个:①总财富;②财富构成;③持有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权益;④其他因素。由以上四种考虑推演出的货币需求函数可表述为: 式中P为价格水平;rb;re;(1/P)(dP/dt)分别为债券、股权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w表示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比例;y为收入;u为其他随机变量。
由于f是P的一阶齐次式,该式又可表示为: (M/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y的递增函数,是rb、re、(1/P)(dP/dt)的递减函数,与w和u的变动方向不确定(见货币数量论)。
麦金农的货币需求函数 R.麦金农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式可表述为: 式中y为实际收入,I/Y为实际投资率,d为各类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π*为预期物价上涨率,d-π*为实际存款利率。麦金农指出,f的所有偏导数都是正数,即实际货币需求与式中三个变量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由于实际货币需求与实际投资同步增长等原因,麦金农强调,在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与实质资本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实际货币余额与实际资本有一种互补性。麦金农断言:货币同实际资本互补性的基本命题,意味着实质现金余额M/P大量和迅速地增加,有助于投资和总产出的迅速增长。

❾ 货币交易需求曲线与LM曲线移动的问题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是:(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

L=L1(r)+L2(y)=M

即货币需求由投机需求L1(是利率r的函数)和交易需求L2(是收入y的函数)构成L1(r)是减函数。

L1=M-L2 是减函数,L2(y)是增函数。

最后得到L1(r)+L2(y)=M的y和r之间是增函数。

因此在r不变时,能够得到一个L1,M-L1就得到一个L2,如果L2上移,则相对应的y比以前增加了,由于增函数,r和y代表的LM曲线就会上移。

(9)货币的增函数是什么扩展阅读:

is曲线左侧,经济过热,商品市场有超额需求,可以这样想,曲线上的点是均衡的,现在在左侧,较之均衡状态,y更小,储蓄s更少,r更低,投资i更多,故有超额需求;同理反之,is曲线右侧,经济萧条,商品市场有超额供给。

lm曲线上方,较之均衡状态,r更高,l2减少,y更少,l1减少,货币有超额供给,故有通胀压力;同理反之,lm曲线下方,货币有超额需求,有通缩压力。四个区域按相对两条曲线的位置分好,就分析出来了。

❿ 货币需求函数怎么理解

货币需求与影响其变动的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式。通过选择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变量,并对变量及函数作出假设,以反映货币需求决定机制中的主要经济关系。

凯恩斯提出了构成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M1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现金额;

M2表示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现金额。与这部分现金额相对应的是两个流动性偏好函数L1和L2,L 1主要是取决于收入水平Y,L2主要取决于当前利率水平r与当前预期状况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凯恩斯认为需求函数是M=M1+M2=L1(Y)+L2(r)。

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①总财富;

②财富构成;

③持有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权益;

④其他因素。

由以上四种考虑推演出的货币需求函数可表述为: 式中P为价格水平;rb;re;(1/P)(dP/dt)分别为债券、股权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w表示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比例;y为收入;u为其他随机变量。

由于f是P的一阶齐次式,该式又可表示为: (M/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y的递增函数,是rb、re、(1/P)(dP/dt)的递减函数,与w和u的变动方向不确定(见货币数量论)。



热点内容
法币如何购买加密货币 发布:2025-07-04 21:15:43 浏览:279
目前最便宜的科技股票 发布:2025-07-04 21:14:58 浏览:879
三安光电股票交易历史 发布:2025-07-04 21:10:26 浏览:550
中天科技股票趋势分析 发布:2025-07-04 20:51:22 浏览:600
期货小盈亏比怎么盈利 发布:2025-07-04 20:50:23 浏览:909
长生疫苗事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发布:2025-07-04 20:48:35 浏览:530
白酒基金如何做波段 发布:2025-07-04 20:41:47 浏览:908
股票历史周期 发布:2025-07-04 20:32:27 浏览:260
豆农保险期货怎么样 发布:2025-07-04 20:21:11 浏览:904
市场里有多少只基金 发布:2025-07-04 19:57:58 浏览: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