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市值稀释是什么意思

市值稀释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5-22 18:55:31

Ⅰ 市值缩水意味着什么

最近股市上流传的一个故事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而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甲说好无聊。乙说好无聊。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于是,故事开始了。。。。。。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那谁亏了钱呢?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Ⅱ 市值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

市值表示你当前的基金值多少钱,换句话说就是你此时卖出基金能拿回多少钱
市值低于本金表示基金亏损
另外要提醒楼主一点,买基金不是存钱进银行,不保证收益,同时也是不保本的。高收益的东西意味着高风险,这还希望楼主能明白

股票市值蒸发缩水是什么意思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交易,每天该公司股票的收盘价乘以公司的股份总数,就是公司的股票市值。股票价格会变化,公司的市值自然跟着变化,减少的部分就叫“缩水”或“蒸发”。如今天的市值比昨天减少了10万元,我们就说“今天公司的市值蒸发了10万元”。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的。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Ⅳ 融资后原始股如何被稀释

1、融资时,投资者会对公司进行估值。然后出多少钱,占多少股份。结果就是,原有股东所占的股份比例下降了,但公司的资产增加了。
2、以楼主说的为例:A公司成立,公司价值10W,共10W股,李某占有1W股,10%。
一段时间之后,拿到融资10W,那要看融资时候公司的作价。假设,融资的时候,公司是估值的50W。那么,投资方的10W,就占公司股票的20%。原来的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就被稀释掉20%。
这时,李某所占公司股份的比例变为8%。至于股数,意义不大,看融资后确定的股本数,反正占8%就行了。
3、结果就是,公司变大了,资本增加了10W。李某的所占的股份比例变小了,从10%变成了8%。

Ⅳ 市值是什么意思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

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价格可以高于面值,也可以低于面值,但股票第一次发行的价格一般不低于面值。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预期股息的多少,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票市场是一个波动的市场,股票市场价格亦是不断波动的。

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主要有:开市价,收市价,最高价,最低价。收市价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场行情图表采用的基本数据。

(5)市值稀释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是建立在价值管理基础上的,是价值管理的延伸。价值管理主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而市值管理不仅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还要进行价值实现。

价值管理是基于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体制,是强调价值创造的管理体制。企业集中于股东价值创造可以有效地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

也就是说股东回报是首要的,因为只有保证股东能得到足够的回报,公司才能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获得维持发展的资金。而其他利益相关者才能从公司的持续发展中受益。

2、市值配售

市值配售是针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流通市值进行的新股发行方式,即每10000元的股票市值可获得1000股的认购权,再通过参与委托及摇奖中签的方式确认是否中签,如果配号与中签号一致,且帐户有足够的资金,则在扣款时,会在帐户中扣除中签金额,直到上市前一天晚上中签股票会进入帐户中。

3、市值调整

市值调整:在每个上报数据期限内,如进行季报的月份,根据市值对公司所持有的证券的价值进行测算,并对相应账务进行调整。

Ⅵ 何为股票的稀释效应(dilution effect)

上市公司的增发新股和送红股的行为都会造成股票的稀释。

举一个例子:
上市公司A在外流通的普通股股数是100股,当前股价为10元/股,现决定增发新股100股。也就是说,增发后,流通中的股数为200股,而公司市值没变,还是100股*10元/股=1000元。

增发后,每股价值=1000元/200股=5元,即股价稀释为5元/股。

通常来说,小股东利益是受到伤害。可以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公司股价太高了,普通投资者根本不能进入市场,这时候,通过增发新股使股价下降,可以增加股票的流动性,刺激二级市场的买卖,对投资者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

Ⅶ 市值是什么意思通俗一点

“市值”是“市场价值”的简称,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通俗一点说,市值就是大家认为这个公司值多少钱,但它只是一个估值,不代表公司实际价值。
【拓展资料】
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价格可以高于面值,也可以低于面值,但股票第一次发行的价格一般不低于面值。
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预期股息的多少,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票市场是一个波动的市场,股票市场价格亦是不断波动的。
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主要有:开市价,收市价,最高价,最低价。收市价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场行情图表采用的基本数据。
市值的决定因素:
首先,我我们要知道股票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的市场价格可以高于面值,也可以低于面值,但是股票第一次发行的价格一般是不能低于面值的。而股票的价格主要是由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以及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股票市场是一个波动市场,股票的市场价格也是在不断变动的。影响股价的两大因素包括:
一、内因,也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
二、外因,也就是市场对于股票内在价值的发现和认同。
前者是本,因为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从理论上来讲,好的价值就会有一个好的价格;相反的,没有好的价值,即使出现了好的价格,由于没有价值的支撑,也并不能持久。而后者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市场有自己的估值标准、涨跌周期和行为偏好,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同样价值的股票在市场上也会有溢价和折价之分。在股本不变的情况下,市值因为股价的涨跌而增减。因此市值的变化也是由市场决定的。在估值能力强有效的成熟市场中,市值也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具体体现,也等同于上市全体股东的财富价值,但是在中国市场中,股本和股价的乘积也只是市值的外在表现。

Ⅷ 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公司上市之后,股份被稀释的问题

如果公司要增资,吸引新投资者,的确存在原股东股权被稀释的这种状况。当然,在对新股东投资所占股权比例的处理上,由于公司是基于原股东的投资和长期经营才形成今天的状况,所以,拿新股东的出资额和原股东的原始出资额按比例划分是不合适的,通常新股东的出资额实际所占投资的比例要大于其实际享有的股权比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原股东的股权作大幅稀释。其次,你可以根据情况对公司章程作一些调整,包括董事的产生以及董事长、总经理人员的产生做一些调整,如果一方委派的董事为董事长,另一方委派总经理。总之尽量确保所有的股东都有权利进入董事会或者管理层,从而形成有效制约。一旦这个方案定下来,可以约定对其调整必须全体股东同意方可调整。

Ⅸ 创业公司融资股权如何稀释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加盟公司时拿到的期权比例,并非最终公司上市时手中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外部融资会不断稀释大家的股份。究竟最后能拿到多少公司股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融资和期权池。 首先,创业者需要理解融资和股权转让的区别。

融资是企业融资,企业引入外部投资者的资金做大公司,投资人则拿到公司的一部分股权成为公司的新股东(即“增资入股”)。

而创始人转让出自己手里的公司股权,其实质是股东的套现,股权转让的收益归属于股东个体而非公司,除非,该股东又将转让收益作为新的注册资金再次投入公司,这样的投入会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与融资效果类似。

融资时,企业注册资本增加,且原股东股权计税成本不变;股权转让时,企业注册资本不变,且原股东股权计税成本调整。

融资带来的股权稀释

通常,一个不断做大的公司在上市前往往需要4-5轮的融资。

典型的情况下,企业根据融资轮数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初期 :股东自己出注册资本金

  • 天使轮:改革发展,天使投资人“看人下菜碟“

  • A轮:经过基本验证,具有可行性

  • B轮:发展一段时间,公司还可以

  • C轮: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看到上市的希望

  • IPO:发展壮大,投资人要套现离场,大家都觉得该上市了。

  • 第一轮天使轮融资在50万-200万之间。天使投资人也会拿走10%到20%的股权。接下来,公司的商业模式初步取得成效时,VC会投出A轮。A轮融资通常在500万-1000万间,同时拿走公司20%至30%的股份。下一轮(B轮)融资额进一步扩大,数目通常在2000万-4000万。当然了,公司要继续发展壮大投资人们才会给钱。这时候,公司一般出让10%到15%的股份。最后,公司进一步扩大,如果达到年营业收入2000万以上,PE或其他战略投资者会进一步投C轮,数额在5000万左右。此时他们拿5%-10%的期权。

    为了留住老员工和吸引新员工,公司会设立期权池,这也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份。每年,公司都要保证期权池占据一定的比例,来激励员工们。员工们在加入公司初期,因为心里清楚,公司其实是前途未卜,所以往往要求拿到较高比例的期权补偿。而每一次给新员工发期权,公司创始人和部分老股东的股份就会被稀释。

    一个简易的稀释案例

    例如:甲乙二人建立了企业A,他们两人的出资比例为6:4,则此时公司的股权结构为:

    老员工和旧股东的期权稀释过程

    每一次新一轮的外部融资进来后,随之而来的期权池的调整和新的投资者的权益都会使老员工和原有的投资者手里的股份被同等的稀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员工手里期权的价值反而是增加的。例如:一个员工在公司种子轮融资后加入时拿到了1%的期权,但是公司在A轮融资后,他手里的期权只剩下0.6%。但公司的价值其实是在不断增加的。

    即便是公司创始人,经过了多轮融资和期权池调整后,最终手里剩下的股权比例也大为减少。例如一个创始人在公司成立之初有60%-70%的股份,上市后可能手里只有20%-30%的股份。

    为了防止股权稀释而导致控制权大大减少,创始人们可以采取特殊的股权设计,以起到类似Google,Facebook的”双层股权结构”的效果,保证自己对公司的发展占据主导。

    如果公司资金链有问题,财务总是不顺畅,那么公司需要以相对较低的估值来融到更多的资金。这样的话,老员工和原有股东的股份会被稀释的更厉害。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期权的稀释在员工的工作Offer上也能体现。以一个中级软件工程师的offer为例。他在不同阶段加入公司时,能够拿到手的期权比例都是不同的。如果该工程师选择在A轮融资前加入公司(此时公司有5-20个员工),那么他大约拿0.27%的期权;如果该工程师等到公司快要B轮融资前加入(此时公司有20-50个员工),则他会拿到0.084%的期权。C轮融资之前加入公司的员工,可以拿到0.071%的公司期权。可以看到,即便是同一个职位,越往后加入公司,能拿到的期权越少。这是因为,除了因公司融资和增加期权池带来的稀释效应外,越往后加入公司的员工所需承担的风险也在减少。“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似乎是一个社会中普遍通行的法则。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公司通过设立期权池的方法给员工做股权激励,虽然CEO自己手中的股份被稀释掉一部分,但此举留住了关键人才,且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长远来看是值得的。如果吝惜股份,则较低的薪酬礼包吸引不了最好的员工,对公司的负面效应不小。

    小结

    一个股份逐渐稀释的模型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稀释不一定是坏事。筹集资金,把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能做到这一步的话,稀释股份就很值得。公司持续的市值增加带来的收益会远高于出

热点内容
股票交易费用是双向 发布:2025-05-15 00:30:11 浏览:536
新乳业股票历史股价 发布:2025-05-15 00:14:26 浏览:948
股票退市名称变为st 发布:2025-05-14 23:44:44 浏览:217
如何看基金的投资分布 发布:2025-05-14 23:44:40 浏览:288
股市焦虑症怎么办 发布:2025-05-14 23:41:23 浏览:566
中国卫股票历史 发布:2025-05-14 23:36:50 浏览:635
2021年美国股市有多少只股票 发布:2025-05-14 23:26:45 浏览:401
期货多少钱一斤怎么算 发布:2025-05-14 23:22:52 浏览:494
股市账户可取金额如何设置 发布:2025-05-14 23:07:04 浏览:310
非洲金融市场怎么样 发布:2025-05-14 23:05:16 浏览: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