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为什么这么疲弱
⑴ 股市为何如此低迷
受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的影响.经济不景气.股市都是比较敏感的.关键看国际周边的股市走势,及国家对金融的出台的相关政策.
现在大部分的国家都在救市.但是像美国金融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泡沫破灭。股市不会在短时期内转好的。
中国的经济虽然不受美国经济的影响,或者说影响较小,中国的经济整体是好的,所以低迷只是暂时的,相信有政府做坚强的后盾,A股的人气和信心是会慢慢的恢复的。
⑵ A股为什么会大跌70个点原因是什么还会继续大跌吗
实质原因就是A股已经是病态环境了,而且还没有补救就已经被外围影响的再次瘫了,每次外围股市一次较大力度下跌,A股就要跌停似的,人家是牛市的调整,A股却是熊市的再次下跌,并且还跌出了全球股市最大跌幅,目前已经是千股跌停了。
市场报道的消息最多的就是,某个上市企业质押股票,某个上市企业清仓减持,眼下的股市已经是疲弱到让股民非常头大的时候了,这些上市企业不想着增持和回购,却是急着套现,股市的本质不改变。
要知道美股下跌主要在于涨了近10年,存在明显的估值泡沫低价股革命的到来,必将极大缓解股权质押危机,这是低价股爆发的深层次主因。那种将低价股革命理解为游资抱团钻营,是表面和片面地。被打入老三板四年之久的长油,上交所己同意重新上市。有下有上,吐故纳新,变单轨道为双轨道是正确的。
重组新生,是浴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达到条件重新上市,使反而对退市有积极意义。这才是资本市场应有之义。完善的退市机制,整整等待了自2001年水仙退市后的17年头! 而老三板当年几十只退市股 ,并没有所谓的”退市整理板“式的你保护,也没有退市老三板开盘正负5%的保护。许多退市股开盘日股价.大暴跌70%左右!
⑶ 为什么中国的股市那么烂
1、中国股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全世界股市都是,中国不是。中国实体经济在前二十年一度非常好,有时也有调整,但股市总是跟跌不跟涨。
2、无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都有强烈的“投资饥渴症”,不论牛市、熊市,都非常渴望圈钱,在这里圈到的钱都比搞实业挣得的要快、要多。
3、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中国股市多数企业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清,责、权、利益相分离,效益低下。所以不肯分红,分不出红,也不想分红。
4、中国股市与货币政策关系极其密切。利息涨,股市跌;利息跌,股市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股市可以直上6000点,实行从紧货币政策,股市可以从6100点跌到1660点。
5、没有合法的做市商制度。在美国纳斯达克等市场每个股票有几个合法的庄家,也叫做市商,这样中小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做市商高抛低买,也稳定了市场。但是在中国股市中,没有合法的做市商,但始终有非法的、半明半暗的大批庄家。
⑷ 为什么股市总是这么疲软
首先,经济周期决定了股市的基本面不好,接下来几年整个社会经济将进入衰退期;还有,中国的股市是“圈钱”市,没啥投资价值。
⑸ 股市为什么总是萎靡不振
股市今天虽然高开,但仍然不改下跌的趋势,市场没有活力,股指只能震荡下行,最后以阳转阴收场。投资者期待的上攻行情未能出现。
股市为什么从两会闭幕之后就一直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为什么股市没有活力。股市的萎靡不振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政策的摇摆不定让投资者没有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现行的政策解释矛盾之处很多,养老金入市口子放开本来是利好岢是让一些专家进行解读,利好变成了利空,合理房价的解释也是如此,以目前的工资水平,就是许多城市的房价降一半仍然不合理,可是如果让工资翻一番,而房价不涨,许多城市的房价也可以达到合理,说房价不合理并不等于房价就需要降,只要房价不涨等于就是降。另外,就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可是发改委这个时候调整成品油的价格,而成品油价格的上调让物价控制的成果会付之东流,是石化双雄的利润重要,不明是全国经济有活力重要,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制定政策的专家弄不懂。另一方面就是宏观经济数据现在也不是很给力,前两个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下降5.2%那是统计局的乐观统计,实际情况比统计数据更差,汇丰给出的PMI下滑说明现在企业的景气指数非常的差,工资涨、能源价格涨,而出口商品的价格涨不上去,让国内市场消费如此大的可能吗,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产品必须出口到全世界才行,以中国目前的低收入水平,不可能支撑中国庞大的工业产能,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政策面并没有给出什么有力的刺激措施。
股市尽管在新主席带领下折腾劲不小,可是基本面不好,目前也只能瞎折腾,股市现在没有上行的底气,管理层并没有因为股市的低迷而感到压力,没有管理层的关爱,股市走出冬季并不容易。
⑹ 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糟糕
因为中国的股市变动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就造成了股市行情的上下波动不稳定,其实股市也有行情好的时候,只是依目前的形势看确实有点槽糕的。A-杭州#股#票@杨婷 回答,望采纳,谢谢
⑺ 股市低迷的原因
股市持续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点:
1.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尽管政策已明显转暖,但GDP下行的势头并未得到遏制。由于在需求上存在明显问题,经济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
2.欧债危机波折频频,导致国际避险情绪不断升级。大量资金的撤出对A股的流动性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也打压了大宗商品价格,对资源品板块构成利空。
3.股市的功能定位扭曲,重“筹资”轻“投资”的倾向体现的较为明显。在发行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股市的扩容节奏较快,但在优化投资者结构方面则步伐缓慢。全流通环境下巨大的资金缺口导致股指屡创新低。
4.投资者对股市未来发展缺乏信心。自2007年10月来股市连续下跌,除2009年前8个月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外,其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挣钱机会,投资者损失惨重,信心恢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5.银行违规资金撤出股市后,目前仍然没有开辟储蓄资金进入股市的正常渠道,股市资金匮乏,就很难保持活跃。
6.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市公司亏损数量依然比较多,二是部分上市公司缺乏成长性,管理水平低下,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有效发挥作用。
7.目前股市缺乏实质性利好政策,2012年以来确实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是宣传性利好多于实质性利好,或者有些利好政策短期很难奏效。
【拓展资料】
股票低迷具有通过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股价震荡幅度由大到小,最后可能表现为横盘的特征。 成交量较小,市场经济交易清淡。投资发展意愿甚低,市场主要题材和热点研究较少,股价依照上市公司业绩、国家产业相关政策等进行重新排队,使内部股价结构设计合理化。有潜力的股票受主力青睐开始逐渐回升,而无潜力的股票仍进一步向价值回归。 这的步伐,而大量的新股上市公司必然会分流股市资金,一时期盘整整理的时间越久,表示筹码换手越彻底,则后市的爆发力越强。
⑻ 宏观数据整体向好,中国股市为什么喋跌不休啊
分析人士预计,2650点一线有望止跌反弹。
昨日,沪深两市受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市场对加息预期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幅走低。上证指数收报2677.65点,下跌80.45点,跌幅2.92%,成交额969.57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1566.74点,下跌499.81点,跌幅4.14%,成交额712.07亿元,A股成交额较周三增长8.299%。
分析人士就此指出,昨日公布的宏观数据整体向好,但是中国股市却反向解读,其实投资者对目前股市不必太过悲观,此轮大幅下跌,完全是非理性的杀跌盘所致,而非理性的杀跌空间应该有限,目标可能是回补完10.8的缺口(2656-2677.99),昨日尾盘已经碰触,预计今日回补完后应会企稳。
经济数据整体向好 加息预期有增无减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9.8%、2010年全年经济增速为10/3%。12月份,工业增加值为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1%,消费者物价指数为4.6%,全年为3.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全年增长5.5%。国内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3.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2%。
山西证券(10.17,-0.45,-4.24%)认为,2010年经济在“复杂”的预期下平稳运行,GDP增速平稳增长,投资在主动调控下软着陆,对于2011年,预计 GDP增速可能回落至9.5%附近,投资增速保持目前水平,由于出口增速预期可能回落,保持内需消费稳定增长仍是主要任务。预计通胀走势需要到二季度才能明朗,在这之前货币政策仍然持续偏紧,控制物价为上半年主要任务。如果经济在二季度进一步下行,宏观调控政策才有可能转松。
兴业证券(12.80,0.17,1.35%)认为,从波动性看,过去3年期间中国经济曾出现2008年底和2010年中两次较深低谷,去年4季度出现偏热风险苗头,调控当局较灵敏做出了紧缩反应,12月经济数据已显示软着陆迹象,预计今年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将好于过去3年。
累计上提7次准备金率和2次利率、长期化的地产调控以及已释放的关于今年财政、信贷等重要参数信息,特别去年4季度来全力对付通胀态度明朗,接近之前推理最优路径,提高了将全年通胀控制在4%左右概率。今年1季度,预计春节后还有1-2次准备金和1次加息,确保今年经济与市场稳胜去年。
年底CPI环比回落,PPI环比上升,软着落显示迹象、尚需确认。工业、投资、消费等环比出现回归长期趋势迹象。从环比看,预计最早春节后两会前就可看到通胀回落,偏热经济放缓,市场上行趋势正在水落石出。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表示,我国宏观经济已经逐步走出了下降轨道,经济增速开始回升,而物价上升压力短期内难言解除。前期央行考虑到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而未频繁使用价格工具,但目前经济基本面已经迈入正轨,若通胀持续加剧的话不排除在节后再度提高存贷款利率。不过数量工具的使用优先级应高于价格工具,同时考虑到央行的政策成本,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概率高于1年期央票。对于资本市场来说,2011年1季度资金面的压力有增无减,而且通胀进入中后期时对中游生产企业利润的侵蚀也在加大,短期内不认为股票市场具有全面性机会。
沪指单日下跌80余点 主力狂抛54亿元筹码
周四,沪深两市低开低走,两市共成交1650.17亿元,量能较周三略有放大,两市出现价跌量增的空头态势。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通过统计,昨日随着沪深两市的大幅回落,主力资金出现疯狂的打压抛售动作,两市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54.14亿元,其中1238只为主力资金净卖出个股,合计净卖出74.1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4.49%。
统计显示,昨日A股市场,31类行业均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超过1亿元的行业达到18类。有色金属、机械、银行类、煤炭石油、房地产等位居资金净流出的前5位。有色金属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资金净流出7.55亿元,该板块跌幅为3.83%,居昨日跌幅第五位。其中,资金净流出最大个股为江西铜业(36.65,-0.31,-0.84%)、西部矿业(16.83,0.10,0.60%)、紫金矿业(6.91,-0.13,-1.85%),分别净流出7159.12万元、7032万元、5410.28万元。招商证券(17.91,0.19,1.07%)对有色金属的未来表现维持“推荐”评级。招商证券表示,近期受欧美经济数据影响,金属价格波动较大。但整体来看,金属价格依然会维持强劲态势。市场预期中国春节后的实物买盘将重新拉动铜价上涨。
昨日,主力资金流出第二位的是机械行业,资金净流出5.9亿元,该板块跌幅为2.82%,净流出最大个股分别为中国南车(8.68,0.22,2.60%)、中国北车(8.95,0.17,1.94%)、中联重科(12.91,0.28,2.22%)、中国一重(5.99,0.03,0.50%),主力资金净流出为2.88亿元、1.33亿元、0.50亿元和0.33亿元。第三,银行板块昨日净流出5.27亿元,该板块跌幅为1.90%,净流出最大个股为光大银行(3.76,0.03,0.80%)、招商银行(12.63,0.11,0.88%)、民生银行(4.96,0.02,0.40%),分别净流出1.02亿元、0.86亿元、0.85亿元。
广州万隆表示,昨日主力资金出现较大规模的净流出,不过与之前的行情相比,这种幅度的跌势主力资金流出量要远远大于昨日规模,那么昨日的下跌主力们或只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更多的是市场抢反弹者的杀跌行为所致。而这种快速下跌肯定也会套住相当部分的抢反弹者,另外高仓位的基金们或处于更被动的地位,这种情况下都容易产生更悲观的情绪,因此短期杀跌或有继续的可能。
新股发行密度加大 “破发”现象成常态
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开信息,1月24日至1月28日这一周,新股发行将达14只,为2011年以来单周发行最高纪录。
根据现有新股发行机制,参与1月24日的新股申购资金可以待资金解冻后参与1月27日的新股申购,“打新股”资金可以在一周内使用两次,这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新股单周发行计划中是较为少见的。业内人士认为,在二级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估计新股“破发”会增加,新股发行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本周二,沪市与深圳中小板分别有1只、4只新股上市。当日,5只新股开盘全部破发,这种全部低开的场面也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
据统计,截止1月19日,2011年新发行上市的10只创业板个股中半数以上(6只)均惨遭破发,其中5只个股至今仍低于发行价,2只个股在上市首日便宣告“失守”。
据Wind统计显示,2009年7月10日至今,已有464只个股登陆沪深股市,截至昨日,破发个股正好达到“百家”。其中,创业板新股上市163只,目前破发29只,破发率17.79%;中小板新股上市262只,目前破发56只,破发率21.37%;主板新股破发率最高,已上市39只,目前破发15只,破发率达38.46%。
对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市场而言,新股“破发”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随着沪深两市走向成熟,投资者趋于理性,今后新股上市“破发”更可能成为常态。华安证券认为,目前大盘行情走势较弱,宏观面不利于新股发行,再加上新股发行密集度太高,甚至一度给市场造成“缺血”现象。新股“破发”的几率也更大。
对此,华泰证券(13.19,0.10,0.76%)建议投资者,“可以在公司的发行公告中找寻核心竞争力较强、业绩持续增长、募集资金投向前景看好、市盈率适中的品种。投资者在新股申购中,要改变过去追求"高价格、新题材"的申购思路,认清高估值公司的风险,好好对公司基本面做研究,寻找最佳的公司进行申购。
股指期货暴跌百点 当月合约创出新低
昨日,沪深300(2967.419,22.71,0.77%)大跌,宏观数据出台,市场担忧通胀引发再度加息。指数最高3044.85,收盘2944.71,涨100.14点或3.29%,成交额764.4亿元。股指期货方面,IF1102收盘2957,跌103点或3.37%,持仓增4544,报18909手。
技术上分析,瑞达期货主力合约昨日创出新低,走势符合前期判断,目前点位处于上市以来的历史低位,周五是合约交易的最后一天,在2945点附近多空双方将有激烈交锋,投资者请注意控制仓位,谨慎持有。
走势上看,银河期货认为,昨日沪深300大幅下挫。所有板块都是下跌局面,技术上,指数继续在旗型下降通道中。Kdj指标显示指数再次转跌。成交量和时间周期上看,大盘即将脱离震荡调整,约需11个交易日。策略上,可逢低买入低估股票,重点关注板块银行、地产、能源、有色、钢铁、航运、船舶制造及其他周期类个股。
苏物期货认为,市场再度陷入疲弱,虽然经济数据预料之中,但市场并不买账,以大跌回应,并创出新低,但在全球市场情况来看,国内股市下跌空间实在有限。从现货市场来看,股市的成交量依然没有有效的放大,真正的上涨趋势还没有到来,投资者可暂时等待,等待现货市场成交量的放大,等待上证指数占上年线才可大幅进场做多。目前可采取观望,或小量逢低建立多单的策略。上证指数支撑位暂时在2650附近,期指支撑在2900附近。IF1101合约期现套利机会暂无。
广州万隆表示,本周五是股指期货合约IF1101的交割日,昨日数据显示,空方合约仍有近1万手没有交割,这就给近两日带来很大的做空动能,昨日的大跌很可能就是大量的空方合约交割造成的,预计今日可能抛压会相对减少。
短线压力渐趋沉重 2650点寻求支撑
对于昨日大盘的跳水,悲观的观点是,午市后A股市场出现了加速下行的趋势,金百灵投资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担心周末加息的信息,从而意味着货币政策从紧的预期渐趋强烈,进而使得A股市场出现了加速下行的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期热门股加速调整,尤其是广晟有色等牛股,此类个股的走下股价神坛将极大地挫伤市场的做多激情,进而使得市场参与各方闻到了熊市的气味,故市场的抛压持续涌现,大盘随之震荡走低。看来,大盘短线的压力渐趋沉重,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宜谨慎,尽量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山东神光也不看好后市的表现,认为周四沪深股指双双以光头光脚的长阴线报收,将前两日的反弹小阳全部吞没,日K线组合形成阴后双阳阴,且期间反弹缩量、下跌放量,预示后期走势难以乐观。具体来看沪指,最低探至2676点,将去年10月开盘第一天的跳空缺口(2656-2677点)回补了1个点,周二周三的反弹即是在该缺口获支撑反弹,但是很快夭折,如今再度跌至该缺口,回补的可能大增。
但是,市场的希望也往往在绝望中出现的。积极的观点认为,从技术上看,华讯财经分析,如果不能收复30周均线的话,大盘将进入周线级别的调整。同时随着5日均线的下移,将给指数带来一定的压力。指标方面,MACD死叉向下,绿柱进一步伸长,KDJ指标再度拐头向下,这表明大盘仍有调整需求。另外,2656点的跳空缺口仿佛像磁铁一样,吸引大盘向下,预计大盘回补该缺口之后有望反弹。
数据再次提升了投资者对于加息的预期,周期性行业领跌大盘,两市大盘呈现全面回落态势。开源证券认为,上证综指再次逼近2676 点至2656 点缺口附近的支撑位置。由于近期依然处于宏观政策发布的敏感时期,预计后市股指继续下探寻求支撑的可能性较大,前期低点2600 点附近可能会有一定的争夺。春节之前如果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的利空消息刺激,股指在2600 点上方震荡整理、等待后续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明朗还是很有可能的。随着市场逐步消化近期的各项利空消息,春节前股指探底反弹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对于后市投资者既不用过度悲观,建议保持半仓比例为宜。短期来看,当前股指依然处于震荡向下寻求支撑的时期,市场的风险依然需要一个继续释放的过程。
对于近日的走势,大摩投资指出,近日的下跌目标位即2660点附近,加上2650点一线是去年低点2319点至高点3186点的重要黄金支撑位。预计大盘有望在2650点一线止跌反弹。
⑼ 为什么中国股市这么不给力。
我本人也不是专家,有不成熟的几点看法:
1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紧缩银根,缺少资金,市场无钱。
2 物价飞涨,特别是资源性的,如有色金属,石油煤炭等等,给 部分企业增加了成本。
3 市场无钱,部分企业融资难,几次加息,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贷款利息增加了)
4 中国企业没有尖端技术,有些是粗制滥造,资源浪费严重,企业效益低下。
5 市场不规范,暗箱操作,消息泄露,部分人受益散户吃亏。
6 “内忧外患,内:比如动车组问题,反应很多问题。外:利比亚战争,中国损失多少钱?美
国国债问题你也明白。
7 所以各种因素制约着中国股市,除了以上原因,还有政治因素,你也明白。
8 什么时候政策发生了变化,就是中国股市的底部的到来。
⑽ 股市行情为什么这么差
你好!
由于前期做空力量太大,导致股指下跌,造成很多股票连续跌停。
不过现在国家救市已经有成效了,昨天和今天已经暴涨,大部分股票都涨停,说明救市显成效了。
接下来就是股市上涨阶段,可以多关注好的股票买进。
望采纳,祝你股市发财!